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 | 史论 | |
A | 《汉谟拉比法典》的许多条文涉及土地的转让、继承、出卖和租赁。 | 汉谟拉比时期土地私有制较为盛行 |
B | 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婚。 |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 |
C | 12世纪末,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 | 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
D | 《大宪章》规定未经教、俗贵族开会同意,国王不得向直接封臣征派补助金。 | 英国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 |
16世纪初和1800年欧洲部分国家纯农业人口比例(%)
材料一 众所周知,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但随着日耳曼、汪达尔等蛮族大量融入罗马社会,其经商头脑深深影响了西欧人的生活观念,日耳曼人也接受了罗马教育并发明了基于拉丁字母的文字。9世纪时,欧洲人频繁地前往阿拉伯人控制下的亚历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繁华城市进行贸易,11世纪时,意大利北部城市威尼斯重新建立起了西欧与东方的联系。中世纪欧洲就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摘编自张海《欧洲发展史新释——从古代到工业革命》等
材料二 13-14世纪,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城市自治权的出现促生了近代西欧地域文化的出现。14世纪后,人文主义者强烈疾呼以“人性”取代“神性”、以科学知识取代神学观念、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取代消极悲观的人生哲学。17世纪前后形成的科学理性观念,深刻影响着近代西欧社会。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观念甚嚣尘上,世俗教育和技术教育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近代西欧文化成为社会转型的支撑。
——摘编自冯英《人文主义: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
材料一:1763至1914年间作为一个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据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始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期的漫长过程的非凡顶峰。随着权力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经一跃而成为世界的中心。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国际会议 | 主要内容 |
巴黎和会 | 与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条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
华盛顿会议 | 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 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 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
材料:世界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部分)
人物 | 贡献 |
彼特拉克 | 《歌集》 |
马丁•路德 | 《九十五条论纲》 |
阿克莱特 | 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
卢梭 | 《社会契约论》 |
西蒙•玻利瓦尔 | 拉美反抗殖民统治的领袖 |
贝尔 | 发明电话 |
甘地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莱特兄弟 | 发明飞机 |
扎格鲁尔 | 现代埃及之父 |
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内在关联。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选三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人物确定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阐释。(要求:历史人物和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材料:14-15世纪,随着海内外商业的发展,中世纪基督教“守贫节欲”的道德观逐渐被“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的观念取代,商人作为一支社会力量在英国渐渐兴起,逐渐成长为一个不可令人小觑的社会阶层。早期英国商人的融资主要靠师徒、亲戚、朋友、同事等亲朋关系的借贷。由于英国早期市场流通中金银等硬通货不足,所以交易空前地依赖债券、纸币、支票等各种信用手段。商人家庭对孩子的培养非常严格,每天通过朗读《圣经》等宗教书籍,对他们进行宗教和道德教育。商界家庭尤其注意培养孩子的簿记习惯和理财意识,一些家庭很早就让孩子尝试着管理账目,以强化对金融脆弱性的感知。拥有巨大财富的大商人主要通过控制城市政权、参加议会来分享政府中的部分权力,从而在政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编自王瑞红《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的家庭教育及时代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