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或实验方案 | |
A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
B |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 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除去粗盐水中的Mg2+、Ca2+、 | 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制取玻璃 | 选择石灰石、石英砂和纯碱作为原料 |
①图中粒子共表示种元素(填数字)。
②A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填序号)。
营养成分 | 水 | 糖类 | X | 脂肪 | 钾、钙、锌、铁 | 维生素 | … |
质量 | 84.8g | 10.3g | 0.7g | 0.6g | 187.4mg | 62.2mg | … |
ⅰ;ⅱ
;ⅲ
已知:s表示该物质为固态;H2中混有CO不易被除去。
①上述三个反应中化合价均有变化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
②通过调控反应条件,使i中生成的CO在ii中全部转化,目的是。
步骤一:将打磨过的镁条放入三颈烧瓶中,关闭K1、打开K2 , 加入一定量饱和NH4Cl 溶液,观察到镁条溶解,形成无色溶液,产生大量气泡。试管B中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点燃E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
步骤二:已知:NH3+H2O=NH3·H2O。打开K1 , 通入少量NH3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过滤、洗净、低温烘干得白色固体。
资料:此白色固体为碱式氯化镁[Mgx(OH)yCl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加热分解生成MgO、H2O和HCl。
步骤三:
【阶段Ⅰ】得失氧说: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阶段Ⅱ】化合价升降说:凡是出现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阶段Ⅲ】电子转移说: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电子的转移。凡有电子转移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得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资料1:
资料2:回收铜的两种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