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训练

更新时间:2023-08-17 浏览次数: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16七上·黔西南期中) 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作用开始于(  )

    A . 春秋战国时期 B . 秦汉时期 C . 隋唐时期 D . 宋元时期
  • 2.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

    A . 诸侯争霸 B . 百家争鸣       C . 商鞅变法  D . 铁器与牛耕
  • 3.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
    A . 耜耕 B . 牛耕 C . 耧车 D . 机耕
  • 4.

    某同学利用右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

    A . 西周分封 B . 春秋五霸 C . 战国七雄 D . 秦灭六国
  • 5. 2014年5月6日,为期一周的安徽省颍上县第九届管子文化旅游节开幕。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他辅佐下列哪为诸侯成为春秋首霸(    )
    A . 秦孝公 B . 晋文公 C . 楚庄王 D . 齐桓公
  • 6. (2014·聊城)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最主要的是因为(    )

    A . 分封制的推行 B . 百家争鸣的活跃 C . 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D . 合纵连横的开展
  • 7. 下列历史人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成为春秋霸主的是(   )

    A . 晋文公   B . 齐桓公 C . 楚庄王  D . 秦孝公
  • 8. 下图为春秋战车复原图。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 )

    A . 经济的发展 B . 战争的需要 C . 运输的需求 D . 社会的安定
  • 9. 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与哪一制度的衰落(    )
    A . 世袭制 B . 禅让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10.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 .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 鲁国国君很傲慢 C . 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 . 周王室地位衰落
  • 11. 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

    A . 晋文公 B . 秦穆公 C . 楚庄王 D . 齐桓公
  • 12. 《论语》中说“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春秋
  • 13. 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

    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

    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4. (2020七上·高州月考)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

    A . 大变革 B . 大一统 C . 民族政权并立 D . 专制皇权加强
  • 15. 某七年级兴趣小组围绕某一研究主题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收集了以下资料,据此判断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A . 分封制的实行 B . 春秋时期的经济状况 C . 周王室衰微 D . 春期时期各国的改革
  • 16. 《史记》中记载:楚庄王经过长期的斗争,凭借强大的武力吞并了周围的一些小国,于是来到洛河,耀武扬威地在周朝的疆界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起了九鼎的大小和轻重。下列不能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A . 楚庄王欲取代周天子的地位 B . 周朝迁都太频繁,遭到了异姓诸侯的反叛 C . 原有的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D . 周王室势力弱于楚王势力
  • 17. 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下列属于春秋时期霸主的是( )

    ①齐桓公    ②晋文公    ③楚庄王    ④秦穆公    ⑤周平王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②④⑤ D . ②③④⑤
  • 18. 春秋以前,军队的编制主要是根据战车作战的需要来组织的……到了春秋时期,为了适应山地作战的需要,各诸侯国不断扩大步兵数量,使步兵逐渐成为独立的作战兵种。步兵的兴起说明( )
    A . 社会趋向和平 B . 制度不断变迁 C . 交通更加发达 D . 战争规模扩大
  • 19. 山戎(春秋时期少数民族)特有的“戎菽”(大豆),因为齐桓公征伐山戎而“布于天下”。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 . 诸侯争霸战争导致了山戎灭亡 B . 诸侯争霸战争促进了各族经济交流 C . 诸侯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更替 D . 诸侯争霸战争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二、非选择题
  • 20. 看图回答问题

    1. (1) 观察地图,春秋时期较强大的诸侯国有哪些?它们来源于哪一制度?
    2. (2) 对比春秋时期两幅地图,对这一时期的诸侯争霸战争,你如何看待?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顷王(前619年-前613年),继位时,竟致于无钱办理周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鲁文公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月了。

    材料二:马踏湖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的北部,景色秀丽,被人们称为“北国江南”。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称霸六国时,齐桓公会盟各路诸侯,众诸侯唯恐落入齐桓公圈套而率大军前来,聚兵列阵,平地马踏成湖,因此得名“马踏湖”。

    1. (1) 材料一说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有什么特点?
    2. (2) 齐桓公为什么能够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 22. 材料一

    牛耕                                  铁器

    1. (1)  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2. (2)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