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8课 西欧庄园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8课 西欧庄园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8-29 浏览次数:4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 1. (2022九上·阿克苏期末)  13世纪的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6便士”。假设穿越历史,重回庭审现场,你可以看到(   )
    A . 主持庭审的是专职法官 B . 开庭地点设在教堂 C . 佃户有权拒绝出席庭审 D . 罚金都归教会所有
  • 2. (2024九上·盐城月考) 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面粉,蔬菜等,也为领主提供衣物,庄园有铁匠、金银匠、鞋匠等各类工匠,可以制   造不同的物品,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西欧庄园(     )
    A . 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B . 以农业为主 C . 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D . 领主特权受到限制
  • 3. (2024九上·景德镇期中) “庄园规定庄园中的男子不能娶庄园外的女子,同样庄园中的女子不能嫁到庄园之外,除非得到庄园主的特别恩准。”材料表明(    )
    A . 庄园主具有一定的权威 B . 庄园主完全决定农奴的婚姻 C . 庄园是西欧社会的基础 D . 庄园法庭限制庄园主的特权
  • 4. 《日落九世纪:唐帝国晚期政治叙事》讲述了大唐帝国后期150余年的斗争的玄机和真相。同一时期,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该形式就是( )
    A . 封建庄园 B . 手工工场 C . 租地农场 D . 商业城市
  • 5. 某同学的听课笔记记载有“领主”“佃户”“份地”“法庭审判”等关键词,由此可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 . 城市自治 B . 大学兴起 C . 西欧庄园 D . 古代日本
  • 6. 如图是西欧中世纪时期“劳动中的农奴”,其中的“劳动”主要是( )

    A . 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B . 耕种自己的份地 C . 有偿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D . 义务耕种庄园的共用地
  • 7. 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贵族的采邑领地可能是一个庄园,也可能是十几个、几十个。一个庄园包括一个或几个村庄。庄园的耕地分两类,一类是贵族直领地(自营地),一类是农奴份地。这种制度逐渐瓦解源于哪场运动的兴起( )
    A . 十字军东征 B . 文艺复兴运动 C . 垦殖运动 D . 新航路的开辟
  • 8. 在庄园法庭中,主持法庭的是(  )
    A . 自由农民 B . 农奴 C . 国王 D . 领主或他的管家
  • 9. “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享用一日三餐(三餐的内容不尽一样)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的丰盛晚宴……”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
    A . 古希腊城邦 B . 西周诸侯国 C . 中世纪庄园 D . 印度种姓制
  • 10. 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其中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的那一部分称为( )
    A . 直领地 B . 公用地 C . 份地 D . 自留地
  • 11. (2023九上·前郭尔罗斯月考) 中世纪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 )
    A . 万民法和经济法 B . 习惯法和村法 C . 《查士丁尼法典》 D . 《十二铜表法》
  • 12. “他自己没有土地或只有部分土地,主要靠租佃土地、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这里的“他”的身份是( )
    A . 地主 B . 土地所有者 C . 手工工场主 D . 租地农场主
  • 13. 在中世纪的西欧乡村,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是( )
    A . 农场 B . 农庄 C . 种植园 D . 庄园
  • 14. 下列是对中世纪一个西欧庄园中农奴卡洛斯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清晨,卡洛斯吃过简单的早餐,先到领主的直领地除草

    ②半晌午,到自家的份地里给庄稼捉虫

    ③中午,向领主缴纳继承捐,准备把自己的份地传给儿子

    ④下午离开庄园到不远处的城市中打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下列关于庄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B . 可随时开庭 C . 佃户可以不出席法庭 D . 审判依据是习惯法或村法
  • 16. (2024九上·恩施期中) “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   )
    A . 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 B . 庄园大体上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 . 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D . 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
  • 17. 西欧中世纪庄园土地中的“直领地”属于(    )
    A . 领主 B . 佃户 C . 教会 D . 农奴
  • 18. 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新开垦的土地应该归( )
    A . 集团共有 B . 附近庄园的领主 C . 封建君主分配 D . 垦殖者
  • 19. 10世纪中叶至13世纪中叶的300年间,西欧各地一直在不断地开垦荒地,从而构成了一场声势浩大、为时长久的垦殖运动。运动中的垦殖者大多是( )
    A . 贵族 B . 领主 C . 商人 D . 农民
  • 20. “农奴的房舍、可耕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都归领主所有,农奴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以使用它们。”文中的情景出现于( )
    A . 希腊“古典时代” B . 中国夏商时期 C . 孔雀王朝时期的印度 D . 中世纪的西欧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典型的西欧的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庄园就是一个村子。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直领地和佃户份地两部分。领主直领地由依附于庄园的佃户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佃户的小块份地则由佃户自己耕作,其收获用以维持佃户一家的生活。佃户的身份有的近似奴隶,由领主供给饮食,还须由领主支付一定的实物及货币。他们担任的是庄园中长年需要人从事的工作。如运输、放羊、挤奶等。 

    材料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局面出现很多年后,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的某些国家和地区。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庄园里有哪些劳动者? 
    2. (2) 材料二局面出现,说明当时西欧实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 
    3. (3) 分析上面两则材料,说明中世纪西欧处于什么社会形态?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庄园领地上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其设施除了领主住宅与农奴房舍之外,通常还有教堂、磨坊、面包坊、铁匠作坊等。庄园内最肥沃的田地由农奴定期无偿耕作,收成全部归领主,剩下的地是农奴的生活来源。农奴还需上缴家禽、鸡蛋、肉、酒等实物地租,向领主交纳人头税、结婚税等货币地租,并不定期为领主服兵役和从事筑路、建房等劳役,这些属劳役地租。有时为了调整庄园内部关系还设立庄园法庭。 

    1. (1) 中世纪欧洲庄园的土地分为“直领地”和“份地”两部分,结合所学,请你解释什么是“直领地”,什么是“份地”? 
    2. (2) 依据材料二,农奴要向领主交纳哪几类地租? 
    3. (3) 综合上述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西欧庄园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