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2 /2.1 改造我们的学习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改造我们...

更新时间:2023-09-12 浏览次数: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

    ②我们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更要高瞻远瞩 , 从宏观角度规划未来,携手共创一个稳健团结、自强不息的社会。

    ③随着国内跑步热的兴起,像上海国际马拉松赛这样的高水平国际赛事受到广大跑友的追捧,让跑友们前仆后继

    ④最后,朱老先生说这只是一次粗枝大叶的讨论,希望大家能从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具有的谨严精神。

    ⑤高校只有不断优化结构,才能让自身的人才培养更有的放矢 , 让学生、学校和社会三方实现共赢。

    ⑥《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我们在拜读时要认真研究,多方探讨,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就抛弃,生吞活剥是要不得的。

    A . ③④⑥ B . ①②⑤ C . ①②③ D . ④⑤⑥
二、小阅读-课内
  • 2. 本文在论述学风问题时,《改造我们的学习》使用了哪些特别贴切生动的词语?这些词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3. 下列选项对《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语言特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鲜明性 B . 严谨性 C . 生动性 D . 议论性
  • 4. 根据《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工作中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做系统的周密检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工作,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B .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 C . 毛泽东用“有的放矢”这一成语,生动形象地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应该用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的实践,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性。 D .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共产党人应从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出发,去研究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 5. 《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两篇文章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阐述了学习论(党的学风)和认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重大问题,都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其鲜明性是如何体现的。
  • 6. 为什么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为什么比第一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什么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7. 本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是如何体现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8.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毛泽东开宗明义地点出了中国共产党所提倡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当今时代,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学习?
  • 9. 阅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理解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者有什么区别?
  • 10. 如果把第二部分看作一篇独立的议论文,它的结构层次怎样划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11. “天上掉下来的”和“自己头脑里固有的”这两种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
  • 12. 《改造我们的学习》:文章运用了“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对联,联系文本具体分析其中蕴含的意义。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对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可理解。因此,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

    (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材料二: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把这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一段)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的正确思想不能凭空产生,只能来自人们从事的生产斗争等社会实践中。 B . 人的思想是头脑中的感性认识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升华而形成的理性认识。 C . 社会斗争中先进阶级的势力可能会因力量比较弱小而暂时失败,但最终会胜利。 D . 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所以比第一个阶段更伟大。
    2. (2) 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紧紧围绕“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B . 文章按照“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展开议论,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C . 文章论述重心是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最多经过“两次飞跃”形成正确认识。 D . 文章最后指出要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认识论教育,照应文章开头,具有针对性。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两次飞跃”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 B . 居里夫人和丈夫经实验提出了放射性理论,并成功用以指导医生的癌症治疗。 C . 西汉的刘向说,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D . 伽利略做了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证明了重力加速度和物体质量无关。
    4. (4) 材料一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5) 材料一和材料二两篇文章的开头都很有特点,你喜欢哪种?请说明理由。
  •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对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可理解。因此,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

    (摘编自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材料二:

    在这里讲讲我这个主张:要有智慧,就必须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

    首先要说明什么叫智慧。我们常常说这个孩子聪明,那个青年机灵。但聪明和机灵是说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反应比较快,比较敏捷,那是指对一般日常事物而言,比如学生学习中的课堂提问等。这种智能是有方法培养锻炼的,但这类方法出不了智慧。智慧是人脑更高层次的活动。聪明、机灵以及所谓智力、智能都是在低层次,比智慧低一个或几个层次。所以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智力教育、智力竞赛测试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但还远不能用以敲开智慧的大门。

    为什么这样讲?中国有句老话——“大智若愚”,真正有智慧的人,看上去好像还有点迟钝。这是因为他用智慧去考虑深邃的问题,对一般问题反而不感兴趣,不愿去花心思。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智慧并不仅仅是有知识,不是有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有智慧了。这里还有一个运用知识的问题,中国从前就笑话那些“老学究”,因为他们有知识不会用,也不能达到智慧的高度。

