材料一:
中国古代小说多有从形式上看来,经过三次重复才能完成的情节,著名的如“刘玄德三顾茅庐”“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等等。这种情节的特点是同一施动人向同一对象作三次重复的动作,取得预期效果,因而笔者称之为“三复情节”。
由元明至清末,无论长篇短篇、世情、神魔、英雄传奇、侠义公案等各体各类,中国通俗小说对“三复情节”模式的运用普遍深入而且持久。其意义各自不同。有的妙在“三复情节”本身,有的有调节叙事节奏的作用,有的还可以起到加强组织结构的作用,如《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以先秦人最重的卜筮而言,《礼记•曲礼上》简括为“卜筮不过三”,孔颖达疏:“卜筮不过三者,王肃云:‘礼以三为成也。’”“礼以三为成”就是说“三”为成礼之数,过或不及都是非礼的行为。而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礼教的社会,无往而不有礼数,所以“筮不过三”“礼以三为成”实行的结果就是“事不过三”。“事不过三”即是周秦以来中国人生活中一个重要而突出的习惯法则,它表现了中国人处事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作风。中国人“礼以三为成”——“事不过三”的文化传统,也就是一件事可以做三次,并且最多做到三次的观念与习惯,乃是中国小说“三复情节”的生活渊源。
“三复情节”合乎美的比例和尺度。亚里士多德《诗学》认为:“戏剧的情节也应有一定的长度,最好是可以让记忆力把它作为整体来掌握。”显然,与定数“三”的绝对量度相联系,“三复情节”最合乎审美在“体积大小和秩序”上的要求。它既不太大,又不太小,对于读者来说,正是有一定长度,又便于“让记忆力把它作为整体来掌握”的那种美感形式。《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三气周瑜”,比“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九伐中原”更脍炙人口的事实,正可以证明“三复情节”形式美的这种优越性。
其次,“三复情节”合乎寓变化于整齐、统杂多于单一的美学理想。“三复情节”写一件事重复做三次而成功,故事主要在两个人物(或方面)之间展开,有头、有身、有尾,相对独立,具有单纯和整一的特点;而在高明的作家笔下,情节内部每一重复的内容都有变化深入,使一个可能很简单的情节得以宽展、延长而局面不可预拟,如金圣叹评《水浒传》曰:“三打祝家,变出三样奇格,知其才大如海。”
一般情况下,“三复情节”的发展表现为进展→阻塞→进展→阻塞→进展→完成的三段式形态。这种螺旋上升的三段完成模式,强化了矛盾双方的对立,合比例而又有节奏地把故事推向高潮。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这种处理情节的手法推迟了高潮的到来,使读者期待的心弦绷到最紧,而又未至于滥用读者的耐心,在读者急不可待的顶点,恰到好处地呈现结局,这正如筑堤遏流,筑到可以承受的极限突然放开,才能造成水流宣泄的最壮观场面。
(摘编自杜贵晨《中国古代小说“三复情节”的流变及其美学特点》)
材料二:
中国古典小说“以三为法”的最本质的艺术特征是体现了审美简化的原理。小说家运用“三”这个有意味的数字,把复杂的千头万绪的社会现象归结到一种有规律的简明的艺术形式当中。诸葛亮长期隐居隆中,不攀豪强。一旦出山,便与刘备纵谈天下大势,指出了三分天下的总策略。这是整个封建时代中国文人“入世”和“出世”传统心态的反映,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转化过程的再现,小说家设置了一个三请诸葛亮的情节结构,艺术处理简单而又深邃。
“以三为法”的结构叙事艺术是以层次演进来体现自己“结构特征”的简化。三,在古人的眼里本来就是“多”的意思,“以三为法”就要求依据多样而统一的美学命题,把小说主题和题材的统一与情节描写、人物刻画的多样,形成各个部分渐次演进,从而使整个作品处于最简的结构之中,归结为演进美。犹如在一个乐章中不断重复主旋律,但由于每一次重复,音调和节奏不断变化,在给人们新的美感享受时,又强化对主旋律的领悟和理解。《红楼梦》正面描写发丧送葬的重大情节共有三次:即秦可卿之死、贾敬之死和贾母之死。按照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来说,丧礼得应当一次比一次“体面”,可是恰恰相反。