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安庆潜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3-08-27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30分)
  • 1. (2022八上·潜山期末) 理解性默写

    翻开课本,驻足就能感受“爱国忧民”的赤诚之心,俯身便能听到“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曹操用①“”(《龟虽寿》)表明老而弥坚、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李贺用②“”(《雁门太守行》)抒发将士誓死报国的忠心;吴均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③”(《与朱元思书》)表达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情趣;杜甫用④“”(《春望》)移情于物,抒发忧国思亲之情;《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⑤“”。

  • 2. (2022八上·潜山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zhōng。1937 年的 12 月 13 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 huán 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 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戳。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让我们团结携手,与全球爱好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初zhōng惨绝人huán

    2.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 (3) 从句子的语气看,“让我们团结携手,与全球爱好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吧!”这个句子属于____
      A . 陈述句 B . 疑问句 C . 感叹句 D . 祈使句
  • 3. (2022八上·潜山期末) 阅读名著,完成题目。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二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重“惩”富人,解放了许多“奴隶”(其中有些参加了红军),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没收“卖国贼”(官僚、地主、税吏)的财产,把他们的财产分配给穷人。现在有千百万的农民看到了红军,听到他们的讲话,不再感到害怕了。红军解释了土地革命的目的和他们的抗日政策。他们武装了起来千千万万的农民,留下干部来训练游击队,使南京军队从此疲于奔命。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学徒、奴隶、国民党逃兵、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háng列。

    以上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文段中“大规模转移”指。作者以《红星照耀中国》为题的含义是:

  • 4. (2022八上·潜山期末) 校学生会将要开展“走进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 (1) 为活跃气氛,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 (2) 学校举行了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请写出下面几个题目的答案。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诗描写的传统节日是

      ②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把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其中,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安庆的黄梅戏就属于。请写出一部黄梅戏剧目名

二、阅读理解(60分)
  • 5. (2022八上·潜山期末)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故乡的夏天

    王璐

    ①走进故乡,就像走进了另一个季节。舒适、凉爽、绿色,共同构成了故乡七月的代名词。

    ②从南方人的角度讲,故乡大概根本没有夏天。在他们的观念里,能称得上是夏天的,应该就是昼蝉夜蛙、汗流浃背这样连续数月的酷热季节。而在北方高原上的小城,例如我的故乡,六月中旬走在阳光下,只觉得温暖舒适,并不出汗。故乡的人家,大都不备冷气,因为就算天热,也是几天就过去了,不值得为避暑费事。我放暑假回到家里,整日揽着阳光,一点不觉得难耐,反而舒适。等到了八月,即使热了,也无需南方那样整日的冷气,只要抱一个瓜扇扇风就足够凉快。

    ③清早,如果你走到苍头河边,黎明的阳光懒懒地洒下来,透过夹岸的树木在地上投出班驳的光。早上的阳光像母亲温柔的眼眸。瓦蓝色的天空澄澈而透明,微微飞着些云,衬着时时掠过的鸟儿,轻柔如同它们一不小心遗落的羽毛。环顾周遭是黄土高原北部标志性的莽莽苍苍的松杨林子,林外是隐的青山。苍河隐藏在这青翠的群山之间,仿佛一件秘而不宣的绝世珍宝,在粗犷豪迈的北方高原绽放着粼粼的柔光。朝阳下沿河草尖上的露珠,眨着一闪一闪的眼睛,灵动而清亮,让你疑心那是遇到了河滩上被冲刷出来的钻石,只是每一瞬的闪光,都是每一瞥的清凉,足以让你忘却炎热里的烦恼。信步慢慢走过横跨苍河的吊桥,河风吹来,水汽凉凉,令人舒爽,再挎一个相机,就真有点旅游避暑的意味了。然而晓寒未散,风力加上水汽,这时恐怕需把裙子换成裤子,再套一件小小的开衫。

    ④下午日暖,单衣便够。在故乡的街上,行人的衣装从背心短裙到长裤外套,四季都有。午后是最热的时候,大地像一块烙饼,摊在酷蓝的天穹之下,路旁的草丛似乎被晒得有点卷曲,颜色更深绿些。可是那是干热,并不令人出汗,和南方的湿闷不同。等到了下午三点以后,就又趋于凉爽。广场上、商城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连门口石阶上都坐满了聊天下棋的老人、嬉戏玩闹的孩子,这时上街去走走,短袖短裤正适宜。耳畔行人的谈笑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打闹声此起彼伏,车水马龙的街道不多时就变得热闹非凡。渐渐地,太阳西斜,阳光更趋柔和,但又与早晨不同,它就像奶奶的爱抚,慈爱而温暖。时不时有风刮过,吹得街道旁的大树叶子沙沙地响,金色的夕阳不知不觉给县城镀了金,远远望去,每一个角落都像是饱含回忆的老胶卷的镜头。

