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检测...

更新时间:2023-08-25 浏览次数:2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敦煌莫高窟作为艺术的宝库,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在这里汇集成斑斓景观。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A . 佛教思想的中国化 B .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C . 市民生活的世俗化 D . 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 2. 17世纪初,英国学者培根曾说:“(中国的)这三种发明都曾改变过整个世界的全部而貌和状态。第一种在知识传播的文献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并且随着这些发明的利用又引起了无数的变迁。”这说明近代早期(   )
    A . 中华文化对欧洲近代化贡献突出 B . 中国印刷技术领先于西欧国家 C . 战争冲突是文明传播的主要途径 D . 新航路的开辟促成了西学东渐
  • 3. 饮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到日本后逐渐出现了“日本茶道”,传到英国后有了“下午茶”文化。据此可知( )
    A . 近代茶文化扩大了交流范围 B . 中国茶作为商品日益国际化 C . 茶文化在国际交流中不断创新 D . 中国对世界饮品发展贡献巨大
  • 4. 17世纪末,回到法国的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获得全场喝彩。中国服装特色也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下图是身着一条缀满了东方自然主义风格花草纹样的“中国风”印花棉布长裙的《蓬帕杜尔夫人》画像。这反映了当时(   )
    A . 中国文化在法国上层社会的影响 B . 法国贵妇们热衷于代言东方商品 C . 中国纺织品大规模进入法国市场 D . 学习中国文化成为法国社会的主流
  • 5. 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强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价值,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
    A . 民主共和制度已经得到确立 B .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 儒家思想主流地位已经丧失 D . 传统文化影响较大
  • 6. 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造纸术的价值主要是(   )
    A . 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 B . 变成了新教的工具 C . 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D . 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
  • 7. 下图为汉字楷书、草书与日文平假名的对照图。该图可直接印证(   )
    A . 大化改新全面学习中国文化 B . 日文平假名与汉字草书的联系 C . 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 D . 日本全面学习中国的书法艺术
  • 8. 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公元372年,高句丽“立太学,教育子弟”,讲授儒家经典“五经”。这主要说明(   )
    A . 朝鲜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B . 中国史籍关注周边发展 C . 三国时期儒家思想发展 D . 中国强化对高句丽统治
  • 9. 下表所示为古代越南地区发生的部分重要事件。这可用来说明(   )                                                                  

    1

    1070年,李圣宗在京师升龙(今河内)创建文庙以祀孔子

    2

    1076年,李仁宗在升龙建立国子监,以作为皇太子及文职官员学习儒学的处所

    A . 儒家学说在越南获得独尊地位 B . 中华文化圈在隋唐时期已经形成 C . 传统儒家文化对越南影响较大 D . 越南受教育的社会阶层不断扩大
  • 10. 公元998年,温州人周伫随商船到朝鲜半岛,后逐步官至中枢院直学士、左散骑常侍、礼部尚书,曾参与国史编修、发展科举等,是历史上中国与朝鲜半岛友好互动的典型。周伫在朝鲜半岛的事业成就固然与个人能力有关,也与时代背景有关,当时背景包括(    )
    A . 指南针用于航海,由广州出发到朝鲜半岛航路开辟 B . 朝鲜王朝组织编撰《高丽史》,模仿中国史书体例 C . 当地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D .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榷场贸易相当活跃
  • 11. (2024高二下·卢龙月考) 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说:“泰西思想界,现在依然是浑沌过渡时代他们正在那里横冲直撞寻觅曙光。许多先觉之士正想把中国、印度文明输入,图个东西调和。这种大业只怕要靠我们才得完成哩。”梁启超的这一认识(    )
    A . 对中国民族文化保有自信 B . 中西文化融合才能拯救中国 C . 认为西方文化有很大缺陷 D . 得到当时知识分子广泛认同
  • 12. 上海格致书院始建于1874年,是一所既非传教布道又非追逐科举的中西合办学府,其办学主旨是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自然科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这说明格致书院(   )
    A . 促进了维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B . 树立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典范 C . 顺应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需求 D . 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
  • 13. (2024高二下·仁寿期中) 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8世纪以后,中国的四大发明陆续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方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这些现象表明中华文化(   )
    A .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B . 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一体化 C . 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D . 绵延不绝具有顽强生命力
  • 14. (2023高二下·河北期中) 16世纪末至18世纪时期,欧洲涌现出大量介绍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著作与译作。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十分推崇以儒家学说为思想基础的中国古代管理体制。他认为,中国的谏议制度与监察机构是能够有效地对皇帝权力进行限制的,这是值得他们效仿的行政制度。这表明(   )
    A . 儒家思想被欧洲学者广泛认可 B . 中华文化导致了西方政治革命 C . 中华文化有助于欧洲思想解放 D .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移植于中国
  • 15. 莱布尼茨指出,“我们在手工艺技能上”与(中国人)不分上下,“在思辨科学方面略胜一筹”,但“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绌了”。他提出:“相隔遥远的民族,相互之间应建立一种交流认识的新型关系。”这说明他( )
    A . 强调欧洲文化的优越性 B . 主张各民族应相互借鉴 C . 开启了中欧的文化交流 D . 批判欧洲社会制度落后
  • 16. 据日本701年颁布的《大宝律令》和757年实施的《养老律令》可知,奈良时代在中央设立了大学,并在各地方设立了国学,从大学推荐而来的称“举人”,从国学推荐而来的称“贡人”。在圣德太子拟定的《十七条宪法》中,出现了“和为贵”上不礼而下非齐“信是义本”等内容。这说明(   )
    A . 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较大 B . 古代日本未形成本土文化 C . 儒学是两国交往的主要内容 D . 中日两国间商贸往来频繁
  • 17. (2024高二下·建华期中) 伏尔泰认为人类文明、科技的发展史都是从中国开始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都遥遥领先。他特别推崇孔子的“克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等思想,认为基督只是禁人作恶,而孔子却劝人行善,因此孔子胜过基督。这些观点(   )
    A . 体现出法国是反封建统治的先锋 B . 意在借助中国文化推动社会思想进步 C . 提高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 D . 指出了当时欧洲学习儒家思想的必要
  • 18. 《高丽史》,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年表”等。这说明了(    )
    A . 是研究高丽王朝历史的重要典籍 B . 照搬中国史书的体例 C . 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 D . 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
  • 19.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启示宗教”。伏尔泰这样认为主要是为了 (    )
    A . 促进思想解放 B . 为新教作舆论宣传 C . 否定君主政体 D . 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 20.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和介绍科技知识,而且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多位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也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这一时期的"中学西渐"(    )
    A . 凸显了传统文化的巨大优势 B . 受益于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 C . 有助于近代西方的社会转型 D . 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普遍支持
二、非选择题
  • 21. 中华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同时也要不断地交流互鉴,才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故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而感悟人道,认为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新,张载认为“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当然理学家也会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熔铸其中。这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

