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 | 财政收入数(万贯) | 工商业收入数(万贯) | 工商业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例 |
唐 | 3411.49 | 1522.42 | 约44.6% |
宋 | 5857.28 | 4619.71 | 约78.9% |
材料一:开科取士打破了豪门世族垄断选官的局面,有效地调和了社会矛盾,化解了社会紧张度,整合了社会结构,促进了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和经济利益的再分配,扩大了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使封建王朝有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任何读书人,不管出身贵贱贫富,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来猎取功名,成为天子门生,士林华选,“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一飞冲天而为帝王师,出将入相,帷幄运筹,体现了社会公平和全民性,打碎了陈腐的门阀等级观念。同时开科取士造就了大批以举业为生的读书人,具有文化普及功能。
——摘编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整理自王翠《从贵族到庶民——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入仕途径的比较研究》
材料三:龚自珍(1792-1841),浙江杭州人……终经过六次会试,考中进士。将近二十年的科举经历,不仅使龚自珍感到身陷科举的痛苦,他还从科举选拔出的人才的所作所为中看出科举制的腐朽与僵化,从而认为改革科举刻不容缓……龚自珍指出:“今科场之文,万喙(音: huì,众口)相因,词可猎而取,貌可拟而肖,坊间刻本,如山如海。”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把对科举制的有力批判和对人才的渴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呼唤社会的变革,这不仅具有启蒙的作用,而且也得到了当时和后代有识之士的共鸣。
——摘编自张薪一《晚清思想家龚自珍、魏源对科举制度演变的评论》
请回答:
[盛世美文]材料一:
忆昔(唐·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
望海潮(南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
醉春风(元·马致远) 小国土尽来朝,大福荫护助里。 贤贤文武宰尧天, 喜,喜!五谷丰登, 万民乐业,四方宁治。 |
《红楼梦》 第四回选段(清·曹雪芹) ……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 |
[盛世宏图]材料二:
[盛世危言]
材料三:它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中发展而来的盛世。纵向比较,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但是已经走到尽头。
——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