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上册 /第三单元 /9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必修上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

更新时间:2023-08-28 浏览次数:3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古代诗歌阅读
  • 1. 阅读《声声慢(寻寻觅觅)》,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词艺术地表现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 B . 词的上片写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是对开头的阐释与补充。 C . 词的下片写菊花“如今有谁堪摘”,表现作者因郁闷已不再为花凋谢感到惋惜。 D . 作者的生活遭遇,能让人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是本词动人的重要的原因。
    2. (2)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 , 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①快哉亭:张偓佺贬官黄州时建造,苏轼当时也被贬在黄州,为亭起名为“快哉亭”。②兰台公子:指宋玉,相传曾作兰台令。他有《风赋》云:“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因回答说“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截然不同。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此词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开头四句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苍茫阔远。 B . “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之景,又是对眼前景象一种以虚托实的侧面描写。以昔日的淋漓兴致传达出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C . “忽然”两句,写江面忽然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巨浪中搏击,表现了白发老翁在风浪之中的艰难。 D . 全词跌宕多姿,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灌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
    2. (2) “堪笑兰台公子”和“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两句的“笑”所表达的情感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
  •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宋)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偷生。 ②貔虎,貔和虎。亦泛指猛兽。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两句,用精工的对偶,写出了吴蜀联军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 B . “一鼓困曹瞒”与苏轼《赤壁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都借曹操的大败来反衬周瑜的英雄气概。 C . 词的结句“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与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都是以人无心观赏美景来抒写作者的时代感伤。 D . 词中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使所见与所感有机统一,水乳交融。
    2. (2) 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了周瑜和赤壁之战,但用意不同,请简要分析。
  • 4. 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 (1) 下列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白居易是唐代中期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B . 《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李凭箜篌引》中的“吟”“行”“引”都是古文体名。 C . 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永遇乐”等;题目要依照词的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等。 D . 词分婉约和豪放两派,温庭筠、李煜、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周邦彦等是著名的婉约词人,苏轼、辛弃疾则为豪放派的代表。
    2. (2) 从词的流派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 .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D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3. (3) 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指出解说不当的一项(   )
      A . 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B . 两首都是怀古之作,苏词是怀古伤己,辛词则是怀古伤今。 C . 辛词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是指代繁华和英雄业迹,通过慨叹它“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了“英雄无觅”的愤激之情;“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表达了赶快建功立业的愿望。 D . 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①黄庭坚贬谪黔州期间创作的一首词。②华颠:华发。③戏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刘裕北征,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两句起调低沉,用比喻手法写出黔中秋雨连绵,遍地是水,终日使人困居于室内的景象。 B . 上阕后三句写重阳登高痛饮,“及至”“也”表现了词人久雨得晴,又逢佳节的喜出望外之情。 C . 下阕从“莫笑老翁犹气岸”到“风流犹拍古人肩”一气呵成,将词人豪迈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D . 全词结构上一抑三扬,从雨天困居的沉闷走向“赏菊”“骑射”“作诗”的畅快,语意疏淡,笔法细腻。
    2. (2) 本词中的“华颠”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华发”)意思相同,但用意不同,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进行分析。
  •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怀古

    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 , 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①觜(zuǐ)距:鸟类的嘴和爪,是争斗的工具。比喻战斗的武器。②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所写之事与苏轼《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 B . “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所未闻”形成呼应。 C . 前两联以描写为主,后两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D . 该诗为怀古诗,从赤壁之战中引出教训,隐含对统治者贸然出兵讨伐西夏的批判。
    2. (2) 请从内容、表达方式、风格角度,简析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不同。
  • 7. 阅读下面的唐诗和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①铜雀,即铜雀台。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

