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月...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2023八下·德庆月考)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上,公元前221年、公元1911年和1949年发生的三次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要了解第三次“大革命”的历史,我们可以查阅的教材是(    )
    A . B . C . D .
  • 2. (2023八下·德庆月考) 在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镌刻着黄继光、邱少云等耀眼的名字,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下列与他们的英雄事迹有直接关联的时代流行语是(   )
    A . 中国人站起来了 B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D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3.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先后开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集中在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这样安排的用意在于(  )
    A . 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B . 完成“两弹一星”的研制 C . 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D . 便于实施社会主义改造
  • 4. “第二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一宪法条文的首次出现表明(   )
    A . 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B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C . 国内主要矛盾转变 D .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形成
  • 5. 如题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过程中,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考以下文献。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国家或地区

    主要文献

    苏联

    1918年苏俄宪法、1936年苏联宪法

    欧洲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法国等国宪法

    中国

    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A . 沿袭了中国近代宪法的精神 B . 以东欧宪法为主要依据 C . 主要借鉴西方国家法制思想 D . 体现了开放的国际视野
  • 6. (2023八下·德庆月考) 下图所示为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是由于我国(  )
    A . 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B .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C .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 . 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 7. 根据下图反映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国(  )
    A . 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B . 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C . 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8. (2023八下·德庆月考) 如题图,1950~197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是(  )
    A . 快速上升 B . 曲折发展 C . 缓降缓起 D . 持续下滑
  • 9. 从右边柱状图中的年份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B . 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 “大跃进”忽视客客观经济规律 D . “文化大革命”造成经济下滑
  • 10. (2024八下·阳泉期末) 小说《平凡的世界》写道:孙少平的姐夫王满银,从一个河南手艺人那里买了些老鼠药,在集市上倒卖了其中的十几包,每包赚了五分钱,总共得利不到一元。人家说他走资本主义道路,他和那些扩大了几尺自留地或犯了点其他“资本主义”禁忌的老百姓等,都被强制“劳教”。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 . 土地改革的开展 B .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 “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石油战线的代表人物是(    )
    A . 雷锋 B . 孔繁森 C . 王淦昌 D . 王进喜
  • 12. (2024八下·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月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

    ③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人民日报社论《伟大的丰碑辉煌的岁月》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这里”是指(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四大 C .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 . 中共十九大
  • 14. (2023八下·惠州期中) “1978年,我国农村人均住房面积8.1平方米。许多县人均年收入低于50元;我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6.7平方米,工资20年未上涨。”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B .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C . 住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D . 科技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15. (2024八下·白云期末) 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形成了“苏南”“温州”“珠江”等模式;90年代乡镇企业开始向股份制新型企业发展,到1993年,其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3以上。这表明(    )
    A . 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B . 掀起农业合作化的热潮 C . 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D .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 16. (2024八下·新乡期末) 1987年,“国营工业企业中,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占68%;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82%。”材料体现的是(    )
    A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到来 B . 大跃进”高潮的掀起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 17. (2023八下·德庆月考) 下图是海南1987~1989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统计数据。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 成为经济特区 C .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加入世贸组织
  • 18. (2024七下·龙口期末)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探索中,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其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中共十五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 . 毛泽东思想 B . 邓小平理论 C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 科学发展观
  • 19. (2023八下·耿马期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示意图中①②处依次是(    )

    A .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B . 邓小平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 . 毛泽东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邓小平理论
  • 20. (2023八下·德庆月考)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自2012年就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关注和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国内考察,把扶贫开发作为重要内容。以上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
    A . 全面从严治党 B . 不断为民造福 C . 全面深化改革 D . 全面依法治国
  • 21. (2024八下·富顺月考) 20世纪末,中央在西部实施大开发政策。这一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当今,党和政府又加大了对西部精准扶贫的倾斜力度。党和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 . 实现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 B . 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C . 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D .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 22. (2024八下·清江浦期末) 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
    A . 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B . 工作重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C . 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 . 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
  • 23. (2024八下·成安期末)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据此制定的法律明确了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这项宪法规定(   )
    A . 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 B . 标志着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形成 C . 说明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D . 为“一国两制”实施提供法律依据
  • 24. (2024七下·龙口期末) “人民海军忠于党,舰行万里不迷航”。人民海军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了72 年风雨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 . 华东军区海军 B . 东海舰队 C . 南海舰队 D . 北海舰队
  • 25. 1901年和2021年都是辛丑年,但中国已不是原来的中国!2021年当地时间3月18日,杨洁箎、王毅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据此可知,中国(   )
    A . 开始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 .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26. (2024八下·南开期末) “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这反映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布局是(    )
    A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 和平共处 C . 求同存异 D .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 27. 周恩来睿智整达、灵活高超的外交艺术展现了大国总理的风采。下表关于他外交风云知识整理正确的是(  )                                                                                                                                                  
    A . 1953年 接见苏联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1955年 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 1970年 在北京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D . 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后,访问美国
  • 28. (2024八下·霞山期末) 1971年10月26日,毛泽东说:“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派一个代表去,让‘乔老爷’(乔冠华)当团长。”此次“乔老爷”的行程是(   )
    A . 赴印度讨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到万隆参加亚非会议 C . 参加第26届联大行使合法权利 D .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 29. 1964年10月17日《光明日报》社论指制:“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该社论评述的是中国(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空 D .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 30. (2024八下·南开期末) 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并且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
    A . 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B . 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C . 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 . 产品分配方式变化
二、非选择题(40分
  • 31. (2023八下·德庆月考)
    请根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三大战役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 32. (2023八下·德庆月考)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望大陆》

    材料二

    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

    材料三

    1. (1) 材料一中的“国殇”指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2) 结合所学,完善材料二的思维导图。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习总书记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新思路。请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 33. (2023八下·德庆月考) 人类在与疫病的斗争中不断进步。

    材料一

    ①东汉末年,疫病流行,张仲景不顾自身安危,尽力救治病人。

    ②“五禽戏”创编于东汉末年,有助于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③两宋时期,政府在疫病流行时常向百姓施散医药。

    ④明朝的李时珍采用多种方法治疗疫病,无论病人贫富都精心治疗。

    ⑤我国古代民间发明“种痘”方法预防传染病——天花,这一方法后来传播到其他国家。

    ⑥康熙年间,面对疫情,政府免除租赋税,鼓励垦荒,恢夏生产。
    材料二
    19世纪以前,欧洲人主要凭借经验或想象对抗疫病。19世纪被称为“科学世纪”,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等,充分揭示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西方医学逐渐凭借实验研究和对疾病实体的观察,建构起生物医学体系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细菌与传染病的关系,采用现代医学技术防治疫病,发明了人工减毒疫苗技术,研制成功狂犬病疫苗等。

    材料三

    材料四

    下图是2020年的一幅抗疫主题海报,其中的文字内容体现了人类历史上对抗疫病的经验和智慧。

    1. (1) 将材料一的史实与以下观点相对应。(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我国古代政府有应对疫情的措施: 

      我国古代医生具有高尚的医德: 

      我国古人有预防疫病的做法: 

    2. (2) 依据材料二,写出19世纪前后欧洲人应对疫病手段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实施免疫规划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
    4. (4) 综合以上材料,在①处补充一项符合主题的内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