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

更新时间:2023-06-27 浏览次数: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20分)
  • 1. (2023七下·昆明月考)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小题。

    行走丰_______生命。在_______明的清晨或ɡuī lì_______的黄昏,走过_______尔不群的泰山,走过浩浩荡荡的长江;走过云烟氤氲,走过月色ménɡ lónɡ_______。听斜风细雨,看山清水秀,赏桃红柳绿,让心灵行走在新雨后的空山,轻舞飞扬。细数阳光,沉淀在心的依然是生命留下的_______然。

    1. (1) 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汉字。
      ɡuī lì(       )ménɡ lónɡ(       )
    2. (2)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 2. (2023七下·昆明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天舟一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 , 直上云天,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B . 在新书签售会上,他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老作家,一时间竟激动得语无伦次 C . 她那扑朔迷离的眼神使得大家认为她就是始作俑者。 D .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 3. (2023七下·昆明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接到群众举报后,公安民警迅速出击,果断处置了这起打架斗殴。 B . 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要说真话、抒真情,切忌不要无病呻吟。 C . 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及食用行为,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甚至是身体健康。 D . 全面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创造文明城市的关键。
  • 4. (2023七下·昆明月考) 对于下面几个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缺点或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

    ②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③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

    ④不过,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A . ②①④③ B . ①②④③ C . ③②④① D . ②①③④
  • 5. (2023七下·昆明月考) 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现代作家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烘托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 B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 .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孤常读书”的“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卿今当涂掌事”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D . 小说《骆驼祥子》不仅写活了“小人物”祥子,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自暴自弃的二强子,还有抢车的大兵、敲诈曹先生的孙侦探、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等,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 6. (2023七下·昆明月考) 根据提示填空。
    1. (1) 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2) 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3. (3)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 (4)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5. (5) 可汗问所欲,,送儿还故乡。(《木兰诗》)
    6. (6) 予独爱莲之。(周敦颐)《爱莲说》
二、综合性学习(共8分)
  • 7. (2023七下·昆明月考) 阅读下面名人有关母亲的回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大校长蔡元培在自述里忆及的母亲:

    “我母亲是精明而又慈爱的,我所受的母教比父教为多。……我母亲最慎于言语,将见一亲友,必先揣度彼将怎么说,我将怎样对。别后,又追想他是这样说,我是这样对,我错了没有。且时时择我们所能了解的,讲给我们听,为我们养成慎言的习惯。我母亲为我们理发时,与我们共饭时,常指出我们的缺点,督促我们的用工。我们如有错误,我母亲从不怒骂,但说明理由,令我们改过。若屡诫不改,我母亲就于清晨我们未起时,掀开被头,用一束竹筱打股臀等处,历数各种过失,待我们服罪认改而后已。选用竹筱,因为着肤虽痛,而不至伤骨。又不打头面上,恐有痕迹,为见者所笑。我母亲的仁慈而恳切,影响于我们的品性甚大。”

    材料二: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写到: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材料三: 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在22岁时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冠军,是国际象棋史上的奇才。他能讲15国语言,是一位有造诣的数学家、计算机专家、纽约华尔街杂志的定期撰稿人。他7岁时父亲不幸去世,自此以后,他的母亲克拉拉成了他前进的指导力量。在他的自传《变化的童年》中,他把童年对象棋的兴趣归结于观看母亲下棋,是母亲鼓励他树立强烈的自我,这对他成为国际象棋世界级大师起了关键作用。他的朋友曾这样描述他的母亲:“每一场比赛他的母亲总要到场,在隐蔽的地方,因为她是他的侍从副官、他的参谋长。他依赖她的出现,他需要知道她在哪里。”

    1. (1) 从三则材料中,你认为名人的母亲有什么特点?
    2. (2) 根据蔡元培母亲事迹有人拟了条上联,请你根据材料二或三对出下联。

      上联:严格要求造就北大校长。

      下联:

  • 8. (2023七下·昆明月考) 名著阅读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象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为了心目中那团熊熊燃烧的烈火 , 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象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象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象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这一身汗!等到放下车,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看着那裹着灰沙的风从他面前扫过去,他点点头。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撕碎了店户的布幌,揭净了墙上的报单,遮昏了太阳,唱着,叫着,吼着,回荡着;忽然直驰,象惊狂了的大精灵,扯天扯地地疾走;忽然慌乱,四面八方的乱卷,象不知怎好而决定乱撞的恶魔;忽然横扫,乘其不备袭击着地上的一切,扭折了树枝,吹掀了屋瓦,撞断了电线;可是,祥子在那里看着;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祥子感觉胜利总是属于自己的!

    1. (1) 这两段文字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2. (2) 阅读文中划线部分,说说当时的祥子具有怎样的精神状态?
三、阅读(共32分)
  • 9. (2023七下·昆明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1)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 (2) 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 10. (2023七下·昆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当涂掌事         蒙以军中多务

      有仙则        惟吾德

    2. (2) 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

      ①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 (3) 甲文和乙文都谈到“交友”,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乙文中作者与“鸿儒”谈笑往来。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他们的交友选择给你怎样的启示?
  • 11. (2023七下·昆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打哈欠为何会传染?

