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内容丰富,不必说春草的嫩绿绵软,夏雨的热烈粗犷,秋菊的泼洒烂(màn) , 冬雪的娇羞可爱;也不必说寿镜吾的博学质朴,白求恩的热(chén) 淳朴,牧羊人的慷慨无私,商人庇护神的滑稽( )可笑。单是难看的小猫被误认为“畏罪潜( )逃”时的悲楚,就让我久久难以释怀。
烂(màn) 热(chén)
滑稽 畏罪潜逃
”两句选取两种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活动一:
活动二:
①15岁的小明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网吧玩游戏。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他,王大哥则成了好朋友和崇拜的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他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小明手拿木棍,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致其重伤。②小刘、小彭、小陈都是某校初一学生,也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一次外出有外出游玩时,三人结识了社会青年郑某。郑某通过钱和烟的诱惑,逐渐将他们拉拢成自己的小弟,三人跟随郑某四处游荡,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江南逢李龟年
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结合本诗的时代背景“落花”有怎样的寓意?
【甲】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乙】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篇》)
①学而不思则罔 ②传不习乎
③益者三友 ④损者三友
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②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书桌上的“堡垒”
①在我们的教室里,在很多人的书桌上,都有一条神奇的“线”。
②这条线是两张拼在一起的书桌自然形成的线,也因此常被用来当作同桌之间的分界线。平时,谁也不能让自己的胳脖肘或是脏橡皮超过这条线,否则就会被对方说:“喂,你超线了。”
③与此同时,也一定会有两堆厚厚的书紧紧贴着这条分界线,被并排放在两张书桌之上。这两堆书就像是分界线旁的堡垒,界线两边的人齐心协力用它抵御来自讲台的视线攻击。但当两方领土的主人变得水火不容的时候,堡垒也会适时转移阵地。
④我和同桌阿承最近就处于这样的状态。
⑤阿承这家伙最喜欢上课睡觉,幸亏他脑袋灵光,考试的时候总能有不错的发挥,因此很多时候老师都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苦口婆心地劝说阿承,叫他别再上课睡觉了,再睡就要睡成倒数了。没想到这厮竟还跟我嬉皮笑脸,说:“我成绩好,不在乎啦,倒是你,可别学我哦。”当时我就气得炸了毛,立刻把“分界线”旁的书堆移到了靠近过道的另一边,整个人也往那边坐了坐,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要靠近这个人了!”
⑥于是,在一片紧紧相依的“堡垒”之中,我和阿承那分开放的书堆显得如此扎眼。但是,我已经决定不再靠近他了。
⑦就这样在冷战中过了几天。又是一节数学课,因为上一堂课的老师拖了堂,等我发现自己没带数学书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出去借书了。我们的数学老师可是出了名的严厉,要是被他发现我上课竟然不带书,一定会挨骂的。我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很快,上课铃就响了,数学老师迈着威严的步伐走上了讲台,要大家翻开教科书。四周顿时响起一片“哗哗”的翻书声,唯独我只能呆呆地看着桌面。
⑧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有人拍了拍我的胳膊,轻声说:“喏,给你。”
⑨我抬头一看,是阿承。他轻轻地把自己的书推到了我的桌上来。他好像看出了我一直不愿和他靠近的想法,也没说和我一起看书,直接把自己的书给了我,面前就只剩一个草稿本。他这无私的做法,让我有一点感动,刚想把书再推过去跟他一起看。然而,我们那缺乏远挡的书桌一下子就被老师看得清清楚楚。数学老师突然停下了讲课,问:“张承,你的书呢?”
⑩我顿时汗流如瀑,已经做好被老师骂的准备了。然而,阿承却回答说“报告老师,我今天忘带书了,对不起!”
