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上册 /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学习活动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测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11 浏览次数:11 类型:单元试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文明互鉴真硬核,融梗柠檬谁觉得。霸凌第一九九六,块链不知太难了。”2019年12月2曰,《咬文嚼字》编辑部以一首“顺口溜”发布2019年度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硬核”“融梗”“XX千万条,XX第一条”“柠檬精”“996”“我太难/南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霸凌主义”十条流行语入选。

    此次评选,编辑部依然坚持一贯的评选标准,考虑所选条目的“社会学价值”和“语言学价值”,在两者之间尽量寻找平衡点。流行语是时代的“脚印”,是时代在语言中留下的“痕迹”,反映时代特征,这一直是《咬文嚼字》评选年度流行语的标准。今年入选的“文明互鉴”“区块链”“XX千万条,XX第一条”等,年度特征无不明显。“打卡”最初一直在榜单上,最后落选就是因为它“太旧”了,没有今年的年度特点。流行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国人的语文生活。“《咬文嚼字》一直坚持把结构、含义、用法上是否有‘创新’作为评选流行语的重要标准。今年入选的词条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表示,有许多条目的流行度很高,但由于不符合这一标准落选了。比如“盘”“雨女无瓜”“夸夸群”等,都是因为语言上的“创新”不足而落选的。

    (摘编自“澎湃新闻”) 

    材料二:

    2019年的流行语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的时事动态,“霸凌主义”与中美贸易摩擦相关,“文明互鉴”体现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大国形象的能力与方向,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与往年相比,2019年的网络流行语所占比例进一步提升,这也反映了网络上年轻人话语权增强、网络流行文化进入现实生活的趋势。其中一部分与热点事件引起的争论有关,还有一些让人看不到“起源”,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柠檬精”更像是“羡慕嫉妒恨”与“杠精”指喜欢抬杠,不问是非、不讲道理,纯粹为反对而反对的人)的结合版,它的流行与网上存在的戾气有关。一些人把现实压力宣泄到网上,甚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对他人的挖苦上,以嘲讽他人为乐。 越来越多“柠檬精”的存在,会让网络空间的风气和氛围遭到破坏。与之相对,流行语“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更像是对一些人刻薄霸道、自以为是的批评话语。

    由此可见,年度流行语中的网络文化成分越来越多,而网络文化品质参差不齐的特征,也真实地反映在这些流行语中。对此,我们不妨以更加理性与宽容的视角来看待。我们要从更漫长的时间尺度上看待年度流行语。这些热词或许可以流行两三年,但能否真的进入汉语常用语系统,恐怕还需要更长久的观察才能得出结论。事实上,语言的形成与固定化,本就是一个非常漫长且内部自然淘汰的过程,那些过于粗鄙或只是一时流行的词,最终很难进入经典语言的范畴。

    年度流行语实际上是我们观察社会动向与文化生态的一个晴雨表,对理解当下的社会现实与未来发展 趋向大有裨益。而后世的观察者,也可以从中获得另一视角的历史记录。

    (摘编自西蒙《年度流行语凸显了何种文化生态》)

    材料三:

    2018年,中国互联网用户突破8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浏览信息、表达自我的主要渠道之一。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包括“锦鲤、杠精、skr、佛系、确认过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话、皮一下、燃烧我的卡路里”。这些流行语的语言形态和使用场景各不相同,这些流行语涵盖了祝福、赞赏、戏谑、反讽等口吻,有些是被社会事件引发,有些是被明星的言行带红,有些则是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描述常见的交际行为和心态。

    语言是生活的镜子,是心灵的映照和思维方式的投射,网络流行语也不妨被视作大众文化心态的一种 缩影,既折射出人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共同境遇,也蕴含着在当今社会具有高度认同感的情感态度。2018年的网络流行语中,褒义词占多数,大多充满幽默感, 彰显着人们更加积极、阳光的心态与更加轻松、向上的活力。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个年龄段、各个行业的人面对学业、事业、生活压力,渴望能通过努力奋斗取得成功、争取“C位”,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拼搏进取的激情活力,“燃烧我的卡路里”正是这种激情活力的青春表达。与此同时,人们也不免期盼小概率的幸运事件降临在自己身上。小幸运、小惊喜其实就像艺术创作中的灵感一样,并非从天而降,而是苦苦耕耘后的不期而至,但它的确让平淡的生活更添一丝滋味,仿佛意外之喜,“锦鲤”的流行正是这种心态的外化,在社交场合表达这种诉求,也可以达到减缓压力、释放紧张情绪和自我鼓励的效果。

