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河源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02 浏览次数: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八下·新晃期中) 2019年《人民日报》刊文追忆某次会议称“这次会议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据此可知,此会议( )
    A .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 . 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奠定基础 C . 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准备 D . 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 2. (2023八下·河源期末) 题2图创作于1949年10月,刊登在《解放日报》,上。“大旗招展全球”蕴意着( )

    A . 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B . 中国实现了繁荣与富强的飞跃 C . 中国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认可 D .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3. (2023八下·河源期末) 1950年的山西到处呈现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的动人情景。这一情形出现的原因是( )
    A . 抗美援朝战争 B . 三大改造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土地革命
  • 4. (2023八下·河源期末) 题4表所示,朝鲜、韩国和俄罗斯教科书对朝鲜战争的记述各异,这表明( )                                                                                                                      

    版本

    内容表述

    1999年朝鲜

    美帝和其他傀儡们对朝鲜悍然发动袭击

    2001年韩国

    朝鲜越过三八线南侵

    2008年俄罗斯

    北朝鲜军队入侵南方

    A . 教科书的记述不能再现历史事实 B . 历史事实认定只需要看一手史料记载 C . 教科书观点受本国价值导向影响 D . 文献记载是了解历史真相的唯一途径
  • 5. (2023八下·河源期末) 下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提高文化》,画中黑板上书写“生产长一寸”,据此可知当时( )

    A . 农民生活非常充实 B . 农村已经普及教育 C . 经济建设需要人才 D . 人民参政意识提高
  • 6. (2023八下·河源期末) 下表是达州市磐石镇的历史资料台账,反映出该地区通过土地改革( )                                                                                                   

    阶层

    总计

    雇农

    贫农

    中农

    小土地出租

    富农

    地主

    人口

    480

    7

    327

    111

    14

    14

    7

    土改前耕地占比(%)

    100

     

    44.8

    36.9

    7

    3.8

    7.5

    土改后耕地占比(%)

    100

    1.1

    56.1

    36.54

    2.8

    2.8

    0.66

    A . 实现土地公有 B . 农民土地所有制占主导 C . 促进粮食增产 D . 消灭了土地的私有制度
  • 7. (2023八下·河源期末) 1954年9月,全国代表们走进了会场一起讨论问题。他们从机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防哨来……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们一起,商议国家大事。由此可知( )
    A . 中国真正成为独心自主的国家 B . 会议内容具有多样性 C . 会议的发展方向发生根本改变 D . 会议代表具有广泛性
  • 8. (2023八下·河源期末) 1953-1957年,全国共新建了6座城市,其中5座城市位于京广线以西,大规模扩建了20座城市,其中位于京广线以西的有11座,东北地区有7座,中国城镇化达到了第一个高潮,城镇化率增长2.93%。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
    A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B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 . 工业布局得到合理调整 D . 大规模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 9. (2023八下·河源期末) 下图是1955年11月23日,当时全国最大的私营百货商店——上海市私营永安股份有限公司经政府批准实行公私合营,40多个职工组织队伍向各部门报喜。这反映了当时( )

    A .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B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C . 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化 D . 已经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 10. (2023八下·河源期末) 1951年,为了扶持贫困农民建立的互助组,昆山县政府一次性发放贷款26亿元;浙江农村干部们公开宣布:“入了社可以少派粮食征购任务。”这反映了农业合作化推进主要得益于( )
    A . 舆论宣传 B . 政策支持 C . 范例展示 D . 人民努力
  • 11. (2023八下·河源期末) 1953年党和政府提出,今后“要逐步实行比较完备的人民民主法制,来保护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的法治,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的秩序”。据此可知,新中国初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
    A . 适应了经济建设的需要 B . 致力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C . 体现了法律的根本地位 D . 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之风
  • 12. (2024七下·泰山期末) 民谣作为一种流传于人民之中并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自身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下面这首民谣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
    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

    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
    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A . 土地改革的开展 B . 三大改造的进行 C . 人民公社的兴起 D . 改革开放的深入
  • 13. (2023八下·河源期末)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导致曲线②至③发生转折的主要原因是( )

    A . 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B . 国家优先发展农业 C . 从实际出发调整经济 D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14. (2023八下·河源期末) 下图是石油工人王进喜的日记,这段文字可作为史料研究( )

    A . 航天精神 B . 延安精神 C . 雷锋精神 D . 劳模精神
  • 15. (2023八下·河源期末)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水利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并取得丰硕成果。这主要是因为( )
    A . 广大人民抵制错误艰辛努力的结果 B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C .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推进 D .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成功实施
  • 16. (2023八下·河源期末)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会议相同点描述正确的是( )

    中共八大会议现场(1956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议现场(1978年)

    A . 都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 . 都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C . 都准确把握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D . 都进行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 17. (2024八下·徐闻期末) 广东省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9.73万亿元、年均增长12.5%,连续30年位居全国第一。这主要得益于( )
    A . 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B .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C . 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 D . 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 18. (2023八下·河源期末) 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 )

    A . 北京地区的农业劳动力迅猛增加 B . 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C . 包干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 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19. (2024七下·泰山期末) 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本土居民在民谣中唱道:“如今群众唔同先,人人身上三种钱;人民币来外汇券,还有港币千打千。”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 设立经济特区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 加入世贸组织 D . 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措施
  • 20. (2023八下·河源期末)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央视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分六集。其中“上海浦东开发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应集中在( )
    A . 《千年局变》 B . 《伟大转折》 C . 《中国新生》 D . 《世纪跨越》
  • 21. (2023八下·河源期末)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部分重大会议的大事记,它最适合用于研究( )

