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同步...

更新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魏国李悝实行平籴法,“籴(买入),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是故善平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孰故大孰则上籴三而舍一,中孰则籴二,下孰则籴一,使民适足,贾平则止。”王安石变法中有相似作用的措施(  )
    A . 青苗法 B . 募役法 C . 市易法 D . 均输法
  • 2. (2024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富国强兵,各国掀起了变法革新的潮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其中,对推动社会转型起根本作用的是(    )
    A .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B . “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C .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D .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 3. (2024高二上·玉溪月考) 秦国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利用政权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文化结合起来。这表明,商鞅变法(   )
    A . 以血缘政治取代了官僚政治 B . 注重对秦文化的改造与整合 C . 维护了秦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D . 使秦国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
  • 4. 《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材料提出改汉姓的依据是( )
    A . 拓跋氏来源于黄土故改为土姓 B . 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 C . 少数民族姓氏多重复不便管理 D . 北方人的五行都属土
  • 5. 宋神宗问唐代河北州县设置,安石曰:“唐时或是藩镇欲张虚名,纵唐州县亦不足问,但计方今利害何如尔。”他主持变法期间,政府对地方行政区进行了调整,河北西路撤去19个县。这说明北宋中央政府( )
    A . 并未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B . 认为社会伦理纲常失序 C . 治国理念发生剧烈变动 D . 力图改变积贫积弱局面
  • 6. “庆历新政”是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一次实践。宋仁宗开始支持,后来转变态度,最终庆历新政夭折。宋仁宗转变态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广大官僚反对,二是忌讳朋党影响其专制统治。据此可知(   )
    A . 统治者决策决定了改革成败 B . 改革加剧北宋积贫积弱程度 C . 官僚意见不统一制约了改革 D . 改革失败因其制度层面缺陷
  • 7. “一条鞭法”是明代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一条鞭法” (   )
    A . 实现了从税人到税地的转变 B . 有力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 彻底解决了明政府的财政困难 D . 促使政府加紧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
  • 8. 1898年7月4日,张之洞、陈宝箴联名呈递《妥议科举新章折》,主张废八股、改进科举。7月19日,光绪帝发布上渝,认为张之洞、陈宝箴的方案“剀切周详,颇中肯綮”,并以此为蓝本进行改革。据此推知,该方案(   )
    A . 推动新旧势力间的合流 B . 颠覆了“中体西用”的理念 C . 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 . 否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 9. 学者李喜所这样评价戊戌变法的失败:“它失败的基本缘由不在康梁维新派的变法内容和详细战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呈现一个使变法胜利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络的强大的促进变革的政治和经济力气。”该学者认为变法的失败在于( )
    A . 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激烈反对 B . 变法内容涉及面广、贪多求全,缺乏正确的策略 C . 国家政局动荡不安,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 D . 缺乏有利社会环境,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基础不足
  • 10. 清末新政时期,不少绅士参与新政,致力于兴办新式学校、新式企业等,成为新绅士阶层。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新事物,初步学会了参与政治的新形式——组织政党,运用报刊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以新绅士为主体的立宪派的政治倾向,对清政府的存亡至关重要。这反映出( )
    A . 绅士阶层无法应对近代化的冲击 B . 清末新政开启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C . 社会阶层的变动影响了政治局势 D . 新绅士阶层成为舆论宣传的主体
  • 11. 清末新政以后,各地教育团体不断涌现。1905年,商界人士筹办江苏学会,由在籍大吏乞请政府资助;1911年,学部召开由全国教育界官绅代表参加的中央教育会,通过了教育经费、振兴实业、统一国语办法等方案。这些教育团体的涌现(   )
    A . 体现出清廷对教育控制力的日益丧失 B .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C . 表明教育改革是新旧势力斗争的焦点 D . 印证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
  • 12. 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法令,规定“解放前农民所欠农民的债务及其他一般借贷关系,均继续有效”,从而改变了解放前“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债务”的政策。这一调整( )
    A . 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B . 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C . 保留了剥削制度的残余 D . 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 13. 全盘集体化运动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富农阶级被消灭,个体农民变成集体农庄庄员,分散的小生产变成集中的大生产,农业成为直接听从党政机关指挥的部门。这一变化( )
    A . 推动新经济政策落地 B . 改变了农业发展落后局面 C . 有利于工业化的实现 D .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1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这次会议作出的战略决策有 
    ①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实行改革开放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5. 邓小平说:“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据此推断,“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
    A . 取得了反帝斗争的胜利 B .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 C . 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 D . 推动了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 16. 1990年2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中产阶级、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经 济根源。不久,北京有广泛影响力的期刊《当代思想》发文指出,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就会冲击社会主义经济。类似观点的文章在当时多有发表。这反映出当时( )
    A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受到质疑 B . 拨乱反正工作提上日程 C . 思想观念亟需进一步的解放 D . 现代企业制度引发争论
二、材料分析题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他们中的多数人不会说汉语,生产生活不能自立,故怀恋旧地者为数不少。孝文帝当机立断,要求年轻一代禁绝鲜卑语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一律使用汉语;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同时,他还规定免除从平城迁居洛阳者三年的租赋,鼓励他们在朝廷新授给的土地上耕种;移民中的许多人还被选为羽林、虎贲,充当禁卫军。于是,从平城一带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全都成了河南郡洛阳县人,他们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农民。

