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8-07 浏览次数: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张骞通西域后,政府招募了大量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关卡征税,并设置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防范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 )
    A . 标志着西域被纳入郡国体系 B . 有助于丝绸之路的繁荣稳定 C . 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延伸 D . 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
  • 2.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日本有关于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的资料中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生绢、白绫及大量瓷器。宋代海上贸易发达的条件是( )
    A . 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 . 宋朝国家实现统一、国力强盛 C . “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 . 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使用
  • 3.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15世纪左右,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下列对这一说法认识正确的是(    )
    A . 当时欧洲经济水平全球领先 B . 16世纪后地中海商业更兴旺 C . 利益驱动下的海洋积极探索 D . 英国和荷兰是航海时代先驱
  • 4. (2024高二下·阆中月考) 20世纪初,时人发表短篇小说《新西游记》,书中的孙悟空因在上海租界误认为有轨电车是由雷公电母驾驭前行而被民众耻笑。同时期,《新石头记》也对《红楼梦》进行了续写,贾宝玉下凡到当时的中国游历,新世纪的火车、轮船、电灯等事物让他大开眼界,洋人横行、政治腐朽的现状也让他痛心不已。这些情节(   )
    A . 体现了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B . 折射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 C . 表现了民众对传统失去兴趣 D . 展示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成果
  • 5.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中国的火车经历了由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 D .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 6.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进入高铁时代的标志是( )
    A . 唐胥铁路建成通车 B . 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C . 京津城际铁路通车 D . 东海道新干线通车
  • 7.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项目

    材料

    结论

    A

    《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

    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

    B

    《本草纲目》总结千百年来中药学的经验

    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C

    《伤寒杂病论》以阴阳、虚实、表里、寒热进行辨证施治

    奠定中医基础理论

    D

    《肘后备急方》提到了防治狂犬病的方法

    对西汉防疫起到积极作用

    A . A B . B C . C D . D
  • 8.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14世纪中叶,黑死病席卷欧洲,传统的谷物生产已无利可图,很多封建主转而经营商业性畜牧业。因大批拉丁语教授死于瘟疫,许多学校放弃了拉丁语教学,各国本土语言的地位得到提高。死亡的威胁使追求现世享乐成了新的社会观念。欧洲各地出台公共卫生法,组建市政健康委员会。上述现象反映出14世纪中叶的欧洲( )

    ①理性主义思潮出现 ②宗教改革开始

    ③公共卫生事业进步 ④经营方式转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9.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她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病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病发挥了巨大作用。她的发现源于(   )
    A . 《黄帝内经》 B . 《伤寒杂病论》 C . 《肘后备急方》 D . 《本草纲目》
  • 10.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据统计,1970年全世界已有44个国家开办了121所公共卫生学院,1984年,全世界的公共卫生学院已增至214所,遍及五大洲54个国家。这表明(   )
    A . 各国着手联合发展卫生事业 B . 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得到完善 C . 公共卫生得到多数国家重视 D . 环境污染现象引起各国重视
  • 11.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大救治、大转运、大接治、大防疫规模空前,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基本控制住了疫情。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 )
    A .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力的支持 B . 医疗技术水平先进 C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和发展 D . 人民的支持和救援
  • 12.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都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方案。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道德救世和制度救世。下列主张能够体现制度救世的是(  )
    A .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B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C .  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 D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13.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汉唐时期佛教文化传入、唐宋时期阿拉伯文化及波斯文化传入,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不断传入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再创中国文化的辉煌,然后再回馈给世界其他国家。这一文化现象的世界意义主要体现在(   )
    A . 辐射其他国家文化 B . 推动文明间的交流融合 C . 贡献中国智慧方案 D . 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 14.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明代王阳明反对传统程朱理学教条主义的束缚,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理论( )
    A . 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B . 摆脱儒学思想束缚 C . 维护纲常伦理道德 D . 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 15.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和介绍科技知识,而且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多位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也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这一时期的"中学西渐"(    )
    A . 凸显了传统文化的巨大优势 B . 受益于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 C . 有助于近代西方的社会转型 D . 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普遍支持
  • 16.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①天人合一 ②与民休息 ③兼爱尚贤 ④道法自然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①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后,内河小轮船发展,铁路火车出现,内地交通也日渐进步。有很多乡僻士商,未出门之前对西学新说不明所以,因而思想保守,眼界封闭,后来由于出门远行,坐了轮船、火车,见了城市景象,头脑开始开通,思想由此趋新。……自从有了轮船,往返于通商城市的商人们乘坐轮船数千里指日可到,商贾贩运往返其间视以为常,再也不必像以往那样一去三年不得回家而使家人忍受久盼不归之苦了。如上海轮船通航后,有竹技词题咏商人妇与夫暂作别离的感受:“生小家临黄浦滨,行年老小嫁商人。妾身惯设风波险,郎欲趁船大火轮。”

