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2023)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

更新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南宋有学者记述:“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这反映了“南市”在当时( )。

    ①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

    ②已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

    ③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④贸易通宵达旦,往来不绝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2. (2022高三上·如皋月考) 唐宋时期人们注重服饰仪表,有“衣裳不知洁,人前满面羞。行时无风采,坐在下行头”的诗文记述;朱熹更指出“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据此可知唐宋时代(   )
    A . 理学观念影响了生活服饰 B . 礼仪教养的准则深入人心 C . 史料实证可借助诗文记述 D . 崇尚穿着折射了社会富有
  • 3. 下列哪一诗句反映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与另外三个不属于同一个时期( )
    A .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多 B .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D .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4. (2022·大连模拟) 我国古代士大夫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一向在作品中乃至生活中避免谈“钱”“俸禄”等话题。但宋代一些文学家却打破了这一禁忌,如宋初著名文学家、“八年三黜”的一代诤臣王禹偁就屡屡让“俸钱”成为自己诗歌的话题。如《自笑》:“年来失职别金銮,身世漂沦鬓发残。贫藉俸钱犹典郡,老为郎吏是何官。”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 . 宋初理学尚未成为士大夫们的主流思想 B . 强谏贬官是王禹偁相对贫困的主要原因 C . 不避讳谈钱体现了士人理性的人格特点 D .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向钱看”成为时尚
  • 5. 北宋出现以下现象:科考中,南方人优势明显且出现南北分卷制度;全国20万户以上的大州,北方仅有11处,南方达到44处;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以上现象共同反映了( )
    A . 南北差异缩小 B . 社会经济变化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国家政策调整
  • 6. 下图为南宋刘松年创作的《罗汉图》。该图将佛教壁画中守护在菩萨身边的罗汉,变成游山玩水的世俗僧人,其形象已不再具有早期怪异的西域特征。旁绘一小僧展衣接受树上猿猴献果。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 .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艺术风格变化 B . 佛教的传播影响主流思想变动 C . 绘画技术进步促进宗教艺术发展 D . 儒学世俗化带动社会风气变迁
  • 7. 《宋会要辑稿》中记载:“今后遇有将田产典卖,两家各赍 (ji意为带着)砧 (zhen)基簿 (即田产底帐、凭证)及契书赴县对行批凿 (意为检验确实),如不将两家簿对行批凿,虽有契砧干照,并不理为交易。”这主要说明宋代( )
    A . 土地交易的法制化 B . 土地规模日益分散 C . 政府规范土地买卖 D .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能够印证此观点的史实有宋代( )

    ①出现一批以工商业著称的集镇

    ②对外贸易量远超以往任何时期

    ③开始使用纸币作为一般等价物

    ④出现了实力雄厚的徽商和晋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下面是某学者统计的唐宋税收和货币情况比较表。据此可知,宋代( )                                                                                                                                                                                                                                                                                              


    户数

    (万户)

    平均亩数

    (亿亩)

    岁入

    岁入

    布帛棉

    税钱

    (万贯)

    间接税

    (万贯)

    估算总计

    (万贯)

    实物(万石)

    折算额(万贯)

    实物(万匹)

    折算额(万贯)

    天宝年间

    890

    6.14

    2500

    800

    2700

    1350

    20

    0

    2170

    熙宁十年(1077年)

    14245

    4.62—6.66

    1788.7

    1252.1

    267

    133.6

    564.6

    4248.4

    6198.7

    (注:间接税指消费税、关税等)

    A . 农民的赋税负担大幅度减轻 B . 商业税成为税收的主要来源 C . 王安石变法实现了强国目标 D . 赋税征收市场化的倾向明显
  • 10. 13-14世纪,依托全线拓通的陆、海丝绸之路,世界各地不同族群、不同信仰的人南来北往、东行西游,最终汇聚在元代城市。马可·波罗曾评价某一城市是“天城”,是“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城中有商贾甚众,颇富足,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这座城市是( )
    A . 开封 B . 大都 C . 杭州 D . 广州
  • 11. (2020·长春模拟) “客户”在唐朝前期主要指流浪或客居他乡的民户;北宋时期则指“不占田,借人之牛,受人之土,佣而耕之”的农民。这反映了唐宋时期(   )
    A . 土地政策发生变化 B . 农业生产逐渐衰败 C . 农村人口流动频繁 D . 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 12. 为晋祠圣母殿宋代彩塑中的侍女像,展示的服装造型符合便利原则,在满足服装功能性要求的同时,又能保持着自身儒雅。这反映当时的服饰( )

    A . 延续唐代华美奔放的风格 B . 追求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 C . 对于传统礼仪风范的重视 D . 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 13. 明朝学者章潢认为“邹鲁多儒,古所同也。至于宋朝,则移在闽浙之间,而洙泗(山东)应欠。”这说明了宋朝( )
    A . 文化重心的南移 B . 实行崇文抑武 C . 海上丝路的兴盛 D . 放松社会控制
  • 14. 下表为《唐朝至南宋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该表反映出唐至南宋的变化趋势是( )                                                                                                                                      

    地城

    唐朝天宝元年(742年)

    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

    北方

    493

    459

    679

    南方

    257

    830

    1238

    A . 南北文化的交流 B . 经济重心的南移 C . 疆域面积的扩大 D . 商品经济的繁荣
  • 15. 《天津县志》中收录了元朝诗人傅若金的《直沽口》:“远漕通诸岛,深流会两河。鸟依沙树少,鱼傍海潮多。转粟春秋入,行舟日夜过。兵民杂居久,一半解吴歌。”据此可知,当时(    )

    ①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    ②漕运与海运均比较发达

    ③行省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④交通运输影响地域文化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6. 下表为中国古代各时期分别发生在南方和北方的战争比例,如表中南北方战争比例的变化趋势反映了(   )
      先秦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辽金 元明
    87% 76% 61% 68% 50% 29% 26%
    13% 24% 39% 32% 50% 71% 74%
    A .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威胁消除 B . 南方经济战略地位上升 C . 统治者更重视北方军事建设 D . 政治统治重心逐渐南移
二、材料分析题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书》中概括南朝前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写道: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ong),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鄂(hù)、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三: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商业以长江沿岸最为活跃,番禺"则是主要的外贸港口。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相交融。

    1. (1)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内容,总结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
    2. (2)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内容,总结当时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 18. (2022高一上·武功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农业和民营手工业经济的增加,推动了商业资本的较快发展,不少富商大贾拥有巨额货币资本。宋人把当时的商业资本所有者的经营活动称之为“营运”,又叫“居物逐利”。其经营主体已扩展到官吏、士人、僧尼、个体手工业者和城镇市民等。通过长短途贩运、行商坐贾联营、批发零售结合以及包买包卖等类型进行营运。商业资本对宋代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张熙惟《宋代商品经营资本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二:北宋中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增至46处。开封人口达到百万以上。南宋都城临安府(杭州)到宋宁宗时已达120多万人。宋代城市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商店可以随意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开封城内,到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食店,而且还有晚上交易的夜市。城内还有多处供居民娱乐的场所,叫做瓦肆,里面有“勾栏”(歌舞场所)、酒肆、茶楼。入元以后,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继续保持着繁荣局面,而且随着运河的恢复和海运的开通,在运河沿线和沿海出现了一批非常活跃的城市。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资本的基本特点及积极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元城市发展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