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很正常
②我们要注重内在美的提升
③自我评价一定是不真实的
④有空我们一起去锻炼放松
无毒校园健康成长 |
|
什么是笑气? ◆无色、微甜气体。属于危险化学品。 ◆吸食后会产生幻觉,致人上稳,瘫痪,甚至死亡。 |
法治在线 ◎石某因在住宅内吸食笑气,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5日。 ◎浙江3名学生发现疑似使用过的笑气瓶,根据禁毒知识辩认后及时报警。民警对此予以表扬。 |
①敬畏生命,乐观面对挫折
②反对特权,树立平等意识
③认真学法,增强法治观念
④有勇有谋,应对违法行为
今日澳门 [制度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摘录 第一条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第五条澳门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繁荣发展]从1999年至2021年,澳门GDP年均实际增长3.5%,人均GDP由1.5万美元增至4.4万美元,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 | ◆学习困惑: 为什么澳门的高度自治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 ◆学习收获: 澳门的发展生动诠释了:____ |
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国务院对澳门具有全面管治权
④我国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①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④"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
《史记·夏本纪》记载了明确的夏代世系,民间流传着大禹治水的传说。但因史料匮乏,夏的存在倍受质疑。随着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夏朝得以确认。最新发现的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见下图),宫城位居中心,四周有贵族居住的夯土建筑和墓葬。
①传说故事毫无史学研究价值
②考古发现是重要的史料来源
③实物资料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④文献资料所载历史完全可信
[国之长城]
自建军以来,在国土防空、阅兵、军事演习、紧急空运、抗震教灾等重大任务中,中国空军向祖国和人民一次次交上了优秀的答卷。
[国之重器]
中国空军歼-20战斗机航迹遍布东南西北中。警巡东海、战巡南海……它在练兵备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守护着祖国的领海、领空。因此,它被誉为“____”。 |
中国空军运-20运输机航迹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近年来,它多次向巴基斯坦等国运送抗疫物资、向汤加等国运送救灾物资。因此,它被誉为“____ ”。 |
[国之未来]
走进温州红树林 |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湿地植物群落。因喜热的习性,其自然生长的北界位于福建省福鼎市(27 °20N)。温州通过多年探索,将红树林成功引入本地种植,改写了我国红树林生长的地理北界。 |
||
为何种植红树林? ◎据观测,苍南沿浦湾在红树林种植后的三年间平均生物量增加了367%,其中30余种国家二级以上保护鸟类经此补给迁徙。当地海水沉积物中铜、镉的含量分别下降了5.12%和8.33%。 ◎2019年以来,乐清在清江两岸养殖塘间种植红树林。伴随着红树林面积的扩大,海产品的品质大幅提升,当地养殖大户平均增收50%以上。 |
|||
我的结论 |
(1)温州为什么能大面积引种红树林?从地理位置的角度予以解释。 (2)结合材料,分析温州种植红树林的重要意义。 |
[源:永嘉学派的勃兴]
永嘉学派是南宋时期盛行于温州的一个儒家学派。叶适是集大成者,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 |
温州多低山丘陵,耕地少,有优良的天然港口。南宋时期,人口迅速增加,谋生不易。于是,大量温州人从事商业贸易,“其货纤靡,其人多贾”。朝廷在此设置市舶务,鼓励海外贸易。 ——整理自陈丽霞《温州人地关系研究: 960-1840》 |
[流:近代士人的转型]
1876年,温州开埠通商。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孙诒让等温州传统知识分子秉持经世致用的永嘉之学,走出书斋,投身社会,传播西学,倡办时务。 |
表2近代温州士人的社会改良(部分) |
|
人物 |
改良举措 |
|
孙诒让 |
兴办矿务公司、轮船公司等;参与创办各类新式学校300余所,提倡职业教育、普及教育 |
|
陈虬 |
戒缠足,改礼俗,办医院;受《时务报》影响,创办《经世报》等报刊 |
——整理自徐佳贵《晚清温州府士人与地方知识转型》
[汇:四千精神的赓续]
“四千精神”是崇实创新的永嘉之学的时代升华。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报道温州改革实践,认为催生温州模式的就是“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精神。2023年4月,为适应转型升级发展,浙江提炼了以“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为内涵的“新四千精神”。
[文化交融视野下的人口迁徙]
中国人口的大量迁徙,三千年从未停止。东北森林和北方草原地区的居民,不断进入中原;原居住在中原的北方人口不断南迁,搅入南方的原住居民,使其融入中国多元族群之中。
——摘编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殖民扩张视野下的人口迁徙]
16~18世纪,约100万欧洲人移民美洲,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欧洲文化。 在被“发现”的100年间,90~95%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奴役和外来疾病。 随移民船运入新大陆的还有马、牛、鸡等家养禽畜,谷物和果树种子,建立居民点必备的各类建筑材料和工具。 |
北大西洋移民体系带动了沿岸港口的商业贸易,伦敦、里斯本等城市兴起。 1783~1793年,英国利物浦在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三角贸易中净赚了1200万英镑。 黑奴贸易使非洲失去了约1亿人口,传统手工业瓦解。 19世纪末,非洲90%以上的领土已被殖民者占领。欧洲移民成为当地上层阶层,控制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
[民族复兴视野下的人口迁徙]
纵观20世纪中国历史,人口大迁徙反映了中华文明由危机到复兴的历程。
表 20世纪中国三次人口大迁徙
时期 |
人口迁徙 |
特征 |
抗战时期 |
华北、华东等城乡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逼迫下向西南、西北迁徙。其中,沿海向西南转移人数高达6000多万 |
以躲避战乱为主的人口迁徙;大批民族工业与高校、研究机构随迁 |
建国初期 |
从上海等核心城市向边疆地区迁徙。1957~1960 年,仅苏皖鄂三省迁入新疆的移民就超过了80万 |
出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由政府推动的人口迁徙 |
改革开放后 |
以务工劳动力迁徙为主,由农村流向城市、内陆人口大省流向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1999 年流动人数达到6683万 |
受市场规律影响的自发迁徙;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
——整理自葛剑雄、安介生(《20世纪中国移民史的阶段性特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