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新时间:2023-07-24 浏览次数: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唐中宗时,吐蕃使团曾与李邕为代表的皇家球队举行马球比赛,皇帝亲临观看;高丽、日本等国也有与唐王朝进行马球竞技的文字记载;新科进士及第后,会在长安月灯阁举办马球竞技以示庆祝。据此可知,马球运动 (    )
    A . 推动中外交流 B . 主导体育发展 C . 影响价值导向 D . 彰显时代气息
  • 2. 如表为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有关记述。这体现了当时(   )

    记述

    出处

    “于五级大寺内,为太祖已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各长一丈六尺,都用赤金二十五万斤。”

    《魏书》

    “长沙寺僧业富沃,铸黄金为龙数千两埋土中,历相传付,称为下方黄铁,颖胄因取此龙,以充军实。”

    《南齐书》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梁书》

    A . 国家财政依赖寺院经济 B . 佛教始终受到统治者推崇 C . 儒学正统地位面临挑战 D . 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了破坏
  • 3. 白居易写有《胡旋女》一诗,题注:“天宝末,康居国(注:唐时西域国家)献之。”诗云:“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从作品可以推知,当时 (    )
    A . 东西方艺术风格交汇融合 B . 异域乐舞广受欢迎 C . 商路为文化交流提供便利 D .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 4. 下图是日本法隆寺所藏中国工匠制造的联珠四骑士狩狮纹锦,锦上的马肚中各标有“山”“吉”字样,是隋唐官马标志,纹样中的骑士、动物以及联珠环等都是波斯萨珊王朝艺术风格。此锦(   )

    ①可能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日本    
    ②是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③可能是隋唐时期皇帝送给日本的国礼  
    ④是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的结果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自魏晋至唐宋,很多画家创作了以虎、豹等猛兽为题材的绘画作品。这类作品构图大体一致,下图《卞庄刺虎图》所示,画作的一边是生动形象的猛兽,另一边是线条流畅的人物。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猛兽题材的绘画作品 (    )

    A . 兼具写实与写意两种风格 B . 体现出浓厚的文人画特征 C . 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意趣 D . 受到外来文化的较大影响
  • 6. 如图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简牍(局部),上有“再拜上书太后陛下”等文字。符合该书体特征的是 (    )

    A . 形体严整,极具实用价值 B . 形意翩翩,用笔为藏锋逆入 C . 笔画简约,具有审美价值 D . 雅俗共赏,兼具规矩和放纵
  • 7. 《文心雕龙·时序》中评价建安文学:“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该评价旨在说明,建安文学(   )
    A . 在古代文学史中地位重要 B . 与《诗经》时代风格相似 C . 客观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 D . 继承了汉赋的恢弘气度
  • 8. 下表选项中,信息对应正确的是 (    )

     

    成就

    所属时期

    A.

    《史记》《九章算术》

    两汉

    B.

    《诗经》《天工开物》

    隋唐

    C.

    《红楼梦》《齐民要术》

    两宋

    D.

    《梦溪笔谈》《窦娥冤》

    明清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22高一上·阿城月考) 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朝鲜、印度有密切往来,中国与波斯通过“丝绸之路”也有频繁交往,波斯人在唐朝长安、洛阳等地开设店铺,并出卖名酒三勒浆,在中国唐墓中不断发现阿拉伯的金币,马球运动也在唐代开始传入中国,这些现象说明唐朝时期(   )
    A . 中国对周边国家有吸引力 B . 丝绸之路呈现繁荣景象 C . 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 D .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 10. 唐代文人创作的诗歌传诵于士庶、僧徒、孀妇、牛童、马夫之口,吟诵于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乃至谱写成流行歌曲。这反映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之一是(   )
    A . 崇尚诗歌的社会氛围 B . 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C . 科举制提升官员素质 D . 官方意识形态的提倡
  • 11. 许慎《说文解字》记载了某种书写字体的起源:“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成,官狱职务繁,初为……,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这种字体,改变了之前古。汉字以曲线构形的特征,将圆润的线条改为方折对称的笔画,使汉字摆脱“描绘”而成为符号的书写。该字体是(   )
    A . 小篆 B . 行书 C . 隶书 D . 楷书
  • 12. 某种书法字体“字虽不连气候相通,墨纵有馀肥瘠相称。徐行缓步,令有规矩;左顾右盼,毋乖节目。运用不宜太迟,迟则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则窘步失势。”属于该风格的书法作品是 (    )
    A . 《泰山刻石》 B . 《兰亭序》 C . 《多宝塔碑》 D . 《肚痛帖》
  • 13. 下表反映了唐代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羁縻府州概况。羁縻府州在政治上隶属中央政府,拥有独立武装和征税权,对中央政府缴纳贡赋。由此可知,唐朝( )