    ——摘编自郑师渠、史革新《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二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三  由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了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

    ——许倬云《万古江河》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说明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清时期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充当“桥梁和纽带”的传教士各一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日本政治制度为例,说明中国文化“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94年,利玛窦完成的《四书》的拉丁文译本是儒家经典最早的西文译本,向世界展示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风貌。此后,伏尔泰、莱布尼茨等都把孔子思想中的价值观、民主观、平等观、自由观视为“天赐的礼物”。当时有思想家认为“理性的观念是从中国来的”,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为理性”。笛卡尔认为在儒学影响下的中国社会史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无神论社会”。伏尔泰更是大声疾呼,法国要“全盘华化”,提倡法国人应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摘编自李晓偲《17~18世纪的儒学及其对欧洲哲学的影响》

    材料二  孔子学院是中国大陆向世界推广汉语,增加各国对中国的了解而设立的官方机构。从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到2014年底,孔子学院已在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75所。他们与本土教师合作研发适合本土化教学的教材和文化读物,在当地中小学设立教学点,对本土中小学汉语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没有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校还创办了汉语学习班。

    ——摘编自张婧《孔子学院海外发展及其展望》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儒学西传并对西方产生影响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出现“儒学热”的原因,并简要谈谈你对儒学西传的认识。
  • 23.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类

    第二类

    (新罗真兴王)二十五年(564年)遣使北齐朝贡。二十六年(565年)春二月北齐武成皇帝诏:以王为使持节东夷校尉乐浪郡公新罗王。——【高丽】金富轼等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校勘本》卷第四

    三年(562年)……是岁,高丽、靺鞨、新罗并遣使朝贡。……(四年)二月甲寅,诏以新罗国王金真兴为使持节、东夷校尉、乐浪郡公、新罗王。——(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七

    真平王(新罗真平王)四十三年(621年)秋七月,王遣使大唐,朝贡方物。高祖亲劳问之,遣通直散骑常侍庾文素来聘,赐以玺画及书屏风,锦彩三百段。——【高丽】金富轼等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校勘本》卷第四

    (唐高祖)武德四年,(新罗)遣使朝贡。高祖亲劳问之,遣通直散骑侍郎庾文素往使焉,……自此朝贡不绝。一《旧唐书》卷一九九上

    材料二  6世纪初、新罗加快接受中华文化的步伐,实行郡县制、官制、舆服制、谥法、年号、律令,使文物典章基本完备。(到唐朝时期,新罗王朝)完全接受了中华文物典章制度,衣冠、朝廷制度(执牙笏、贺正)年号,皆从唐朝制度,在国家文物典章方面完全中华化,完全儒家化。正如《三国史记》作者所论“新罗一意事中国”者耶!

    ——张碧波《中华文化圈中的新罗》,载《学术交流》2001年第4期

    1. (1) 辨析材料一中的史料,指出据此能够确认的事实有哪些。
    2. (2) 根据材料一,指出表格中文献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
    3. (3) 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评析这一阶段中国与新罗的文化交流。
  •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将中国文化的发展归结为文化的移动。这种移动首先表现为文化在地域上由内而外的扩展性波动和自外而内的反馈性波动,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中心的移动;其次表现为文化在不同阶级、阶层乃至不同民族间的移动,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自身的内容及形式的变化。从第一种表现来看,中国文化暂时停止由内向外的扩展性波动的时代即东汉后期至西晋;中国文化自外向内的反馈性波动的时代即五胡十六国至唐中叶;中国文化自外向内的反馈性波动达于顶点的时代即唐末五代。从文化移动的第二个表现来看,汉武帝时开始倡导的儒家文化,通过与政治、选举紧密结合的教育政策,并经过学问的“中毒”及其反动、社会风气和选举制度的变迁等复杂的转化过程,最终普及到地方社会;与此同时,文化由汉族向周边民族的传播,唤起了后者的民族自觉,最后形成向中国内部发展的五胡势力;而从中世时期贵族垄断文化,逐步向非贵族的平民阶层下移,以及与之相应的诸如文学形式由诗赋到散文到词曲的变化。

    ——摘编自牟发松《内藤湖南和陈寅属的“六朝隋唐论”试析》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移动”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阐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