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

更新时间:2023-08-09 浏览次数:2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4高三上·什邡月考) 《史记》中居于列传之首的是没有什么事功而仅仅是因为饿死首阳山也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三国志》传记的开篇也是功劳不大但由于重义轻利而与同窗割席的管宁。即使是普通百姓,特别是孝子贤孙、节妇烈女,都可青史留名。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品评人物(   )
    A . 以构筑民族认同为标准 B . 深受儒家道德观念影响 C . 体现宋明理学的价值观 D . 具有英雄史观的局限性
  • 2. 中国周边为海洋、草原、荒漠和高山环绕,形成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地理单元,其中最适宜农业发展、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位于东半部。同时,北方欧亚大草原、丝绸之路、南部多条山间河谷以及海上航路等诸多通道,使得中国在各个时期都与世界其他文明保持着一定的交流和联系。这可以用来说明中华文明(   )
    A . 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特点与独特地理环境有关 B . 多元发展、彼此间又有密切交流互动的典型特征 C . 最本质的特征是农业文明 D . “重瓣花朵”式的向心格局
  • 3. 《左传》记载晋灵公派鉏麑刺杀赵盾:“晋灵公不君。……宣子(指赵盾)骤(意为多次)谏,公患之,使鉏麑贼(刺杀)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有研究者对该记载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认为鉏麑死时旁边并无别人,他的心里活动从何而知?由此可知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 通过多种方法的使用一定能弄清历史的真相 B . 历史研究应该允许进行合理的推理与虚构 C . 若以上记载为假则没有任何历史研究的价值 D . 尚礼思想在作者生活的年代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 4. “唐山”概念源起于唐代,正式出现于清朝前期,并在晚清以后的侨界逐渐流传开来,演化成为一个通用性词汇。“唐山”代称祖国故乡,因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唐虞之世”象征着传统理想社会秩序,而闽粤方言中视陆为山。从“唐山”概念的内涵和演变中可看出(   )
    A . 侨民对祖国的认同 B . 唐朝的盛世局面 C . 晚清中国深受屈辱 D . 天朝上国的迷梦
  • 5. (2024高一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
    A . 唯物思想初步形成 B . 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C . 思想趋同愈加明显 D . 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 6. 1902年,章太炎在《订孔》中称,孔子“虚誉夺实”、“闻望过情”,乂称“孔氏,古良史也”,主张将孔子还原为先秦之孔子。1906年,他又说:“孔子最是胆小,虽要与贵族竞争,却不敢去联合平民,推翻贵族政体”。据此可知,章太炎(   )
    A . 完全主观臆断,缺乏科学精神 B . 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 C . 反对孔子权威,宣传民主共和 D . 有绝对化倾向,不利文化传承
  • 7. 宋朝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中,与"为天地立心"最为接近的是( )
    A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 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C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D . 和而不同,天下一家
  • 8. 先秦一位思想家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该思想家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墨子 D . 韩非
  • 9. 宋徽宗绘画具有博究细研的审物精神。据记载:“(宋徽宗)尝命人学画孔雀升墩障屏(下图是宋徽宗的《孔雀图》),大不称旨,复命馀子次第呈进。有极尽工力,亦不得用者。乃相与诣阙请所谓,旨曰:‘凡孔雀升墩,必先左脚,卿等所图俱先右脚。’验之信然,群工遂服。”据此可知,宋徽宗的绘画( )

    A . 展现了个性笔墨情趣 B . 开创了宋画写实之风 C . 追求不拘法度的意境 D . 受到了理学思想影响
  • 10. 中华文明与世界上诸多文明不同,“中土素无国教矣”。老子、孔子等先秦诸子“辨析名理,察于人文”,由是“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 。这表明,中华文明的内在特质之一是( )
    A . 重视现实生活实际 B . 农工商政和谐共存 C . 崇尚天人合而为一 D . 思想文化兼容并包
  • 11. 明洪武六年(1373),“以五帝、三王及汉、唐、宋创业之君,俱宜于京师立庙致祭”,营建“历代帝王庙”祭祀历史上18位重要的开国君主。清朝的历代帝王庙享祀帝王达到188位,包括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王朝的绝大多数帝王,并以历代名臣、功臣从祠。明清王朝的这一举措,意在(   )
    A .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 . 维护理学正统地位 C . 整合民族国家认同 D . 总结历代治国经验
  • 12. 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大一统的制度认同、血缘认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产生。当时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思想主张有(    )

    ①“定于一”    ②“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③“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④“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据如表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                                                                                                                        

    内容

    出处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管子·治国》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梁惠王》

