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汇编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更新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112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3·北京) 人通过学习获得各种条件反射,这有效提高了对复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 . 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 B . 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踩刹车 C . 打篮球时运动员大汗淋漓 D . 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
  • 2. (2023·北京)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促甲状腺激素能刺激甲状腺增生。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碘,会导致(    )
    A . 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 B . 甲状腺激素合成降低,甲状腺肿大 C .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甲状腺肿大 D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降低,甲状腺肿大
  • 3. (2023·湖北) 2023年4月,武汉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球约26000名运动员参赛。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 B . 大量补水后,内环境可恢复稳态 C . 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 D .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
  • 4. (2023·全国甲卷) 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 . 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 C .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D . 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 5. (2023·海南) 药物W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增强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癫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神经递质可从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出来 B . 该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可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C . 药物W阻断了突触前膜对该神经递质的重吸收而增强抑制作用 D . 药物W可用于治疗因脑内神经元过度兴奋而引起的疾病
  • 6. (2023·天津) 在肌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肌肉细胞需要释放一种蛋白质,其进入肌神经细胞后,促进其发育以及与肌肉细胞的联系;如果不能得到这种蛋白质,肌神经细胞会凋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这种蛋白质是一种神经递质 B . 肌神经细胞可以与肌肉细胞形成突触 C . 凋亡是细胞自主控制的一种程序性死亡 D . 蛋白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肌神经细胞凋亡
  • 7. (2023·北京) 研究者检测了长期注射吗啡的小鼠和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如图。

    由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吗啡减缓伤口愈合 B . 阿片受体促进伤口愈合 C . 生理条件下体内也有吗啡产生 D . 阿片受体与吗啡成瘾有关
  • 8. (2023·山东)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GC)能提高心肌细胞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体内GC的分泌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作为药物服用时,血浆中高浓度的GC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GC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B . GC分泌增加不利于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 C . GC作为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 D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直接促进GC的分泌
  • 9. (2023·山东) 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中都有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其中只有脊髓呼吸中枢直接支配呼吸运动的呼吸肌,且只有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自主节律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只要脑干功能正常,自主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就能正常进行 B . 大脑可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呼吸肌 C . 睡眠时呼吸运动能自主进行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 . 体液中CO2浓度的变化可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
  • 10. (2023·湖南) 关于激素、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一种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激素 B . 一种信号分子可由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 C . 多种信号分子可协同调控同一生理功能 D . 激素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识别细胞膜上的受体
  • 11. (2023·湖南) 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可通过调节骨细胞活动以维持血钙稳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CT可促进成骨细胞活动,降低血钙 B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可引起骨质疏松 C . 破骨细胞活动异常增强,将引起CT分泌增加 D . 长时间的高血钙可导致甲状旁腺增生
  • 12. (2023·湖北) 心肌细胞上广泛存在Na+-K+泵和Na+-Ca2+交换体(转入Na+的同时排出Ca2+),两者的工作模式如图所示。已知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可引起心肌收缩。某种药物可以特异性阻断细胞膜上的Na+-K+泵。关于该药物对心肌细胞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心肌收缩力下降 B . 细胞内液的钾离子浓度升高 C . 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的内流量减少 D . 细胞膜上Na+-Ca2+交换体的活动加强
  • 13. (2023·浙江)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构成突触。通过微电极测定细胞的膜电位,PSP1和PSP2分别表示突触a和突触b的后膜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分别使突触a后膜通透性增大、突触b后膜通透性降低 B . PSP1和PSP2由离子浓度改变形成,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C . PSP1由K+外流或Cl-内流形成,PSP2由Na+或Ca2+内流形成 D . 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增多,分别使PSP1幅值增大、PSP2幅值减小
  • 14. (2023·全国乙卷) 激素调节是哺乳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 B .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可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C . 胸腺可分泌胸腺激素,也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 D . 促甲状腺激素可经血液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 15. (2023·山东) 神经细胞的离子跨膜运输除受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影响外,还受膜内外电位差的影响。已知神经细胞膜外的Cl-浓度比膜内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静息电位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一定阻止K+的外流 B . 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后,膜内外电位差一定增大 C . 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电位差始终促进Na+的内流 D .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过程中,不会出现膜内外电位差为0的情况
三、非选择题
  • 16. (2023·海南)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H)可调节人体多种生命活动。双酚A(B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若进入人体可导致甲状腺等内分泌腺功能紊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及BPA作用位点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图可知,在TH分泌的过程中,过程①②③属于调节,过程④⑤⑥属于调节。
    2. (2) TH是亲脂性激素,可穿过特定细胞的质膜并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内的TH受体特异性结合。这一过程体现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3. (3) 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促进胸腺分泌胸腺素。胸腺素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这说明垂体除参与体液调节外,还参与
    4. (4)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是合成TH所必需的酶,且能促进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进入人体的BPA能抑制TPO活性,可导致血液中TH含量,其原因是
    5. (5) 有研究表明,BPA也能促进皮质醇分泌,抑制睾酮分泌,说明BPA除影响HPT轴外,还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其他内分泌轴的功能。这些内分泌轴包括
  • 17. (2023·北京)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密切相关。科学家以哺乳动物骨骼肌细胞为材料,研究了静息电位形成的机制。
    1. (1) 骨骼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膜的基本支架是
    2. (2) 假设初始状态下,膜两侧正负电荷均相等,且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在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当膜仅对K+具有通透性时,K+顺浓度梯度向膜外流动,膜外正电荷和膜内负电荷数量逐步增加,对K+进一步外流起阻碍作用,最终K+跨膜流动达到平衡,形成稳定的跨膜静电场,此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是。K+静电场强度只能通过公式“K+静电场强度(mV)”计算得出。
    3. (3) 骨骼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实验测得膜的静息电位为-90mV,膜内、外K+浓度依次为155mmol/L和4mmol/L(),此时没有K+跨膜净流动。

