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淮南市2023届高三文综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10 浏览次数:29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3·淮南模拟)  董仲舒将春秋时期,国家分为华夏之国、大夷之国和小夷之国(其他“蛮夷”国家)三类。作为“大夷”之国的秦、楚、吴、越,一方面向慕华夏文化,力图进入“华夏”之列;另一方面与“小夷”互动,不断增强影响。材料表明“大夷”( )
    A . 通过改革变法实现富强 B . 成为“华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 . 文明发展水平后来居上 D . 在中华民族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 2. (2023·淮南模拟)  魏晋服饰一直崇尚宽衫大袖,给人一种洒脱、自然、飘逸、含蓄以及内敛的美感。劳动人民将袖口部分逐渐收紧,形成了窄袖衫、小口裤等样式。如下图“采桑图”中人物的袖口处可见明显褶皱。劳动人民改良后的服饰( )

    A . 囿于纺织技术发展滞缓的困境 B . 彰显潇洒不羁的魏晋文人风骨 C . 体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D . 集中呈现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
  • 3. (2023·淮南模拟)  宋人“嗜蜜”之风于宋诗中可见一斑,如下表,材料反映了( )                                                                                                                                                 

    出处

    诗句

    《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山斋戏书绝句》

    蜜脾未满蜂采花,麦垄已深鸠唤雨……经春老病不出门,坐见群芳烂如雪。

    《平斋文集》

    参桂齐名骨自香,百花酿醑助甘凉。含金咀玉风标别,消得肩吾为发扬。

    《详定幕次呈同舍》

    来时宫柳绿初匀,坐见红芳几番新。蜂蜜满房花结子,还家何处觅残春?

    A . 宋人长期苦于战争的艰辛 B . 饮食风尚在文化层面的影响 C . 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局面 D . 饮食生活中食不厌精的取向
  • 4. (2023·淮南模拟)  明初地方官的考核内容为“六事”,即学校、田野、户口、赋役、讼狱、盗贼,地方官也围绕“六事”施政。宣德开始,赋税征收未完,不能进入考满程序,地方官的行政重心转移到“钱粮”一事上。材料表明( )
    A . 考核制度深刻影响地方管理 B . 明朝后期财政压力与日俱增 C . 明朝官吏考核制度逐渐完善 D . 中央集权加强制约地方发展
  • 5. (2023·淮南模拟)  1872年,洋务企业——兰州制造局在西北战事中被创建。此后,每次战争来临,其都因军备需求增加而获得发展,但也在每次战事平定因军需锐减而走向衰落。在数十年的历程中,类似企业升不鲜见,她终处于因战而兴,因战而衰的规律中。这反映出( )
    A . 战争对洋务企业的深刻影响 B . 洋务企业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C . 经济规律决定企业发展与否 D . 军工企业结构存在明显缺陷
  • 6. (2024高一下·长沙开学考) 孙中山深切地认识到,八年以来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步,就是“因为单破坏地面,没有掘地底陈土的缘故”,今后“改造中国的第一步”,只有重新开始革命,扫清官僚、政客、武人这些“地底的陈土”。这体现了孙中山(   )
    A . 与袁世凯势力彻底决裂 B . 宪政理论的完善与推广 C . 革命思想的嬗变与升华 D . 新三民主义的正式形成
  • 7. (2023·淮南模拟) 歌曲《做鞋送抗联》中有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小妹坐灯前哪,穿针又引线,不是忙嫁妆,做鞋送抗联”,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一个温馨的画面。从此画面中,可以看出百姓(   )
    A . 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心理 B . 开拓进取团结包容的精神 C . 弃小家保大家的报国情怀 D . 对民族战争的认同和支持
  • 8. (2023·淮南模拟)  公元前2095年颁布的《乌尔纳姆法典》的序言中写道:法律应该公平与诚实,应该在其管辖的土地上建立公正秩序,驱散诅咒、暴力和纷争,并希望孤儿不被富人所奴役,妇女不被权贵所欺压,穷人也不必向富人卑躬屈膝等。材料反映出该法典( )
    A . 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 以法律维护公序良俗 C . 从制度上否定贵族特权 D . 使私有财产受到保护
  • 9. (2023高三上·黄岩月考)  16至17世纪,法国贵族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变化,他们将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和卓著的战功视作他们身份的标志,十分注重竞技体育运动,这种风气也逐渐影响了广大平民。较多的法国人已经意识到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带给他们愉悦,而且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材料说明,此时的法国( )
    A . 社会风气逐步摆脱宗教影响 B . 社会等级界限正在日益消除 C . 启蒙思想推动了体育的发展 D . 新思想影响了人们的健康观
  • 10. (2023·淮南模拟)  如表中所记载的现象反映了( )                                                                                                                                                 