    足国之道,节用而裕民……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实出百倍。

    《荀子·富国》

    A . 重视民本思想 B . 分封制瓦解 C . 农耕经济发展 D . 井田制崩溃
  • 14. 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韩非子说:“今轻刑罚,民必易之。犯而不诛,是驱国而弃之也;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则可谓伤民矣!”这表明两者(   )
    A . 重视民众的治理 B . 轻罪重刑的策略 C . 外儒内法的思想 D . 以刑辅德的理念
  • 15. 我国古代某思想家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该思想家(    )
    A . 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B . 构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 C . 撰写的《小学》成为幼童的行为规范 D . 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教条》影响后世
  • 16.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其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诗句,能够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内涵主要是(   )
    A . 自强不息 B . 和而不同 C . 崇德尚贤 D . 家国情怀
  • 17. 有学者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模式上建立了“礼仪之道”,在人格模式上建立了“君子之道”,在行为模式上建立了“中庸之道”。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 )
    A . 连续性 B . 包容性 C . 独特性 D . 多样性
  • 18. 李贽提出,“圣人知天下之人之身,即吾一人之身,我亦人也,是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通为一身矣”;“予窃谓欲论见之长短者当如此,不可止以妇人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这说明李贽(   )
    A . 肯定自然欲求 B . 主张个性解放 C . 具有平等观念 D . 批判君主专制
  • 19. (2023高二下·南宁期末) 屈原《国殇》中写道:“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曹植在《白马篇》中写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陆游在《病起书怀》中感叹:“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些作品透露出(    )
    A . 天下为公的精神 B . 为家为国的情怀 C . 以人为本的思想 D . 道法自然的态度
  • 20. 《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提出上述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
    A . 实行独尊儒术 B . 改变“无为而治”的政策 C . 加强集权统治 D . 遵循“儒法并重”的思想
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和谐教育。 子路曾经问孔子何谓“成人”,在孔子看来,“成人”的最高标准是“成圣”。所谓圣人,实际上就是有德有为的圣王。到宋代以后,儒家思想家形成了人人皆可学做圣人的观念,周敦颐在《通书》中自问自答:“圣可学乎?曰:可。”朱熹直接继承儒家明人伦的教育观,这对明代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王阳明猛烈抨击当时科举制度影响下的学校教育,认为当时的学校为了追逐功利,老师所教,学生所学,都完全失去了“明人伦”的立学本意。明清之际,以顾炎武为代表的儒士感怀山河破碎,明确提出以天下为己任的观点。

    ——摘编自李斌《论中国古代儒家的和谐教育思想》

    材料二  曹魏正始年间,玄学开始流行。玄学家本意在于批判当时名教虚伪化、形式化的堕落倾向,在思想上致力于儒、道的合流。淝水之战后,儒学逐渐形成了南学与北学,南学主要承袭魏晋玄风,北朝主要承袭东汉之遗风。在佛教盛行的唐代,许多儒家学者不断以儒学理论为基础,或以辨别华夷,或以强调忠孝,或以对社会的实际效果等方面,来反对佛教的.教义。安史之乱后,唐皇室虽已趋于衰落,但仍保持了以儒为本,和合三教的基本格局。

    ——摘编自郭应传《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学发展及其与佛、道关系》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儒家和谐教育的目标。
    2.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特点。
  • 22. (2023·沈阳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鲤鱼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其分布和食用价值在先秦时期已经为人所熟知。《诗经·陈风·衡门》一诗中对鲤鱼的记载,将其视为美味的代表:“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此后历代不断有对鲤鱼烹制方法的记载。除了直接食用之外,黄河鲤鱼也进入各类中医文献中,大量药方将鲤鱼肉、眼、鳞、鳔、尾等入药,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鲤鱼在中华文化中有自己的独特地位。蔡邕最早在词中创造出鲤鱼传书的典故,鲤鱼作为书信代名词的记载,在后来的历史时期延续,并逐渐普遍化。在中国的博物学传统中,往往将鲤鱼的这种象征意义归入到“灵异”之类的文献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则是《太平广记》中记述的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和传说。李白在《赠崔侍郎·其一》中也称:“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因“鲤”“李”二字同音,李唐统治者们对此颇为在意,一度禁捕鲤鱼。鲤鱼成为祥瑞,自唐以后已经基本定型。

    ——摘编自武强《历史地理变迁语境下的黄河鲤鱼研究》

    1. (1) 根据材料,概括鲤鱼在中国古代的主要价值。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鲤鱼在中华文化中独特地位形成的原因。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教的传入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的区别如此之大,以至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百年。

    ——摘编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材料二  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会通,构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其中沉淀着民族的经验与智慧、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这些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精神维系。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在世界文化史上绽放着璀璨耀眼的光芒。

    ——摘编自张岂之《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等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文化发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华文化的历史价值。
  • 24. 【中国传统文化】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计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的开幕上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或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槽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拟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