    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系统对现实社会迅速、直接的反映,是反映社会文化的符号,不仅代表着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而且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杠精”是2018年度网络流行语中为数不多的贬义词,它的入选反映的是社会文化的包容。外来词“佛系”成为中国网络流行语,本身就说明中国社会文化的开放与包容。在许多场合,“佛系”一词取代了此前流行多年的“宅”,描述了面对竞争的坦然以及超越竞争的自足、平和心态,这种心态来自内心的安全感、富足感。相比之前流行的“寂寞”“鸭梨”等带有焦虑情绪的词语,“佛系”系列词语的盛行正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与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摘编自刘洋《流行语背后的文化心态》)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结构、含义、用法等方面是否有“创新”成为《咬文嚼字》评选流行语的唯一标准。2019年入选的词条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B . 对待网络流行语我们应该理性和宽容,那些过于粗鄙或一时流行的词,很难被人们看作经典语言。 C . 不少年度流行语来自人们对现实压力的一种宣泄,所以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情况,需要我们客观看待。 D . 作为大众文化心态的缩影,网络流行语充满正能量,彰显了人们积极的心态和轻松向上的活力。
    2. (2) 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通过举例论证了《咬文嚼字》编辑部十大流行语的评选兼顾了时代性和语言创新性。 B . 材料二以“柠檬精”等流行语为例,有力地论证了网络流行文化进入现实生活的社会趋势,引出下文如何看待网络文化的分析。 C . 材料一可以印证材料二的观点,两者都分析了流行语的社会学价值,即对于时代特征的反映。 D . 两则材料均是从2019年最新出炉的流行语谈起,通过翔实的例子说明流行语对观照社会文化的意义。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杠精”指喜欢抬杠,不问是非、不讲道理,纯粹为反对而反对的人。它入选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反映了大众文化的阳光心态。 B . 网络流行语就像老照片,再过一段时间,就会让我们发现不一样的意义与价值。 C . 年度流行语中的网络文化成分越来越多,这正是网络上年轻人话语权增强、网络流行文化进入现 实生活的趋势的重要反映。 D . “打卡”“雨女无瓜”“夸夸群”等词条落选2019年度十大流行语,主要是因为语言上缺乏创新,不能有效引导国人的语文生活。
    4. (4) 请简要概述材料三的论述层次。
    5. (5) 网络流行语对社会生活有哪些积极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请说普通话

    尚春江

    老同志,请你说普通话。

    山水老汉从儿子居住的小区出来溜达了一会儿,就记不住回家的路了。去问交警,儿子的家在哪?路咋走?可是,他费了老鼻子劲说出来的话,人家一句也没听懂。交警说,老同志,请你说普通话。

    可他哪里会说普通话啊。

    他又去问路边下棋的几个老头,几个老头听了他说的话,一个劲地摇头,说,听不懂,请你说普通话。

    可是,他真的不会说普通话。

    前天,儿子把他从老家里接过来。一来让他享受一下城里的生活,二来他老了,就他一人在家,儿子不放心。三番几次去接,他都不应。这不,儿子费了好些口舌才把他接到市里。

    然而,山水老汉在儿子鸽笼般的楼房里待不住,只在屋里呆上一天就觉得闷得慌,浑身没劲,烦躁。

    第二天一大早,儿子说,在屋里呆久了,出去走走,散散心。

    说完,儿子就去上班了。儿子原先在这个城市打工,后来出息了,现在当了经理,忙得脚不沾地,连陪他说话的工夫都没有。儿媳妇倒是下班就回家,但她是温州人,说话叽里呱啦的,他一句也听不懂。儿媳妇就给他说普通话。可是,他听得懂她说的话,她却听不懂他说的话。走走就走走。山水下了楼,出了小区的门,到街上逛。逛着逛着,在大街上七拐八抹的,一会儿就迷了路。按说,他当过兵,出过远门,说啥也不会迷路。可是,现在的城市,街道好像都差不多:都是高高的楼房,都是宽宽的街道,到处车挨车人挤人。一会儿,车开得呼呼的,好像赛跑;一会儿,都停在那里等红灯,好一阵子不动步。

