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4-07-14 浏览次数:4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3八下·于洪期中) 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 B . C . D . 空气
  • 2. (2024八下·榆树期末) 一个鸡蛋沉在盛有纯水的容器底部,若要使其在水中上浮,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 向容器中加盐 B . 向容器中加纯水 C . 倒出一些纯水 D . 轻轻摇晃容器
  • 3. (2024八下·溆浦期中) 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用水平力推木箱未推动,说明水平推力小于摩擦力 B . 图乙中,用水平仪检查桌面时锥体偏左,说明此桌面右端较低 C . 图丙中,由于锤头有惯性,向下磕锤柄,锤头会套在锤柄上 D . 图丁中,实心球运动到B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保持静止
  • 4. (2024八上·唐河期末) 同学们在答题时,下列做法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 . 书写时,用力握紧笔杆 B . 用力压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C . 在笔杆的握笔处套上一个较粗糙的橡胶套 D . 把钢笔换成笔尖上有小滚珠的水性笔书写
  • 5. (2023八下·于洪期中) 小芳同学站在教室的水平地面上,下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 小芳受到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 B . 小芳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 C . 小芳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 D . 以上都不是
  • 6. (2023八下·于洪期中)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容器中盛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A、B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两点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B .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 C . 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比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 D . 甲、乙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二、多选题
  • 7. (2023八下·于洪期中) 下列事例中,与大气压有关的是( )
    A . 餐厅里的顾客用吸管吸取饮料 B . 医生推动注射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 C . 用力挤压塑料吸盘,吸盘“吸”在墙面上 D . 用一纸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口,迅速倒置后纸片不下落
  • 8. (2023八下·于洪期中) 如图所示,小明在帮妈妈挪沙发时,用水平方向的力推沙发,使沙发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明对沙发的推力等于水平面对沙发的摩擦力 B . 若增大水平推力,沙发所受摩擦力也将增大 C . 若撤去推力,沙发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 D . 若撤去推力,沙发受惯性作用会继续运动一段距离
  • 9. (2023八下·于洪期中) 小明用塑料袋提着西瓜回家,手被塑料袋勒得很痛,下列做法能帮他解决手痛问题的是( )
    A . 用另一只手同时向上托塑料袋 B . 在袋子提手处垫一块毛巾 C . 将塑料袋的提手处合拢使其成线状 D . 将塑料袋的提手处展开使其变宽
  • 10. (2023八下·于洪期中) 一个盛有足够多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往溢水杯中投入一个质量为m的实心小球A,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为20g,再往溢水杯中投入一个质量为2m的实心小球B,从溢水杯中再次溢出的水的质量为80g,已知小球A、B的密度相同且均小于水的密度,g=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A的质量为40g B . 小球B受到的浮力为0.8N C . 小球A和小球B总共受到的浮力为1.0N D . 放入小球B后溢水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大
三、填空题
四、计算题
  • 20. (2023八下·于洪期中)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盛有6.2kg的水,容器自重为8N,容器底面积为 , 容器顶受到水的压强为2000Pa。(g=10N/kg,)求:

    1. (1) 容器中水受到的重力;
    2. (2) 的高度;
    3. (3)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 21. (2023八下·于洪期中) 如图甲所示,小明将甜瓜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 , 再使甜瓜向下浸没在水中静止,需对甜瓜施加0.5N向下的压力,如图乙所示。( , g=10N/kg)求:

    1. (1) 甜瓜所受重力;
    2. (2) 甜瓜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 (3) 甜瓜的密度。
五、实验题
  • 22. (2023八下·于洪期中) 根据图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如图甲,对着自然下垂的两张作业纸的中间向下吹气,会看到两张纸
    2. (2) 如图乙,在O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大小为20N的力斜向右上方拉小车,画出拉力F的示意图。
  • 23. (2023八下·于洪期中) 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1. (1) 实验时使用小车而不使用木块,是因为小车与桌面间的更小,从而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2) 实验中保持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使小车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由静止释放小车,根据____(填字母序号),能够说明这两个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A . 松手前小车静止 B . 松手瞬间小车旋转 C . 松手后小车达到静止
    3. (3) 实验中,小车在作用下在桌面保持静止时,小车受到对平衡力的作用;
    4. (4) 如果将小车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N的砝码,(盘的质量忽略不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填字母序号)。
      A . 10N B . 5N C . 0N
  • 24. (2023八下·马鞍期末) 小明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 (1) 通过A、B、C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
    2. (2) 通过A、C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N。若先完成步骤C再完成步骤A,则测得的浮力将(选填“偏大”或“偏小”);
    3. (3) D中液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选填“大”或“小”)。
  • 25. (2023八下·于洪期中)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1. (1) 小明在实验前检查了图甲所示压强计的气密性,他的方法是用手指(选填“轻按”或“重按”)橡皮膜,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变化。当他按正确方法操作后,以下现象中能说明气密性良好的是(填字母序号);

      A.U形管两边液面始终保持静止    B.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上下灵活波动后相平

    2. (2) 将同一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乙、丙两种液体中,探头在乙、丙两种液体中所受的压强大小关系是(选填“>”、“=”或“<”),如果乙液体的密度为 , 则丙液体的密度为
  • 26. (2023八下·于洪期中)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同一木块依次进行了三次正确的实验操作,实验情景如图甲、乙、丙所示:

        

    1. (1) 在图乙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N;
    2. (2)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
    3. (3) 若砝码重0.5N,在乙图中画出砝码对木块压力的示意图
    4. (4) 在某次实验中,小明拉动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木块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丁所示。若用分别表示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可判断(选填“>”、“<”或“=”);
    5. (5) 实验中,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木板过长 B . 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C . 木块运动的速度太小
    6. (6)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发现操作效果更好。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好处是
  • 27. (2023八下·于洪期中)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 (1) 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先进行
    2. (2) 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个实验步骤,最科学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甲、乙、丙、丁 B . 乙、甲、丁、丙 C . 甲、丁、丙、乙
    3. (3) 以下情况会影响实验结论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图甲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 B . 图丁中物体未全部浸没在水中
    4. (4) 图丁步骤中,物体逐渐浸入水的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水对杯底的压强(选填“逐渐变大”、“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小”);
    5. (5) 利用下列实验步骤能计算出物体密度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已知)
      A . 甲和丁 B . 甲和乙 C . 丙和丁
    6. (6) 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
    7. (7) 小明又进行了如下深入探究,如图所示,将溢水杯中注满水放在电子秤上其示数为 , 将铁球用细线悬挂轻轻放入水中浸没,待杯中水停止外溢时,其示数为 , 则。(选填“>”、“=”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