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是旗帜 , 模范是丰碑。3月28日,“2021—2022年度感动遂宁人物”颁奖典礼在市民中心隆重举行,郭思渊等10位个人和“塔吊英雄”1个集体获此殊荣。在受表彰的人员(集体)中,有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小学校长王治国,有孝老爱亲、坚韧自强的“四川好人”代素琼,有为祖国能源事业殚精竭虑的“十佳”劳模李忠良,有“一只手换一条命”的普通居民冉体兰……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让热泪盈眶的观众深感震撼、深受鼓舞。
①父亲______地说:“我和你妈商量了,你报名参军的事,我们绝不阻止,全力支持你!”
②绿色生活方式已是中国新时尚。热爱自然的情怀,______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③遂宁市大型亲子山水实景奇幻剧《丝路神灯》,以全新的观演______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
④文化保护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因为随着时间______,那些留下的文物、遗迹都不可避免地日渐老化。
①惟有多一些自找苦吃的思想和行动,才能收获更多人生精彩。
②既然吃苦难以避免,何不勇敢面对它、接纳它,到苦中磨砺成长,从苦中咂出甜来。
③多吃苦,终进补。
④实践证明,吃苦不仅是人生的“补药”、进步的“基石”,而且是事业成功的秘笈。
⑤“苦”作为一种人生况味,就人的本能而言,总希望远离它,但在现实中往往绕不开。
⑥正如宝玉不经雕琢难以成器,人生不经苦难,也难以燃旺生命的火炬。
班级开展“诵经典”活动,作为开幕式主持人,请你用积累的古诗文补全活动的开场白和结束语。
开场白: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诗里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温婉,“大漠孤烟直,①”的雄浑;有“佳木秀而繁阴”的夏日,“忽如一夜春风来,②”的冬雪。离别时以“③,天涯若比邻”共勉友人;思念时以“④”慰籍自己。让我们走进诵读活动,含英咀华,领略语言的魅力。
结束语:漫步古诗苑,让我们在“⑤,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知事物兴替;在“出淤泥而不染,⑥”中亮高尚节操;用“不义而富且贵,⑦”养浩然正气;用“⑧”树远大志向。以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
【A】尊敬的杨老师,您好!【B】为了引导同学们阅读经典原著,学校准备4月23日上午9点在学术厅举行辩论赛,主题是“今天我们是否需要读经典原著”。【C】您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我们想邀请您担任评委。【D】请您务必到场!
反方:我方认为不需要阅读经典原著。有些原著篇幅太长,阅读浪费时间;有些原著内容深奥,语言晦涩,阅读费心劳神。
正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 |||
读书卡 | 主人公: ① | 关键情节 | 人物性格 |
饭店工作 | 吃苦耐劳 | ||
救朱赫来 | 勇敢机智 | ||
奋勇杀敌 | ② | ||
工地铲雪 | 热情坚韧 | ||
③ | 身残志坚 |
链接:腰封也称“书腰纸”,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属于外部装饰物。腰封上可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可以包括内容、主题、感悟、影响等),如下图。
你选的书籍是《》,推荐语:
“太空快递”再出征“硬核科技”齐上阵
邱晨辉 任明超
①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出发,踏上“太空快递”运送旅途。次日凌晨,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至此,中国空间站在应用与发展阶段迎来它的首位“访客”。
②任务成功背后,有一批“硬核科技”,它们护航“太空快递”安全准时送达。
③一个名为陆海天基的测控通信系统,构建了新一代综合化测控网络,负责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等航天器进行轨道测量、遥测遥控和数据传输,是航天器在太空与地面联系的纽带,就像放风筝的线,因此也被誉为航天器的“生命线”。这条“生命线”由中国电科10所牵头研制,其中“基带池”测控技术体制,成为一个共享、通用、大规模信号处理平台。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柴霖表示,这次发射任务应用的“基带池”技术体制是航天测控保障的全新亮点。
