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

更新时间:2023-07-26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在竞速时代,速度浸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也不断重塑现代人的感知经验。个体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自由,但越来越难以跟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焦虑感也愈发强烈。与此同时,速度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题,甚至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文化景观。速度美学关注审美艺术中加速或快速的时间体验,强调审美感知的瞬间性、快节奏。捕捉新奇、紧跟时尚,成为竞速时代审美艺术的共同追求。

    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慢速生活”观念,具有某种反拨意味。对“慢速生活”的提倡,并非逃避生活,而是通过远离加速生活和撤回内心来实现自我保护。“慢速生活”理念通过减速来与加速的外在生活保持距离,强调关注内心体验,表现了对主体精神和情感的当下性的关注。现代人对慢食、慢走、慢旅行和休闲阅读等生活模式的倡导,也是希望通过慢生活实现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平衡。在慢速生活的审美体验中,个体从外部物理时间中抽离,更亲近和关注当下,进而实现对竞速生存的审美救赎。

    在“慢速生活”中应运而生的“慢速美学”,是对竞速时代的反思。慢速审美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挖掘“当下性”,进而建构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时间经验关系。关注“当下性”,意味着将当下的瞬间固化,将当下视为过去和未来的连接,这实际上是以一种减速的时间模式对抗加速的时间模式。慢速艺术尝试延长的时间结构,使用了犹豫、延迟和减速的策略,试图让我们暂停下来,体验“当下”短暂的存在。

    在中国,对慢速审美的提倡古已有之。在日常生活美学中,太极、书法、棋艺、茶道、园林等传统文化的审美形式,都提倡在快与慢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保持适当的生活节奏和张力。无论是对文化记忆的留存和保护,还是对绿色城市的提倡,也都体现了身处竞速时代的人们对于传统生活态度、情感关系、文化精神的追忆和传承。

    昆德拉反思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令人出神的速度”,发出“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的追问。朱光潜在论及人生艺术化时也感叹道:“慢慢走,欣赏啊!”可以说,慢速生活是对个体生命审美意义的重新审视和发现,是个体在竞速时代面对生存困境的审美救赎策略。在这个意义上,“慢记忆”和“慢生活”的审美隐喻意义应当被重读和重视。我们应当反思当下竞速时代的个体生存情境,寻求和建构走向慢速美学或慢速审美现代性的诗意生存路径。

    (摘编自杨向荣、雷云茜《走向慢速审美现代性——竞速时代的文化镜像及其审美反思》)

    材料二:

    在古典时期,人类通过观察星象运行、季节变化、身体运动等自然现象感受“速度”,“速度”中科技的含量微乎其微。与此相适应的,古典时期的审美不依赖于技术的手段,体现为一种“静观”美学。通过“静观”,艺术家可以“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是一种与自由玄想结合的审美方式。

    工业革命使运输工具速度不断提升,把人类带入竞速时代。这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从前“凝神观照”的审美方式已无法对快速变化的美学现象进行解释。人们普遍追求的是速度带来的脱离束缚的自由感,一种速度和力量的“速力”之美。在运输工具的躯壳之内,人们错误地以为自己的身体忽然变得强大,快速的移动使得“出发”的下一刻就是“到达”。未来主义者称:“宏伟的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美——速度之美,从而变得丰富多姿。”他们“创作的灵感在于机械的轰鸣、电气的沸腾、现代都市的喧嚣,主张以机械美代替艺术美、自然美”。

    信息技术革命再一次刷新竞速时代的“速度”。借用电子媒介,信息和影像在顷刻间被传送到千里之外,其快速较之机械速度不可同日而语。人们还来不及感受“速度”就已经获得信息,对“速度”的知觉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不再执着于由机械运动创造的“速力”之美,转而欣赏由光电信息技术创造的虚拟美学。后者是以“诸如电子人、电子人空间等虚拟现实和现象”为对象的美学。虚拟美学通过光电信息技术创造的虚拟环境,让人产生沉浸其中的“临场”审美体验,而不是“静观”式的旁观品评。在传统美学中,虽然塑造的形象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审美主体却置身于现实之外;而在虚拟美学中,虽然虚拟世界中的形象置身现实生活之外,审美主体却是置身于现实生活之内的。