    材料二 鲜卑人原本是游牧民族,喜欢以物易物,其商品经济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孝文帝下令铸造太和五铢钱,还允许民间私铸,但不论公私冶铸,都必须讲究钱币质量。不能杂以他物。新币铸成后,孝文帝下令新币可在京师及诸州镇通行,内外百官俸禄也都按绢的标准折价给钱,每匹绢折钱二百(文)。五铢钱很快通行于北方各地,商品交换在黄河流域活跃起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司马牧牛《千年争锋——中国历史上的牧耕大战》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迁都洛阳后面临挑战,并归纳北魏孝文帝为巩固迁都成果而施行的举措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济影响。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历史,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当时战国时期各国变化最为彻底的一次变革运动。商鞅变法中提到,以往的小乡、邑都应该聚齐在一起,成立县,设立各个县管理者,领主的主权被收回中央,中央成为政治的集权中心。秦国对于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制也非常明确,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得到深化,地主阶级的政治势力得到肯定以及稳固。在商鞅变法中,爵制不再受世袭的影响,不分亲疏远近,不特别厚爱贵族,一旦军功在身,不论是何等身份都可以获得爵禄。通过商鞅变法,秦国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达到了“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乡邑大治”的大好政治局势。

    ——摘编自李昊雨《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分析》

    材料二 虽然王安石各种各样的新政都是设计精巧的方案,但是在实践中却碰了壁,不仅没有实现他当初的设想,反而打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交易。官员反对新法,因为新法伤害了官员的利益;民众怨声载道,因为民众没有从新法中得到实惠。于是变法就转变为政治斗争,一旦转变为政治斗争,新法必定失败,官僚体系具有天生的保守倾向,而且新政不能得到预期效果,变法者很难证明自己的正确。因此,王安石在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结果是人亡政息。

    ——摘编自许小年《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变法的认识。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流亡西安的慈禧太后发布了一道改革上谕,“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这使各省督抚、绅商认为到了一个深化并陈述自己识见的良机。随着各省督抚联衔会奏的计划流产,湖广总督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经过3个多月的不断商议,征询多方意见,最终确定由张之洞主稿,刘坤一领衔上奏朝廷的变法“三折”。刘、张二人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相联,全面规划了新政的内容,涉及经济、教育、军事、官制各方面的改革。变法措施共分三大类二十七条,即“兴学育才”四条,“整顿中法”十二条,“采用西法”十一条。朝廷对刘、张的《三折》格外看重,指令“其中可行者,即著按照所陈,随时设法,择要举办。各省疆吏亦应一律通筹,切实举行”。至此,《三折》成为清末新政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大纲,新政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摘编自严忠德杨家慧《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的产生背景及过程》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产生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的作用。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9年《人民文学》第7期发表了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小说塑造了改革家乔光朴的英雄形象。经历十年动乱后,某重型机器厂生产停顿,人心混乱,成了一个烂摊子,乔光朴受命于危难之际,立下军令状当了厂长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建立新的生产秩序和奖惩制度,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公精神,很快改变了全厂的涣散状态,扭转了生产被动局面。这是最早的一篇自觉地“写四化,写四化的阻力,写克服阻力的斗争”的文学作品。

    小说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读者来信纷沓而至,甚至有工人买一本《人民文学》送给自己单位的厂长,希望厂长像乔光朴那样领导工人干“四化”。对于这篇小说也有不同的声音,《天津日报》在1979年9、10月间发表了四组整版的评论文章,以“争鸣”的形式对乔光朴的用人和专抓生产等改革措施进行批判、质疑。更多的是对小说的肯定,1979年《文汇报》就此评论:“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乔光朴。四个现代化不是谈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小说的成就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首肯。“欢迎乔厂长上任”“希望乔厂长从作品中走出来”成为时代的呼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发表后的出现的反响进行评述。

    (要求:表述成文、结论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