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吉林省初中物理八升九暑期衔接专题06:分子热运动

更新时间:2023-06-27 浏览次数:12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巴东模拟) 关于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分子结构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三种分子都是保持静止的 B . 图甲分子构成的物体较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C . 图乙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D . 图丙分子间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 2. (2023九上·巴南期末) 下列古诗文中加点字段描述的现象,能够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B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 . 流水落花春也去,天上人间 D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3. (2023·武汉模拟) 吸烟有损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据世卫组织统计,每年因吸烟导致近600万人失去生命,造成他人吸二手烟是由于(  )
    A . 烟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 . 烟分子太小     C . 烟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 . 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4. (2023·山亭模拟) 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直径为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油水不沾”的原因是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 . 组成“纳米纸”分子间有引力,也有斥力 C . 细菌的无规则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D .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 5. (2023·宿豫模拟) 静置的密封容器内有氢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氢气密度为0.09kg/m3 , 二氧化碳密度为1.97kg/m3)。若以〇表示氢气分子,以●表示二氧化碳气体分子,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气体分子分布的是(  )
    A . B . C . D .
  • 6. (2023八下·海安月考)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是(  )
    A .  气体容易被压缩 B .  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 C .  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D .  两个小露珠相遇后变成一个大露珠
  • 7. (2023·茂南模拟) 如图所示是气体扩散现象。撤掉玻璃板,几分钟后,两个集气瓶内的 气体会混合在一起,且颜色变得均匀。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上方瓶内的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 B . 两种气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 . 只有下方二氧化氮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 上方空气的密度小于下方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
  • 8. (2017九上·樟树期中) 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B . 松软的馒头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 . 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 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 9. (2022九上·定陶期中) 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同样的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 . 炒菜时放的盐多 B .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 C . 炒菜时青菜分子间有空隙 D . 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 10. (2022八下·瑶海期末) 如图所示。将吸盘内空气排尽紧紧压在玻璃板上,使其“粘”在一起,下面可以吊一重物不下落(图中A),将表面光滑的两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图中B),下面也可以吊一重物不下落。如果把它们分别放入真空罩内,当抽去空气时,不会脱落的是(   )

    A . 挂着重物的吸盘 B . 挂着重物的两铅块 C . 二者都会 D . 二者都不会
  • 11. (2022·和平模拟) 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记住其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测力计的示数(   )

    A . 不变,因为玻璃板的重力不变 B . 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使得总质量变大从而总重变大 C . 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D . 变大,因为玻璃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 12. (2022八下·邹城期末) 如图是在学习《看不见的运动》时某课堂中的四个实验,下面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集气瓶水平放置可排除地心引力对实验的干扰 B . 图乙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实验时将装置上下翻转几次,可加快酒精与水的混合 C . 图丙中两杯水温度不同,红墨水扩散的速度也不同,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 . 图丁和图乙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都相同
二、填空题
  • 13. (2023·长岭模拟) 疫情期间,每天教室要消毒4次,每次消毒后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教室,否则会有扑鼻的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消毒水,喷到物体表面后会发生 现象。
  • 14. (2023·淮北模拟) 新房装修后,一般需要经过一个夏天的通风散味才能人住。甲醛是装潢材料中含有的一种有害物质,夏天温度较高,甲醛分子的运动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选填“减慢”或“加快”)。
  • 15. (2023·浠水模拟)   “艾草”产业是我省南阳市的重要的中药材产业。如图所示,“艾灸”是用点燃艾条产生的热刺激人体穴位,达到理疗效果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艾灸”时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穴位处的内能。整个房间内弥漫着艾草香味,这是由于物质的分子在

  • 16. (2023·镇平县模拟)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走在美丽的七中校园里,沁人心脾的桂花香便扑鼻而来,这是属于现象。如图,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冷水。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发现装热水的杯子变红的速度更快,这说明了分子的运动跟有关。

  • 17. (2023九上·李沧期末) 如图所示是同种物质的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丙图中物质处于态,物质从丙图变化到乙图时,质量不变,体积会变,分子间作用力变,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要热量。