    目前,关于人的智慧的描述和议论还有很多,但说来说去,都没有能够真正从智慧的本质上去探讨培养智慧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应该回答的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智慧是天生的吗?如果是天生的话,那小娃娃就能有智慧了,这在历史上还没有记载。智慧是神授的吗?我们也不信这种鬼话。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搞唯心主义,只能搞唯物主义,而且是辩证唯物主义。人的主观可以通过实践去认识客观世界,掌握了解客观规律。人又可以主观能动地影响和改造客观世界。这就是我们的立场。

    第二步要回答的是用什么观点。我在这里建议用系统科学这个现代化的观点。智慧作为现象,不可能是孤立于一切事物之外的,它也一定是与其他事物有关联的。智慧要靠知识,特别是活的而不是死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考虑智慧与知识的体系,即系统化了的、有合理结构的人类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问题推向什么是系统化了的、有合理结构的人类知识。我的答案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这里讲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有两个特征:一是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最高概括,二是开放、不断生长发展。

    以上所说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了人类现在所认识到的客观世界规律的全部精华,它就是智慧的泉源,而这个科学技术体系的最高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难道还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吗?因此结论是:要有智慧就必须懂得并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

    (摘编自钱学森《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一个飞跃,其前提是人类通过官能在实践中不断获取感性认知。 B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只有通过实践检验为真理的认识,才能指导我们去科学地改造世界。 C . 人脑活动有层次高低之分,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机灵等处在低层次,而智慧则处在更高的层次。 D . 那些看上去很迟钝的人,其实大智若愚,他们不愿意去思考一般问题,但善于考虑深邃的问题。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类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等,人类进行社会实践是为了获得感性认识。 B . 人们利用理性认识来指导实践,只要成功了,就证明这个认识就是正确的,反之就证明它是错误的。 C . 钱学森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最高概括,具有开放性,在不断地生长发展。 D . 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就能掌握所有的客观规律,获得智慧。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人的认识的两次飞跃”观点的一项是(   )
      A . 吃一堑,长一智。 B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C .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D . 从斗争中学习,在学习中斗争。
    4. (4) 如何培养学生的智慧?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5. (5)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提出:“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再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应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对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可理解。因此,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

    (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材料二:

    怎样区别真理与谬误呢?1845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300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承认为真理,正是千百万群众长期实践证实的结果。毛主席说:“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原是工人运动中的一个派别,开始并不出名,反动派围攻它,资产阶级学者反对它,其他的社会主义流派攻击它,但是,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终于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检验路线之正确与否,情形也是这样。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制订自己的路线时,当然要从现实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情况出发,依据革命理论的指导并且加以论证。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个革命政党的路线是否正确,同样必须由社会实践来检验。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俄国工人运动中,都发生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路线的激烈斗争,那时第二国际的头面人物是考茨基,列宁主义者是少数,斗争持续了很长一个时间。俄国十月革命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证明列宁主义是真理,宣告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路线的破产。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与“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在一个时期内,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没有占主导地位。长期的革命斗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正确的,而“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错误的。标准是什么呢?只有一个:就是千百万人民的社会实践。

    (节远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三: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刻把握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这是深入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而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在拨乱反正过程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找到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今天我们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推进改革开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全面深化改革,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奶酪”,碰到各种复杂关系的羁绊,不可能皆大欢喜。有没有自我革命、壮士断腕的气魄,敢不敢向积存已久的顽瘴痼疾开刀,能不能坚决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不仅考验着共产党人的勇气、胆识、担当,更关系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在改革路上,更是需要不断的解放和端正思想,砥砺前行。因此,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就是思想再解放,初心永不忘,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和责任担当,汇聚着全党的智慧和能量,引领着十几亿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要鼓足干劲,奋力工作,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努力使党中央有关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全面落地,得到贯彻落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节远自陈立先生《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开创新时代改革开放新辉煌》)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意义就在于改造世界,正确的理论只要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和世界的物质力量。 B . 人们的某个认识正确与否,很简单,必须要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如果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如果失败了自然就是错误的了。 C . 在改革路上需要不断的解放和端正思想,砥砺前行。因此我们必须思想再解放,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基本原则。 D . 马列主义被认为是真理,不是在马克思等人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是在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
    2. (2) 根据三则材料内容,下列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不同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这是深入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而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在拨乱反正过程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找到的唯一正确的途径。 B . 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 C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长期的革命斗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正确的,而“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错误的。 D . 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
    3. (3) 关于对材料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 第一则材料首先批驳了唯心主义观点,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产生。 B . 三则材料的观点都遵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C . 前两则材料都以设问开头,引人关注发人深省,还在批驳错误观点中阐述正确观点。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4. (4) 阅读以下材料,找出这一素材适宜的作文话题是(   )

