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前摸底检测(五)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27 浏览次数:39 类型:开学考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2023高三上·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

    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更有扩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安史之乱之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

    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先生认为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作为独特的文化区域,“江南”是“佳丽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代人心目中这个文化区域所独有的特点。美学研究者刘士林先生则认为“诗情”与“审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文化江南”应当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这里的“诗”是指广义的文学,“”则是指与书籍撰写、制作、流通、存藏有关的技术、产业与运作制度。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诗”与“书”是山、水审美化、人文化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作为审美对象与自然禀赋的山水,也为江南文学的发展与书籍产业的勃兴提供了滋养与资源。山水与诗书互相形塑,造就了风格独特的“文化江南”。作为客体的自然山、水与作为主体创造物的文学、书籍互相成就,互相促进,而作为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即是这种互相交融的原动力。“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是作为主体的人发现、创造江南的山、水、诗、书的过程,也是江南山、水、诗、书滋养、形塑“人”的过程。

    晋室南渡之后,陶渊明在九江发现了田园;谢灵运、孙绰则在浙东发现了山水的价值。“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诗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了山水的价值,而山水融入了主体,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信州所写“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则更是将山水主体化,让人处于客体的位置,人成了山水的对象。

    对于山水与诗(文学)的关系,刘勰《文心雕龙》提出文学“得江山之助”的命题。中古以降的诗人文士对此多有阐发 , 认为山、水不仅提供了文学创作的素材,也形成了文人独有的风格特征。浙江省近年也提出“以诗(诗词曲赋)串文”“以路(水系古道)串带”,分别绘就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正是走在历史的延长线上。这一计划为文化浙江,也为文化江南提供了经济一体化之外的文化一体化的尝试。然而,作为重要文化符号的“书”的研究与开发,还有不小的空间。

    书籍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中国的书籍不断向东亚与世界传播,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江南自中古以降即是书籍生产、流通、存藏的重要区域,造纸、制墨、制笔以及活字印刷、饾版工艺的产生与改进皆与江南地区紧密相连。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江南地区与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至迟在南朝就非常发达。为何江南书籍业如此繁盛?当然也与江南的山、水、诗有关。一方面,书籍生产依赖于造纸,江南繁茂的竹、木、藤为造纸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材料,江南的水资源也是造纸、印刷业所必需;另一方面,文化、文学创作的繁荣也为书籍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

    同时,书籍业的勃兴也造就了大量的文化人与文化世家,江南地区也成为藏书之地,文献乡邦。乾隆年间,四库七阁,江南独有其三既是朝廷对文化江南的肯定与表彰,同时也刺激了江南文化的发展。除此之外,江南还是书籍东传的重要枢纽。我国的书籍通过江南这个区域向整个东亚传播,远传日本、韩国,形成了王勇先生所说的“东亚书籍之路”。

    唐代诗人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万卷图书千户贵,十洲烟景四时和。花心露洗猩猩血,水面风披瑟瑟罗。”说明在唐代人眼中,江南吴中的代表元素便是“万卷图书”与“十洲烟景”。乾隆年间朱象贤《闻见偶录》云:“专以鬻书为业者谓之书坊,江南、江西、浙江省有之,他处则无,偶有店铺,亦此三省人也。”此皆足以说明,无论是实际的情形,还是在人们的认知与期待中,“书”都是“文化江南”的组成元素与重要表征。

    (摘编自冯国栋《江南的山水与诗书》)

    1. (1) 下列对材料加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包含地理、政区、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含义的复杂概念。 B . “书”在文中是构成文化江南的一个维度,是与书籍相关的技术、产业与运作制度。 C . “阐发”指中古后的诗人文士在刘勰之后对山水与文学的关系做出的进一步的阐释。 D . “尝试”在文中指浙江省“以诗串文”“以路串带”,绘就“四条诗路”的实际做法。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以外的广大地区,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江南,但是地域要比先秦、秦人眼中的大。 B . 文化江南在孙吴立国、永嘉南渡后渐次形成,其过程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 C . 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里他把山水当成了客体,而人仍然是主体,但人成为了山水的对象。 D . 从书籍与文明的关系以及江南与“书”的关系看,“书”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有重要意义。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理解“文化江南”首先要探求“何处是江南”,然后再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B . 在介绍了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和美学研究者刘士林的观点之后,作者对文化江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且观点与两人毫无二致。 C . 如果陶渊明没有发现田园,谢灵运、孙绰没有发现山水的价值,山水有可能融入不了主体,也就不能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 D . 唐代诗人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一诗可说明,在人们的认知与期待中,“书”是“文化江南”的组成元素与重要表征。
    4. (4) 江南为什么会成为“书籍东传的重要枢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5) 本文是一篇社科类学术文章,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 2. (2023高三上·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之声

    王蒙

    简直是神奇。不仅在慕尼黑的剧院里观看演出的时候,而且在北京,在研究所、部里和宾馆里,岳之峰想不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节即将来临之时,正在梦寐以求地渴望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人们,却还要坐瓦特和史蒂文森时代的闷罐子车。

    “给这种车坐,可真缺德!”