  • 18. (2022九上·东明期中) 甲、乙两只相同的杯子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装有常温下的水,另一杯装有70℃的热水,同时向两只杯子中分别滴入一滴黑色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现象可以判断 杯装的是热水,整杯水变黑属于 现象,甲、乙现象不同说明

  • 19. (2024九上·龙湖期末) 如图所示的两只集气瓶,一瓶装有无色透明的空气,另一瓶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为了研究扩散现象应选择 图所示的方案(选填“甲”或“乙”),抽去玻璃隔板后,上瓶中气体颜色逐渐变 (选填“深”或“浅”),从微观角度,这说明气体内部 

  • 20. (2023·昆明模拟) 如图所示,小西所在的实验小组在某次实验过程中,将50mL的水倒入50mL酒精中,意外发现总体积为98mL,为此小西和小马展开讨论,小西认为这是因为在倒水的过程中,有部分水沾在了量筒的内壁上所致;但小马则认为总体积变小还和分子间存在间隙有关,两人为此争论不休。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利用图中的器材(相同规格的量筒有多支、水和酒精充足),接下来小马可以 ,根据 就可以说明分子间确实存在间隙。

三、实验探究题
  • 21. (2023八下·江都期中) 圆圆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如图),请同学们一齐观察实验并完成填空:

    1. (1) 如图甲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
    2. (2) 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在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方,根据方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的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均选填“上”或“下”);
    3. (3) 如图丙所示,圆圆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把一块玻璃板拉出水面,因为分子间存在,所以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圆圆同学会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玻璃板所受到的重力(填“>”、“<”或“=”)。
  • 22. (2023八下·盐都月考) 小明为了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进行了几个实验:

    1. (1) 图1实验是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实验现象,主要说明了;能否先加酒精再加水,原因是
    2. (2) 图2实验,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3. (3) 图3实验时,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所示,是小明观察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10日后”、“静放30日后”所呈现的现象,其中(选填标号“甲、乙、丙”)量筒是表示溶液静放30日后的实验现象,现象主要说明了
  • 23. (2022九上·淮滨期中) 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 (1) 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选填“热水”或“冷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得快,得出的结论是: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 (2) 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3. (3) 实验过程中,(选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
    4. (4) 如果将上面的实验改成能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那么,除了物质的质量相同,实验中还要控制物质的相同.
四、科普阅读题
  • 24. (2021九上·深圳期中)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准备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活动特征。然而,他发现水中悬浮的花粉颗粒似乎在不停地运动。起初布朗还以为花粉是有生命的个体,所以在水中游动。当他把水换成酒精,又把花粉晒干,折腾数次后,希望能够彻底地杀死花粉,却发现液体中的花粉颗粒还是在不停地运动。换做其他无机小颗粒,也是运动不止。他把颗粒运动的轨迹给记录了下来,这些轨迹简直是一团乱糟糟的线,毫无规律可言。而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显然这并不是生命体的运动方式。作为科学家,他把花粉颗粒的运动写入了论文。后来人们把这种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作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发现后的50余年里,科学家一直没有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奥秘。直到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之后,才有人指出,布朗运动其实是花粉颗粒受水分子的不均匀撞击所致。因为液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会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不断撞击悬浮颗粒。当悬浮颗粒足够小时,它受到的液体分子撞击难以达到平衡,于是朝某个方向运动。由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到颗粒的运动也是无规则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颗粒运动也越剧烈。颗粒越大受到的撞击更容易达到平衡,故小颗粒的布朗运动更明显。

    1. (1) 布朗运动是指________的运动。
      A . 水分子的运动 B . 花粉颗粒的运动
    2. (2) 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的运动。
    3. (3) 分子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运动特征不容易研究,但科学家可以通过布朗运动认识它,这种方法叫做法。
    4. (4) 花粉颗粒的质量越大,则其越大,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5. (5) 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其直径很小,约为m。
    6. (6) 根据上文,写一条使布朗运动更明显的措施:
五、简答题
  • 25. (2023九上·太原月考) 广西恭城油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小明向父母展示在学校学到的油茶制作过程,用油炒制老叶红至焦香,再放生姜和水熬煮而成。将煮好的油茶用碗盛出,端起时觉得碗很烫手,热气腾腾的油茶闻起来很香,冷了的油香味没那么香,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碗烫手和热油茶闻起来更香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