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鄂西南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5月联考...

更新时间:2023-06-29 浏览次数: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一下·湖北月考) 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休闲文化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生命状态。人们的精神文化境界是否得到提升,能否生成一个天人和谐的意象世界,成为衡量一种休闲方式是否具有审美意味的标准。

    杰弗瑞·戈比说:“拥有休闲是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从无休止的劳作中摆脱出来……以优雅的姿态,自由自在地生存。”而《红楼梦》的大观园就为众多儿女们营造了这样一种积极的休闲环境。大观园里,人们终日游憩不倦,品茶,饮酒,吟诗,作赋,赏花,放风筝,编柳条……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展现了一幅幅极富美感和诗意的休闲生活画卷,也使儿女们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种种束缚,摆脱了审美的冷淡,在他们自己创造的意象世界中回到人本真的生活世界,获得审美愉悦。

    在大观园中,那群女子诗意地栖息着,从“秋爽斋偶结海棠社”开始,曹公便开启了休闲审美的各种热闹的场景描写——争作海棠诗,结菊花盛会,持鳌赏桂,穿红戴绿,嬉笑打闹。“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境界。”结社源于探春的雅兴大发,发乎于内是精神文化世界的建设冲动,由李纨自荐掌坛,迎春出题限韵,惜春卷录监场,探春、宝钗、宝玉、黛玉作诗。字里行间流动着儿女们浸润在文化世界积极进行审美创造的生命状态。行酒令也是《红楼梦》休闲文化的一种。原文描写道:“那女儿们皆是惯的,或紧或慢,或如残漏之滴,或如迸豆之疾,或如惊马之驰,或如疾电之光而忽暗,其鼓声慢,传梅亦慢,鼓声疾。传梅亦疾。”待鼓声止而梅花落于谁人之手,谁便讲一个笑话。酒席间笑语欢声,其中的情趣是别于日常的快意别致,乃一种富有审美意蕴的审美活动。在休闲文化中涌现出的感性活动,令她们体验到自己是自由的、与世界是一体的。

    (摘编自《论<红楼梦>中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

    材料二:

    在休闲文化异彩纷呈的年代,不同的判断标准、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文化底蕴将休闲文化划分成了各种不同的形态:体育运动型的休闲文化、观光旅游型的休闲文化、阅读赏析型的休闲文化、游艺娱乐型的休闲文化.虚拟互动型的休闲文化、求知探索型的休闲文化等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人们的休闲生活时间大为增加,消费休闲时代已然来临。在消费主义影响下,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活动与消费活动相结合,相互影响,化身“休闲生活”迅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大背景下,休闲活动体现出共有特性,能够反映当前休闲活动审美倾向的变化趋势。首先,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特征,是建立在丰富的物质资料基础之上的。休闲活动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满足了我们物质享乐的需要,任何没有物质基础支撑的休闲活动都不能够长久,纯精神感官上的休闲娱乐不为多见。其次,休闲并不止步于满足基本的生理原欲,休闲有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美感体验是最重要的方面。美感体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快感,一是美感。快感极易得到满足,是典型的生理欲望,本质上还是人自身对生理原欲感官的延续。对美感而言,生理原欲的影响逐渐减弱,对精神文化内涵的关注大于对物质欲望的需求。第三,休闲不同于“没有明确的闲暇意识和闲服需求”的纯娱乐活动,好的休闲活动是对人生活的必备补充,对人的生活有积极的导向意义,能够满足人内在的文化缺失。一方面,除像徒步旅行,个人散步、阅读,个人创作等极少数的休闲活动外,休闲活动中的休闲主体都不止一个人,休闲主体之间开展休闲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彼此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休闲寻求内在的精神文化引领。比如,我们研究品味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时,有着深切的对文化内在关注的愿望;在对弈、品茗、棋语之际有对自我民族独特文化的传承。最后,自我的解放和自由是休闲所寻求的目标之一,“我们基本不会在他人所设定的意图下去行动”。人们努力参与休闲,融入休闲生活之中,是因为“休闲必然使人得到自由”。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生活是想将这种追求生活化、常态化,不断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

