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九韶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3-07-30 浏览次数:3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 1. (2023八下·安岳月考)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将狗的小脑切除,狗将不能准确进食 B . 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都属于简单反射 C . 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 D . 人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肥胖症
  • 2. (2023八下·安岳月考)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A~D代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A→B→C→D可构成一条食物链 B . 若B的数量增多,短时间内A和C的数量也增多 C . B、C、D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A合成的有机物 D . 过程②可以表示为生物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
  • 3. (2023八下·安岳月考) 如图表示人体结构层次(各结构不是按同一比例绘制),分析正确的是(    )

    A . 1是受精卵,形成于卵巢,通过不断分裂形成4 B . 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1→3→4→2→5 C .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图4中C的细胞相似 D . 使用显微镜调焦观察图4D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后再上升,再调节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
  • 4. (2023八下·安岳月考) 在下列用到碘液的实验中根据其作用分类,正确的是(    )

    ①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②观察玉米的胚乳③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结构④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⑤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A . ①②⑤;③④ B . ①②③;⑤④ C . ①②④;⑤③ D . ①②;③④⑤
  • 5. (2023八下·安岳月考) 小新同学在会考复习过程中绘制了如下曲线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图表示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 B . 乙图构成的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是:甲→乙→丁→丙 C . 丙图ab段血糖浓度下降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增加 D . 丁图是人体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过程。ab段表示呼气过程
  • 6. (2023八上·福田期中) 如图表示相关概念或结构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甲、乙、丙、丁依次对应错误的是(    )

    A . 狼的牙齿,门齿、犬齿、臼齿 B .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以骨缝相连、以椎间盘相连、以关节相连 C . 动物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 D . 社会行为特征、有组织、有分工、有的形成等级
  • 7. (2023八上·钟祥期中)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人体共有206块骨骼肌,每块骨骼肌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的两端 B . 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由运动系统参与完成的 C . 蜜蜂筑巢、蛛蛛结网都是先天性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D . 乌贼遇到危险时喷出墨汁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防御行为
  • 8. (2024八下·武城月考) 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相对应的一组是(   )

    ①家鸽一肺和气囊     ②蚯蚓一体壁     ③缢蛏一鰓

    ④鲫鱼一鰓      ⑤青蛙一肺和皮肤      ⑥蝗虫一气门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②④⑤⑥ D . ①②④⑥
  • 9. (2023八下·安岳月考)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和传染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体液中的溶菌酶,使病菌溶解,属于第三道防线 B . 引起人患病的生物叫传染源 C . 入侵的抗原被清除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立即消失 D . 我国对婴幼儿推行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 10. (2023八下·安岳月考) 下列对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白酒和酸奶制作过程都要经过酵母菌的发酵阶段 B . 制作白酒和葡萄酒等用到的“菌”和香菇一样都是分解者 C . 在果蔬贮藏场所适当降低氧气浓度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D . 制作酸奶过程的实质是乳酸菌在适宜条件下将奶中的蛋白质转化成乳酸
  • 11. (2023八下·安岳月考) 如图是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图的昆虫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该昆虫是完全变态发育 B . 乙为受精鸡卵结构图,为a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结构是d C . 图丙中表示胎儿代谢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的途径应为:③→②→① D . 嫁接可提高水果品质。现有好吃但抗病虫力弱的鸭梨和不好吃抗病虫力强的山梨,应该将山梨作为接穗来嫁接
  • 12. (2023八下·安岳月考)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探究和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被分解 B .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培养基在接种前要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 .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D .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置阴暗潮湿和明亮干燥两种环境做对照
  • 13. (2023八下·安岳月考) 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中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植物体

    器官

    保护组织

    营养组织

    B

    雌蕊

    胚珠

    珠被

    子房

    C

    染色体

    蛋白质

    DNA

    基因

    D

    细胞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2023八下·安岳月考) 下列四种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它们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存在。关于这四种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c属于植物,其细胞结构中有叶绿体 C . a属于真菌,通过分裂繁殖后代;d属于细菌,它通过芽孢繁殖后代 D . b、c、d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15. (2023八下·安岳月考) 下列针对绿色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大豆油是烹调时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甲中的④子叶 B . 图乙中的①叶是由图甲中的胚轴发育而来的 C . 图丙桃花只能自花传粉,花粉从④花药落到①柱头 D . 图丁中的②种子由图丙中的③子房发育而来的
  • 16. (2023八下·安岳月考) 如图为人体内血液流经某部位的示意图。a、b表示相关血管,“→”表示血流方向。根据图示,以下推断合理的是(    )