④相较于此前天舟飞船,天舟六号的运力从6.9吨跃升到7.4吨,这需要强大“能源矩阵”保证它时刻电力满满。研制团队为天舟六号精心打造了半刚性太阳电池阵,其一天发电量就能满足普通家庭半个多月的用电量。巨大的太阳帆板展开后,不断调整方向,时刻对准太阳,才能保证能源充足稳定。中国电科研制的感应式永磁步进电机,应用于太阳帆板驱动机构,确保太阳帆板在任务执行中保持“对日定向”。
⑤空间站在轨长期飞行,燃料不断消耗,需要货运飞船来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该过程被称为“太空加油”。团队研发的“混合式步进电动机——丝杠组件”采用一体化设计,能有效控制浮动断接器的插合与分离,为推进剂补加管路的连通与断开提供动力,从而保证“太空加油”任务顺利实施。
⑥这次“太空快递”运送任务中,还有一些晶体元器件发挥了重要作用。203所专家表示,航天器在发射、飞行和回收过程中,高速运动会导致温度变化大、机械冲击大,同时太空环境复杂,意味着对宇航用晶体元器件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的要求相当高。石英晶体经过特定设计制成的晶体元器件,可以将这种形变变成特定频率的机械振动,拥有优异的稳定性,可以为各整机系统实现频率选择、频率控制提供精准的频率信号,为航天器接收清晰指令、顺利完成规定动作提供坚实保障。【A】因此晶体元器件被称为电子设备的“心脏”。
⑦当天发射天舟六号的,是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院长七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邵业涛说,研制队伍仍在对长七火箭进行升级,朝着运载火箭更为前沿的发展方向——智慧火箭迈进。【B】火箭发射的特点之一是高风险,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异常状况,往往会决定任务的成败。“火箭以精准入轨为终极目标,而智慧火箭将能‘化腐朽为神奇’,即使出现‘小毛病’,也能智能纠错,转危为安,确保入轨。”随着智慧火箭的研制应用,未来,长七火箭即使出现故障也能实现智能纠错,保证任务成功。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链接材料】
但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
——节选自杨利伟《太空一日》
怀念一位志愿军老战士
徐鲁
①前不久,省作家协会安排去嘉鱼采风,我首先想到这次应该有机会看一看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老前辈、民间文艺专家谢忠告先生了。不料,一到嘉鱼就得到谢老几年前就去世的消息,我难过了好些日子。
②一个动人的画面,常常在我脑海浮现:狭窄的斗室里,一盖小小的台灯下,数叠高耸的稿件夹缝中,一位满头华发的孤身老人,正躬着脊背,全神贯注地校阅着一篇篇稿件。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几乎是贴在稿纸上了。铁划银钩、字斟句酌、一丝不苟……
③这位深情而执着的老人,这位从朝鲜战场上走过来的志愿军老兵,这位从此以后孜孜不倦地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老文化战士”,就是常年居住在嘉鱼县的谢忠告。我们都称他为“老谢”。
④老谢是湖北省民间文艺界出了名的“机智人物”,这得益于他三十多年的民间文化的濡染。20世纪八九十年代,湖北各地市的群艺馆和各县文化馆,都接受了采集民间文学“三大集成”的任务。“三大集成”分别是民间故事集成、民间歌谣集成、民间谚语集成。
⑤我当时在阳新县文化馆工作,也全力参与了“三大集成”的采集和编辑工作。老谢当时是嘉鱼县文化馆副馆长,当“三大集成”的主编任务落到他肩上时,他已是年逾花甲的人了。但他像一个老兵接到上级命令一样,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下乡去了。
⑥那些年里,有好几次,我去嘉鱼看他,有如“松下问童子”“云深不知处”一样,文化馆的人,谁也不知他在哪一带“打游击”,很难找到他。有一次,好不容易找到了老谢,他给我讲了一些他的趣事,我记忆尤深。
⑦东吴古镇陆溪口,有位民间老艺人叫杨鹏,老谢常常和他结伴采风。两人凑在一起,一对“半瞎子”,两个“老顽童”。夜里走路,一根绳子上拴着两人,活像“耍猴儿”。
⑧有一天采风归来,天色已晚,老谢要赶回县城去。杨鹏劝阻说:“黑灯瞎火,明天再走吧!”