    山水悠悠逛逛,像到集上赶集,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哪像在家里,哪里有棵草,哪里有道坎,他心里一清二楚,挤着眼也能摸回家。

    迷了路?问啊。鼻子下边有张嘴,山水就去问路。可是,他讲的是家乡掉了渣的土话,人家一句也听不懂。这时他才明白,村中那些打工的年轻人为啥都讲普通话了。那时,他还跟人家讲,当初自己因为说普通话,害得被退了亲,被退了伍,现在还是光棍一条。可现在,人家硬要自己说普通话,自己却把普通话忘得一干二净。

    问了半天,他也没问出回小区的路。没办法,他就给儿子打电话。儿子开车很快找了来,把他送回家。坐在沙发上,山水说,不在这住了。在这里,人家讲的是本地话,他听不懂;他讲的是家乡话,人家也听不懂。在这里,说话都是普通话,他不会。

    儿子想说,大,你不会学吗?小时候,人家都说你会普通话。

    但是,儿子没有问。他知道,那是他大心上的一道伤疤。

    那年,他大当兵回家探亲。老队长榔头看到一个人,穿着一身绿军装,背着一个绿挎包,站在山水家门口东张西望,知道是山水回来探亲了。就问,是山水啊?啥时候坐车回来的?

    哎呀呀,你是榔头叔叔吗?我是昨晚上回来的。叔叔,你知道我妈妈在哪里吗?山水说着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还向生产队长榔头敬了个礼。

    啥?你是“坐碗上”回来的?不是坐车啊?你妈妈是谁?是你娘?那我去叫你娘去。你娘在红芋地里出红芋呢。

    切!榔头队长听着山水说的普通话,嘴都撇到裤腰上了。

    一会儿,山水娘回来了。他娘干活时,脸上受了点伤,涂着红药水,横一道竖一道的。

    娘望着穿绿军装的山水,高兴得眼泪都出来了。要知道,那时候当兵,是很光荣的。有人找不到媳妇,只要军装一上身,说媒的立马就踢破门槛。

    娘说,山水,啥时候回来的?

    山水望着脸上横一道竖一道的娘说,你是谁呀?

    娘说,傻孩子,我是娘啊,你连娘都不认识了?

    山水紧紧握住了娘的手说,哎呀呀,你看看,你看看,我以为是隔壁的大娘呢,原来是我的妈妈哟。

    此后,有人说山水是“一年亲,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

    小资产阶级思想典型,上报到了部队。本来,山水已被部队当作入党提干的对象,此时泡了汤,提前退了伍。山水的未婚妻也退了婚。他娘提着礼到处找媒人说媒,但人家一听说是他,扭头就走。

    从此,山水就成了寡汉。如果不是捡了一个他做儿子,把他抚养成人,现在可能仍是孤家寡人。

    一连几天,儿子看他大山水整天躲在屋里,呆呆地,不言不语,像丢了魂。就说,大,是不是住不惯啊,那咱就回老家。

    啥?回家?那中啊!

    山水的眼中一下子闪出了亮光。在家里,他就不用说普通话了。种地,种菜,和一般大小的老年人拉拉呱,喂喂猪,养养鸡,遛遛狗,多好!

    (选自《华文小小说》)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山水在城里迷路的故事,表现了已不合时代节奏的山水与城市生活的格格不入。 B . 儿子想让山水来城里享享福,但事与愿违,不会说普通话的山水在城里生活得很不开心,他更喜欢家乡不用说普通话的生活。 C . 小说通过记叙出门转悠的山水由于不会说普通话,问路没人听得懂,所以连儿子的家门都找不到这一事件,表达了对山水已落伍的惋惜之情。 D . 小说中山水儿子这一形象是小说的线索人物,他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小说正是通过这一人物来推动情节顺利发展的。
    2. (2) 你认为山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经历对你有何启示?
    3. (3) 小说中写山水年轻时因说普通话而被退伍退婚的情节,运用了什么叙述手法?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劝学(节选)

