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兰州市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4 浏览次数:64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
  • 1. (2024九下·南明模拟) 考古学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这说明元谋人(    )
    A . 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B . 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C . 已经进入磨制石器时代 D . 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 2. (2023·兰州) 下列史料中,最能直接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是(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钵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清代开荒执照

    A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钵 B .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 C .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D . 清代开荒执照
  • 3. (2024九下·齐齐哈尔模拟) 《论语》有云:“仲尼,日月也。”法国学者格扎维埃·瓦尔特评价他正是中华之“华”的源泉,只要借助他,这道“光华”就将“永恒”!这道“光华”就能超越国家的疆界,肩负启迪人类的神圣使命,据此判断“他”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孟子 D . 韩非子
  • 4. (2023·兰州)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下列史事在该书中可能查阅到的是(    )
    A . 张骞通西域 B . 三国鼎立 C . 孝文帝改革 D . 贞观之治
  • 5. (2024七下·东港期末) 唐朝灿烂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下列史事中扩大了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是(    )
    A . 玄奘西行 B . 文成公主入藏 C . 设置安西都护府 D . 鉴真东渡
  • 6. (2024八上·潮阳开学考)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记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该记载描述的是(    )
    A . 造纸术 B . 火药 C . 印刷术 D . 指南针
  • 7. (2024七下·淮安期中)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认为:“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元代利于解决这一“缺陷”的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行省制 D . 设“三司”
  • 8. (2024七下·汕尾期末) 在厦门鼓浪屿,有一座高大雄伟的郑成功雕像。郑成功之所以备受人们敬仰,是由于(    )
    A . 抗击倭寇 B . 收复台湾 C . 抗击沙俄 D . 收复新疆
  • 9. (2024七下·石城期末) 下面是某校学生小组探究活动记录卡,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小组探究主题:____

    运用史料: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组织雅克萨反击战;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乾隆帝设伊犁将军、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等。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分裂 B . 清朝平定边疆地区的叛乱 C . 清朝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10. (2024七下·香坊期末)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的黄金时期,产生了许多不朽的传世名著。毛泽东曾称某部小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部小说是(    )
    A . 《三国演义》 B . 《水浒传》 C . 《西游记》 D . 《红楼梦》
  • 11. (2024九下·冷水滩模拟) 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下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第1课......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C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12. (2023·兰州) 李鸿章认为“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据此他积极投身于(    )
    A . 镇压太平军 B . 洋务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辛亥革命
  • 13. (2024九下·随州模拟) 在北大任教的辜鸿铭梳着小辨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这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国民思想仍存在的问题是(    )
    A . 封建专制观念根深蒂固 B . 自由平等新风尚的出现 C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 民主科学思想成为主流
  • 14. (2024八上·于都期末)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国内以1903-1908年开设的厂矿最多,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而在大战期间,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有41.3家,1916-1919年则达到了每年124.6家,这说明一战期间(    )
    A .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B . 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C . 民族工业发展严重受挫 D . 民族工业结构完善
  • 15. (2024九下·邹城模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革命者,在经历了1927年的失败之后,于第二年春天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开始了革命在农村的发展。”据此推断,1928年革命者们“汇聚于”(    )
    A . 南昌 B . 长沙 C . 井冈山 D . 会宁
  • 16. (2023·兰州)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中有言:“兄弟同心,共御外辱。捐躯洒血,浩气千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与文中“共御外辱”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 B . 抗日战争 C . 解放战争 D . 抗美援朝
  • 17. (2024八下·蔡甸期末) 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中谈到:“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这表明建国初我国(    )
    A . 工业水平很高 B . 工业水平很低 C . 工业门类齐全 D . 农业水平高
  • 18. (2023·兰州) 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联合朝鲜军臥义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他们被誉为(    )
    A . “最可爱的人” B . 解放军好战士 C . 党的好干部 D . “铁人”
  • 19. (2024八下·庆云期末) 根据下表,分析我国农村经济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A . 土地革命 B . 土地改革 C . 三大改造 D . 包产到户
  • 20. 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    )
    A . 君权神授 B . 专制主义 C . 人文主义 D . 理性主义
  • 21. 13世纪的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这个记录说明庄园具有(    )
    A . 行政权 B . 立法权 C . 司法权 D . 监督权
  • 22. (2023九上·赵县期中) 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人们的知识。这说明该运动(    )
    A .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 . 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C . 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D .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23. (2024九上·江阴月考)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中有“在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的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的记述,这提醒我们在加快工业化的同时还要做到(    )
    A . 保护环境 B . 控制人口增长 C . 注重农业生产 D . 节约能源
  • 24. (2023·兰州) 提出“人类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是(    )
    A . 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B . 《物种起源》的出版 C .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D .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 25. (2024九下·陇县模拟)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截止2022年,其成员国已达到164个。它的成立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    )
    A . 文化多元化 B . 生活信息化 C . 政治多极化 D . 经济全球化
二、综合题
  • 26. (2023·兰州)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导各族人民在苦难中求索、在风雨中前行,铸就了红色精神,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时间

    大事

    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27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

    1935年

    遵义会议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45年

    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

    2021年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材料二  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摘自《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与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相关的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自己熟悉的历史事件(除“站起来”和“富起来”以外),并说明其入选“百年大事记”的理由。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任选一种革命精神,阐述其内涵。
  • 27. (2023·兰州) 纵观历史,人类在探索之路上砥砺前行。路既踏在脚下承托现实,又伸向远方指导未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描绘的东方国家,既神秘又富庶,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价格更加昂贵,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地圆学说的流行,使得一些人试图环绕地球进行航行。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传到了欧洲。同时,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船的规模变得更大,速度更快,操纵更加灵便。

    ——摘编自教育部审定《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摘编自《列宁选集》(第四卷)

    材料三  2023年5月30日消息,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入驻“天宫”。此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圆满完成4次出舱活动任务。除此之外还开展了多项科学实(试)验,获取了宝贵的实验数据。

    ——摘编自“学习强国”官网

    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不能“直接过渡”的情况下,列宁提出的对策。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