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3年中考二模地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21 浏览次数:2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strong><strong>(</strong><strong>本大题共</strong><strong>30</strong><strong>小题,每小题</strong><strong>2</strong><strong>分,共</strong><strong>60</strong><strong>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strong><strong>)</strong>
  • 1. 湘西十八洞村得名于当地十八个溶洞,十八洞村曾是全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现在乡村巨变,成为成功脱贫的典范。读十八洞村附近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 . 平原 B . 高原 C . 丘陵 D . 山地
    2. (2) 在图示区域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河流干流大致自东向西流 B . 乙处为山脊 C . 山茶树都分布在海拔750米以下的区域 D . 甲处山峰最高
    3. (3) 十八洞村由过去的“特困村”变成“富裕村”,下列开发措施合理的是( )

      ①开发溶洞景区,吸引游客                ②兴建大型轮船码头,发展水运

      ③种植山茶树,增加收入                    ④开采清洁的山泉水,灌装出售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2022年6月11日凌晨2时36分,位于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的巴德岗市发生里氏4.7级地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的地理事物正在不断变化,对于他们的变化及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海属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地带,面积逐渐缩小 B . 喜马拉雅山是板块挤压运动的结果,高度逐渐降低 C . 阿尔卑斯山是板块张裂运动的结果,高度逐渐降低 D . 地中海地处两大板块挤压地带,面积逐渐缩小
    2. (2) 尼泊尔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是因为( )
      A .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地形起伏大 B . 位于高山地带,雪崩撞击作用强 C .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D . 位于国家边境之间,边境冲突激烈
  • 3. 以下是张老师写的一条微博,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这两天的气温跳水,早晨出门即便毛衣秋裤还是会感到阵阵寒意。中午天气变得暖和起来,和老师们一起漫步校园,边赏景边交流,好不惬意。

    到了下午结束工作,走出教室那天却变了,北风呼啸,黄沙满天,开车返程,竟似游走在沙阵之中,时而沙尘滚滚让路变得朦胧,那些纸片,塑料袋倒是得了势,乘风直上,成了空中的打击力量,在苍白的阳光下,绚出一种诡异的光,恍如末日。

    1. (1) 文中反映了天气的特点是( )

      ①反映一个地区短时间大气状况            ②反映一个地区多年平均大气状况

      ③时刻在变化                            ④变化不大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2. (2) 文中描述的天气现象是( )
      A . B . C . D .
  • 4. 读加拿大地理位置图、加拿大人口与矿产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加拿大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 )
      A . 沿海地区 B . 内陆地区 C . 南部地区 D . 沿河地区
    2. (2) 影响加拿大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气温            ②矿产资源            ③交通            ④开发历史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5. 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和“乙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印度和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

      ①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比较大

      ②发展中国家

      ③工业高度发达

      ④地形特征是西高东低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②④
    2. (2) 农作物分布跟气候、地形等直接相关。读图,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
      A . 东北部和半岛沿海 B . 西北部和半岛沿海 C . 西北部和东南部 D . 西北部和东北部
    3. (3) 造成印度粮食生产很不稳定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 . 寒潮 B . 地震 C . 霜冻 D . 旱涝灾害
  • 6. 北极科考题材纪录片《光语者》记录了我国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的工作和生活。下图为北极地区简图和黄河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黄河站工作人员所需果蔬均需外运,这是因为( )
      A . 该地气候寒冷,无法生产 B . 该地没有土地资源 C . 为了节省科学考察费用 D . 临近海洋,运输便利
    2. (2) 符合极地保护精神的科考项目是( )
      A . 记录夏季气温,拟建避暑胜地 B . 观测动物迁徙,制定捕猎计划 C . 勘探矿产资源,建立工业基地 D . 监测海冰动态,研究气候变化
  • 7. 非洲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洲东部国家肯尼亚的东北部,一排排巨大的“蓝板”镶嵌在草原上。“蓝板”是中国企业在肯尼亚建设的大规模光伏发电站,电站的修建大大降低了当地清洁能源的价格。图1为肯尼亚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图2为肯尼亚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3为光伏电站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肯尼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东南临印度洋 B . 首都是内罗毕 C . 位于西半球 D . 黑色人种为主
    2. (2) 肯尼亚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①干季时太阳能丰富    ②政府支持    ③中国企业承建,技术先进    ④地形平坦开阔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8. “小饼烤炉加蘸料”是淄博烧烤的标志性特征,其中淄博小饼是用山东本地生产的优质面粉烙出,成为了淄博烧烤的灵魂所在。据此推测当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 . 水稻 B . 油菜 C . 青稞 D . 小麦
  • 9. 我国的净增人口数主要是当年出生人口数减去当年死亡人口数。读“我国2011-2021年全国净增人口统计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显示我国净增人口数( )
      A . 持续减少 B . 持续增加 C . 2021年最少 D . 先增后减
    2. (2) 近年来我国人口总数( )
      A . 增长变缓 B . 逐年减少 C . 呈波动减少 D . 快速增长
    3. (3) 针对我国目前的人口状况,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继续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②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③改善医疗条件,大幅降低死亡人口数