    “你凑合着吧,过去,还没有铁路哩!”

    “运兵都是用闷罐子车,要不,就暴露了。”

    “有什么办法呢?每逢春节,有一亿多人要坐火车……”

    黑暗中听到了这样一些交谈。岳之峰的心平静下来了。是的,这里曾经没有铁路,没有公路,连自行车走的路也没有。阔人骑毛驴,穷人靠两只脚。农民挑着一千五百个鸡蛋,从早晨天不亮出发,越过无数的丘陵和河谷,黄昏时候才能赶到X城。我亲爱的美丽而又贫瘠的土地,你也该富饶起来了吧?过往的记忆,已经像烟一样、雾一样地淡薄了,但总不会被彻底地忘却吧?历史,历史;现实,现实;理想,理想;哞——哞——咣气咣气……喀郎喀郎……沿着莱茵河的高速公路。山坡上的葡萄。暗绿色的河流。飞速旋转。

    这不就是法兰克福的孩子们吗?男孩子和女孩子,黄眼睛和蓝眼睛,追逐着的,奔跑着的,跳跃着的,欢呼着的。喂食小鸟的,捧举鲜花的,吹响铜号的,扬起旗帜的。那欢乐的生命的声音。那友爱的动人的呐喊。那红的、粉的和白的玫瑰。那紫罗兰和蓝蓝的毋忘我。

    不。那不是法兰克福。那是西北高原的故乡。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摘下一条碧绿的柳叶,卷成一个小筒,仰望着蓝天白云,吹一声尖厉的哨子,惊得两个小小的黄鹂飞起,挎上小篮,跟着大姐姐,去采撷灰灰菜。去掷石块,去追逐野兔,去捡鹌鹑的斑斓彩蛋。连每一条小狗,每一只小猫,每一头牛犊和驴驹都在嬉戏。连每一根小草都在跳舞。

    不,那不是西北高原的故乡。那是解放了的、飘扬着五星红旗的首都。那是他青年时代的初恋,是第一次吹动他心扉的和煦的风。春节刚过,忽然,他觉察到了,风已经不那么冰冷,不那么严厉了。二月的风就带来了和暖的希望,带来了早春的消息。

    他定了定神,揉了揉眼睛。分明是法兰克福的儿童在歌唱,当然,是德语。在欢快的童声合唱旁边,有一个顽强的、低哑的女声伴随着。

    他再定了定神,再揉了揉眼睛,分明是在从X城到N地的闷罐子车上。在昏暗和喧嚣当中,他听到了德语的童声合唱和低哑的、不熟练的、相当吃力的女声伴唱。

    什么?一台录音机。在这个地方听起了录音。一支歌以后又是一支歌,然后是一支成人的歌。三支歌放完了,是叭啦叭啦的揿动键钮的声音,然后三支歌重新开始。顽强的、低哑的、不熟练的女声也重新开始。这声音盖过了一切喧嚣。

    “你在学外国歌吗?”岳之峰问。

    妇女不好意思地笑了:“不,我在学外国语。”她的笑容既谦逊,又高贵。

    “德语吗?”

    “噢,是的。我还没学好。”

    “这都是些什么歌儿呀?”一个坐在岳之峰脚下的青年问。岳之峰的提问吸引了更多的人。

    “它们是……《小鸟,你回来了》,《五月的轮转舞》和《第一株烟草花》,”女同志说,“欣梅尔——天空,福格尔—鸟儿,布鲁米——花朵……”她低声自语。

    “大家注意啦!”一个穿着民警服装的人上了车,手里拿着半导体扬声喇叭,一边喘着气一边宣布道:“刚才,前一节车厢里上去了两个坏蛋,混水摸鱼,流氓扒窃。有少数坏痞,专门到闷罐子车上偷东西。那两个坏蛋我们已经抓住了。希望各位旅客提高警惕,密切配合,向刑事犯罪分子作坚决的斗争。大家听清楚了没有?”