秦可卿死后,着意渲染丧事的豪华和侈糜,其排场之大,挥霍之巨,贾府空前。贾敬丧事的规模与其嫡亲的孙媳妇秦可卿相比,就大为逊色了。贾母的丧事,则是“内囊尽上来”后又被抄家的情况下操办的,整个丧事,“银钱吝啬”。送殡的队伍更是寒伧,连车辆也是叫贾蔷到亲戚家借去的。总之,曹雪芹设计的这三件丧事,从死者的身份、辈份、年龄与其出丧的铺排、规模和气势,不仅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重要的则是形象地表现了一个赫赫扬扬百年望族之家,如何从“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到逐步衰败的历史过程。三代人物,三次发丧,像三个阶段的标志一样昭示着封建贵族不可挽回的败亡的悲剧主题,显示出“以三为法”结构叙事对主题开掘的演进美。
(摘编自郑铁生《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结构“以三为法”的文化意识》)
主 角
陈 彦
苟存忠、古存孝和周存仁老师是下午六点到的。周存仁老师背着焦赞的两根鞭,苟存忠老师捎着孟良的那两把板斧,他们都用包袱把“兵器”悉心包着。
易青娥是跟裘存义老师一起,到村东头临时车站来接他们的。接上了人,裘存义老师说:“吃了饭早点休息,力争明早把《打焦赞》过一遍。”古存孝和苟存忠老师几乎不约而同地说:“不行不行。”苟老师说:“这么大的事,娃又没上过几次台,一上去就是主角,咱们还能把娃晾到舞台上?这就跟打扮闺女出嫁一样,咱要把娃打扮得排排场场的,才能朝出送呢。”几个人看上去都很兴奋。易青娥心里感到一股暖流,一下把浑身都暖遍了。
晚上,他们找到一个场子,借了老乡一只马灯,排起了《打焦赞》。易青娥的妆,是胡彩香和米兰化的。第一次演《逼上梁山》里的“群众若干人”时,都是大演员们流水线作业,一人给脸蛋上涂点红,再把眉眼一抹就成。一个妆大概用了不到十分钟。可这次演杨排风,胡老师给她整整化了两个小时。米兰老师又拿起眉笔,修来补去的。两个人就像绣花一样,直绣到荀存忠老师说:“哎呀,把娃都化成画儿了还化!”易青娥照照镜子,没想到这美丽的:柳叶眉,被拉得长长的;她的眼睛本来就大,再一化,眼神就更加突出了;尤其是嘴,轻轻涂了点芝麻油,润泽、鲜亮得就跟早晨才开的太阳花一样红嫩。苟老师直喊:“行了,立马包大头。”
包大头,是旦角化妆最重要的部分。包头用的是黑纱网,有一两丈长,拿水闷湿后,在头上捆扎好多圈。米兰早早就把她演林冲娘子的黑纱网子拿了来。纱网不仅要捆扎住演员的头发,还要扎住十几个提前做好的鬓片,让整个头发密集、整齐、紧结、有形地好看起来。通过贴鬓片,让长脸变得短些,宽脸变得窄些,瘦脸变得丰满些,胖脸变得轻盈些。胡老师跟米老师把易青娥的脸研究来研究去,找到了最合适的位置,一贴出来,立马就变成了饱满的瓜子形。苟老师直喊说:“好,你看娃扮起来多心疼的。”
然后,苟老师要求胡老师把娃的头使劲朝紧了勒。先用“提眉带”,把眉梢和眼角朝起提,提成“丹风眼”。米兰说:“还是松一点。”谁知荀存忠老师凶神恶煞一般冲上来,端直抢过“提眉带”说:“胡说啥呢?你那林冲娘子演得扯的,就招了没把眉眼提起来的祸。我给你包的大头,你转过身,就偷偷把水纱和‘提眉带’都松了,眉眼吊拉下来,哪像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夫人。我告诉你们,头包不好,演文戏一扑塌,演武戏,几个动作脑袋就‘开花’了,你信不信?你们学不学,我也管不了,可绝对不能让娃再跟着你们学偷懒,学讨巧。”
只听易青娥“哎哟”一声,苟存忠喊道:“咋了?痛了?不痛还能学成戏?”胡彩香说:“把娃勒晕了,一会儿咋演哩。”苟存忠还说:“演不成甭演。”易青娥说了声:“不要紧,苟老师,我能行。”但声音明显有些发飘了。当苟存忠觉得勒得万无一失时,才说:“上泡泡。”“泡泡”就是插在头上、鬓上的各种装饰品,行话叫“头面”。听苟老师讲,过去大牌名演的一副“头面”,能值好几十万呢。现在都是用玻璃制成的,五颜六色地闪闪发光,戴在头上立马能使演员神采飞扬起来。虽然“烧火丫头”杨排风头上那些金的、银的、玛瑙、翡翠戴得少些,可依然还是花枝烂漫,凤眼如炬。
头是真的勒得太紧了,还没上场,易青娥就在后台吐了两次,但她撑着,忍着,觉得有今天的机会太不容易了。她已是满十五岁的人了,觉得好像没有啥苦是不能吃的。易青娥必须坚持,绝对不能丢人。
《打焦赞》的“大开场”唢呐吹响了。
苟老师在她身后嘱咐了一句:“娃,就跟平常排练一样,不要觉得底下有人。记住:稳扎稳打。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武旦!上!”