    休闲审美活动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展开,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健全的审美心理素质、丰富灵敏的审美感知、多样的休闲方式、熟练的休闲技能运用等等都是获得休闲审美感知的必要条件。要想具备这些审美条件,必要的休闲审美教育必不可少。培育休闲技能是休闲教育的必经阶段和必备手段。相对于大众看电视、打麻将、看电影、聊天等普通休闲方式而言,之所以认为音乐、绘画、舞蹈、书法、诗歌、戏剧、歌剧等属于精英休闲方式,离普通大众甚远,是因为诗歌、绘画、舞蹈等这些休闲活动需要休闲参与主体掌握一定的技能,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能,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参与其中,获得审美情趣的美感体验。

    (摘编自《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休闲文化研究》)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观园里品茶、饮酒、赋诗等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使儿女们摆脱了审美的冷淡,提升了他们的精神文化境界。 B .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源于大观园女子的雅兴大发,和结菊花盛会一样,都体现了儿女们积极进行审美创造的生命状态。 C . 随着休闲文化日渐丰富,当下的休闲文化可以被划分为各种形态,它们之间只有形态方面的差别,并没有高下之别。 D . 社会正在经历转型的当下,人们参与休闲活动,在满足生理欲望带来快感的同时,更关注精神文化带来的美感。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则材料都谈到审美化的休闲文化,但论证上,材料一侧重于举例论证,材料二侧重于道理论证。 B . 在休闲活动中,我们应该力求减弱快感的影响.强化对美感的追求,提倡精神文化方面的审美体验。 C . 《红楼梦》中结社吟诗、行酒令等休闲活动在进行过程中,虽有规则限制,但并不妨碍参与者获得自由。 D . 精英休闲方式比普通休闲方式更能让参与者获得审美体验,应当提倡减少普通休闲活动的比重。
    3.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一中的“休闲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
      A . 贾母月下闻笛 B . 晴雯补雀金裘 C . 豆官园中斗草 D . 宝玉庵中品茶
    4. (4) 对于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 (5) 据调查,当代青年的休闲方式大多为打网络游戏(占比55%)、逛街购物(占比27%)、享受美食、看网络电视,请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 2. (2023高一下·湖北月考)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邢兰

    孙犁

    去年冬天,我随了一个机关住在鲜姜台。我住着一个高坡上一间向西开门的房子。这房子房基很高,那简直是在一个小山顶上。看西面,一带山峰,一湾河滩,白杨,枣林。到下午,太阳慢慢地垂下去……

    其实,刚住下来,我是没心情去看太阳的,那几天正冷得怪。雷,还没有融化,整天阴霾着的天,刮西北风。我躲在屋里,把门紧紧闭住,风还是找地方吹进来,从门上面的空隙,从窗子的漏洞,从椽子的缝口。我堵一堵这里,糊一糊那里,简直手忙脚乱。

    这时,邢兰推门进来了。我以为他是这村里的一个普通老乡,来这里转转。我就请他坐坐,不过,我紧接着说:

    “冷得怪呢,这房子!”

    “是,同志,这房子在坡上,门又冲着西,风从山上滚下来,是很硬的。这房子,在过去没住过人,只是盛些家具。”

    这个人说话很慢,没平常老乡那些啰唆,但有些气喘,脸上表情很淡,简直看不出来。

    “唔,这是你的房子?”我觉得主人到了,就更应该招呼得亲热一些。

    “是咱家的,不过没住过人,现在也是坚壁着东西。”他说着就走到南墙边,用脚轻轻地在地上点着,地下便发出空洞的嗵嗵的声响。

    “呵,埋着东西在下面?”我听见这个人随便就对人讲他家藏着东西,并没有一丝猜疑、欺诈,便顺口问了这句话。他却回答说:

    “对,藏着一缸枣子,一小缸谷,一包袱单夹衣服。”

    他不把这对话拖延下去。他紧接着向我说,他知道我很冷,他想拿给我些柴禾,他是来问问我想烧炕呢,还是想屋里烧起一把劈柴。他问我怕烟不怕烟,因为柴禾湿。

    当我说怎样都行的时候,他便开门出去了。

    不多会儿,他便抱了五六块劈柴和一捆茅草进来,好像这些东西,早已在那里准备好。他把劈柴放在屋子中央,茅草放在一个角落里,然后拿一把茅草做引子,蹲下生起火来。

    他向我说:

    “我知道冷了是难受的。”

