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同步分层练习

更新时间:2023-07-10 浏览次数:3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 1. 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命脉。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A . 标志着中国的远古人类已逐步进入定居生活 B . 表明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的出现 C .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D . 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 2. 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发现了我国早期栽培的农作物遗存。这种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 . B . C . 玉米 D .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重难点
  • 3. 我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认识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是提高中学生劳动素养的有效途径。以下图片中,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使用的农业工具是( )
    A . B . C . D .
  • 4. 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的丰富的稻作遗存,出土了相当多的稻作工具骨耜。该考古发现直接佐证了此处先民( )
    A . 种植水稻 B . 打猎捕鱼 C . 饲养家畜 D . 磨制石器
  • 5. 某班同学进行主题研究,根据下图提供的三个关键词可以判断,横线上应填入( )
    A . 山顶洞人 B . 元谋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重难点  
  • 6. 某城市为打造旅游品牌,面向社会开展了“我为家乡代言”的明信片设计征集活动。下图为其中的一幅设计稿。据此判断,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半坡居民半地穴圆形房屋复原图

     

     
    A . 北京 B . 余姚 C . 西安 D . 武汉
  • 7.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距今约7000—5000年,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区,并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下列哪一文化遗址最可能是考古学家研究仰韶文化类型的对象(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 8.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可以佐证半坡人掌握简单纺织、制衣技术的是( )
    A . 石铲 B . 骨耜 C . 骨针、骨锥、纺轮 D . 渔叉、渔钩、渔网
四、 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 9. (2020七上·乌兰察布期中) 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下列图片能够反映“农耕文化”特点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0. (2022七上·海南月考) 在内蒙古兴隆洼发现的距今八千多年的遗址中,挖掘出成排的房址,周围有2米宽的壕沟,出土了大量炭化黍粟的标本和石铲、石磨盘等工具,以及鹿角、兽骨。由此可以证明兴隆洼的原始居民(    )

    ①已经筑屋定居    ②建立了村落    ③以农业为主    ④以狩猎为主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1. 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图是今河南东南部淮河上游,距今8000多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舞阳贾湖遗址中出土的炭化稻粒、刻符龟甲和骨笛,据此可知( )

    A . 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出现并发展 B . 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C . 古代中国形成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 D . 原始的畜牧业获得较高程度的发展
五、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原始农耕文明成就 易错点 
  • 12.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所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于2019年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下与良渚文化特征类似的遗址是( )
    A . 北京人遗址 B . 山顶洞人遗址 C . 河姆渡遗址 D . 半坡遗址
  • 13. (2022·电白模拟) 在良渚遗址考古中,发现了都邑、宫殿、祭坛、大型水利系统等遗址及随葬品不等的墓地;出土大量的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等文物。这揭示了良渚文化(   )
    A . 已经有了文字可考的信史 B . 制定了完整的礼乐制度 C . 开始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D . 具备了古国的初始形态
  • 14. 李明同学在研究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态时,收集到了两幅原始居民的居住场所复原图(见下图)。下面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有( )                                                                  

    图一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图二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①都出现在长江流域

    ②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的居民种植水稻

    ③都体现了原始居民因地制宜的智慧

    ④干栏式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5. 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下列选项中能够支撑该论点的论据是( )

    ①云南元谋发掘的粗糙石器 
    ②北京周口店发掘的打制石器

    ③半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粟粒
    ④河姆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稻谷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6. 从“中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文化遗址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大约与良渚文化同一时期,我国的辽河流域主要有红山文化,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有大汶口文化,这些都证实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 )

    A . 汉族主导 B . 多元一体 C . 交流交融 D . 分散发展
  • 17. 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这些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发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由此可知,中国早期文明( )
    A . 领先世界其他地区 B . 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 . 阶级分化趋势明显 D . 礼乐制度非常完善
  • 18. 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 )

    A . 农耕工具丰富多样 B . 商品贸易较为活跃 C . 陶器文化历史悠久 D . 彩陶艺术绚丽多彩
  • 19. 学习历史的方法多种多样,运用不同的方法“追寻历史的足迹”,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5年5月,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县发现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还发现炭屑和烧骨。

    材料二   1952年发现的半坡遗址中,先后发现粟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同时发现粗沙罐等各种彩陶,红底黑纹,纹饰简练朴素。

    材料三   1973年发现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骨骸等。

    1. (1) 根据下面材料一示例,完成有关推论。

      材料一发现:一些粗糙石器,炭屑和烧骨推论: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材料二发现:(     )推论:(     )

      材料三发现:(     )推论:(     )

    2. (2) 根据这一结论,你得出了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什么重要方法?
六、学科素养,价值引领(拔尖提升素养好)
  • 20. 我国北方地区的先民以种植粟、黍为主,南方则是以稻作农业为主。然而1934年瑞典科学家安特生在调查河南仰韶文化遗址时发现陶片上有稻谷压痕,经鉴定后证实该陶片上的稻谷压痕为栽培水稻的稻壳。这说明我国原始社会( )
    A . 人类活动范围影响作物类型 B . 北粟南稻并非界限分明 C . 南北地区农业种植相互交流 D . 北方种植水稻早于南方
  • 21. 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
    A . 古城外围分布着体量巨大的水利系统 B . 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C . 城中发现20多万千克的炭化稻堆积 D . 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 22. 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发布了重要考古成果,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中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型青铜面具等500余件文物,部分文物与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和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极度相似,这些考古发现最能印证( )
    A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 . 中华文明内涵丰富 C .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D . 中华文明不断趋于统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