    ⑤小小的县城中少见高楼,城外的青山也只是一个个矮丘,太阳要到八点半才落到地平线上,更显得昼长夜短,有用不完的下午。七月的故乡,睛天极多,有时一连数日碧空无云,所以入夜后天也黑不下来,只变得深洞洞的暗蓝。天色在昼夜交替时显得分外奇幻,深蓝的天,橙黄带粉的云,赶回家做晚饭的阿姨三五成群,边走边聊,夏风也不急,有一下没一下地撩拨着她们的衣襟和发梢,调皮的如同她们等在家里的顽童。风徐徐吹着,一直吹来了整个夜晚。吃过晚饭的人们还会在这时出来散步,感受着夏天的夜晚特有的舒适和凉爽。星子点点从天幕上跳出来,一闪一闪,让你想到了早上苍河边上的露珠、傍晚门口树叶斑驳的剪影。月亮则隐在一朵云后,羞涩地窥探着故乡的大地。仍旧热闹、灯火通明的县城街道,早已安静、悄然沉睡的郊外树林。入夜后的气温最适宜搭一条薄毯睡觉,不会出汗也无需冷气。不过晴天也会突来霹雳,有时候也会忽来一阵大雨,淋得赶路或闲逛的行人狼狈不堪。但关外的夏雨,来得快,下一场酣畅淋漓;去得也快,走一个利利索索,不多时又能留一个瓦蓝色的天。可是一到这样有风有雨的天气里,便嫌单衣太薄。雨云来时罩在头顶,雨点在玻璃窗上也未干过,偶见天边绽出一角薄蓝,立刻便有更多的灰云挟雨遮掩过来。从窗外望出去,树树含雨,山山带云。这时在屋里坐着,煮一壶热茶,听听雨声,天气祛了狂热,心也就渐渐趋静。

    ⑥遥远的故乡,多风的故乡,一段残破的城墙独对夕阳,飘忽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夏天融入苍河的水波里,柔柔地,流走一丝酷热,一丝烦躁。与故乡的夏天相约,约定一份难得的凉爽,约定一份内心的安宁。在这里,滤去多余的干扰,清风里,只有绿树怀抱里的河水浅浅的低吟声,如同一首古老的民谣。

    (选自《朔州晚报》2022年6月1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 . 文章多次采用第二人称“你”,跟读者对话,拉近了距离,且娓娓道来,显得亲切。 B . “早上的阳光像母亲温柔的眼眸”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C . 文章在写景中多次写各色人的活动,表现出故乡的人们快乐而忙碌的生活。 D . 故乡夏天的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来得快,去得也快,给人酣畅淋漓和利利索索的感觉。
    2. (2)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故乡夏天的景色,请加以梳理,在表格中填入相应内容。

      时间

      景物特点

      人的感受

      清早

      阳光温柔,天空澄澈而透明,露珠灵动而清亮

      下午

      ② 

      干热,又趋于凉爽

      入夜

      感受着夏天的夜晚特有的舒适和凉爽

    3. (3) 文章开头两段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 (4) 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夏风也不急,有一下没一下地撩拨着她们的衣襟和发梢,调皮的如同她们等在家里的顽童。

    5. (5) 文章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
  • 6. (2022八上·潜山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发热门诊,是正规医院门诊部在防控急性传染病期间根据上级指示而设立的,专门用于排查疑似传染病人,是治疗发热患者的专用诊室。它也是2003年“非典”时期医院内的特殊产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既控制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的传播,又降低了医院内交叉感染率。如果说抗击新冠疫情是一场战役,那么医院里的发热门诊就是阻止战火蔓延的第一道防线。