    ——摘编自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的生活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国会通过了54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铁路公司采用股份制形式,发行债券和股票,迅速完成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1870年联合王国通车铁路长达15500英里,英国近代化铁路运输体系大体完成。铁路建设时期,一英里的单轨铁路在铁轨的用铁量就达到200吨,随着“铁路热”的升温,国内所需铁矿量巨大。此外,同期英国国内煤产量的50%用于冶铁工业。铁路通车后,可以从特伦特河畔伯顿快速地运出啤酒,从格里尔姆斯比等新型港口迅速地运出鱼等海鲜产品。依靠铁路运输,邮局送达的信件从1839年的7600万件增长到1870年的86300万件。一座座小村庄在进入铁路时代后,成了铁路枢纽,快速发展起来。铁路也使人们快速地来往于不同的地区成为可能。

    ——摘编自胡晓莹《英国工业化时期的铁路建设对社会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铁路建设的背景及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铁路建设对中西方社会发展产生的相似影响。
  • 18.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国家很少在制度上对疫病救疗提供法律的依据和实际的指导,以乡贤为主导的地方绅富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为主的社会力量是在促动和支持官府实行救疗的同时,自身也会开展一些救疗活动。在一些临时性救治中,他们请医生尽心诊治,施医送药,还会利用自身影响力建议官府救治,积极刊刻散送医方,甚至还会举行集体的祈神驱疫的活动。社会力量在地方社会事务中作用的增强虽可能分割官府的部分权力,甚至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与地方官府乃至朝廷产生矛盾,但这绝不是体制性的,也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国家的利益,因为作为社会力量的领导者——乡贤一般都深受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他们在追求自己私利的同时,也会多少顾及地方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事实上,地方社会的稳定和安宁从根本上讲,无疑是符合国家利益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在民生政策方面缺乏制度性规定的缺陷。

    ——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

    材料二 世界卫生组织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7年成立于巴黎的国际公共卫生局和1920年成立于日内瓦的国际联盟卫生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决定,64个国家的代表于1946年7月在纽约举行了一次国际卫生会议,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1948年4月7日,该法得到26个联合国会员国批准后生效,世界卫生组织宣告成立。借助有力的政府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开始把最先进的科学的医学知识应用于落后地区,只要当地政府愿意提供配合。中国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创始国之一;从1945年的创议到1948年成立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告成立,历时整整三年。中国在此过程中不是被动地卷入国际卫生机制中,而是积极主动地利用其相对有限的政治资源努力地参与国际卫生机制的创建、组织和设计。

    ——苏静静、张大庆《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创建及早期合作(1945—1948)》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民间救治疫病措施及积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卫生组织建立背景及中国在其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 19.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中央集权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材料二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摘编自班固《汉书·儒林传》

    材料三 就文化代表人物而言,陈寅恪经过严密考证,指出李白、白居易、元稹、欧阳询等均有少数民族血统。这就有力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从来不是单一的,也不是静止不变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均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这种文化的集大成与高峰,正是在中国古代。当然,传统的儒家文化也并非拒绝吸收外来因素,如屈原的《离骚》,陈寅恪就指出含有道教思想。

    ——摘编自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分别代表“民本思潮”和“中央集权”的思想流派。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
  • 20. (2024高二下·黔西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以孔子为象征,以儒家为主体,居中制衡,佛道辅翼,安身立命,治国理民的独特结构。孔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理应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象征。儒学在我国历史上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曾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轴心。但近代以来经过一系列激进的社会政治革命和思想文化批判,儒学被迫逐步从孕育滋生它的社会母体中游离出来。但儒学仍然潜藏在民间,沉睡在老百姓的血液当中。

    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儒家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