      ①静息状态下,K+静电场强度为mV,与静息电位实测值接近,推测K+外流形成的静电场可能是构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因素。

      ②为证明①中的推测,研究者梯度增加细胞外K+浓度并测量静息电位。如果所测静息电位的值,则可验证此假设。

  • 18. (2023·湖南) 长时程增强(LTP)是突触前纤维受到高频刺激后,突触传递强度增强且能持续数小时至几天的电现象,与人的长时记忆有关。下图是海马区某侧支LTP产生机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依据以上机制示意图,LTP的发生属于 (填“正”或“负”)反馈调节。
    2. (2) 若阻断NMDA受体作用,再高频刺激突触前膜,未诱发LTP,但出现了突触后膜电现象。据图推断,该电现象与内流有关。
    3. (3) 为了探讨L蛋白的自身磷酸化位点(图中α位和β位)对L蛋白自我激活的影响,研究人员构建了四种突变小鼠甲、乙、丙和丁,并开展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正常

      小鼠

      α位突变为缬氨酸,该位点不发生自身磷酸化

      α位突变为天冬氨酸,阻断Ca2+/钙调蛋白复合体与L蛋白结合

      β位突变为丙氨酸,该位点不发生自身磷酸化

      L蛋白编码基因缺失

      L蛋白活性

      +

      ++++

      ++++

      +

      -

      高频刺激

      有LTP

      有LTP

      ?

      无LTP

      无LTP

      注:“+”多少表示活性强弱,“-”表示无活性。

      据此分析:

      ①小鼠乙在高频刺激后(填“有”或“无”)LTP现象,原因是

      ②α位的自身磷酸化可能对L蛋白活性具有作用。

      ③在甲、乙和丁实验组中,无L蛋白β位自身磷酸化的组是

  • 19. (2023·湖北)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为消灭脊髓灰质炎作出了重要贡献。某儿童服用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糖丸后,其血清抗体浓度相对值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疫苗保留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
    2. (2) 据图判断,该疫苗成功诱导了机体的免疫反应,理由是
    3. (3) 研究发现,实验动物被脊髓灰质炎病毒侵染后,发生了肢体运动障碍。为判断该动物的肢体运动障碍是否为脊髓灰质炎病毒直接引起的骨骼肌功能损伤所致,以电刺激的方法设计实验,实验思路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是
    4. (4) 若排除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对该动物骨骼肌的直接侵染作用,确定病毒只侵染了脊髓灰质前角(图中部位①)。刺激感染和未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动物的感受器,与未感染动物相比,感染动物的神经纤维②上的信息传导变化是:,神经-肌肉接头部位③处的信息传递变化是:

  • 20. (2023·新课标卷) 人在运动时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机体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动时,某种自主神经的活动占优势使心跳加快,这种自主神经是
    2. (2) 剧烈运动时,机体耗氧量增加、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大量CO2 , CO2进入血液使呼吸运动加快。CO2使呼吸运动加快的原因是
    3. (3) 运动时葡萄糖消耗加快,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分泌增加,以维持血糖相对稳定。胰高血糖素在升高血糖浓度方面所起的作用是
    4. (4) 运动中出汗失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某种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该激素是。若大量失水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加。醛固酮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21. (2023·全国乙卷) 人体心脏和肾上腺所受神经支配的方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神经元未兴奋时,神经元细胞膜两侧可测得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是
    2. (2) 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将信息由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通过通路A和通路B使心跳加快。在上述反射活动中,效应器有。通路A中,神经末梢释放的可作用于效应器并使其兴奋的神经递质是
    3. (3) 经过通路B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方式有
  • 22. (2023·浙江) 我们说话和唱歌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这属于随意呼吸运动:睡眠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人体仍进行有节律性的呼吸运动,这属于自主呼吸运动。人体呼吸运动是在各级呼吸中枢相互配合下进行的,呼吸中枢分布在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部位。体液中的O2、CO2和H+浓度变化通过刺激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细胞能从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获取O2 , 这些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机体功能系统的活动,是通过内分泌系统、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实现的。
    2. (2) 自主呼吸运动是通过反射实现的,其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和效应器。化学感受器能将O2、CO2和H+浓度等化学信号转化为信号。神经元上处于静息状态的部位,受刺激后引发Na+而转变为兴奋状态。
    3. (3) 人屏住呼吸一段时间后,动脉血中的CO2含量增大,pH变,CO2含量和pH的变化共同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还有实验发现,当吸入气体中CO2浓度过大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现象,原因是CO2浓度过大导致呼吸中枢
    4. (4) 大脑皮层受损的“植物人”仍具有节律性的自主呼吸运动;哺乳动物脑干被破坏,或脑干和脊髓间的联系被切断,呼吸停止。上述事实说明,自主呼吸运动不需要位于的呼吸中枢参与,自主呼吸运动的节律性是位于的呼吸中枢产生的。
  • 23. (2023·浙江) 运动员在马拉松长跑过程中,机体往往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大量出汗,口渴等生理反应。马拉松长跑需要机体各器官系统共同协调完成。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听到发令枪声运动员立刻起跑,这一过程属于反射。长跑过程中,运动员感到口渴的原因是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产生渴觉。
    2. (2) 长跑结束后,运动员需要补充水分。研究发现正常人分别一次性饮用1000mL清水与1000 mL生理盐水,其排尿速率变化如图甲所示。

      图中表示大量饮用清水后的排尿速率曲线是,该曲线的形成原因是大量饮用清 水后血浆被稀释,渗透压下降,。从维持机体血浆渗透压稳定的角度,建议运动员运动后饮用

    3. (3) 长跑过程中,运动员会出现血压升高等机体反应,运动结束后,血压能快速恢复正常,这一过程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其中减压反射是调节血压相对稳定的重要神经调节方式。为验证减压反射弧的传入神经是减压神经,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成年实验兔、血压测定仪、生理盐水、刺激电极、麻醉剂等。
      (要求与说明:答题时对实验兔的手术过程不作具体要求)
      ①完善实验思路:

      I.麻醉和固定实验兔,分离其颈部一侧的颈总动脉、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颈总动脉经动脉插管与血压测定仪连接,测定血压,血压正常。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        湿润神经。
      Ⅱ.用适宜强度电刺激减压神经,测定血压,血压下降。再用         ,测定血压,血压下降。
      Ⅲ.对减压神经进行双结扎固定,并从结扎中间剪断神经(如图乙所示)。分别用适宜强度电刺激        , 分别测定血压,并记录。

      IV.对迷走神经进行重复Ⅲ的操作。
      ②预测实验结果:
      设计用于记录Ⅲ、IV实验结果的表格,并将预测的血压变化填入表中。
      ③分析与讨论:
      运动员在马拉松长跑过程中,减压反射有什么生理意义?

  • 24. (2023·广东) 神经肌肉接头是神经控制骨骼肌收缩的关键结构,其形成机制见下图。神经末梢释放的蛋白A与肌细胞膜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膜蛋白M结合触发肌细胞内信号转导,使神经递质乙酰胆贼(ACh)的受体(AChR)在突触后膜成簇组装,最终形成成熟的神经肌肉接头。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兴奋传全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膜内流,随后Ca2+内流使神经递质ACh以的方式释放,ACh结合AChR使骨骼肌细胞兴岔,产生收缩效应。
    2. (2)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并常的自身免疫疾病,研究者采用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检测患者AChR抗体,大部分呈阳性,少部分呈阴性。为何AChR抗体阴性者仍表现出肌无力症状?为探究该问题,研究者作出假设并进行探究。

      ①假设一:此炎型患者AChR基因突变,不能产生,使神经肌肉接头功能丧失,导致肌无力。

      为验证该假设,以健康人为对照,检测患者AChR基因,结果显示基因未突变,在此基础上作出假设二。

      ②假设二:此类型患者存在的抗体,造成,从而不能形成成熟的神经肌肉接头,导致肌无力。

      为验证该假设,以健康人为对照,对此类型患者进行抗体检测,抗体检测结果符合预期。

      ③若想采用实验动物验证假设二提出的致病机制,你的研究思路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