    “速度”的参与带来审美的变化。古典时期,“速度”的参与很少,审美客体是实在之物,是遥远的,外在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缓慢悠游、超然物外的主动行为。而在“速度”占主导的工业革命时期、信息技术时期,审美客体不再是客观存在的实物,在速度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突中,审美客体变成“被给予”的,审美主体往往因无法自主选择而变成“被迫”审美。

    (摘编自汤丽琪《后现代“速度”的美学凝视》)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速度美学和慢速美学都产生于竞速时代,前者重视加速或快速的时间体验,后者关注“当下性”,将当下的瞬间固化。 B . 朱光潜说的“慢慢走,欣赏啊!”与慢速生活的理念相通,要求个体从外部物理时间中抽离,更亲近和关注当下。 C . 工业革命技术的进步促进“速力之美”的诞生,而信息技术革命又促使人们由追求“速力之美”转向欣赏虚拟美学。 D . 相较“速力之美”,虚拟美学逐渐淡化速度的重要性,人们对速度不再那么敏感,而将关注重点转向虚拟现实和现象。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易失去平衡,适当减缓节奏、采取减速的时间模式有助于重建平衡。 B . “慢的乐趣”失传,不仅因为技术革命带来“令人出神的速度”,也与人们对竞速时代个体生存情境反思不足有关。 C . 与“慢速生活”者远离加速生活、关注内心体验不同,未来主义者大力地称赞并主动地拥抱竞速时代的“速力之美”。 D . 与虚拟美学相比,古典时期的审美并不依赖于技术的手段,但对审美体验的关注更多,而审美主体的主动性也更强。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是( )    
      A . 马里内蒂在《未来主义宣言》中宣称,“我们已经生活在绝对之中,因为我们创造了永恒的、无所不在的速度”。 B . 某地建成国际知名的“慢城市”,生活节奏舒缓,生态美景随处可见,传统文化气息浓厚,令游人身心愉悦。 C . 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工程十分浩大,通过无数工匠的努力,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 D . 某人辞去城里的工作,卖掉城里的房子,在山里建房、种菜,开启远离城市喧嚣、享受自然美景的山居生活。
    4. (4) 两则材料对“竞速时代”的看法与态度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
    5. (5) 请根据材料一、二,从审美体验的角度简要分析《去你家吃饭好吗》走红的原因。

        纪录片《去你家吃饭好吗》在视频网站一经上架便好评如潮。它以邀请好朋友去家里吃饭为框架,展现不同家庭正在发生的生活情景。寒江上鸟群飞过,夕阳下芦苇飘荡……一个个风格鲜明的画面,使打拼在都市的人们沉醉其中、心绪宁静。它又以慢条斯里的节奏,诗意呈现的细节,引导人们停下脚步,返观内心,审视现代生活对亲情的冲击。

  • 2. 现代文阅读Ⅱ

    月下桨声

    韩少功

    雨后初晴,水面长出了长毛,有千丝万缕的白雾牵绕飞扬。

        一条小船近了,船上的一点红也近了。原来是一件红色上衣,穿在一个女孩身上。女孩在船边小心翼翼地放网。一个更小的男孩撅着屁股在船头划桨。

        我多次在黄昏时分看见这条小船,小小年纪的两个渔夫在远处忙碌,总是不说话,也不看我一眼。我想起静谧的月夜里,常有一线桨声飘入我梦中,莫非就是这条船?