    A . 若X表示心脏,则b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B . 若X表示肺,则b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 C . 若X表示毛细血管,则b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D . a血管内流的一定是动脉血,b血管内流的一定是动脉血
  • 17. (2023八下·安岳月考) 下列能体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是(    )
    A . 红细胞数量多,且富含血红蛋白,有利于输送营养物质 B . 心脏的左心室壁最厚,是因为运输距离比较远需要把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C . 叶肉细胞中含有许多叶绿体,有利于进行呼吸作用 D .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 18. (2023八下·安岳月考) 如图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一表示反射弧,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是:①→②→③→④→⑤ B . 图二若表示患近视的眼球,成像特点是物像落在[b]视网膜的前方 C . 图三中听觉是在内耳的[5]耳蜗形成的 D . 图四表示神经系统由[A]脑、[B]脊髓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 19. (2023八下·安岳月考)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长颈鹿经常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叶子,使颈和前肢都变长 B . 害虫的抗药性是农药对害虫变异不定向选择的结果 C . 生命进化历程是由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杂 D .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环境进行实验,产生了原始的生命
  • 20. (2023八下·安岳月考) 下列有关人类遗传与变异现象或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
    A . 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基因 B . 遗传病可以在人群中传染,我们要做好个人卫生和防护,避免被感染 C . 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D . 小明的皮肤被太阳晒黑,该性状变异仅由环境引发,遗传物质未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二、填空与识图题(5个题,每空2分,共40分)
  • 21. (2023八下·安岳月考) 江西省每年都要对中考考生进行体育测试,可见体育锻炼非常重要。如图A~D是人体内的部分重要器官,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跑步时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器官A,此时膈肌处于状态。
    2. (2) 某同学的脚趾不小心受伤了,医生给他开了青霉素类药物。口服药物后,药物被C吸收到达患处需经过心脏四腔,其途径是(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图中与结构1相连的血管是
    3. (3) 图中所示器官中,具有排泄功能的有A和(填字母)。
  • 22. (2023八下·安岳月考) 血友病是由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下图为某家族血友病的遗传图解,Ⅰ、Ⅱ、Ⅲ分别表示祖、父和孙三代人。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从遗传图解可知,血友病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 (2) Ⅱ3和Ⅱ4表现正常,Ⅲ7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3. (3) 若Ⅱ5和Ⅱ6再生育一个孩子,该孩子为正常男孩的机会是
    4. (4) Ⅲ9的直系亲属有
  • 23. (2023八下·安岳月考)   2019年12月以来,全球各地陆续爆发了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速度快,感染率极高,截止至2020年6月30日,全球累积确诊病例超1000万例,死亡超过50万人,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严重阻碍全球经济发展。请分析回答:
    1. (1)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基本结构是
    2. (2) 科研人员在分离提取毒株时,培养新型冠状病毒所选用的培养基是____
      A . 含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 B . 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 C . 活的鸡胚 D . 固体培养基
    3. (3) 已经康复的新冠肺炎病人体内产生了相应抗体,不会再患该病,这属于免疫。
    4. (4) 在病毒的潜伏期,通过血清学检测无法检测到抗体,而发病早期人体会产生IgM抗体,可以持续数日至数周,发病中晚期会产生IgG抗体,可以持续较长时间,通过核酸检测可以判断最早期的感染者,但核酸的检测受样本取材的影响较大。科研人员采用两者同时检测,综合判断,核酸检测用于疾病的初筛,确保“不漏”,血清学检测用于疾病的鉴别判断,确保“不错”。下表是部分患者的检测结果(“+”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组别

      核酸检测

      血清学检测

      患者情况

      IgM抗体

      IgG抗体

      1

      +

      +

      -

      感染早期

      2

      +

      -

      -

      3

      +

      +

      +

      感染活跃期,但已经产生持久免疫力的IgG抗体

      4

      -

      -

      +

      5

      -

      +

      +

      治疗恢复期患者

      据表推测相应患者的患病情况,第4组患者____。

      A . 感染中晚期,或者再次感染病毒 B . 曾经感染过病毒,但体内病毒已经清除 C . 感染早期,病毒处于潜伏期 D . 没有感染过病毒
  • 24. (2023八下·安岳月考) 下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

    1. (1) 若根据体内有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在同一组的动物有(用字母表示)。
    2. (2) B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3. (3) D和E身体呈型,有利于运动时减小阻力。
    4. (4) 将以上动物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 25. (2023八下·安岳月考)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将于2022年11月在我国举办。作为厦门中学生助手,我们应该了解湿地,珍爱湿地。阅读以下有关湿地的资料,回答问题。

    湿地生物种类丰富,有“物种基因库”之称。多种湿地生物能降解湿地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将其转化为无毒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对污水中的氮、磷、重金属等也有很好的去除能力。黄河三角洲是新生湿地生态系统,东方白鹳是生活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中的珍稀濒危鸟类,如图表示与东方白鹳相关的部分食物链。

    1. (1) 湿地有“物种基因库”之称,体现了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的多样性。
    2. (2) 湿地有净化水质等多种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资料中提及两点证据,请结合所学知识将其补充完整:①湿地植物能吸收,利于净化水质;②湿地中的细菌等微生物能分解水体中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利于净化水质。
    3. (3) 分析资料,图中与东方白鹳有关的食物链共条。
    4. (4) 该湿地内植物种类丰富,有效改善了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三、实验与探究(2题,每空2分,共20分)
  • 26. (2023八下·安岳月考)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丰富的自然界是生物学习的天然“实验室”。兴趣小组走进大自然,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活动。

    1. (1) 小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实验时应将装置放置在条件下。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将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2. (2) 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想进一步对植物的作用进行实验研究,可从下图中选择装置乙。
    3. (3) 为了探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农业技术专家在大棚中将生长状态一致的甲植物平均分成5组,都提供适宜的光照,每天中午12:30测定各组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确定其光合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的相对值”表示)。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项目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实验处理

      温度/℃

      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52

      实验结果

      光合速率

      11.1

      15.1

      22.1

      23.7

      20.7

      ①上述实验中的组探究的是相对湿度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②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测,中午时,对甲植物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

  • 27. (2023八下·安岳月考)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

    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1. (1) 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
    2. (2) 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并在第天均达到最大值。
    3. (3) 结合本实验,对家庭自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