    军政划分

    所辖羁縻府州

    羁縻府州主要隶属机构

    所辖地区主要少数民族

    地理区域

    关内道

    119

    安北、单于两大都护府

    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

    北疆

    河北道

    60

    安东大都护府

    突厥、契丹、高丽等

    东北

    陇右道

    249

    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

    突厥、党项、吐谷浑、西域各族

    西北

    剑南道

    261

     

    羌、南诏等

    西南

    岭南道

    92

    安南大都护府

    蛮、俚

    南疆

    A . 少数民族实现区域自治 B . 边疆治理呈现新突破 C . 民族交融使得边疆拓展 D . 中央集权逐步削弱
  • 14. 唐朝把《孝经》作为学校的必修课。 《唐律疏议》中涉及孝的有58条,约占全部条款的11%,对不孝罪的论定、定刑、惩罚措施以及为官的丁亲原则、家族中的尊卑等级等,皆有细致的规定。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 (    )
    A . 四书五经地位下降 B . 儒家思想开始法律化 C . 传统孝道受到重视 D . 选官以孝为主要标准
  • 15. 《齐民要术》是我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下列对此书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总结了9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

    ②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方法

    ③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

    ④是当时北方民族大融合在文化上的反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根据道教的一种传说,道家创始人李耳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到达印度,创立了佛教,成了佛,还对当地人民进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道教徒欣然接受这一传说。这个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说明 (    )
    A . 佛教文化借助道教传统扩大影响 B . 春秋战国时期道教已传入印度 C . 佛教与道教逐渐融合 D . 中原文化与印度文化的交流频繁
二、材料分析题
  • 17. 材料  孙思邈是唐代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只是后来身患疾病,经常请医生治疗,花费了很多家财,于是便立志从医。他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并及时记录。永徽三年,撰成《备急千金要方》30卷,30年后又撰成了《千金冀方》30卷,作为前书的辅冀。孙思邈认为“人命至要,有贵千金”,所以把医书命名为《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全书分为232门,载录了800多种药物和5200多个药方,是一部集前人医学大成的著作。他在总结前人医学经验的基础上,在《千金方》中首创了复方,这在中国医学史上是一个重大革新。在中医学上他首次主张治疗妇女儿童疾病要单独设科,并在著作中首先论述妇、儿医学,声明是“崇本之义”。由于孙思邈对中国医药学的贡献,后人尊他为“药王”,并建药王庙纪念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孙思邈对我国医药学的历史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思邈取得医药学成就的原因。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先秦儒学植根于前代文化的丰厚土壤。春秋时代剧烈变化着的中国社会,向当时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上以后,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化而引发出来的,其核心问题是社会政治与伦理道德问题。

    ——摘编自徐克谦《先奏儒学及其现代阐释》

    材料二: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学术理想,寄希望于周游列国,却以失败告终;秦始皇更是实行了“焚书坑儒”的决策,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的主张,获得汉武帝的采纳,“五经”成为法定的经典。

    ——摘编自钱耕森《董仲舒:儒学发辰史上的一座丰碑》

    材料三: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教,王权至上的传统思维方式在其理论中根深蒂固。三国时期、著名僧人康僧会把孟子的仁政学说同佛教的普度众生相联结,东晋高僧慧远亦说“如来之与是礼,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

    ——摘编自鲁湘子《略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内在因素》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先秦儒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先秦到汉武帝时期儒学地位的变化,并说明汉武帝改变儒学地位的政治目的。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魏晋时期思想发展的新特点。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历程中得到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