⑨老谢却坚持说:“约好了今晚有作者来谈稿子的。”杨鹏只好执手相送。
⑩两个老顽童在夜晚布满泥泞的田埂上边走边谈,兴之所至,禁不住手舞足蹈。但乐极生悲,老谢一步踩空,整个人摔进水沟里,眼镜没了,头部也摔伤了。杨鹏急着大声喊叫着,摸索了半天,先摸到一只棉鞋,然后才摸到满身泥浆、满脸是血的老谢。天寒地冻,夜色漆黑。杨鹏赶紧为老友包扎伤口,老谢套上透湿的棉鞋,磕磕碰碰连夜步行20多里,总算赶回了县城。也正是这一次,他收集到了《长毛港》等几个很有价值的民间故事。
⑪同志们得知老谢受伤的消息,纷纷前来探望,老谢竟乐乐呵呵地说:“这有什么呢?打从抗美援朝起,我不就是这样泥里雪里、摸着滚着走过来的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⑫按说,快要迈入古稀之年,又孤身一人,应该坐下来享享清福,可他偏不服老。有时开会见面,我问他:“尊体近来可好?”他眨巴着眼睛,似乎要咂摸出某种“潜台词”来,笑着说:“托福,托福,昨天没死,就意味着今天还好好活着。”
⑬为了使三套民间文学集成早日出版,老谢可谓殚精竭虑。他说,有一天,他半夜里睡不着,爬起来给县委刘书记写了一封长信,诉说出版经费的艰难。刘书记看完老谢恳切的长信,当即批了字,让财政局予以支持。刘书记还拿着他批了字的长信,对老谢说:“老谢,你眼睛不好使,我念给你听听吧。”仅仅这一句话,就把老谢感动得眼眶里噙出了泪水。他拿着批示,恭恭敬敬地给刘书记鞠了一躬。
⑭后来,当三大本厚厚实实、散发着墨香的新书送到全县各界的手上,老谢喜笑颜开。他说,捧着墨香扑鼻的新书,那些耿耿难眠的夜晚,那些鼻青脸肿的摔打,又算得了什么呢?
⑮这是一位老战士的华发雅歌,是一位“最可爱的人”的黄昏之献。我想,一个人生命的魅力,也正如太阳的光辉,不仅在黎明时是绚丽多彩的,它在正午和黄昏,同样也喷射出迷人的光华。
(节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为了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电视台计划拍一部关于“老谢”的纪录片。
镜头一:年逾花甲,承担收集任务
镜头二:收集故事,到处“打游击”
镜头三:
镜头四:
镜头五:书籍出版,“老谢”喜笑颜开
一位满头华发的孤身老人,正躬着脊背,全神贯注地校阅着一篇篇稿件。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几乎是贴在稿纸上了。
①导演围绕⑮段划线句,设计了片尾镜头,请说说你的理解。
②在片尾画面中,导演准备用两句话来评价“老谢”光辉的一生,请补充完整。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胸怀赤诚保家卫国;
,。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
(欧阳修)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①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②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③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机阱:陷阱 ②枉直乖错:冤假错案 ③便:安逸、安适。
为 政 宽 简 而 事 不 弛 废 何 也
①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②无以自遗,因取旧案反覆观之。
题一:
世间万物,皆有价值。戈壁滩腾空升起的蘑菇云,是邓稼先为国铸重器的价值;阳光下“子背母、母背子”的温馨画面,是中年人承担责任的价值;墙角边傲立风雨的花芭,是小桃树顽强生长的价值……
你就是你,自有光芒。请以“价值”为话题,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题二:
总有那么一个人,时常在心中惦念;总有那么一处景,时常在眼前浮现;总有那么一首诗,时常在耳畔萦绕……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点滴,常常是不可复制的珍宝,永远在我们心底珍藏。
请以“珍藏在心底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书写工整,卷面整洁;需补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