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 | 女真族 | 汉族 | 契丹族 | 渤海族 | 总人数 |
人数 | 97人 | 108人 | 13人 | 9人 | 227人 |
年份 | 总人口(千人) | 农业人口(千人) | 耕地 | 农业人口人均粮食(斤) | |||
总面积(千亩) | 农夫人均(亩) | 总额 | 净额 | 余额 | |||
1600 | 120000 | 97200 | 725464 | 27.52 | 1765 | 819 | 469 |
1766 | 200000 | 170000 | 1036109 | 25.22 | 1700 | 789 | 439 |
1784 | 300000 | 255000 | 1009354 | 16.75 | 1122 | 521 | 171 |
1812 | 350000 | 297500 | 1050436 | 14.94 | 1012 | 470 | 120 |
1887 | 400000 | 340000 | 1125960 | 13.88 | 855 | 397 | 47 |
材料一 唐宋变革的重要表现在于宋代政治文化风格的转变。具体表现为集文化政治精英身份于一身的士大夫的家国观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天下安危为己任”成为众多出身庶民的士大夫的人生追求。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句,历代传颂不衰。践行者先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臣范仲淹,后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死士文天祥。
——摘编自魏巍《朱熹·宗族·社会——宋代的士大夫与社会变迁》
材料二 明清之际的士人在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的时候是如此感知和行动的:“对正统观念较强的士大夫来说.他们认为当时的天下是乱哄哄的。”所以希冀恢复儒家的礼治来重建四民社会的秩序.并对抗当时亦十分流行的佛道礼义。江浙地区的士人们还编撰和刊行行为仪则的小册子,多以“戒”或“约”为名.其中以刘宗周的《人谱》最具影响力。这股风气的涟漪投放到日常生活中.便是具有公开性质的日谱的大量出现.而此种修身日记的内容则体现着道德的判断标准由内转向外,由虚转向实。
——摘编自程曼《“风”过而“心”动:清代政治压力引起的文化反应》
材料一 孔子以及后来战国时代的儒家,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人的价值,人的完善的品德,以及人性的冶炼。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塞进阴阳家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唐代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同时一些思想家或明或隐地吸取佛学思辨哲学的若干方面。宋明理学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
——摘编自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
材料二 当中国被拖入现代化进程,无论接受.还是排斥,历史大势不可逆转。康有为纵然学贯中西,天纵英才,始终无法扭转历史大势,这注定了他只能成为时代的少数派,既无力打破也无法逃脱。康有为尽管披着西方的外衣,但他的政治理想,其实还是传统的“得君行道”的那一套:一方面,康有为在他的时代,找到了君主立宪这个新天道,然后四方奔走,想要得君,然后行道,可他想得的君,要么是被软禁的光绪,要么是流亡的溥仪。另一方面,他的救国方案,即使遇到明君,也不可能真正的解决问题——他没有意识到,西方宪制自有它生长的道德根基和伦理机制。康有为始终相信只有文化与制度嫁接起来,汇通东西——西方的物质文明结合孔夫子的教诲——才能重建中国人衰微的价值世界。
——摘编自王人博《1840年以来的中国》
材料一 清初有数百万人之多的湖广人口,大量移入川陕汉水域及四川盆地。在这一移民浪潮之中,还有长江中游各支流山谷的客家人口,大量北向回流,移居四川。另有本来在长江河谷地居住的汉人,因为山地可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遂逐渐移向山地,侵入中国西南山区,压迫当地原居族群同化或迁入深山。清代在西南地区,以武力改土归流,扩大政府直接统治的疆域,也当由人口大量迁徙的角度讨论。
——摘编自许倬云《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长达20余年的反法战争在1815年结束,随之而来的是与战争联系密切的重工业及军工企业纷纷倒闭;英国生产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滞销,致使英国众多的工矿企业难以为继;复员的陆海军士兵加入到失业队伍中,失业人数猛增。英国政府终于改变了长期以来防止人口外流的政策,鼓励向海外殖民地移民。殖民地地广人稀,急需大批劳动力弥补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不足以发展自身的经济,殖民地敞开大门迎接英国的移民。19世纪英国移民是美国外来移民中一个有着独特经历和贡献的群体。他们拥有美国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亟需的先进技术和革新理念,并努力将这些技术和理念付诸实践。
——摘编自李翠云《19世纪的英国移民与加拿大英语》
材料 世博会(见下表,部分)是向世界各国展示举办国及当时世界政治、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人类各种生活范畴的有着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
时间 | 地点 | 名称 | 主题 |
1851 | 英国伦敦 | 万国工业博览会 | 万国工业 |
1862 | 英国伦敦 | 英国1862年伦敦世界博览会 | 工业和艺术 |
1867 | 法国巴黎 | 法国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 | 农业 |
1873 | 奥地利维也纳 | 奥地利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 | 文化和教育 |
1876 | 美国费城 | 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 | 美国百年 |
1889 | 法国巴黎 | 巴黎世博会 | 法国大革命 |
1893 | 美国芝加哥 | 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 | 哥伦布发现 |
1913 | 比利时根特 | 根特国际博览会 | 和平、工业和艺术 |
1933 | 美国芝加哥 | 芝加哥万国博览会 | 一个世纪的进步 |
1936 | 瑞典斯德哥尔摩 | 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 航空 |
1949 | 瑞典斯德哥尔摩 | 斯德哥尔摩环球体育博览会 | 世界体育与运动文化 |
1962 | 美国西雅图 | 西雅图世界博览会 | 太空时代的人类 |
1970 | 日本大阪 | 日本万国博览会 | 人类的进步与和平 |
1982 | 美国诺克斯维尔 | 诺克斯维尔世界能源博览会 |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
1993 | 韩国大田 | 大田世界博览会 | 挑战新的发现 |
2010 | 中国上海 |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2021 | 阿联酋迪拜 | 阿联酋2020年迪拜世界博览会 | 沟通思想,创造未来 |
——摘编自百度·百科《世界博览会》
根据材料,就世界博览会的历史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