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7-27 浏览次数:2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代,从西周的“政自天子出”变为了“政自诸侯出”,而后又相继出现了“政自大夫出”、“政自臣宰出”的现象。这表明(   )
    A . 周王室统治广布四方 B . 争霸战争日益频繁 C . 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 D . 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 2.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 . 变法图强已成为历史潮流 B . 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 C . 门阀士族的等级不复存在 D . 实现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流动和转变
  • 3. 周王室与同姓诸侯或同姓诸侯之间的外交辞令中,“父”被用于年龄较低贵族对年龄较长贵族的称呼。战国之后,将“父”与“兄”“老”“师”等词连缀,用于非血缘关系的长辈,这是“父”的进一步泛化。这种变化( )
    A . 体现了儒家伦理体系的内涵 B . 表明礼乐制延伸至底层 C . 说明社会宗族推进社会变革 D . 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团结
  • 4. 在西周的文字记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的关系多么敌对,他们均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A . 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B .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C .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关系的纽带 D .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缓和
  • 5. 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引文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
    A . 农民徭役负担太重,没有劳动时间 B . 春秋战乱不已,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C . 井田制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 . 小农经济成为东方封建制的特点
  • 6. (2024·)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经历了划时代的变革。追根溯源,所有变革发生的根源都在于( )
    A . 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B .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 . 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削弱 D . 变法改革浪潮的推动
  • 7.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开创性的建树。主要表现为( )

    ①思想活跃奠定传统文化体系基础 ②社会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

    ③各国变法图强,开始推行郡县制 ④各国实行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8. 战国时,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取代,人性善恶的讨论成为争鸣的主题。据此可知此时( )
    A . 对人类自身的研究成为潮流 B . 社会政治结构变动影响观念变迁 C . 强化社会秩序成为诸子共识 D . 性恶论顺应了专制集权发展需要
  • 9. (2022高一上·肥东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
    A .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 .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 . 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 10. 《老子》、六经、《论语》等早期文献,透露出雍容、华贵、高雅、宁静的气质。战国中期以后的《战国策》、《韩非子》等书,显示了对于意志力、执行力、决断力的赞美和追求。这种变化反映(    )
    A . 百家争鸣趋向吸收融合 B . 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 C . 礼乐制度淡出历史舞台 D . 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
  • 11. (2024高二下·天津市期末) 将百家争鸣称之为“哲学的突破”时期的帕森斯注意到,较之其他几大文明,中国的“突破”显得最为温和。其实,就诸子时代而言,固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全新时代,却也绝非简单的“突破”或“断裂”。材料强调百家争鸣(   )
    A . 实现“哲学的突破” B . 呈现气血相承精神 C . 奠定传统文化基调 D . 完成思想理论整合
  • 12. 战国末期,荀子游历秦国,感慨“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汙(同“污”),其服不挑(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而汉初贾谊则认为“商君遗礼仪,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这反映了两者( )
    A . 阶级立场的不同 B . 文化趋向的迥异 C . 政治理念的同 D . 生活态度的差异
二、材料解析题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子学说兴起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乐文化的失范,即礼乐文化丧失了它应有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它已不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社会。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则正是在重重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的思考和理论探索。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说儒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他们一方面说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弃绝一切人为的造作,另一方面又倡导“道法自然”“无为”……墨家以宗教的热情和绝对平等的观念提出理论并躬行实践。

    ——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在传统意义上,中国历史就是集权的历史。“假设没有这样的中央集权,我们大多数的祖先都已不能生存,遑论(谈不上)及我们后代。”因为地理与统治的封闭性,中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正如黑格尔所说,中国是世界的“例外”。这种封闭性不仅令中国文化自成一统,也使历史在中国形成独特的样式。这种“中国特色”的历史不仅以宫廷权谋为主流,而且缺乏整个人类世界的历史背景,似乎中国完全独立于世界而存在,从大历史的视界来看,这种历史算不得真正的历史,而只是“中国志”而已,因为它完全是停留在中国视野内的一种“地方志”写作。

    ——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解决危机方法的特点,并指出其体现的共同点。
    2. (2) 提炼材料二所陈述的核心观点,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 14. 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文化大变动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王室衰弱,一些实力较为强大的诸侯趁机割据一方,并以武力控制周边的中小诸侯,形成了自己的霸业。诸侯国内部权力下移,以臣弑君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兼并战争愈演愈烈。春秋后期,周王室更加衰落,无力维护“学在官府”的体制,私人讲学兴起。进入战国,各国统治者纷纷招揽人才,一些大贵族还以养士竞争高下。

    ——摘编自蒋重跃《从历史印迹中走来的世界˙中国篇》

    材料二 2006年,北京广安门内大街原北京义利食品公司场址内出土窖藏战国货币两罐,内含包括赵国直刀、燕国明刀、三晋及燕的方足布等战国货币三万余枚,其中绝大部分为方足布币。据报道者称,这批方足布大概有70余种,发现有所谓“新品种”,如丰子、丰邑、武平类方足布等。广安门内大街附近地区战国时曾是(燕国)蓟丘南古道,也是北京城的起源地……燕国本来是通行刀币的国家,到了战国中晚期,燕国币制中出现了新的货币形态——布币。

    ——黄锡全《近十余年先秦货币的重要发现与研究》

    1. (1) 后人以“礼崩乐坏”来描述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一指出“礼崩乐坏”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礼崩乐坏”带来的积极影响。
    2. (2) 从材料二中提取信息,指出其反映的历史现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