        在这里住了两年多,我早已熟悉张家李家的孩子,但不认识那两张面孔。他们的家也许不在附近。

        刚好城里有客人要来,得买点鱼。我朝小船吆喝一声。他们望了我一眼。

        你们有鱼卖吗?大鱼小鱼都行。我指了一下院子的方向,我就住在那里。

        他们并未回话,隔了好半天,女孩朝这边摇了摇手。

        也许,前段时间把鱼打光了。水管所雇来的人们张好大网,敲击着船舷,把鱼往网里赶。接连闹腾好几个日夜,木棒敲出三拍的欢乐,两拍的焦急,慢板的忧伤以及若有所思……久违的山歌,在半夜里会偶尔鬼鬼祟祟地冒出来:

    “第一先把父母孝,

        有老有少第二条,

        第三为人要周到……”

        我只好去水管所买了鱼,看到一些没收来的渔网。水管所的人说,附近有农民偷偷违禁打鱼,有时还用密网,把小鱼也打了。

        城里的客人来了,驾着刚买的日本轿车。一起吃着鱼,我说到有农民用密网打鱼。他痛心地说,农民就是觉悟低,一点环保意识也没有。又说,如今民风实在刁悍,有一次他的汽车陷进坑里,路边有农民抄着手,不给钱就不帮忙。

        客人走后,第二天一早,院子里响起一阵狗吠。开门一看,红衣女孩手里提着一只泥水糊糊的塑料袋,被狗吓得进退两难。她赤裸的双脚在石板上留下水淋淋的脚印,脚踝还沾着一片草叶。

        我愣了一下,好容易才记起几天前的问购。塑料袋里有一二十条鱼,大的约摸半斤,小的只有指头那么粗,鲫鱼草鱼杂得有点不成样子。从她疲惫的神色来看,大概这就是他们忙了半个夜晚的收获吧。

        估计这女孩用的也是密网,没有放过小鱼,下手有些嫌狠。但我没有说什么。我已经从邻居那里知道了他们的来历。他们是姐弟俩,住在十几里之外的大山,弟弟欠了学费,两人借了条小船出来打鱼。他们的父亲一年前病逝,母亲也变得神志不清,不久前走失了。

        我收下鱼。在完成交易的过程中,她始终拒绝坐下,说话时总看着狗,听我说狗不咬人,仍怯怯地不时朝桌下看一眼。

    “你很怕狗么?”我妻子问。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

    “你家没有养狗么?”

        她摇摇头。

    “你喝茶。”

        她点点头,却没有喝。

        她才走不久,狗又叫了起来。窗外橘红色一晃,她气喘吁吁地返回来。

    “对不起,刚才错了……”她大声说。

    “错了什么?”妻子问。

    “把钱算错了。”

    “不会错吧?不是两斤四两么?”

    “真算错了。”

    “刚才是你看的秤,你报的价,你说多少就多少,我并没有……”妻子说。我也觉得我们没有什么责任。

    “不是,是你们多给了。”

        她红着脸,说刚才回到船上,弟弟一听钱的数字,就一口咬定算错了。他们又算了一次,果然是我们多给了一块钱。弟弟很生气,要她赶快来退还。

        我看着她沾着泥点的手,撩起橘红色衣襟,取出紧紧埋在腰间的一个布包,十分复杂地打开它,十分复杂地分拣布包中的大小纸票,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一块钱怎值得她这样急匆匆地赶来并且做出这么多复杂的动作?

    “一块钱就算是你的脚力钱吧。”我说。

    “不行不行……”她把头摇成了拨浪鼓。

    “以后还要找你买鱼,一块钱就先存你那里。”

    “不行不行……”拨浪鼓还在摇。

    “你们还会打鱼吧?”

    “不一定。水管所不准我们下网了……”

    “弟弟的学费赚够了吗?”

    “他不打算读了。”

    “为什么?”

        她没有回答,只是固执地要寻找一块钱。可是小钞票凑不够一块钱。最后我们满足她的要求,好歹收了七角。她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浑身不自在,犹犹豫豫地低头而去。

        傍晚我们回家,发现院门前有一把葱。路边锄草的妇人说,一个穿红衣的姑娘来过,见我们不在,就把葱留在门前。

        妻子叹了口气,说如今的社会,难得还有这样的诚实。她清出一个旧挎包,一支水笔,说要给那位上学的弟弟,替他们省两个钱。但是我再也没有遇上姐弟俩。后来从一位船夫口里得知,水管所加强禁渔,他们被收了渔网,回山里种田去了。