      1977年,南京大学的教师胡福明先生针对当时的社会情况,出于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遍查资料,付出巨大心血,终于完成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投给了《光明日报》部。《光明日报》总杨西光、理论部主任马沛文、哲学组组长王强华以及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等人都加入了对文件的研究和修改中,胡福明本人也到了北京,参与文草的修改。一篇6000余字的文章,前前后后删改数遍定稿历时数月。

      A . 责任 B . 实践 C . 勤奋 D . 严谨
    5. (5) 下列诗句被引用在三则材料不违和的一句是(   )
      A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 .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C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16. 阅读

    材料一:

    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时下流行的表情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将古老与新潮融合一体,设计出系列甲骨文表情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从1999年起,陈楠开始对甲骨文艺术设计进行研究与创作。“作为韩美林老师的设计助手,我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动造型设计,融进甲骨文元素的体育运动项目造型,受到世界各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的好评,成为经典案例。”陈楠说。近20年间,他发表了大量关于甲骨文的设计作品。2017年,首套甲骨文设计字库正式上线,同时他还把甲骨文设计成表情包、动画、贺卡、手机壳、丝巾等创意产品,带动了大量年轻人重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目前,陈楠采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和热词,创作发布的甲骨文表情包已经有6套。他关于汉字设计的专著在海外出版发行,甲骨文等汉字艺术设计作品也在法国、匈牙利、美国等地展出。

    (摘编自《陈楠:把甲骨文“玩”出“表情”来》)

    材料二:

    文字是文明诞生的标志,文化传播的先导是文字。甲骨文传承数千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如何在纯粹的甲骨文研究、社会传播和文明交流之间搭建桥梁,如何让深藏在博物馆里的甲骨从清冷库房中走出来,体现其时代价值,更多的人在尝试,在努力。

    甲骨填色的拉曼光谱分析,计算机拼接甲骨图片技术报告,甲骨文大数据库平台的发布……科技手段在甲骨学研究中的运用是一个新的趋势。识别与释读,一直是甲骨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中,大部分未获识别。人们对未来进一步利用科技手段来研究解决甲骨文问题充满期待。

    “殷契文渊”平台的发布也让人欣喜。它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指导下,建立的一个集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为一体的甲骨文知识共享平台,包括“三库一平台”——甲骨字形库、甲骨著录库、甲骨文献库、甲骨文知识服务平台。对甲骨文感兴趣的人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认识、学习、研究甲骨文。

    (摘编自靳晓燕、王胜昔《甲骨文,我们这样走近你》)

    材料三:

    “今山川效灵,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且适我之生,所以谋流传而悠远之,我之责也。”一个多世纪前,学者罗振玉在朋友刘鹗家中初见甲骨,既惊又喜,大受震动后写下这段话。历经120年,几代甲骨文研究工作者辛勤努力、接续奋斗,誓要从千年中华文明标志的甲骨文中解码出历史记忆的真相。日前,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专家纷纷就如何做好甲骨文的传承工作建言献策。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一曼看来,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比如,殷墟文化分期的绝对年代确定、殷墟考古发现的许多重要遗迹遗物的年代和性质等考古学问题,都是依据甲骨文资料和甲骨学研究成果来探讨的。因此,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这样定会取得更大收获。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说,应保护载入《世界记忆名录》的甲骨文的尊严,杜绝伪造、乱用、乱通假甲骨文字的现象,注重多元化、多路径的甲骨文研究理论、方案、方法的探索,完善甲骨学学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甲骨学发展氛围。