    ①Hello,请大家盯着上边这张图,看看能不能坚持3秒?多数朋友在3秒内已经开始打哈欠了。有些人甚至一看到“打哈欠”三个字,都会情不自禁地打起哈欠。看来,哈欠的传染性大家都深有体会。

    ②有人认为,打哈欠是颓废的表现。其实不然!在打哈欠的短短几秒钟时间内,人闭目塞听,全身神经、肌肉得到完全松弛,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得到休息,对人体起到了重要的生理保护作用。此外,人体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增加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精力恢复充沛。口腔肌、面部肌和颈肌的紧张活动,能促使头部血管的血流速度加快,这一切均使脑细胞的供血状况得到改善。同时打哈欠也是一种催眠的方法,人困乏的时候哈欠不断,提醒人体大脑已经疲劳,需要睡眠休息。

    ③那么,打哈欠为什么会“传染”呢?

    ④事实上会传染的可不止打哈欠,人类很多行为都具备“传染性”,只是大家没意识到。在交流过程中人们会自然而无意识地复制别人的一些表情、动作、情绪和行为方式,这种特有的复制现象称为“无意识模仿”。而打哈欠的“传染性”也是无意识模仿的产物。无意识模仿会让我们像变色龙一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社会心理学又把人类的无意识模仿称为“变色龙效应”。有研究者专门做过实验,让被试者与实验员进行自然交谈,过程中实验员适当增加摸脸、抖腿等动作,被试者也会随之做出摸脸、抖腿等动作。整个交流过程中,被试者完全察觉不到自己发生了模仿行为。

    ⑤在研究中,神经学家发现,在人类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里,埋伏着一种名为“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当人类看到某种动作或表情时,视觉会通过神经反射刺激大脑皮层,此时镜像神经元被激活,促使人们模仿这些行为或表情。不过,大部分人类幼崽并不会被“传染”打哈欠,因为打哈欠是大脑高级意识和智力负责的一种复杂社会行为,只有四岁以后的儿童才有能力辨别这一动作,并且互相“传染”。同时,这种无意识模仿也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实际收效,“变色龙效应”只能让你跟着别人打哈欠,却无法让你因为挨着学习好的人,就能考试100分。

    ⑥有研究认为,打哈欠“传染”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移情能力。移情能力又称共情能力,是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的一种能力。在英国利兹大学的一项实验中,研究者让参与实验的学生回答一个移情能力的问卷,并和一位“带领者”在房间里相处十分钟,而“带领者”会在这段时间里故意打哈欠。实验结果显示,越容易被打哈欠“传染”的人,他们的移情能力答卷得分也越高。无独有偶,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研究者也在实验中观察到,自闭症患儿对于别人打哈欠更加无动于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打哈欠“传染”与移情能力存在联系这一观点。所以,在不太能够对他人感同身受的情况下,人们很可能也不会受他人打哈欠的影响。因此,打哈欠的“传染”在亲人之间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朋友、熟人,最后是陌生人。当面对的人越亲密时,我们的同理心越强,也就越容易跟着对方一起打哈欠了。

    ⑦看完本文,你是不是打了不止一个哈欠了呢?

    1. (1) 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跟“打哈欠”一样,人类还有许多行为也具备“传染性”。 B .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一种变色龙效应。 C . 打哈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大部分人类幼崽不会被传染。 D . “变色龙效应”使得挨着学习好的人坐的学生考试能得100分。
    2. (2) 阅读文章第②段,简要概括“打哈欠”对人体的作用。
    3. (3) 请运用文章内容,向老师解释产生下面现象的原因。

      下午第一节课,大家拼命抵抗睡意侵扰,努力进入学习状态。这时,一个人打了个哈欠,随后“哈欠”病毒迅速蔓延,越来越多的同学不由自主地打起哈欠。渐渐地,整个教室便“听取哈欠声一片”了。

  • 12. (2023七下·昆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雪

    ①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②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从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③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④那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一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她看不见我的身影后,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⑤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望着我,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远去。看见我回头,她不停地向我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⑥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会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⑦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⑧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我收拾好东西,母亲送我上电梯。

    ⑨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便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见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⑩原来,母亲又在隔着窗子望着我的背影。

    ⑪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所以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走到尽头,才能望见院子。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走廊尽头的那个窗口,然后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⑫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意林》,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一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旨在表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B . 文中母亲之所以会久久凝视“我”的背影,是惦记“我”、牵挂“我”的表现,当然也是爱“我”的表现。 C . 文章以顺叙的方式叙述了“我”周末回家临走时、去弟弟家看母亲离开时和从医院离开时母亲目送“我”的片段。 D . 本文语言优美含蓄,字里行间溢满深情,处处体现着“我”对母亲的爱。
    2. (2) 第⑤段中写到母亲“依稀又在说着什么”,请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母亲会说些什么。
    3. (3) 文中“我”共流了几次眼泪?每次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 (4)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母亲正趴在窗口,望着我,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远去。(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四、作文(40分)
  • 13. (2023七下·昆明月考)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点赞”是一个网络用语,意思是对某个内容支持、喜欢和赞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景、人、事、物……因为他们的各种美好而让我们心生赞叹,请以“点赞”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在不远的将来,富有创造力的人类与术业有专攻的机器人协作完成某项任务,将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与专业机器人一起开展一个活动,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请你发挥想象,以“愉快的合作”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⑴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⑵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⑶字数在500-800之间。

    ⑷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