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5节 熔化与凝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5 熔化...

更新时间:2023-11-10 浏览次数:4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七上·义乌期末) 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中会发生的是 ( )
    A . 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一定保持 0℃不变 B .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C . 把一块-10℃的冰放到 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 D . 水的沸点不会低于 100℃
  • 2. (2023七上·嘉兴期末) 下列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 . 雾的形成属于汽化 B . 露的形成属于液化 C . 霜的形成属于凝固 D . 雪的形成属于熔化
  • 3. (2023七上·龙港期末) 图像能简洁直观地表达出物质的特性,下列图像反映的物质特性描述错误的是( )
    A . a 物质是非晶体,b 物质是晶体 B .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T℃ C . a 物质的比热大于 b 物质的比热 D . a 物质的密度大于 b 物质的密度
  • 4. (2023七上·玉环期末) 民间俗语蕴含着大智慧,下列对俗语解析错误的是(    )

    选项

    俗语

    蕴含的科学知识

    A

    真金不怕火炼

    火焰温度低于金的熔点

    B

    早穿棉袄午穿纱

    内陆多砂石,砂石比热小,造成气温温差大

    C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下雪不寒化雪寒

    形成雪是吸热过程,化雪是放热过程

    A . A B . B C . C D . D
  • 5. (2023七上·玉环期末) 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A . 水结冰 B . 加热碘晶体 C . 针状雾凇 D . 露珠
  • 6. (2023七下·北仑期中) 如图所示,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 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 )

    A . 没有熔化 B . 熔化一半 C . 熔化小于一半 D . 熔化超过一半
  • 7. (2023七上·南浔期末) 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B . 易拉罐中的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会降低 C . 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D . 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 8. (2023七上·兰溪期末) 下表是常见物质的熔点(单位:℃)表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410

    232

    660

    固态酒精

    -117

    1535

    海波

    48

    固态水银

    -39

    固态氮

    -210

    A . 生产中人们不能用铝制的容器熔化铁 B . 232℃的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升高 C . 灯丝用钨丝制成是因为钨属于非晶体 D . 48℃的海波不可能是固液共存的状态
  • 9. (2023七上·兰溪期末)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下列关于节气中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谷雨”,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 . “白露”,露是空气中的小冰晶熔化形成的 C . “霜降”,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 . “大雪”,雪是空气中的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 10. (2023七上·德清期末) 强冷空气的到来使莫干山变成了冰雪世界!及目之处,雪树银花,如梦如幻般出现了玉树琼花的雾凇景象!(如图)雾凇的形成过程主要是(    )

    A . 凝华 B . 液化 C . 升华 D . 汽化
二、填空题
  • 11. (2023七上·义乌期末) 如图所示是 A、B 两种质量相等的不同固体,同一热源均匀加热,两种固体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在 20min 时 A 固体吸收的热量 B 固体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中 是非晶体。

  • 12. (2023七上·义乌期末) 小应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他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所示。

    1. (1) 实验验证了小应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了 (填“高”或“低”)。
    2. (2) 盐水的比热容 凝固后的固体比热容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3. (2023七上·嘉兴期末) 小嘉给某固体物质持续加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数据见下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6

    -4

    -2

    0

    0

    0

    1

    2

    3

    1. (1) 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在答题卷上相应图中画出变化的图像。
    2. (2) 分析图表可知,从第2分钟至第4分钟,该物质的温度变化情况是 。
    3. (3) 进一步分析图表可知:该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 14. (2023七上·龙港期末) 某小组同学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并绘制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 (1) 要完成该实验,除图中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 (2) 由图乙可知:冰是 (晶体/非晶体),理由是
    3. (3) 0~2分钟升温比8~12分钟快,原因
    4. (4) 实验过程中,烧杯中气泡出现如图丙现象,该现象出现的时间最接近图乙中的_________。
      A . 第4分钟 B . 第8分钟 C . 第16分钟 D . 第28分钟
  • 15. (2023七上·杭州期末) 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记录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 (1) 通过烧杯中的水对试管中的冰加热,目的是
    2. (2) 第4分钟时,试管中物质的状态为。(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
    3. (3) 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原来是水中加入盐后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盐水的凝固点应0℃。(填“小于”或“大于”)
三、实验探究题
  • 16. (2023七上·玉环期末) 小柯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克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他根据所记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加热至10分钟时,该物质在试管内的状态为
    2. (2) 由图乙可知,物质在AB段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吸收的热量。
    3. (3) 老师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图乙数据有问题,依据是
    4. (4) 若小柯继续不断加热,试管里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 17. 做“研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时,小华发现冰熔化有快有慢,提出影响冰熔化快慢因素的两个猜想。猜想1:环境温度可能会影响冰块熔化的快慢。猜想2:冰块的形状可能会影响其熔化的快慢。
    1. (1) 列举生活中的一个实例说明“猜想1”是合理的:
    2. (2) 小华设计的探究“猜想2”的实验方案如下:

      a.量出3份50 mL的蒸馏水,分别倒入容积均是50 mL的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塑料模型盒中;

      b.倒入模型盒中时确保没有水溅出;

      c.把模型盒放到冰箱冷冻室里,冷冻足够长的时间;

      d.将模型盒从冰箱里取出来,将冰块迅速倒进标注字母A、B、C的3只烧杯中(实验中3块冰的表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

      e.观察记录3个冰块完全熔化所用的时间。

      ①实验方案中设计步骤a、b的目的是

      ②实验结果可能证明,冰块的形状(填“会”或“不会”)影响其熔化的快慢,三种形状的冰块中,熔化最慢的应该是

    3. (3) 冰熔化时要(填“放出”或“吸收”)热量,熔化过程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熔化温度为
  • 18. 小李同学在常温下做“探究冰和石蜡熔化特点”的实验,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 (1) 图甲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填“可行”或“不可行”)的。
    2. (2) 图乙是探究“石蜡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此实验中的加热方式优点是
    3. (3) 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小李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
四、解答题
  • 19. (2024七下·义乌开学考) 如图所示是小科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时做的两个实验。

    1. (1) 图甲是小科在杯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其中气泡是由形成的,白雾是由形成的。
    2. (2) 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小科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已知碘的熔点是113.5℃。请你分析小科的猜想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 20. (2023七上·杭州期末)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时,将国家游泳馆“水立方”改造为“冰立方”(如图)的建设中,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热管温控节能技术,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通过热管技术输送至看台上,以热风形式吹向观众,起到极好的节能减排作用。热管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外壳材料采用导热性好,熔点高的铜来制作,在外壳内衬垫一层多孔材料的吸液芯,芯中充入一种液态介质,其中心为气腔。液态介质由于在内部不断发生物态变化,能从一端跑到另一端,又从另一端回到原来一端,循环往复,实现热量的“搬运”。介质运动路线由图中箭头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作外壳材料的铜所具有的“导热性好,熔点高”等特征属于性质(选填“物理”或“化学”)。铜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 (2) 在热管中,A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甲、乙两处为热管外侧附近区域,根据热管功能分析,相对更靠近观众席的区域为处。(填甲或乙)
    3. (3) 根据温控管的特征,所选择的介质应具备的特点。
  • 21. (2023七上·德清期末) 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

    1. (1) 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 . 图甲图像说明该湖面的冰块为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B . 由图甲可知,等质量的水当温度为4℃时,密度最大,体积最大 C . 因为水的反常膨胀,虽然表面的水结冰,但湖底的水可能还是液态,利于水中生物越冬
    2. (2) 水不仅在液态时密度随温度变化有反常现象,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化也会出现反常现象。小德妈妈在网上购买了如图丙所示的三个塑料制冰模具,每个模具内部容积为500厘米3。现小德用模具盖好盖子制冰,为了使制冰时模具及盖子不变形且不顶开盖子,则小德每次用这三个模具制冰时加入水的总体积最多为多少?

      (已知:ρ=0.9×103kg/m3 , ρ=1.0×103kg/m3

五、综合说理题
  • 22. (2023七上·临海期末) 夏日冰杯(如图甲)是一种能冰镇饮料的杯子,它由食品级材料制成,杯壁分内外两层。隔层中的液体大多为纯净水,为增加美观,通常加入食用色素。杯子的简化结构如图乙所示。使用前将它倒放在冰箱冷冻室里,待隔层里面的水结冰后,拿出倒入饮料,即可享受夏日冰爽的感觉,省去了每次加冰的麻烦。但要注意的是,冷冻杯子时必须倒放否则杯底冰层过厚会使杯子破裂。使用时,外璧会湿润,不可随意放置,以免弄湿其他物品。试分析使用夏日冰杯时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