        学费凑足了吗?弟弟还能继续读书吗?人世间许多事,我们并不知道,萍水相逢之际,连对方名字也不知道。

        每天早上,推窗眺望,远处一两叶小船如发夹别在青山绿水之中。只是那些船上没有一点红。每天晚上,偶尔听到竹林那边传来桨声,是一条小船的足迹,在水面播出了月光的碎片,还有一个个梦境。只是桨声粗重,不像孩子的腕力。有时月夜太静,删除了声音传递的距离,晚风一吹,远在天边的桨声翻过院墙,滚落阶前,七零八落的,引来小狗一次次寻找。它当然找不到什么,鼻子抽缩着,叫了两声,回头看我,眼里全是困惑。

        我也不明白,是何处的桨声,悠悠飘落到我家的墙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一再出现的红色上衣成为女孩的特定标志,加深了读者的印象,而红色的显眼与女孩的内向少言又形成了反差。 B . 城里来的客人认定农民觉悟低、民风十分刁悍,“我”的妻子却没有这种成见,对姐弟两人的态度比较亲和友善。 C . 小男孩很懂事,在船头帮忙划桨;也很聪明,一听钱的数字就知算错了;催促姐姐赶紧退还钱,又可见他的诚实。 D . 狗的两次吠叫引出女孩的出场,巧妙推动情节发展;狗让女孩提心吊胆的描写,又使女孩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
    2. (2) 关于文中人们拉网赶鱼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段文字交代女孩摇手的原因,也为姐弟忙了半晚却收获不丰这一情节做好铺垫。 B . 赶鱼时的热闹场面与月夜的柔美景象形成鲜明对照,从不同角度表现乡野的氛围。 C . 击舷的节拍蕴含着欢乐、焦急、忧伤等复杂情愫,与后文姐弟情绪的变化相呼应。 D . 民歌含有较明显的教化意味,暗示姐弟成长的环境,增强女孩坚持还钱的合理性。
    3. (3) 小说开头、结尾两次写“月下桨声”,蕴含不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分析。
    4. (4) 小说在叙述姐弟的故事时,送鱼和还钱等内容从正面详写,打鱼、送葱、回山里等内容则以其他方式呈现。这样叙述有什么效果?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 3. 文言文阅读

    兴平二年,公孙瓒既杀刘虞,尽有幽州之地,志气益盛,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衣冠善士,名在其者,必以法害之,有材秀者,必抑困使在穷苦之地。或问其故,瓒曰:“衣冠皆自以职分当贵,不谢人惠。”故所宠爱,类多商贩、庸儿,与为兄弟,或结婚姻,所在侵暴,百姓怨之。

    先是,有童谣曰:“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瓒自谓易地当之,遂徙镇易,为围堑十重,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为楼其上。或问其故,瓒曰:“兵法,百楼不攻。今吾诸营楼橹数十重,积谷三百万斛,食尽此谷,足以待天下之事矣。”

    建安三年冬十二月,袁绍连年攻公孙瓒不能克,以书谕之,欲相与释憾连和。瓒不答,而增修守备。先是,瓒别将有为敌所围者,瓒不救,曰:“救一人,使后将恃救,不肯力战。”及绍来攻,瓒南界别营,自度守则不能自固,又知必不见救,或降或溃。绍军径至其门,瓒遣子续请救于黑山诸帅,而欲自将突骑出傍西山,拥黑山之众侵掠冀州,横断绍后。关靖谏曰:“今将士莫不怀瓦解之心,所以犹能相守者,顾恋其居处老小,而恃将军为主故耳。坚守旷日或可使绍自退若舍之而出后无镇重 , 易京之危,可立待也。”瓒乃止。绍渐相攻逼,瓒众日

