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威海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24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0分)
  • 1. (2023八下·龙马潭期末)  知名人士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尝到了民主的滋味。”与此相关的会议是(    )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2. (2024八下·雁江期末) 《彭德怀自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与这段记录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土地改革 B . 抗美援朝 C . 万隆会议 D . 日内瓦会议
  • 3. (2023八下·文山期中) 如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4. (2023七下·威海期末)  如图连环画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前的一段史实,连环画中所讲述的农业“合作化道路”经历的三个阶段不包括(  )

    A . 农业互助组 B .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 .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 . 人民公社化
  • 5. (2023七下·威海期末)  如图是1958年8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刊登的一篇通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B . 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C . 袁隆平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D . 掀起“大跃进”
  • 6. (2023七下·文登期末)  如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60年

    21.8%

    26.1%

    52.1%

    1965年

    37.3%

    32.3%

    30.4%

    A .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 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 7. (2023七下·威海期末)  某网站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足迹”专栏的解说词,要求以凝练的语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适合作“1966年-1976年”重大事件解说词的是(  )
    A . 举国欢庆,翻身做主 B . 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C . 拨乱反正,风清气正 D . 十年动乱,严重挫折
  • 8. (2023七下·威海期末)  如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两次“分地”的情形,两者的共同点是​(  ) 

    A . 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 . 都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 . 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 都走农业集体化道路​
  • 9. (2023七下·威海期末)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1978年-1992年为“市场化改革的初始阶段”,1992年到上世纪末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阶段”。能作为这两个阶段划分标志的会议(  )
    A . 中共十二大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 D . 中共十四大
  • 10. (2024八下·萧县期末) 这次大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这次大会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九大 C .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D . 中共二十大
  • 11. (2024八下·临清期末)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的是(   )
    A . 民主集中制的实行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D .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12. (2023七下·文登期末)  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的是(  )
    A .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B . 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C . 中央政府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议 D . 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 13. (2024八下·宁江期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 . 内蒙古自治区 B . 广西壮族自治区 C . 宁夏回族自治区 D . 西藏自治区
  • 14. (2023七下·威海期末)  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正式下水命名,舷号为“18”。这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中国自此进入航母三“舰”客时代。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交接入列的航空母舰是(  )

    A . “辽宁舰” B . “厦门舰” C . “武昌舰” D . “山东舰”
  • 15. (2023七下·威海期末)  如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合作探究时绘制的一幅示意图,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主题是(  )

    A . 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 B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 . 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合作 D . 全方位外交的布局
  • 16. (2023七下·威海期末)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搜集的不同时期的旧报纸资料。据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  ) 

    A .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 B . 从敌对到建交的中美关系 C .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努力 D . 反对美国的霸权
  • 17. (2023七下·文登期末)  1954年6月28日,中国、印度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有关各国中每一国家的领土主权和互不侵犯有了保证,这些国家就能和平共处并相互友好。”声明中的“原则”是指(  )
    A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求同存异” D . “承认一个中国”
  • 18. (2024八下·西安期末) 对于1971年10月25日发生的一件大事,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这个“转折点”是(  )
    A .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 . 万隆会议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
  • 19. (2023七下·文登期末)  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23年4月末,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4.85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120万户。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  )
    A . 第一 B . 第二 C . 第三 D . 第四
  • 20. (2023八下·怀宁期末)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如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反映出(  )

    20世纪70年代末“三转一响”

    20世纪80年代“四大件”

    20世纪90年代“三金”

    2000-2010年“一动不动”

    A . 经济持续增长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B . 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 C . 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 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 21. (2023七下·威海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代史年代尺(部分) 

    材料二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不辱使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自习近平《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三十周年大会上讲话》

    ​材料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别写出“改天换地”“伟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2. (2)  “深刻变革”时实行的什么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目前,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 (3) 材料二中的五个经济特区,哪一个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结合材料二地图和所学,说出我国在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 (4)  依据材料三,概括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结合所学,说出中共十九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22. (2023七下·威海期末)  2022年4月,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说:“广大青年要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中涌现出 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有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跃入冰河以生命换得朝鲜少年安然无恙的罗盛教……他们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被祖国人民称为“最可爱的人”。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年版)

    材料二:

    几代大庆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习近平

    ​材料三:“两弹一星”的研制,饱含着一大批科学家、干部职工和解放军官兵的心血和奉献。他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长期工作生活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建立基地,艰苦创业,不少人献出了宝贵生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材料四 :

    1. (1)  请结合所学,模仿材料一中划横线处的描述方式,再写出一位杨根思、罗盛教式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哪支军队? 
    2. (2) 材料二中的“铁人”是谁?铁人精神与焦裕禄精神都产生于什么时期?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举出一位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说出两例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4. (4)  材料四中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航天员是谁?“袁隆平”在国际上被称为什么?
    5. (5)  阅读了以上材料中人物的事迹,你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什么精神?
  • 23. (2023七下·威海期末)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 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从1950年夏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据统编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到 1957年,中国领导人可以以相当满意的心情回顾这一时期了。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也具有了中国特色。 

    ——编自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

    材料三:
     

    ——整理自《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依据哪一法律文件进行土地改革?依据材料一,简述这次土地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是指我国完成了制定的哪一国民经济计划?说出“经济制度按照马克思主义教导得到改造”是通过哪一事件实现的?
    3. (3)  指出材料二中在“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的? 
    4. (4)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指出这三个文件都与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通过对这一政策实施过程的解读,你能获得什么认识?
  • 24. (2023七下·文登期末)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在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它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不仅对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他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领导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两岸双方达成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 ____ ”,有力开展反分裂、反“台独”重大斗争……特别是他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新华网

    材料三: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摘自百度百科《科学发展观》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指出“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是在哪一年?邓小平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什么?说出邓小平南方谈话产生的影响。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材料二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什么?中共二十大强调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3. (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哪一年?在党的哪次大会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 (4)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说出“科学发展观”是以谁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