    1. (1) 下面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赤壁》开头两句,描写发现旧日武器,磨洗辨认朝代的场景,引起人们冷静的历史沉思。 B . 《赤壁》后两句从正面落笔,选择了周郎以及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含蓄蕴藉。 C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即地写景,为风流人物、英雄豪杰——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 D . 两诗作者,对同一个历史人物和事件产生了共同的兴趣,挖掘出历史给人的启迪作用。
    2. (2) 请从抒发情感的角度概括这两首诗词的异同之处,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 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②,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属于同时期。②兜鍪:头盔,代指兵士。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何处望神州?”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引出登临地点和远望之景,从而引发了千古兴亡之思。 B . “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杜甫《登高》中“不尽长江滚滚来”,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心中无尽慨叹。 C .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表达了对孙权虽统率千军万马,却难以使东南战争平息的惋惜。 D . 全词通过三问三答,将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层次分明,意境高远,令人心生悲怆雄壮之感。
    2. (2) 此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写到孙权,请简要分析作者表达情感的异同。
  • 9. 默背《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是对江山的赞美,也是对豪杰的烘托。 B . 上片由眼前的江水联想到逝去的英雄,突出表现词人的人生虚无感与幻灭感。 C . 下片中年轻有为、儒雅从容的周瑜,与“早生华发”、壮志难酬的词人形成对照。 D . 词人以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将眼前的景物与古代的人事融为一体,境界恢弘。
    2. (2)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上阕写到了孙权和刘裕,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词人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 10. 诗歌鉴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 (1) 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 . “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C . “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D . 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
    2. (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这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
  • 1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 (1) 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B . “雁过也”的雁未必相识,却说“旧时相识”,是寄托怀乡之意。 C . “满地黄花堆积”是指残败的菊花堆满地上,“憔悴损”则指菊花枯萎凋谢。 D . “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为收尾妙在不说明一个“愁”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
    2. (2)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B . 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是李清照早年作品中的代表作。 C . 此词情调感伤哀怨,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D .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 12.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 (1) 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怀念廉颇,痛感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颇那样的名将了。 B . 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C . 作者怀念廉颇,用赵国不重用廉颇而加速灭亡的事实来影射南宋统治者。 D . 作者以廉颇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战的将领,必将重蹈历史上赵国灭亡的覆辙。
    2. (2)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引用了哪两个人物的典故?作者通过这三句诗要表达什么观点?
  • 1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 (1) 下列对这首可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阕写秋天天气多变,身体不好,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表现了词人滞留他乡的孤独生活和悲苦愁绪。 B . 下阕前三句写菊花,既言其多,又形其乱,以花之凋残映衬心之愁苦,又喻指岁月流逝,人衰老憔悴。 C . 下阕后几句写词人孤苦无依坐待天黑的境况,希望黄昏时雨中的梧桐能排解词人内心难以言说的愁绪。 D . 本词用语浅显,以家常话写心中事,显得自然真挚;词中描摹多个典型意象来抒情,结尾则直抒胸臆。
    2. (2) 后人评论这首词前三句中叠词的运用“情景婉绝”,请简要分析。
  • 14.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著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 , 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 , 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注】①更筹:古时夜间计时工具,即更签。此指时间。②鲸饮未吞海:化用了杜甫《饮中八仙歌》中“饮如长鲸吸百川”的诗句。③中州:指当时沦陷的中原地区。④蕞尔:微小。⑤扶头:指饮酒。

    1. (1) 下列对本词的解说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题目中的“和”指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或体裁做诗词。 B . 上阕中词人用“冰雪”“百川”比喻自己的胸怀,用“吞海”“剑气”寄语着壮志。 C . 下阕中“浮”“迥”“幽”等词描绘了月光浮动、天空高远、景色清幽的画面。 D . 这首词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行文波澜起伏,写景生动形象,细腻柔美,抒情真切动人。
    2. (2) 词中“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3. (3)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稼轩之词豪”。请结合本词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简要赏析辛弃疾的词风。
  • 15.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 (1) 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2. (2) 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
  • 16.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总结上片,带起下片,前句对大自然发出由衷的赞叹,后句则由“江山”引出“豪杰”。 B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整首词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气势磅礴,格调清新,上片侧重写景,下片因景生情,极豪放之致。 C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点出了历史风云,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的感叹。 D . “铜雀春深锁二乔”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间接描绘二乔将要承受的命运,把战争胜负写得含蓄蕴藉。
    2. (2)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中作者都借用周瑜的典故,各有何用意?
  • 17.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 (1)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词以浩荡江水起笔,“浪淘尽”一句,则把眼前的江水与历史人物巧妙联系起来,引出怀古之意。 B . 上阕描绘江水腾涌的壮阔景象,让词人不禁赞叹这大好河山,更引起他对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的向往。 C . 下阕描绘了周瑜的英雄形象,写“小乔初嫁了”是为了表现周瑜生活幸福,从而衬托出词人婚姻的不幸。 D . “故国”三句,词人以自嘲的口吻叹惋自己与周瑜相比,光阴虚掷,抒发被贬谪后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2. (2) 词中上阕“乱石穿空”,有的版本写作“乱石崩云”。“崩云”意为崩裂的云彩,形容波涛飞洒的样子。你觉得这两个版本,哪个更切合词意?请简要说明理由。
二、非选择类
三、小阅读-课内
  • 19.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不恰当的一项(    )