    自2003年年底国内建立了第一家发热门诊后,许多地区相继成立了发热门诊。建立发热门诊的初衷是控制SARS的传播和流行,而实践证明发热门诊对传染病流行和传播的控制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有其存在的价值。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避免交叉感染,又将发热门诊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普通发热门诊”,第二种是针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门设置的疑似新冠肺炎发热门诊,又称“特殊发热门诊”。为保证所有患者及家属的就诊安全,在“特殊发热门诊”独立区域,严格确保一患一诊室,对怀疑有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准备了专用独立的空间进行检查和诊疗(每一位患者都有单独空间,不存在交叉风险)。并且对接诊的每一位患者使用后的就诊环境进行严格彻底的清洁消毒之后才会用于下一位患者。

    (节选自《医疗卫生装备》)

    【材料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来势汹汹,让全世界体会到了什么叫“大国风度、大爱情怀”。

    “轻利重义,舍生取义”是孟子思想的核心,把仁义放在利益之上,这是中国人的风骨。武汉,是疫情的重灾区,四万余名各级医护专家舍生取义,共赴灾区,国家不抛弃、不放弃,几十亿的医疗物资、生活物资蜂拥而至,那一刻,谁曾谈过利?面临全国的停工停产,国家处于停转的状态,超市里却是物资充沛,口罩政府发放,房贷、工资、保险,只要是能够想到的,国家都给予了照顾和减免。

    在我国疫情之初,日本、韩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而现今,韩国、日本疫情蔓延,我国也慷慨解囊,并宣布:愿意给予任何形式的帮助。当我们将附有诗句“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的物资送到韩国时,我们仍旧回味着日本的真诚话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才是面对人类共同的困难时,该有的态度和选择。疫情,终将成为历史,而在史书上,会有中国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面对疫情,全民皆兵,内治井然有序,外助他国克难,大国典范也!

    孔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威严、威望的建立是因为“重”,重什么?重的是自己的内在,是仁德的思想,仁爱的心,仁义的行为,更是承诺和道义。这场新冠战“疫”,中国的领导人交给百姓的是满分答卷,交给世界的是大国典范。国内,百姓的满意度、幸福感和爱国情怀在这场灾难中稳中提升;国外,中国的操守、德行和执行力让全世界交口称赞;在全世界,中国威望和口碑更胜从前。这样内外兼修的国家,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君子”。

    (根据资料改写)

    【材料三】“发热门诊正缺人,你去支援一下,去了听那边主任安排,保护好自己。”

    那天,早交班后我们主任的一句话,把我从外科片区抽调到发热门诊,开始轮值24小时班。去了之后我才知道,这里说是门诊,但其实是急诊的形式,24小时需要医生、护士、检验技师值班。有传染病情时,无论患者是否发热,发热门诊实质上就是医院内的隔离区。被抽调到发热门诊,本是为了支援北京冬季流感。然而,10天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升级。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就这么站在了一线。

    我休班那天,有了武汉医务人员确诊被传染的报告。医院给发热门诊配发了新的口罩、护目镜、白色防护服,提醒要做好防护措施升级的准备。我对自己说:消防员就不怕大火吗?缉毒警察就不怕大毒枭吗?做手术的人,我慌什么!

    (选自《疫情一线医生手记:我在发热门诊,值最后一个夜班》)

    1. (1)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对下列“发热门诊"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 . “发热门诊”是我国在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特别设立的,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 B . “发热门诊”建立的初衷是阻断和消灭SARS的传播和流行,而实践也证明其作用显著。 C . “发热门诊”虽然是门诊,实际却是急诊的形式,对医务人员的防护级别和要求很高。 D . “发热门诊”是阻止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防线,工作时间长,需要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
    2. (2) 说说材料一中加点的短语“严格彻底的”的表达效果。
    3. (3) 根据【材料二】,概括“大国风度”的具体内容,并加以分析。
    4. (4) 在阻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过程中,有媒体将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称为“最美的冲锋战士”。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个称呼的看法。
  • 7. (2022八上·潜山期末)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 , 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 , 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敝:通“蔽”。⑤九重:深宫之内。⑥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饿其体肤 饿: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

      ③犹割以啖腹 股:

      ④若耽滋味 嗜:

    2. (2) 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3. (3) 翻译下面句子。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②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

    4. (4) 【甲】【乙】两文从个人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角度阐述了治国之道。【甲】文强调国家兴盛内要有“”,外要有“”;【乙】文强调为君之道,首先是“”其次是“”,还要广开言路,居安思危。(用原文作答)
    5. (5) 【甲】文画横线部分“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运用了论证方法,【乙】文画横线部分“若损百姓以奉其身……腹饱而身毙。”运用了论证方法。
三、作文(60分,含卷面分5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