    “听清楚了!”车上的乘客像小学生一样地齐声回答。

    乘务警察满意地、匆匆地跳了下去,手提扩音喇叭,大概又到别的车厢做宣传去了。

    岳之峰不由得也摸了摸自己携带的两个旅行包,摸了摸上衣的四个和裤子的三个口袋。一切都健在无恙。

    车开了。经过了短暂的混乱之后,人们又已经各得其所,各就其位。各人说着各人的闲话,各人打着各人的瞌睡,各人嗑着各人的瓜子,各人抽着各人的烟。她仍然在学着德语。仍然低声地歌唱着欣梅尔——天空,福格尔 qeiwo :uId: qeiwo ——鸟儿和布鲁米——花朵。

    她是谁?她年轻吗?抱着的是她的孩子吗?她在哪里工作?她是搞科学技术的吗?是夜大学的新学员吗?是“老三届”的毕业生吗?她为什么学德语学得这样起劲?她在追赶那失去了的时间吗?她做到了一分钟也不耽搁了吗?她有机会见到德国朋友或者到德国去或者已经到德国去过了吗?她是北京人还是本地人呢?她常常坐火车吗?有许多个问题想问啊。

    “您听音乐吧。”她说。好像是在对他说。是的,三支歌曲以后,她没有揿键钮。在《第一株烟草花》后面,是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闷罐子车正随着这春天的旋律而轻轻地摇摆着,醺醺地陶醉着,袅袅地前行着。

    (选自《人民文学》1980年第5期,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采用意识流手法,主要借助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联想,创造出某种典型意境,向人们传递春天的信息。 B . 选文通过岳之峰的内心活动,树立起一个善于思考、心灵自由的主人公形象,作为人们意识转变、思想觉醒的标志。 C . 小说采用放射性的结构,将历史与现实、中国和外国、先进和落后浑然相融,展示出80年代初期粗粝而旺盛的生机。 D . 本文的语言极具诗性。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句式灵活多变,富有节奏感,语言生动形象充满诗情画意。
    2. (2) 关于文中乘务警察提醒乘客的部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边喘着气一边宣布”“满意地”“匆匆地”“跳”等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表现出新时期工作人员的热忱。 B . “车上的乘客像小学生一样地齐声回答”,表明了不同群体都愿意听从指令,反映了当时人们共同的精神面貌。 C . “摸了摸”两个包、七个口袋的动作,体现了岳之峰的防备心理。“都健在无恙”反映人物当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D . 这部分的描写属于插叙,一个小小的插曲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也为下文引发岳之峰一系列的思考作了铺垫。
    3. (3) 受声音的触发,岳之峰的思绪不间断地流动。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 (4) 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三认为讲好故事“要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本文蕴含了哪些“道”?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古代诗文阅读
  • 3. (2023高三上·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子问居长洲之甫里,余女弟婿也。余时过之,泛舟吴淞江,游白莲寺,憩安隐堂,想天随先生之高风,相与慨然太息。而子问必挟《史记》以行。余少好是书,以为自班孟坚已不能尽知之矣。独子问以余言为然。间岁不见,见必问《史记》,语不及他也。会其堂毁,新作精舍,名曰花史馆。盖植四时花木于庭,而庋《史记》于室,日讽诵其中,谓人生如是足矣,当无营于世也

    夫四时之花木,在于天地运转、古今代谢之中,其渐积岂有异哉!人于天地间,独患其不能在事之外,而不知止耳。静而处其外视天地间万事如庭中之花开谢于吾前而已矣。自黄帝迄于太初,上下二千余年,吾静而观之,岂不犹四时之花也哉!吾与子问所共者,百年而已。百年之内,视二千余年,不啻一瞬。而以其身为己有,营营而不知止,又安能观世如《史》、观《史》如花也哉!余与子问言及此,抑亦进于史矣。遂书之以为

    (选自《花史馆记》,[明]归有光)

    (二)

    余少好读司马子长书,见其感慨激烈、愤郁不平之气,勃勃不能自抑。以为君子之处世,轻重之衡,常在于我,决不当以一时之所遭,而身与之迁徙上下。设不幸而处其穷,则所以平其心志、怡其性情者,亦必有其道。何至如闾巷小夫,一不快志,悲怨憔悴之意动于眉眦之间哉?盖孔子亟美颜渊,而责子路之愠见,古之难其人久矣。

    (节选自《陶庵记》,[明]归有光)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静[A]而[B]处[C]其[D]外[E]视[F]天[G]地[H]间[I]万[J]事[K]如[L]庭[M]中[N]之[O]花[P]开[Q]谢[R]于[S]吾[T]前[U]而[V]已[W]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女弟,古代亦称呼妹妹为“弟”,女弟此处指妹妹,与《苏武传》中“独有女弟二人”中的“女弟”含义相同。 B . 相与,意为相互交往,“相与慨然太息”与《兰亭集序》中“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相与”含义相同。 C . 记,文体的一种,它可以记人、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D . 闾,既指闾巷的大门,古代也指古代居民组织单位,二十五家为一闾。闾巷,是人居住的地方,泛指乡里民间。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中,子问每次出行都要携带《史记》,并认为从班固之后就没有完全理解此书的人了,作者十分认同他这一观点。 B . 文本一中,子问的书室被毁,新修精舍,题名花史馆,其命名原因是庭院中种上了四季花木,又收藏《史记》于此。 C . 文本二中,作者将君子与闾巷小夫的处世态度进行对比,最后发出古人难于做到平其心志、怡其性情的感叹。 D . 作者在两个文本中都提到年少时自己对《史记》的喜爱,文本二中说道,读《史记》使他情感激动,无法抑制。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日讽诵其中,谓人生如是足矣,当无营于世也。