⑪那一瞬间,阿承起立的身影在我的眼里高大了许多。
⑫幸运的是,老师竟然没有发飙,只是稍微提醒了阿承一下,说了一句“那你和同来一起看吧”,就放过了他。
⑬“还是一起看吧。”
⑭阿承坐下的时候,我主动把书推了过去,带着最真诚的微笑。
⑮在那之后,我俩之间就再也没有分开两边摆放的堡垒。
母亲是一本无字的书
①腊月里的一个早上,下了一场薄雪。母亲一不留神,摔了一跤,左手腕骨折,住进了医院。由于什么活儿也做不成,还得花钱,母亲有些惆怅。出院的时候,在我反复的央求下,母亲才跟我回家。
②早上,等我听见声响,母亲已经吊着胳膊在厨房里忙碌。看到母亲被绷带勒住的手肿胀得发亮,我的心似油煎一般难受。
③自我记事起,母亲的手背就比正常人厚两三倍,一年四季高高隆起,手指头也比别人粗上一两圈。一到冬天,母亲的双手又红又肿,四处皲裂,那些小口子就张着嘴,往外流着脓血,直到夏天才结痂。她的手背上白一块、紫一块,那是为了撑起这个家,多添的一道道伤疤。
④春天,麦苗返青,我和妹妹跟着母亲去浇水。我们站在田垄边,竖着耳朵听流水淙淙地灌溉庄稼,满一个畦的时候,我们喊声“到”,母亲麻利地脚下一蹬,双手一用力,三下两下,铁锹带起厚厚的土,落在龙沟上。“哗”,水流改变了方向,母亲还未痊愈的手背却崩出了几个口子,鲜红的血汩汩地往外冒。
⑤秋天,母亲带着我们姐弟三个去摘棉花。她厚厚的手掌一把攥住盛开的棉花,往上轻轻一扬,肉墩墩的棉花就全部听话地跑到她的手掌心,然后被塞进绑在腰上的包袱里。“一定要把棉花摘干净,否则残留下来的‘眼睫毛’晚上就会飞到你的眼前,让你睡不着觉。”母亲一边示范,一边叮嘱我们。我和弟弟学着母亲的样子,一招一式地摘着棉花,只有妹妹猴急地跑到了最前面,落下许多“眼睫毛”。渐渐地,包袱里的棉花越来越多,我们都拖不动了,母亲也艰难地挪着步子。雪白的棉花倒在刚刚泛绿的麦田上,堆成高高的小山。“幸亏有你们,我一个人得摘到什么时候啊!”母亲颇感欣慰,我们姐弟三个仰起自豪的笑脸。
⑥棉花收成最好的那一年,母亲奢侈并且坚决地请求父亲买来一台收音机。于是,故事和歌谣浸润了我们的童年:在评书和广播剧中我们成长,明是非,养浩然正气;广播中的名曲是我们最早的艺术启蒙。“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母亲文化不高,却也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姐弟三个谁考试得了第一名,母亲就带谁去新华书店,可以挑选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
⑦那时候的冬天,滴水成冰。母亲站在院子里,伸出红肿的双手,从半自动洗衣机里打捞着衣服。她不让我们姐弟三个接触凉水,她怕,怕我们的手变得像她的手一样。
⑧缝纫机“哒哒哒哒”地唱着歌,母亲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变出我们一家人四季的衣衫:我的偏襟小袄、妹妹的泡泡肩小褂、弟弟威武的军装、父亲笔挺的裤子。母亲带上她的大顶针,飞针走线,穿过厚厚的鞋底,换来我们脚下的舒适。
⑨那些清贫的岁月里,母亲的手是一团火,为我们驱走严寒,带来幸福、平安、喜悦和诗意。“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母亲以身躬行,不正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的无字经书吗?(选自《知识窗》2021年第1期,有删改)
①春天,;
②秋天,母亲带着“我们”姐弟摘棉花;
③冬天,;
④母亲为“我们”一家人做四季的衣衫。
文题一:请以“真正的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目睹荷叶雨中护莲,冰心懂得了母亲对孩子的荫蔽;三代人经历田间散步,莫怀戚明白了中年人的责任;井房触摸水流,海伦•凯勒感受了生命的欢愉……成长过程中你是否也有过一些难忘的经历,且让你有恍然大悟之感……
请以“那一次,我明白了▲”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