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曲辕犁的广泛应用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
争取和平 | 战略防御 | 战略进攻 | 战略决战 | 胜利 |
重庆谈判 | 转战陕北 | 跃进大别山 | ① | 渡江战役 |
①尼罗河流域 ②印度河流域 ③黄河流域 ④两河流域
时间 | 战役 | 主要交战国 | 结果 |
1942年 | 中途岛战役 | 美国和日本 | 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 |
1942年 | 阿拉曼战役 | 英国和德国、意大利 | 北非战场的形势发生了转折 |
1942—1943年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苏联和德国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
材料一: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卖旧衣服)、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材料一:“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
材料二:臣等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将烟土切碎抛入石池,泡以盐卤,烂以石灰,统俟戳化成渣,于退潮时送出大海。远近民人观看者,无不肃然懔畏。
——摘自《林则徐选集》
材料三:如图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材料一 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农村政策问题时,肯定了安徽省肥西县和凤阳县的包产到户做法。他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80年》
材料二 市场经济在中国从萌芽到发展、到不断完善,与邓小平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彻底解除了传统的思想束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基石。
——叶金生《邓小平理论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材料三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重要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基本设计。在邓小平的设计中,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体制的设计,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对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途径及步骤的设计,他设计的对外开放是全面、全方位的开放。
——摘自杨胜群《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
材料一: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动,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新经济政策成功地应付了数年战争留下的直接危机。到1926年时,工农业产量已达到1914年以前的水平。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
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