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4年 |
议会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家庭炉灶释放烟尘的法案,但这一法律约束力较弱,对伦敦的空气污染并没有什么作用 |
1853年 |
国会制定了《(首都)烟公害减少法案》,要求制造厂“尽可能消耗或燃烧”他们火炉中里排出的“全部烟” |
1863年和1874年 |
分别通过《碱业法》控制制碱业有害气体的排放 |
19世纪晚期 |
英国很多污染严重的城市也都通过了反烟法律,并且雇佣了烟督查来实施它们,但效果不尽人意 |
著名领导人物 |
地位及经历 |
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 |
委内瑞拉独立运动的先驱。曾亲自参加了法国大革命 |
西蒙•玻利瓦尔 |
“拉美解放者”。目睹了法国大革命,他于1799年和1803年两度赴欧,他深受欧洲政治生活特别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民主自由情绪的感染 |
何塞•德•圣马丁 |
拉美独立战争的领袖。常读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注意从拿破仑身上吸取教训 |
材料一:在17世纪的英国,大力倡导宽容精神的代表人物就是约翰•洛克。洛克不仅由于反对君权神授、捍卫自然权利和开创三权分立理论而成为西方现代民主理论的奠基人。而且也以提倡宗教宽容而确定了英国启蒙思想的基调。1685年,洛克在一封长信中说:“任何私人都无权因为他人属于另一教会或另一宗教以任何方式危害其公民权利的享受。他作为一个人而享有的一切权利以及作为一个公民而享有的公民权,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无论他是基督徒,还是异教徒,都不得对他使用暴力或予以伤害。”
——摘编自赵林《宽容•启蒙•革命》
材料二:从1640年革命初期到1688年“光荣革命”前的几十年中。先是国王对议会采取不合作策略;继而是革命阵营内部各派政治力量之间互不妥协;再后是议会妥协过渡,君主专制复辟,博弈过程总是以零和博弈或负和博弈而结束的。最后在“光荣革命”中,国王、辉格党、托利党以及两党内部各派,对各方利益要求理性地加以综合权衡,并在关键时刻和问题上适时地作出必要而适度的让步,终于取得了理想的正和博弈效果,完成了建立现代宪政的历史伟业。
——摘编自程汉大《1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的博弈分析》
19世纪60~70年代,美国人汉密尔顿指出:如果实行自由贸易,美国确能毫无困难地从国外获得他们需要的工业品,但是,美国本国的商品出口却遭受到许多重大威胁性的障碍。如果实行保护政策,一方面可以改变这种不平等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加美国的财富。
德国人李斯特反对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他认为,各个国家必须根据其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当时德国的新兴产业刚刚发展,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和自由贸易理论就像湖水一般地涌入德国市场,损害了德国的利益。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主编《世界经济史》
根据材料,提炼美国人汉密尔顿、德国人李斯特对自由贸易的相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观点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材料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曾动情地说:“有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难题不能解决?有这些愿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年轻人,就一定能造出‘争气弹’来。”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英国人T•菜维于1985年提出的,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技发展与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教学用书、百度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