    2018年,国家图书馆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整理与研究”正式立项,这意味着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整理研究进入快车道。据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介绍,目前已基本完成照片采集和释文,正加紧推进排序等整理研究工作,力争早日完成《国家图书馆甲骨全集》的整理出版。

    (摘编自孙亚慧《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材料四:

    长期以来,西方流行的观点是“中国文字是埃及传入的”。事实上,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我们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甲骨文有其独特的异彩之处:

    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产生于5500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4100年前。而随着中国考古不断有新的发现,汉字起源的时间一再被提前。夏朝有没有文字,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许多夏王朝纪年范围内刻画符号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如二里头文化刻画符号、陶寺文化朱书陶文、河南登封王城岗刻画符号等,有的已具有类似文字的性质。因此,我们认为夏代至少出现了文字的萌芽。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到公元前4世纪随着波斯王国一起消亡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公元前5世纪也灭绝了,后来没有被传承下去,以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长期得不到解读。而甲骨文的境遇却大不相同,它与后世的文字传承关系十分密切。古人总结的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即“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例证。因此,可以说甲骨文是一种具有严密规律的文字,实为后世方块汉字的鼻祖。

    据文献记载,中国汉字在秦汉年间传入越南,越南长期使用汉字至13世纪才有本国文字。汉代初年汉字传到朝鲜,直到李朝初期,他们依据中国音韵,研究朝鲜语音,创造出朝鲜文字,并于公元1443年公布使用,朝鲜才有了自己的文字。而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由于绝迹较早,其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影响无从谈起。

    (摘编自李雪山《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可以作为论据,有力反驳材料四中提到的西方观点的一项是(   )
      A . 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发现了17个距今7000多年的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 B . 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在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前5世纪就绝迹了。 C . 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的嬗变轨迹清晰可见。 D . 晋朝初年汉字传到日本,至今在日本语中常用的汉字仍有1945个。
    3.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四则材料介绍甲骨文的传播、甲骨学的研究,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寄寓在甲骨文上的传统文明和文化自信。 B . 陈楠将甲骨文元素融入诸多设计作品中,出版关于汉字设计的专著,在多个国家展出汉字艺术设计作品,在国内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C . 用拉曼光谱分析甲骨填色,用计算机辅助拼接甲骨图片,用大数据整理、汇总研究成果,当下甲骨学研究手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D . 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相互依存、促进,只要将二者有机结合,综合分析、比较,就一定会取得更大收获。
    4. (4) 根据材料四的相关内容,拟写分论点,证明甲骨文有“独特的异彩之处”。
    5. (5) 在甲骨文(学)的传承、研究上怎样做到“流传而悠远之”?请结合前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四、综合运用
  •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词语曜党,文章华国。毛泽东,作为中共最有原创性的思想家和立言者,创造了一个宏大的革命话语系统。毛氏词语在历史的岩石上留下深深划痕,革命队伍掀起了语言风暴,凝集革命者,击败中间派,赢得敌对者。

    他“率领”一群汹涌的革命词语,____,无往而不胜。他创造的新词汇,建立起共产党文化的核心概念。“整风”是他为党铸魂的____,是“改造思想”之大举。在共产党即将取得胜利、走向执政的红地毯时,他创造出“糖衣炮弹”,警示和教导党内同志要抵制诱惑,不要被敌人____。1946年,他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此论断,打破了“恐美症”“恐核症”,将其有力地推向全国乃至英语世界。

