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上册 /第三单元 /8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1梦游天姥...

更新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白居易的诗歌影响广泛而深远,晚唐张为称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白氏获得这样的称号,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原则回应了当时文艺创作遇到的挑战,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获得了后世广泛共鸣。

    我国在魏晋时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对文体、内容等的研究使文艺开拓出新的天地。但过犹不及,片面重视形式、忽视内容的倾向一直存在。如六朝骄文讲求对偶、声律,脱离生活;中唐“大历十才子”追求丽辞、精于雕琢,反映的生活较为狭隘。而唐自安史之乱后,进入藩镇割据、民不聊生的阶段,文人们罔顾现实而空玩文字,背离了士人的责任,也扭曲了文艺的主要功用。于是韩愈、柳宗元等发起“古文运动”,务求恢复文章质朴自由、言之有物的传统;白居易、元镇等发起“新乐府运动”,倡导诗歌承续《诗经》和汉魏乐府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功能。除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还提出一些相关的主张,如诗歌应“救济人病、禅补时阙”,诗人应“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白居易的诗文创作忠实地践行了他的上述理念。不论他在入仕初期,还是在朝为左拾遗,抑或被贬地方,都有许多作品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如《新制布袭》言:“安得万里裘,盖襄周四。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悲悯情怀与杜甫一脉相承。白居易的讽谕诗是他现实主义精神的杰出代表,其中《观刈麦》《卖炭翁》等,都是广为人知的名篇。而其讽谕之作中却绝无怨毒,只是“愿得天子知”,以达到辅助君王革新天下的目的。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原则相关,他在诗歌创作中力避艰涩,追求平易,形成了朴素的美学风格。关注现实、语言平易并不意味着艺术性减弱,他认为“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他非常重视以和谐的韵律连缀诗章,《琵琶行》《长恨歌》等作品皆为平易而美的佳作。

    回顾中国古代文学史,那些获得崇高声誉的文学艺术家,如屈原、废信、杜甫、陆游、辛弃疾、郑板桥等,也多是和白居易一样,为时而著、为事而作,“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文学自《诗经》、楚辞起,就形成了抒写人生、关注现实的传统,后经历代诗教的强化,遂成为民族的审美文化精神。这样的美学传统,使文学艺术总能反映人民的悲欢、时代的风云,成为裨补时阙、塑造民族灵魂的丰厚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这样的创作观念,正是对传统文艺精神的继承和提升。当前适逢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为文学艺术家施展才华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精神,自应被发扬光大,并被赋予时代内涵。

    (摘编自马奔腾《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白居易被后人称作“广大教化主”,是因为他始终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 B . 中唐“大历十才子”的文学创作片面重视形式,其作品文辞华丽,讲求对偶声律,罔顾现实而空玩文字。 C . 白居易的讽谕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其创作意图不是“裨补时阙”,而是“愿得天子知”,辅助君王革新天下。 D . 中国文学自《诗经》、楚辞起,就形成了抒写人生、关注现实的传统,我们在新时代应该继承这一传统。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直接针对我国当前文艺创作所遇到的挑战,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B . 第二段简述了六朝至安史之乱后我国文学创作存在的一些弊病,突出了白居易等人提出新的创作主张的必要性。 C . 文章第四段承接前文白居易的文艺创作主张及实践,进一步论及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精神,将论述引向深入。 D . 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论述了白居易的创作主张,也表达了对新时期继承和提升传统文艺精神的期待。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艺作品只要内容符合当下社会的现实需要,其作品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也一定能够获得广泛共鸣。 B . 六朝骈文虽然存在片面重视形式、忽视内容等问题,但是在文体方面,骈文也为文艺开拓了新的天地。 C . 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等诗歌作品,语言平易,非常重视韵律和谐,具有平易而美的艺术风格。 D . 新时代的文学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并为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赋予时代内涵。
二、古代诗歌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夜闻歌者①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注】①诗人当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当时的景色,用秋江月夜的环境来烘托故事的悲凉气氛。 B . 三至十二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了歌女悲哀的神情。她的歌唱和哭立令人伤感难受,她年轻美丽,又是那样悲哀,靠着帆樯站立,眼泪直往下掉。 C . 最后四句,诗人想去探寻歌女悲哀的原因,可是这位年轻的歌女却守口如瓶,一言不发,让人猜疑,给人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 D . 这首诗用朴素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一位楚楚动人的歌女形象。诗人是冷静、纯客观地记叙,语言中没有融进多少个人的感情。
    2. (2) 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相比,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异同?
三、选择题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B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 .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D .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烟涛微茫难求         信:确实、实在 B . 天姥连天向天         横:横亘 C . 熊咆龙吟岩泉         殷:震动 D . 渚清沙白鸟飞         回:盘旋
  • 5.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华(qīng)  溪(Shàn)  下(huī)     然(hōng) B . 然(huǎng) 水(lù)    荡(yàng)    摧眉腰(zhé) C . (jī)    青(yá)     眼(jiǎn)    澹(chán) D . (lǎo)  洲(Yíng)   米(jīng)     以效尤(jǐng)
四、选择题组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有好诗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____,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

    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____。而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

    成都的诗的传统,(①)。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那也许就____了,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落在哪里,哪里就生根发芽。诗的传统,(②)。它靠的不是____,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如今,草堂的杜公祠前还悬挂着何绍基题写的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安史之乱”后,杜甫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堂,写下《堂成》一诗,其中一联:“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③)。才有了以后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些“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的诗句。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印。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悠闲自得    平分秋色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 B . 自得其乐    平起平坐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 C . 悠闲自得    平起平坐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 D . 自得其乐    平分秋色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①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②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③道出了草堂建成前的情景和心情 B . ①要得益于杜甫②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③道出了草堂建成后的情景和心情。 C . ①要得益于杜甫的草堂②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 D . ①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②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衍生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衍生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B .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领神会。 C .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D .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衍生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衍生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领神会。
五、语言表达
  • 7. 白居易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曾被贬为江州司马,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琵琶行》,他调离江州后,当地百姓建祠纪念他。白居易祠中有这样一副对联: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上联是《琵琶行》诗意的浓缩;下联表达了九江百姓对白居易的深情厚谊。

    请你也拟写一副对联,将你对本文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

六、句子默写
  • 8. 名句名篇默写
    1. (1)  ,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燕歌行》)
    2. (2)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3)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李白《将进酒》)
    4. (4)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七、微写作
  • 9. 阅读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展开联想和想象,将此诗改写成200字左右的音乐描写片段。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