    四年春三月,黑山帅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三道救之,未至,瓒密使行人书告续,使引五千铁骑于北隰之中,起火为应,瓒欲自内出战。绍候得其书,如期举火。瓒以为救至,遂出战,绍设伏击之,瓒大败,复还自守。绍为地道,穿其楼下,便烧之,楼辄倾倒。瓒自计必无全,乃悉缢其姊妹、妻子,然后引火自焚。关靖叹曰:“前若不止将军自行,未必不济。吾闻君子陷入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策马赴绍军而死。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八·袁绍讨公孙瓒》,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坚守旷日/或可使绍/自退若舍之而出/后无镇重 B . 坚守旷日/或可使绍/自退若舍之/而出后无镇重 C . 坚守旷日/或可使绍自退/若舍之而出/后无镇重 D . 坚守旷日/或可使绍自退/若舍之/而出后无镇重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右,指“在……之上”。古人常以右为贵、为上,如右戚、右族、无出其右。 B . 楼橹,古代供守兵瞭望敌军动静的无顶盖高台,用于侦查,亦可配合进攻。 C . 蹙,指“窘迫”,与《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的“蹙”字意思不同。 D . 赍,指“携带”,与《谏逐客书》中“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赍”字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孙瓒因听童谣说唯有易县可以避世,于是把军队迁到易县驻扎,挖掘壕沟,修建土丘、楼宇,以守代攻。 B . 公孙瓒不去援救被敌人包围的别将,是因为他担心一旦援救,以后其他将领便都会依靠援救,消极怠战。 C . 公孙瓒想亲率突骑出奔西山,集结黑山兵众攻冀州,切断袁绍后路,但关靖认为此时军心不稳,将军不宜离开易京。 D . 公孙瓒与儿子的密信被袁绍的巡逻兵截获,导致计划失败,后虽回城继续坚守,终难逃身死兵败的结局。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衣冠皆自以职分当贵,不谢人惠。

      ②吾闻君子陷入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

    5. (5)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公孙瓒最终被袁绍攻克的原因。
  • 4. 古代诗歌阅读

    自湘水南行

    张九龄

    落日催行舫,逶迤洲渚间。

    虽云有物役,乘此更休闲。

    暝色生前浦,清晖发近山。

    中流澹容与 , 唯爱鸟飞还。

    【注】①张九龄:唐代名相,著名诗人,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开元十四年,诗人奉命出使广州,途中写了这首诗。②容与:闲暇自然的样子。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行役诗,诗人当时王命在身,正乘坐船只在湘水上向南匆忙进发。 B . 首联照应了题目,点明了时间,又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急切。 C . 颔联承上,先解释了行色匆匆的原因,又语意一转写出了诗人心情的转变。 D . 颈联写景,以动衬静,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透露出诗人内心闲淡的情致。
    2. (2) 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曲江渊源彭泽。”本诗颇能反映陶渊明对张九龄的深刻影响,请结合诗歌内容对此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两句,写出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包含作者的热爱之情。
    2. (2) 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精练的语言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

      ”。

    3. (3) 《庖丁解牛》中的解牛之“道”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而《种树郭橐驼传》中的种树之“道”是“”,两者异曲同工。
    4. (4)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 “”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其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5. (5)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表面上看是写诗人闲作草书、细乳分茶的极闲适恬静的生活,实际暗含诗人有志难为的无限感慨和牢骚。
三、 课内知识点(每题0.5分,共10分)
  •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寄所托因:随着 B . 得于己暂:一时 C . 感慨之矣系:附着 D . 短随化修:美好
  • 7.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夫人相与,俯仰一世②不能喻于怀 B . ①当其欣于所遇②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C . ①人刀俎,我为鱼肉②固知一死生虚诞 D . ①犹不能不之兴怀②不物喜,不以己悲
  • 8. (2021高一下·天水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不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C .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D . 齐彭殇为妄作
  • 9. 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兰亭集序》就是为《兰亭集》而写的赠序,其内容突出了赠序的特点。 B . 癸丑,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十天干”中的“癸”和“十二地支”中的“丑”相配来表示年份。 C . 流觞,指的是古人在水旁欢宴时,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用。 D . “若合一契”中的“契”指的是符契,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 10. 请将下列句子按照句式类型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引以为流觞曲水 ③列坐其次④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⑤当其欣于所遇     ⑥放浪形骸之外  ⑦悟言一室之内⑧不能喻之于怀