易青娥手持“烧火棍”,一边出场,一边“嗖”的一下,将棍抛出老远。然后她一个高“吊毛儿”,再起一个“飞脚”,几乎是在空中,背身将“烧火棍”稳稳接住了。再然后,又是一个“大跳”接“卧鱼”;再起一个“五龙绞柱”加“三跌叉”;紧接“大绷子”“刀翻身”“棍缠头”;亮相。底下观众就一连声“好好”地喊起来。
与焦赞的第一个回合下来,苟老师说:“比平常任何时候都好!尤其是脚下要稳住。武戏就看脚底哩。心要放松,就跟耍一样,耍得越轻松越自在越好。我娃成了!绝对成了!”
戏终于演完了。当易青娥走完最后的动作,被焦赞、孟良拉着到台前谢幕时,她浑身都在哗哗颤抖着。她已经支撑不住了,感觉头重脚轻,天旋地转得随时都要出溜下去了。刚进后台,果然就栽倒了。在卸妆的时候,她还听苟老师讲:“旦角最残酷的事,就是‘包大头’。尤其是武旦,那就是给脑袋上刑罚呢,勒得缺血缺氧,你还得猛翻猛打。过不了这一关,你就别想朝台中间站。”
这天晚上,易青娥感受到了一个主角非凡的苦累,甚至是生命的极端绞痛,但也体味到了一个主角被人围绕与重视的快慰。这么多人关注着自己,心疼着自己,那种感觉,她还从来没有体味过。她觉得,脑壳即使勒得再痛些,也是值得的。
(有删改)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叔曰:“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 , 超乘者三百乘。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
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弦高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文赢请三帅,曰:“ 彼实构吾二君,寡君 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
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节选自《左传•秦晋崤之战》)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②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
除夜①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①作于公元1281年除夕,文天祥因兵败已被扣押三年。
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阅读这些经典时,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立足现实,自主思考。从以下两个话题中任选其一,阐述你的观点。
话题一: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他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供借鉴之处?又有哪些不足?
话题二:经典寓言的寓意是丰富的。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规律”的思想,有人则认为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你怎么理解这寓言的寓意?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籍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基石,是开展文化交流的宝库。中华文化数千年延绵不绝,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进行古籍整理而薪火相传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规模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影响深远,不仅彰显中华民族热爱文化、崇尚知识的精神底色,更在人类文化传承方面作出① 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古籍事业发展迅猛,从保护到整理、从研究到出版、从人才培养到大众普及,都呈现出② 的景象。目前,我国每年出版的古籍整理类图书有1800种左右。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培训古籍从业人员1万余人次,制定颁布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7项。
古籍经典里蕴含的一些思想观念,当今时代仍具有高度契合性,需要进行充分地转化、阐释。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采取人民群众③ 、雅俗共赏的呈现方式,使之融入国民教育和日常生产生活,才能更好地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滋养。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修身”,他主张并践行的“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成为儒家对后世的遗嘱。只要是中国人,即使不通文墨,甚至目不识丁,① _____,绝不愿意被人看作小人。由此,儒家的遗嘱,也就变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主要遗嘱。
其实,孔子完整的人生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在他的一生中,② _____,不但自己没有达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十余年奔走于一个个政治集团之间,并无成效。回来一看,亲人的离世使“齐家”也成了一种自嘲。最后,他唯一能抓住的,只有修身。因此,他真正实践了、可让别人信赖的结论,也只有这一条。“修身”本是他规划的起点,没想到,竟变成了终点。但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永恒的终点。因为与 我们有关,所以能够代代感应,成为有效遗嘱。
③ _____,这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它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然后产生“见贤思齐”“景行行止”的向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身”、锻铸人格的过程,而“即时打造、批量生产”的“君子”,肯定名不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