    从此,我们便熟识起来。我每天做着工作,而他每天就拿些木柴茅草之类到房子里来替我生着,然后退出去。晚上,有时来帮我烧好炕,一同坐下来,谈谈闲话。

    有时,他拿些黄菜、干粮给我。但有时我让他吃我们一些米饭时,他总是赶紧离开。

    起初我想,也许邢兰还过得去,景况不错吧。终于有一天,我坐到了他家中,见着他的老婆和女儿。女儿还小,母亲抱在怀里,用袄襟裹着那双小腿。我看见那女孩子没有裤子穿……

    邢兰没表情地说:

    “穷的,孩子冬天也没有裤子穿。过去有个孩子,三岁了,没等到穿过裤子,便死掉了!”从这一天,我才知道了邢兰的详细。他从小就放牛,佃地种,干长工,直到现在,还只有西沟二亩坡地,满是砂块。小时放牛,吃不饱饭,而且每天从早到晚在山坡上奔跑呼唤。……直到现在,个子没长高,气喘咳嗽……

    现在是春天,而鲜姜台一半以上的人吃着枣核和糠皮。

    但是,我从没有看见或是听见他愁眉不展或是唉声叹气过,这个人积极地参加着抗日工作,我想不出别的字眼来形容邢兰对于抗日工作的热心,我按照这两个字的最高度的意义来形容它。

    邢兰发动组织了村合作社,发动组织了村里的代耕团和互助团。代耕团是替抗日军人家属耕种的,互助团全是村里的人,无论在种子上,农具上,牲口、人力上,大家互相帮助,完成今年的春耕。

    而邢兰是两个团的团长。

    邢兰参与抗日工作是无条件的。按照他这样一个人,矮小、气弱、营养不良,有些工作他实在是勉强做去的。

    有一天,我看见他从坡下面一步一步挨上来,肩上扛着一条大树干,明显地他是那样吃力,但当我说要帮助他一下的时候,他却更挺直腰板,扛上去了。当他放下,转过身来,脸已经白得怕人。他告诉我,他要锯开来,给农具合作社做几架木犁。

    而竟在一天,我发现了这个家伙是个“怪物”了。他爬上一棵高大的榆树修理枝丫,停下来,竟从怀里掏出一只耀眼的口琴吹奏了。他吹的调子不是西洋的东西,也不是中国流行的曲调,而是他吹熟了的自成的曲调,紧张而轻快,像夏天森林里的群鸟喧叫……

    在晚上,我拿过他的口琴来,是一个“蝴蝶牌”的,他说已经买了二年,但外面还很新,他爱好这东西,他小心地藏在怀里,他说:“花的钱不少呢,一块七毛。”

    我粗略地记下这一些。关于这个人,我想永远不会忘记他吧。

    他曾对我说:“我知道冷是难受……”这句话在我心里存在着,它只是一句平常话,但当它是从这样一个人嘴里吐出来,它就在我心里引起了这种感觉:

    只有经受寒冷的人,才贪婪地追求一些温暖,知道别人的冷的感觉;只有病弱不幸的人,才贪婪地拼着这个生命去追求健康、幸福……

    记到这里,我才觉得用不着我再写下去。而他自己,那个矮小的个子,那藏在胸膛里的一颗煮滚一样的心,会续写下去的。

    一九四O年三月二十三日夜记于阜平

    【注】①本文节选自孙犁同名小说,有删改。②坚壁:把物资转移走或埋藏起来,使不落到敌人的手里。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冷得怪呢,这房子!”第一次见到邢兰,“我”就忍不住发牢骚,表明“我”因住宿条件简陋 “没心情”,感到委屈。 B . “我”是一名八路军干部,邢兰对“我”非常信任。“讲他家藏着东西,并没有一丝猜疑、欺诈”,表现了当时良好的干群关系。 C . “不多会儿,他便抱了五六块劈柴和一捆茅草进来……”表明邢兰做事热心,考虑周到,早就为“我”做好了准备。 D . 邢兰身世悲苦,家境贫寒,却“无条件”地“参与抗日工作”,有些工作可能力不从心,但他一直任劳任怨。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描写了抗日根据地寒冷萧瑟的自然环境,为主大公的出场做好了铺垫,更衬托出邢兰的热情。 B . 小说没有正面写惊心动魄的战斗,而是用粗犷简洁的笔触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C . 这篇小说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主人公平凡的小事来表现他不平凡的优秀品质。 D . “那藏在胸膛里的一颗煮滚一样的心”,语言生动,形象地表明邢兰对革命工作的无私奉献会一直持续下去。
    3. (3) 小说中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花“-块七毛”买-只口琴,对邢兰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小说中邢兰买口琴、吹奏口琴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孙犁说:“因为有时我们常常抽象地谈艺术的政治性或是文学的艺术性,反倒把生活性忘记了。没有丰富的切实的生活经历,政治性和艺术性都不能产生。”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这篇小说是如何体现孙犁所主张的生活性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3高一下·湖北月考)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帝与北汉主相于高平,命前泽州刺史李彦崇将兵守江猪岭,遏北汉主归路。彦崇闻樊爱能等南遁,引兵退,北汉主果自其路遁去。八月,己酉,贬彦崇率府副率。初,太祖以建雄节度使王晏有拒北汉之功,其乡里有滕县,晏为武宁节度使。晏少时尝为群盗,至镇,恶召故党,赠之金帛、鞍马,谓曰:“吾乡素名多盗,昔吾与诸君皆尝为之,想后来者无能居诸君之右。诸君幸为我语之,使勿复为,为者吾必之。”于是一境清肃。九月,徐州人请为之立衣锦碑。许之。

    冬,十月,甲辰,左羽林大将军盂汉卿坐纳藁税,场官扰民,多取耗馀 , 赐死。有司奏汉卿罪不至死。上曰:“朕知之,欲以惩众耳!”初,宿卫之士,累朝相承,务求姑息,不欲简阅,恐伤人情,由是赢者居多。但骄蹇不用命,实不可用。每遇大敌,不走即降。其所以失国,亦多由此。帝因高平之战,始知其弊。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乃命大简诸军,精锐者升之上军,赢者斥去之。又以骁勇之士多为诸藩镇所蓄,诏募天下壮士,咸遣诣阙,命太祖皇帝选其尤者为殿前诸班。其骑步诸军,各命将帅选之。由是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选练之力也。

    戊辰,帝谓侍臣曰:“诸道盗贼颇多,讨捕终不能绝,盖由累朝分命使臣巡检,致藩侯、守令皆不致力。宜悉召还,专委节镇、州县,责其清肃。”

    河自杨刘至于博州百二十里,连年东溃,分为二派,汇为大泽 , 弥漫数百里。又东北坏古堤而出,灌齐、棣、淄诸州,至于海涯,漂没民田庐不可胜计。流民采菰稗、捕鱼以给食,朝廷屡遣使者不能塞。十一月,戊戌,帝遣李穀诣澧、郓、齐按视堤塞,役徒六万,三十日而毕

    (《资治通鉴·卷二九二·后周纪三》)

    【注释】①帝:指周世宗柴荣,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公元954年~959年)。②太祖:此处指五代时期后周太祖郭威(公元904年~公元954年)。③耗馀:犹耗美。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弥补损耗为名,在正额之外加征的部分。④太祖: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时任殿前都点检。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奈A何B浚C民D之E膏F泽G养H此I无J用K之L物M乎N且O健P懦Q不R分S众T何U所V劝W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拒。对抗,抵御,与《阿房宫赋》中“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的“拒”含义相同。 B . 徙,调职,与“徙薪曲突”中的“徙”含义不同。 C . 族,灭族,与《六国论》中“族秦者,秦也”的“族”两词含义不同。 D . 文中“大泽”与《史记陈涉世家》“陈涉等起大泽中”的“大泽”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晏受命担任武宁节度使,上任伊始,召集做强盗时的旧日同党,采用招抚吓阻并用的策略,于是,强盗在全境绝迹,社会安定。 B . 皇帝非常重视朝廷法纪,能够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且公平公正,严格执法,将贪污耗馀、扰乱百姓的大将军孟汉卿处死。 C . 皇帝认为,历朝将缉捕盗贼交付使臣巡视检查,而藩镇、州县等官吏均不用力,应将使臣全部召回,令各级主官各司其职,肃清盗贼。 D . 黄河连年东溃堤防,河水弥漫达数百里,又向东北冲毁古堤,直至海边,淹没百姓田地房屋无数,给老百姓带来无穷灾难。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骄蹇不用命,实不可用,每遇大敌,不走即降,其所以失国,亦多由此。