      ④健全生育政策和相关社会经济政策配套衔接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0. 伴随我国工业水平提高,2019我国高速磁悬浮列车获得重大突破.时速超6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正式下线,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
    A . 新能源的利用 B .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 . 新市场的开拓 D . 新原料的使用
  • 11. 读粤港澳大湾区相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 . 位置优越,政策支持 B . 海陆空交通便捷 C . 港澳独特的优势引领 D . 矿产丰富,空置土地多
    2. (2) 据右图可知,香港的年降水量并不算少,但严重缺水,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B . 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C . 人口密集、用水量大 D . 位于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 12.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示意“我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首批“海绵城市”大多数分布在( )
      A . 非季风区 B . 第二阶梯 C .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D .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2. (2) 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当地( )

      ①用地紧张        ②交通压力        ③雨季内涝        ④淡水不足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3. 上海的小明计划利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游览线路。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四条游览线路中,下列景象可能在途中看到的是( )

      A . ①线“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B . ②线“沙漠驼铃印晚霞” C . ③线“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 . ④线“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 (2) 图中游览线路与经过的“主要地形区"及“土地利用类型”的连线,正确的是( )
      A . ①——东北平原——旱地 B . ②——东南丘陵——林地 C . ③——内蒙古高原——草地 D . ④——四川盆地——水田
  • 14. 铁画是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其既有国画的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彰显了温厚隽永的文化底蕴和道劲坚韧的艺术质感。如图为一幅铁画作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铁画作品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
      A . 气候干旱 B . 终年炎热 C . 降水较多 D . 昼夜温差大
    2. (2) 图中景观常见于我国( )
      A . 南方地区 B . 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 15. 下列关于云南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云南被称为“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 B . 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C .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临近东南亚 D . 矿产丰富,被誉为“世界原料仓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strong><strong>6</strong><strong>个小题,每空</strong><strong>1</strong><strong>分,共</strong><strong>40</strong><strong>分)</strong>
  • 16.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能指示物候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右图为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地球运动位置示意图。

    1. (1) 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与地球的运动密切相关,一年中我们会经历二十四个节气,每相邻两个节气间隔约天。
    2. (2)   2023年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将于6月16日至18日举行,其间最接近的节气是,此时云南省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3. (3) 材料二:暑伏又称“三伏”,分为初伏(头伏)、中伏(二伏)和末伏。右表是我国2023年的三伏天时间表。三伏期间,我国部分地区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习俗。

      初伏

      7月21日至7月30日

      中伏

      7月31日至8月9日

      末伏

      8月10日至8月19日

      该习俗最有可能出现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三伏时,太阳光的直射点逐步向

      (填“南”或“北”)移动。

  • 17. 下图为欧洲气候类型图,欧洲地形图及沿10°E经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欧洲东邻亚洲,北临北冰洋、西临洋、南临地中海和黑海。
    2. (2) 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40°到(填纬线名称)之间,主要位于五带中的
    3. (3) 欧洲气候类型多样,其中分布在大西洋沿岸的是典型的气候。
    4. (4) 欧洲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低,沿10°E经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反映出的地势特征是
    5. (5) 左图中甲地区附近河流受地形地势影响.多数河流流向大致为
  • 18. 日本与俄罗斯是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国家,但两国自然、人文环境大不相同。读两国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日本西隔与俄罗斯相望,该海域东岸的日本冬季降雪特别“豪”,形成“雪墙公路”,分析该地冬季降雪量特别大的原因是
    2. (2) 日本和俄罗斯两国工业发达,且都分布不均。日本的工业大都集中分布在,原因是;而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3. (3)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油气资源主要通过(交通运输工具)输往欧洲国家和亚洲的日本、中国等地。
    4. (4) 第32届夏季奥运会在日本东京举行,项目组委会用了大约40000块木材建筑奥运村广场的主体结构。这种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的建筑,可以预防并减轻灾害的影响。
  • 19.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实地察看长江沿岸生态环境和发展建设情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发展新理念。

    材料二:下图是长江流域及长江三角洲区域图

    1. (1) 读图甲可知,最大的水利枢纽③是;城市④是,是长江上游产业带的核心城市。
    2. (2) 图乙中城市⑤是,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连接该城市与南京的铁路干线⑥是线。
    3. (3) 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请分析长江航运价值高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4. (4) 长江下游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列举一个)
    5. (5) 长江流域某些地区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多生产一些粮食,曾倡导“围湖造田”。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理念,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并说明理由
  • 20. 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某同学把我国青藏地区和东北地区进行了对比,并做了如下学习笔记。请你阅读图文材料,将他的学习笔记进行完善。

    材料一:青藏地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东北地区被誉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材料二:下图为青藏地区和东北地区图。

    1. (1) 区域位置对比: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东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地形单元)
    2. (2) 区域差异对比: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主要是。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有以气候为主,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3. (3) 区域可持续发展:①国家在阴影区域乙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其重要目的是为了;②“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有人提议在东北地区利用冰雪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有人却不支持,请说明理由:
  • 21. 读材料和云南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云南山地众多,山区面积占94%,境内没有大型平原,多山间小盆地,俗称“坝子”,坝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

    1. (1) 云南是构建连接东南亚“泛亚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中的三条铁路干线都起始于云南省的

      省会城市A,其中表示中老铁路的是(填数码)。

    2. (2) 图中东南亚与云南省边境线最长的国家是
    3. (3) 据材料可知,云南地形以高原和为主,受地形影响、该省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4. (4) 泛亚铁路在修建过程中,多建有许多桥梁和隧道、其主要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