    ⑨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⑩亦将有感于斯文

    A . ①⑨⑩/②⑧/③④⑤⑥⑦ B . ①③⑧/②⑩/④⑤⑥⑦⑨ C . ②⑥⑧/①⑦⑩/③④⑤⑨ D . ①⑤⑧⑩/②③⑥⑦/④⑨
  • 11. 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多劝余为长吏      故:有老交情的人,老朋友 B . 求之靡             途:门路,途径 C . 于时风波未静,心远役 惮:期盼 D . 眷然有归欤之        情:情绪,想法
  • 12. 下列各句,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 复驾言兮焉求 B . 既自以心为形役 C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 . 乐夫天命复奚疑
  • 13.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又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 B . 序言中“乙巳岁十一月也”,使用了干支纪年法,古代人利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合进行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天干地支也可以用来纪日、纪时。 C . 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押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 . 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 14.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① 生生所资,未见其  术:方法    ② 彭泽家百里 去:距离 B . 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寻求    ② 悟已往之不 谏:进谏 C . 有四方之事     会:恰逢    ② 田园将胡不归芜:田地荒废 D . ① 三径荒,松菊犹存 就:接近    ②怀良辰以孤往 怀:怀念,回忆
  • 1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 . 幼稚盈室 B . 亲戚之情话 C . 于是怅然慷慨       D . 万物之得时
  • 16. 下面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寿,长寿,活得长 B . 不抑耗其而已实,果实 C . 而土易拳:拳曲、伸展不开 D . 则又爱之太恩:恩情
  • 1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欲密 B . 非有能硕茂之也 C . 其肤以验其生枯 D . 以蕃
  • 18. 郭橐驼种树和其他人相比,最根本的不同在于( )
    A . 郭橐驼“本舒”,“土故”;其他人“根拳而土易”。 B . 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其他人“虽曰爱之、忧之,其实害之、仇之”。 C . 郭橐驼“培平”,“筑密”;其他人培土“若不过焉则不及”。 D . 郭橐驼“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他人“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 19.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 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B . 故不我若也 C . 官理,非吾业也 D . 忌不自信
  • 20.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B .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 C . 《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真实的传记,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的作品。 D . 《种树郭橐驼传》以郭橐驼种树为喻,阐发了顺应民心,使人民休养生息的政治观点,抨击了当朝统治阶级繁政扰民的做法,表现了要求改革的强烈愿望。
  • 21. 下列各句加点的字解释不对的一项是( )
    A . 水石相(击) B . 虽知不能(语言) C . 扣而之(听) D . 桴止响(传播)
  • 22. 下列句中都有名词作状语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②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③余固笑而不信也

    ④大石侧立千尺       ⑤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⑥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⑦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⑧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⑤⑥ C . ①②④⑧ D . ⑤⑥⑦⑧
  • 23. 与下列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A .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 B .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 C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相师 D .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天下之民
  • 24. 从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A . 古之人不余欺也 B . 得双石于潭上 C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 . 不拘于时,学于余
  • 25.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苏轼堪称全才,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B . 乙巳,为干支纪年,“乙”在天干中排第二,“巳”在地支中排第五。“元丰七年”是皇帝年号纪年法,“元丰”即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 C . 十二律,又简称“律吕”。“无射”为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音律,故用无射作为钟名。周景王曾命人铸造“无射”。 D . 郦道元,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他以毕生心血撰写地理著作《水经注》,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四、语言运用(6分)
  •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朵花能开出十六个莲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1. (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季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 B . “包身工”的身体,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带工的老板。 C . 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D .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年了。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这是大快人意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五、写作(60分)
  • 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天,万物复苏,冰雪消融的黑土地上,首先钻出地面的一抹新绿,最易吸引人的眼球;待到百草丛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晚春或盛夏,最先报春的那一抹绿,已然汇入绿色的海洋湮没无闻了。如果它想再被看见,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是开出与众不同的鲜艳花朵来增加“识别度”。当然,它也可以选择不被看见,只是做好自己。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该如何面对“识别度”的问题?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理解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