      ②帝遣李穀诣澶、郓、齐按视堤塞,役徒六万,三十日而毕。

    5. (5) 后周世宗为整顿军队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 4. (2023高一下·湖北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①白帝,古代神话传说中五天帝之一,掌管西方之神。五行属白,季节属秋,故常以白帝代指秋天。②月窟,月宫;仙人,嫦娥。

    1.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薛诗颔联想象这白海棠之色,是将红色胭脂洗去之后露出的洁净本色,以虚衬实,富于想象。 B . 薛诗颈联从颔联申转出来,纯系议论之笔。“淡极”二字直承“胭脂洗出”,写一个白字,又含蓄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处世态度,能使读者受到理性的启迪,引人遐思。 C . 林诗首联“半卷”“半掩”写出赏花人的娇媚含羞之态,与花映衬;接着实写栽培白海棠的泥土和器具非同一般,突出了白海棠冰清玉洁的特点。 D . 林诗颔联上句以梨花之蕊喻白海棠姿质洁白,下句以梅喻白海棠品性芳香,这里“偷来”“借得”采用拟人手法,构思巧妙别致。
    2. (2) “众人看了黛玉之诗,都道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深厚,终让蘅稿(指薛诗)。’”(《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两首诗皆以花自况,各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李纨排除众议,推举薛宝钗的诗为魁首,认为其诗“有身份”,请从这一角度简要回答李纨偏爱薛诗的原因。(注:李纨出身仕宦大家,乃国子监祭酒之女,从小接受“贞洁烈女”的传统礼法教育。)
  • 5. (2023高一下·湖北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化用谢朓诗句,对仗严谨,点面结合,描写金陵山水静态图景的诗句是“”。
    2. (2) 在《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以“”两句谦言自己对于“礼乐治国”心有余力不足。
    3. (3) “秋”是中国古代文人偏爱的季节,在中国古诗词中,有“秋”,也有“秋风”“秋雨”“秋月”等,如杜甫的“”,李煜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一下·湖北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北京明白”继“神舟十三号”任务后再次迎来网友纷纷点赞。这个由9名“90后”组成的“北京明白”团队,让人看到了航天人青春的样貌、蓬勃的活力。

    让优秀青年人才______,就要不拘一格放手使用,尤其是对年轻的帅才苗子要打破_______,促其快速成长。有传承才能更好地接续奋斗,在社会高度关注的航天领域,正是老一辈航天专家的______和“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一代青年人才传授知识、分享经验、淬炼信念,从而造就了一支年轻又有才干的航天人才队伍,成为中国航天未来最可依赖的力量。

    托举年轻人才的腾飞,需要真抓实干、真金白银。①根据科技部最近公布,②在启动的首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③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④约占80%左右。而且,在这些专项中设立了“揭榜挂帅”项目,榜单申报“不设门槛”,真正体现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相信只要给年轻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他们很快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角,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更精彩的剧目。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多处存在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加以修改。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 7. (2023高一下·湖北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老龄化、少子化等结构性问题突出。化解人口难题,首先要面对该面对的。面对该面对的,就是承认老龄化、少子化是发展惯例,(   ),因而只能面对。

    事实上,有效劳动力供给才是老龄化、少子化背后的真命题,要理性认识到劳动人口下降不可改变,但只要利用好现有人口资源,人口红利就会有所延续。

       ?首先,我国超2.18亿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高学历人口无疑是劳动力金矿,关键是是否能将这个金矿的潜能逼出来。其次,我国有2.8亿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正处于回不了乡、进不了城的尴尬境地,要妥善解决他们的落户问题。最后,   。只要不把老年人当累赘,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豁然开朗。其实,老年人也渴望发挥余热,不想当年轻人的累赘。

    从大学毕业生、外来务工人群到不服老的老人,以人才培养培训、合理分配来提升素质,以市场机制来激发个体潜能,那么,   。而素质红利的乘数效应,会有效延续中国的人口红利期。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寿命必然延长、生育率总会下降 B . 寿命延长、生育率下降是社会到一定程度发展的必然 C . 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生育率总会下降、寿命必然延长 D . 生育率下降、寿命延长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一下·湖北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齐桓晋文之事》中,齐宣王和孟子有以下这样的对话。

    (齐宣王)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请根据以上对话的的内容,以“不能和不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