    荀子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①则始乎诵 , 终孚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③,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文学也入乎耳箸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⑤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⑥,问一而告二谓之囋⑦.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⑧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⑨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注】①数:数术,即方法、途径,这里引申为“科目”。②没:通“殁”,死亡。③大分:大的原则、界限。④箸;通“著”,显明。⑤蝡;同“蠕”,微动。⑥傲:浮躁。⑦囋:形容言语烦碎。⑧向:通“响”,回音。⑨方:仿效。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B .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C .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D .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经,指经书,先秦“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但《乐》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B . 君子,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而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 C . 小人,通常指儒家定义的“君子”的反义词,儒家对小人的定义,指像小孩子那样说翻脸就翻脸,说变脸就变脸,出自孔子“唯女好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说。 D . 学者,“学”者,觉也,系指通过学问觉悟之人,即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而通达智慧的人。
    3. (3)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荀子认为,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人应该终身学习。 B . 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应该入耳入心,贯彻到行动中,表现在举止上。 C . 在荀子看来,《礼》是基础,《诗》《书》《礼》《乐》《春秋》涵盖了天地之间所有学习的内容。 D .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接近贤师,这样也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能通晓世事了。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②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5. (5) 本文在分析说理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第3段“学莫便乎近其人”的观点和《师说》中的哪些说法意思相近?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喻西境

    朱熹

    北岭苍茫雨欲来,南山腾踯翠成堆。

    稚杉绕麓千旗卷,野水涵空一鉴开。

    客路情怀元倥偬,今晨游眺却徘徊。

    自然触目成佳句,云锦无劳更剪裁。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苍茫”二字,状出空阔辽远的场景;“翠成堆”,描绘了群山环抱、抵苍翠欲滴的风貌,“腾踯”二字,用拟人手法,照应“雨欲来”三字,间接写出云层翻滚的场景。 B . 颔联,“绕”与“涵”相对,以前句之动显后句之静,用前句之疏形下句之密,促成视觉意象的变换。涵,原来是包容的意思,这里形容出碧水连天的壮观景象。 C . 颈联,诗人被这瞬息变换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一时间竟/忘记了自己还要赶路,旅途中的心情原是那般迫不及待,而今日清晨游览后,又不愿离开。 D . 前两联描摹山野景象,让读者身临其境,让诗人顿感心旷神怡,如人画境;诗人用笔墨记录这段偶遇,为后两联发出感慨做铺垫。
    2. (2) 朱熹说过“未觉诗情与道妨,尽除理障出理趣”,请结合本诗的尾联,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四、情景默写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
    2. (2) 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横执长矛、饮酒作诗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3. (3)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 6.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    ),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____,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____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渊明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受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流露出____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王船山不喜欢苏轼,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1. (1) 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的诗文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 B . 但他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是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 C . 但他通过诗文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 D . 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B . 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C . 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D . 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了美,被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 7. (2022高二上·郑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空竹为圆盘状,中有木轴,以竹棍系线绳缠绕木轴拽拉抖动。圆盘四周有哨口。拽拉抖动空竹时,各哨同时发音,高亢雄浑,如同松涛海浪。

    抖空竹历史悠久,群众基础稳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出现了“蚂蚁上树”“鹞子翻身”等新动作。抖空竹是靠四肢巧妙配合完成的运动项目,当双手握杆抖动空竹做各种花样技巧时,上肢与下肢的很多关节,再加上颈椎、腰椎,都在不同程度地运动着,因此抖空竹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城市的飞速发展,空竹存续的文化空间面临萎缩,因此,有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空竹进行保护刻不容缓。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继承和发展成为了今天的主要任务,抖空竹的技术技巧成熟完备 B . 抖空竹的技术技巧成熟完备,很多技术在今天又有继承和创新 C . 抖空竹的技术技巧成熟完备,继承和发展成为了今天的主要任务 D . 很多技术在今天又有继承和创新,抖空竹的技术技巧成熟完备
    2. (2)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D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 (3)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三处语病,请指出并修改。
五、话题作文
  • 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比如雕塑,基因等都是语言,还有有声的、无声的语言。语言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化。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