    城市

    绿地发展主要事件

    巴黎

    1855年,文塞纳林苑森林公园建成,与布洛尼林苑呼应,形成“巴黎绿肺”。

    斯德哥尔摩

    1866年,斯德哥尔摩市议会改革,林德哈根新的城市规划,提出连续的公园系统。

    圣彼得堡

    1880年,市政当局筹集资金建设公共花园。

    伦敦

    1898年,霍华德田园城市基本构想提出伦敦大都会绿化带。

    A . 工业化期间公众健康需求凸显 B . 近代城市发展呈现自治性趋向 C . 工业革命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 D . 公共设施与服务的法制化进程
  • 11. (2023·淮南模拟)  1921年8月28日列宁撰写的《新时代,新形式的旧错误》一文发表于苏联《真理报》,列宁在文中郑重提出:“正因为我们不怕正视危险,所以我们能很好地运用自己的力量来进行斗争,能更清醒、更谨慎、更周密地权衡时机,能采取各种让步来加强我们的实力,分散敌人的力量。”这篇文章发表的背景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实现 B .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C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 . 十月革命即将获胜
  • 12. (2023·淮南模拟)  近年来,欧美日等国打着“价值观外交”旗号,声称建构所谓普世价值观认同,在外交话语具体政策中将“人权和民主”与“贸易和市场”紧密关联,对相关国家发起政治、经济责难。欧美日等国此举意在( )
    A . 掩饰地缘战略意图 B . 完善全球安全战略 C . 维持多极均势体系 D . 推进全球政治合作
二、非选择题
  • 13. (2023·淮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曾出现过中国民族史撰述高潮,其中王桐龄、吕思勉、林惠祥各自撰写的《中国民族史》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著作。这些著作大都以汉族同化、融合其他民族不断壮大为线索考察中国民族的发展历程,并认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前途为各民族趋于汉化一途。1939年,顾颉刚有感于帝国主义利用民族问题分裂中国的阴谋,发表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提出“五大民族”一词是中国人作茧自缚,授人以分裂的口实,应该正名,“中华民族是一个”,边疆与内地为一体。

    ——摘编自赵梅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与中国民族史撰述》

    材料二 费孝通不赞同顾颉刚的观点,在他看来,中华民族既是一体,又是多元,一体与多元原是辩证统一的概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施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费孝通参与并领导了这一工作,从中他“深切体会到民族是一个……具有亲切认同感的群体。”他于20世纪80年代末发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构建了有关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多元一体”理论。

    ——摘编自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

    材料三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引发了中国民族史的撰述热潮,诸多撰述纷纷以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为主线考察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赵梅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与中国民族史撰述》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国出现民族史撰述高潮的历史背景,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说明王桐龄、吕思勉等著述观点的局限。
    2. (2) 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顾颉刚和费孝通在中国民族研究上观点的异同。
    3. (3)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形成原因及意义。
  • 14. (2024高二下·华蓥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朝至清朝部分年份总人口与城市人口统计表(单位:万人) 

                                                                                                                                                                                                                                                                                                                                                                                                 

    朝代

    总人口数

    城市人口数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

    西汉(公元前2世纪)

    5960

    1043

    17.5%

    唐(745年)

    5290

    1100.32

    20.8%

    北宋(1078年)

    8000

    960

    12%

    南宋(1200年)

    2800

    616

    22%

    明(1394年)

    7270

    1253

    17.2%

    1776年

    31000

    2272

    7.4%

    1820年

    35300

    2435.7

    6.9%

    1893年

    37757

    2685

    7.1%

    注:北宋、南宋人口仅为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所辖版图之内的总人口和城市人口,不包括辽、夏、金等国人口。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明时期》、《清时期》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论题,结合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 15. (2024高二下·珠海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印度群岛(位于北美洲的岛群),板球既是英国人的运动,又根植于“豁达、友爱、兴不羁、嬉戏、夸张、娱乐”的街头文化,它既是投奔英式文化的标记,又是展示民族特色的武器。国家独立与任命黑人为队长的诉求,都有可能引发暴乱,但这些又都以与英联邦紧密合作为前提,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板球生动地描绘了后殖民时期的民族团结和爱国意识的深化,但由于仍保持着前殖民地和“母国”在运动上的密切联系,它对英国造成的影响又被削弱了。这就是在殖民地独立问题上体育运动的悖论。

    ——摘编自秦博、程展、徐浩铭《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体育视闻下的英帝国19世纪的殖民扩张》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西印度群岛推广板球运动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殖民地独立问题上体育运动的悖论”具体体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