      ②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5. (5) 有人认为:“此文之作,不在于对《史记》的推崇,而在于他观世如《史》、观《史》如花的独特观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2023高三上·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海棠花

    齐己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幕,牡丹相继发池台。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寒食旬前社后开”一句介绍海棠花的花期,是在春社之后、寒食之前开放。 B . “艳态”一词写出了海棠花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下展现出美好艳丽的姿态。 C . “人怜格异诗重赋”写人们怜惜海棠花的零落,为它写下诗词歌赋来表达惋伤。 D . 尾联写暮春时分海棠花凋谢后还会有牡丹开花,“犹”字表现诗人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2. (2) 全诗如何描写海棠花?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语言文字运用
  • 5. (2023高三上·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写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后,进而慨叹江月有恨,流水无情“”,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
    2. (2) 至情往往用朴素的语言表达。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开篇就用“十年生死两茫茫。”直接抒发了对亡妻无法抑制的思念。
    3. (3)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面对他人的非议,王安石以盘庚为榜样,“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4. (4) 如果你有机会登五岳之首观日出,可能会看到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描写的“日上,”的景象。
六、简答
  • 6. (2023高三上·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仍然不好走,科考队员祈祷路会越走越宽,但 ①  , 每拐一个弯,路就变得更窄。几辆推车 ② 地坏了,他们不得不来回搬运物资。第二天,科考队终于找到藏羚羊离开峡谷后的路线,并看到藏羚羊在山坡上走动,最先是20到30只,接着出现130多只。如此多的羊在山坡上走动,远远看去就好像风吹着山腰的小麦在摆动。下午,队员们爬上一个高地,放眼望去,山坡上全是正在吃草的藏羚羊,目测大概有1000多只。估计这一带有3000多只,这足以证明这里就是藏羚羊迁徙的最终目的地!科考队跟踪并找到了藏羚羊的生育繁殖地,并用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切。这里并不是水草肥沃之地,藏羚羊长途迁徙,到一个条件更为恶劣的地方繁殖,在常人看来,真是 ③ 

    虽然科考队并没有揭开藏羚羊迁徙之谜,但他们的考察结果还是引起了人们的足够重视:由于藏羚羊羊绒在国际市场上的昂贵和抢手,藏羚羊遭到盗猎者的疯狂捕杀,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有识之士指出,只有捣毁藏羚羊羊绒的加工地,彻底取缔藏羚羊羊绒消费市场,藏羚羊才可能真正摆脱灭绝的困境。

    1. (1) 下列句子中的冒号与文中画横线句中的冒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B .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黛玉教香菱作诗言:“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 C . 想不通,九头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D . 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七、语言表达
  • 7. (2023高三上·开学考)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敬辞和谦辞是古诗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一般来说,敬谦是有章可循的一一“尊彼谦此”。____。____。“足下”意指“脚下”,按说应该是谦词,但这个词却是敬词____。

    其实,这两个词之所以能表达出敬意,是出于共同的原因,即尊敬到不能直视对方的眼睛,只能将目光停留在对方的脚下(“足下”),对方尊贵无比,自己只能仰视到台阶之下(“陛下”);____。

    A.有两个词比较特殊,一个是“足下”,一个是“陛下”。

    B.这两个词虽然貌似敬谦词中的异类,其实依然符合敬谦词“尊彼谦此”的规律。

    C.含“高”(高堂)、“贵”(贵庚)、“令”(令郎)等美好字义的词语常常都是敬词,而含有“卑”(卑职)、“鄙”(鄙人)、“家”(家父)等卑微卑下之意的词语都是谦词。

    D.“陛”是台阶的意思,在台阶之下应该是臣子的谦称,但这个词却是对皇上的敬称。

八、话题作文
  • 8. (2023高三上·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

    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

    ---蔡元培

    从春秋时期的礼乐教化,到近代中国的美育启蒙,审美教育始终是人才培养的组成部分,也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能够引导我们找准前行的方向,提醒我们坚持行为的操守。

    高中三年,语文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为我们诠释了自然之美、哲理之美……;日常生活中的人物事迹为我们展示着道德之英、信念之美……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生活感悟,围绕“谈美”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主题鲜明,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