    A .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建立与完善 B . 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 C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D .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2. (2023八下·河源期末) 下表是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论述,这些论述体现这一政策( )                                                                                                                      

    文献

    内容概要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1946年《和平建国纲领》

    承认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及自治权,但不应提出独立自决口号

    1949年《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

    用“民族的区域自治”代替“民族自治”,限定了“自治”的范围,使民族政策表述更加准确、全面

    A . 充分体现了广泛的民主 B . 不断完善与发展 C . 因缺乏经验而发展缓慢 D . 挑战了传统观念
  • 23. (2023八下·河源期末) 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此后,成千上万的科技工毅然来到渺无人烟的大漠、荒原,建起了试验基地,经受住生命极限的考验。这主要说明了( )
    A . 突破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性 B . 实施航天工程的艰巨性 C . 打破大国核垄断的迫切性 D . 坚持依法治国的长期性
  • 24. (2023八下·河源期末) 著名楹联专家马萧萧写了一副对联:“结缔归根玉莲蕊共紫荆艳,清源正本镜海波随香港回”。此对联相关的事件是( )
    A . 西藏和平解放 B . 港澳回归 C . 建立深圳特区 D . 中苏建交
  • 25. (2023八下·河源期末) 2023年3月27日至4月7日,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开启为期12天的大陆之行,清明节返乡祭祖,游子归米,表达慎终追远之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祖国统一大业初步实现 B . 民族之间团结互助繁荣发展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定 D .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 26. (2023八下·河源期末) 下表是1960-1985年《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所占比例,这种变化是由于( )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

    0(0%)

    2(2%)

    6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

    10(11%)

    224(62%)

    A .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 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外交政策的调整 C . 实行一国两制的制度 D . 争取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外交策略
  • 27. (2023八下·河源期末) “国防现代化,是为适应现代战争的客观规律,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国家防卫体系,使国防力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据此可知,我国军队、国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 )
    A . 注重科技强军之路 B . 成立新的兵种 C . 打造军事指挥系统 D . 扩大军队规模
  • 28. (2023八下·河源期末) 2022年11月,广东省发改委发文鼓励电商、快递企业与商业机构、便利店、物业服务企业等合作设立可循环快递包装协议回收点,投放可循环快递包装的专业化回收设施。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 . 开放 B . 创新 C . 共享 D . 绿色
  • 29. (2023八下·河源期末) 广东各大博物馆在数字化的“加持”下,游客动动手指就能“空降”南越王博物馆VR沉浸式看良渚古国文物,足不出户即可走入广州博物馆3D全景看展。此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 通信事业不断发展 B . 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C . 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D . 交通建设飞速发展
  • 30. (2023八下·河源期末) 如果要为下面一组历史事件提炼一个共同的主题,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是( )                                 

    •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2021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私高速公路里程均位居世界第一

    A . 国防力量急剧增长 B . 物资供应充沛 C . 科技成果造福人民 D . 社会保障完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小题14分,32小题12分,33小题14分,共40分。
  • 31. (2023八下·河源期末)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不同时期党和政府采取不同的措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1952年底)全国统一,经济恢复,新区土改完成,政权全面建立……朝鲜战局也趋于稳定……经济结构也发生重要变化,国家不仅垄断了金融,统制了对外贸易,掌握了铁路、矿山等经济命脉,而且国营经济在工业中的比重也超过了私人经济……私人企业也已在国家的掌握之中,半数以上的私人工业已经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国步艰难—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材料二:

    图 1978年与2022年中国三大产业比例变动图

    ——摘编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纺构变动特征及趋势展望》

    材料三:

    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做过一项调查,让约70名跨国公司首席执行官评价世界经济和政治,在被问及哪个全球组织最具竞争力和可信度时,64%的受访者给中国共产党以肯定。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表示,“中国共产党带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摆脱贫困,在经济管理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的重要来源。”

    ——《人民日报》(2017年04月09日05版)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经济管理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的表现。
  • 32. (2023八下·河源期末) 照片是历史的见证,是唤起我们回忆的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外交大事图记(部分)                                          

    第一阶段

    1949年中国与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53年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第二阶段

    1972年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三阶段

    2001年在上海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

    ——整理自陈敦德《新中国外交照片解读》、新华网

    1. (1) 完善“中国外交大事图记”,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补充这一阶段的一件外交大事,并说明理由。
    2. (2) 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的变化。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毕业不断发展的认识。
  • 33. (2023八下·河源期末) 口号是鲜明的时代印记,表达了当时国家和民众的诉求,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口号内容

    口号出处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党中央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1952年毛泽东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958年《人民日报》

    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3年《人民日报》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1963年毛泽东

    以阶级斗争为纲

    1966年“文化大革命”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邓小平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1980年深圳蛇口工业区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980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92年南方谈话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008年奥运会

    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7年习近平新年贺词

    民族要复兴,乡村要振兴

    2022年央视公益广告

    ——整理自韩承鹏《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

    1. (1)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口号反映建因后党的奋斗历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 (2) 从表中任取其中两个或者以上有关联的门号,提炼一个观点,自拟论题,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