    “毛氏文章”中,创新的思想、独特的词语、丰富的意象,构成绝妙语录,使人过目难忘,____。这些语录,有的是精研细磨的雕章琢句,一字不可更改;有的是脱口而成的莲花,不经意为之,却犹如神助。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望风披靡      神来之笔      拖后腿      依依不舍 B . 攻城略地      生花妙笔      拉下水      依依不舍 C . 望风披靡      生花妙笔      拖后腿      流连忘返 D . 攻城略地      神来之笔      拉下水      流连忘返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毛氏词语”在历史的岩石上留下深深划痕,革命队伍掀起了语言风暴,凝聚了革命者,击败了中间派,赢得了敌对者。 B . “毛氏词语”在历史的岩石上留下深深划痕,革命队伍掀起了语言风暴,凝集了革命者,赢得了中间派,击败了敌对者。 C . “毛氏词语”在历史的岩石上留下深深划痕,在革命队伍中掀起语言风暴,凝聚了革命者,赢得了中间派,击败了敌对者。 D . “毛氏词语”在历史的岩石上留下深深划痕,在革命队伍中掀起语言风暴,凝集了革命者,击败了中间派,赢得了敌对者。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好文章要兼具价值性、实践性和观点性三个特性。价值性是指文章的写作旨意,即行文的必要性。写文章就是要指明问题、____和解决问题,而只有能对理论有所指、对实践有所用的文章才会真正有人看、有人赞。实践性是指文章要有时代价值和当代意义。文章应该是理论化、扩充版的随笔和系统化、学术版的杂谈。偶遇社会现象,惊讶与沉思之后记下所感所思,然后凝练、扩充、提升与完善,并最终修葺成文后公开发表。观点性是指文章要有新颖观点且见解深刻。文章的观点不能影影绰绰、模糊不清,也不能似是而非、左右摇摆,更不能相互抵触、自相矛盾。____,文章最能体现作者的思维范式与人格性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见解深刻、观点鲜明。文章标题简洁明确、直抒胸臆,恰似给小朋友戴上色彩亮丽的小帽,特色鲜明且易于记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成为其主要作者之一胡福明的终生代表作和当时年代理论创新的学界经典作的主要原因____。

    1. (1) 在上文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个语段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
    2. (2) 请用“否定+肯定”的句式概括“好文章的三个标准”。每个句子不超过20个字。

      文章的价值性:

      文章的实践性:

      文章的观点性:

五、论述类文本阅读
  •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改造我们的学习

    毛泽东

    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的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

    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

    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做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地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地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上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

    第二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我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那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的事实,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我们走过了许多弯路。但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有删改)

    反对自由主义

    毛泽东

    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

    但是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腐化起来。

    自由主义有各种表现。

    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这是第一种。

    不负责任的背后批评,不是积极地向组织建议。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这是第二种。

    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是第三种。

    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这是第四种。

    不是为了团结,为了进步,为了把事情弄好,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而是个人攻击,闹意气,泄私愤,图报复。这是第五种。

    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这是第六种。

    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这是第七种。

    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

    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第九种。

    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这是第十种。

    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这是第十一种。

    还可以举出一些。主要的有这十一种。

    所有这些,都是自由主义的表现。

    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这是一种严重的恶劣倾向。

    自由主义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因此产生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者以抽象的教条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他们赞成马克思主义,但是不准备实行之,或不准备完全实行之,不准备拿马克思主义代替自己的自由主义。这些人,马克思主义是有的,自由主义也是有的: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两样货色齐备,各有各的用处。这是一部分人的思想方法。

    自由主义是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是和马克思主义根本冲突的。它是消极的东西,客观上起着援助敌人的作用,因此敌人是欢迎我们内部保存自由主义的。自由主义的性质如此,革命队伍中不应该保留它的地位。

    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

    一切忠诚、坦白、积极、正直的共产党员团结起来,反对一部分人的自由主义的倾向,使他们改变到正确的方面来。这是思想战线的任务之一。

    1. (1) 下列对两篇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引用的这副对联,批评、讽刺了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的人。 B . 《改造我们的学习》强调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要采取“有的放矢”的态度,而且本身就是“有的放矢”的典范。所用的“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原理;所射的“的”是中国革命中的不正确的学风——主观主义的学风。 C . 《反对自由主义》的总体论证思路是“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找对策”。 D . 《反对自由主义》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2. (2) 《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主要是分析批评理论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坏学风的,为什么在开头却充分肯定我党二十年来的成绩?
    3. (3) 《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自由主义”的认识根源和性质是什么?
六、语言表达
  •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毛泽东思想占了主导地位,国家就强大,人民就幸福;,国家就受挫折,人民就遭殃。因此,我们,沿着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进。

  • 21. 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中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转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 22. 阐释思维,就是针对某一话题进行概念性解释或形象化描述的一种思维方式。比如关于“实事求是”:

    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摘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请以“不忘初心”为主题写一段文字。要求:①运用阐释思维;②主题突出,文意完整;③字数为50——80字(不含标点符号)。

  • 23. 按要求在下面文字横线处填补恰当的语句,使语段文意贯通、符合逻辑。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①。新中国成立后,沿黄军民和黄河建设者开展了大规模的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河道萎缩态势得到初步遏制,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生态保护工程得到加快实施,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②。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③

    要求:

    ①处填一个比拟句;②处根据语境仿写;③处写一句收束语。

  • 24. 选出填入横线处恰当的词语。

    ①研究认为,每天发短信超过一百次会让人变得(肤浅/浮浅),过分关注自我形象。

    ②战斗力来自近似实战的训练,是经过长年累月的(摸索/探索)和训练得来的,这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③随着国内跑步热的兴起,像上海国际马拉松赛这样的高水平国际赛事受到广大跑友的追捧,让跑友们(前仆后继/前赴后继)。

    ④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一幕幕传奇性的故事,那些(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的英雄壮举,只有放在与命运抗争的大背景下来看,才更显得慷慨激昂。

    ⑤唯有不断增强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提升文艺原创的能力,才能发现(滔滔不绝/源源不断)的素材,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残酷的现实和严峻的形势证明,那些贪官无一不是能(夸夸其谈/侃侃而谈)的,他们说起腐败行为来也咬牙切齿、义愤填膺。

  • 2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但是,一谈到形象思维的特征,人们只讲“用形象来思维”。许多人认为,这里所说的“形象”不过就是客观事物自身的形象,或者是它们在人们头脑中的直观映象。基于这种理解,人们不能不怀疑它们是否能深入表现事物的本质,人们不能不怀疑这样的认识能否称之为理性认识,能否称之为思维。这是形象思维不能被学术界普遍承认的一个关键问题。

    事实上,作为形象思维载体的所谓形象,并不等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它既不是客观事物自身的形象,也不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直观映象,而是经过不同程度加工提炼了的形象。

    在抽象思维活动过程中,人们需要将由感觉、知觉获得的直观映象抽象成为概念才能进入理性认识。概念是抽象思维的细胞或思维材料。在形象思维活动过程中,人们则要把这些直观映象加工成另一种东西,它既能初步反映事物的本质,却又不是完全抽象的东西,而是保留了某种形象特征的材料,这才是形象思维的思维材料。这种提炼过程也是一种抽象,但不是概念式的抽象,而是“形的抽象”。

    比如,作家要研究、观察新时期农民的典型特征时,他要观察千百位各种形式的农民的特征,取得大量原始印象(这还是感性认识)。然后,他把这些原始印象分别提炼为各种各样的本质特征,舍弃了大量非本质特征,但他不把这些本质特征转化为概念,而是将它们加工成初步体现着某种本质的一些形象,比如,张三的粗犷而乐观的性格,李四的亦工亦农的外观,王五的茅屋车间,等等。这些形象是认识的载体,是形象思维的细胞。只有经过提炼加工的这类典型形象才能构成形象思维的材料。这些材料再经过二级提炼,三级提炼,就可以愈来愈反映出事物的本质。

    思维,是针对理性认识而言的。形象思维绝不是什么感性认识,而是与抽象思维具有同等意义的理性认识。它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以这些典型形象为思维元件(细胞),不断深化的一种思维过程。

    ……

    形象思维,既跨出了感性认识的范围,又不同于抽象思维,而是独具特色的一种思维活动形式。

    (有删改)

    请结合文本简要解释“感性认识材料”“形象思维材料”“抽象思维材料”“形象思维”等概念。

七、填空题
  • 26. 请根据文章内容,辨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 27.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zhūn  zhūn)告诫      (chún)民风

    ②(làn)陈词调                  (lán)衣衫

  • 28. 给加点字注音。

    ①逻)            ②种流传(

    造()            ④一知半

    ⑤塞:()敷衍责        ()边        ()瓶

    ⑥的:()众矢之        (确        ()打

    ⑦剥:(花生          ()生吞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