    A . 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B . 两首都是怀古之作,前者是怀古伤己,后者则是怀古伤今。 C . 《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雄伟气势,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写尽了英雄豪杰,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之情;《永遇乐》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隐约地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心愿。 D . 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
  • 20.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阕“大江东去”三句,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辽阔旷远深沉的意境,为英雄人物出场营造气势。 B . 下阕“遥想”六句,塑造了年轻有为,春风得意,雄姿勃发,儒将风流,从容闲雅,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写尽了周瑜的风采才华,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感慨。 C . 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从“江山”联想到人事,都用历史上英雄的得志来反衬自己的“失意”。两词结尾的情调不同,苏词激愤、高昂,辛词低沉、抑郁。 D . 本词将写景、咏史、抒情融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
  • 21. 下列对《声声慢》一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阕写秋天天气多变,身体不好,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表现了词人滞留他乡的孤独生活和悲苦愁绪。 B . 下阕前三句写菊花,既言其多,又形其乱,以花之凋残映衬心之愁苦,又喻指岁月流逝,人衰老憔悴。 C . 下阕后几句写词人孤苦无依坐待天黑的境况,希望黄昏时雨中的梧桐能排解词人内心难以言说的愁绪。 D . 本词用语浅显,以家常话写心中事,显得自然真挚;词中描摹多个典型意象来抒情,结尾则直抒胸臆。
  • 22.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开篇三句即抒情,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空间巨大;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时空广阔,英雄豪杰无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B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既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C . “遥想公谨当年”三句,描写了周瑜风华正茂的形象。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是为了突出小乔貌美,足以与周瑜相配,美人英雄相得益彰。 D . “羽扇纶巾”三句,描写了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的文士风度,突出了周瑜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谈笑间”三字,字字千斤,力透纸背,充分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
  • 2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代王世贞说:“学士此词,亦自雄壮,感慨千古。”此语道出苏轼豪放的词风。你认为苏词“豪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 24.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怀古词,写于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时期。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以及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B .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刻画和情感抒发,作者把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意境。 C . 词的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 D . 词中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然而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词的结尾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充满了消极苍凉的思绪,不能全面体现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 25.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都是豪放风格的词作,试比较它们在豪放风格上的异同。
  • 2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千古江山”,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 .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是赞美历史上的孙权,表达对英雄的敬仰,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 C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以当年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当权者切勿草率出兵。 D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廉颇的典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 27. 对下面一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A . 东去的大江和滚滚的浪花,既是眼前的景色,又暗喻时光的流逝。 B . 词人用小乔与周瑜进行正反对比,将周瑜塑造成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C . 全词既有对古迹的描写,又有对古人古事的记叙,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D . 词人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表现出豪壮的情调和旷达的精神。
  • 2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声声慢

    [ 宋 ]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的上片“寻寻觅觅”写,“冷冷清清”写,“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哀伤。七组叠词的运用,渲染了悲凉氛围,奠定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极有层次地表现了词人愁苦的心情。

    词的下片“怎一个愁字了得”,(填表现手法),吐露无限愁情。

四、小阅读-课外
  • 29.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总结上片,带起下片,前句对大自然发出由衷的赞叹,后句则由“江山”引出“豪杰”。 B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整首词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气势磅礴,格调清新,上片侧重写景,下片因景生情,极豪放之致。 C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点出了历史风云,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的感叹。 D . “铜雀春深锁二乔”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间接描绘二乔将要承受的命运,把战争胜负写得含蓄蕴藉。
五、情景默写
  • 3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根据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内容概括

      具体所写(用原文词语)

      上片:吟咏赤壁、怀想古人

      所见:

      所想: 

      下片:仰慕英雄、感叹自己

      所忆:

      所慨:

    2. (2) 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隐讳莫深,会让人想起《琵琶行》中那两句“。”
  • 3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 (1)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遥想当年刘裕挥戈北伐收复故土的豪迈气势的词句:“。”
    2. (2)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遥忆当年抗金战火弥漫扬州的词句:“。”
    3. (3)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年纪虽老而壮志犹存,感叹自己被弃置不用的词句:“?”
    4. (4)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
    5. (5)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之雄心,也只怕会有“”的结局。
    6. (6)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对比四十三年前的“”和现实中的“”,表现了金兵南侵时的战火烽烟和被占区人民忘却战败历史在佛狸祠前迎神赛社的景象。
    7. (7) 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 32. 声声慢
    1. (1) 《声声慢》中使用了一连串叠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把词人内心的悲哀、孤独、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是:“。”
    2. (2) 《声声慢》中描写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诗句是:“。”
    3. (3) 《声声慢》中写晚风寒气逼人,淡酒难敌,含蓄地道出了词人想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痛苦心情的诗句是:“!”
    4. (4) “?”三句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面对花凋花谢的感慨。
    5. (5) 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展现词人兀自独坐、百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句子是:“!”
    6. (6) 《声声慢》中词人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凄苦的诗句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