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入学...

更新时间:2023-09-28 浏览次数:16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三上·鲁山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

    “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之言,实质是指可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还进一步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从文学的创作来看,即是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的鉴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意”。

    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实际上,刘勰是将营构“意象”作为艺术构思的首要任务来看待的。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其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了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这是从创作构思角度提出了“意象”这一美学概念。

    由“意”、“象”至合成词“意象”,经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并得到后世认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鉴赏、批评之中。

    在我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中,“意象”的具体含义有四个方面。第一,“意象”是意中之象,可理解为“人心营构之象”,即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性的有机统一,最有典型意象的是郑燮《题画》中有云:“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这里的此竹非彼竹,就是指客观的竹已在画家心中意化为审美的竹,形成了“意象”。所谓“成竹在胸”也是艺术家头脑中营构出的“意象”。第二,“意象”指艺术形象,特别是在明清的文艺理论中,普遍被采用来评论诗歌、绘画和书法创作。第三,“意象”指自然景物的形象。第四,“意象”指人物的风度神态。

    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沉浸在“意象”的海洋之中,“意象”也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摘编自雷江红《浅析中国传统“意象”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试图给“美”下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美是有用的”“美是恰当的”“美乃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等。一次次对美的概念的界定,乍看恰当,再品又觉片面,经反复推敲又一再推翻,周而复始,最终柏拉图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只能无奈地概括为:“美是难的。”

    美究竟是什么?美是客观的吗?关于美,不应悬置在一个孤立静止的语境中谈其本质、属性及内在关系,更不能机械地认定“美是客观的”或者“审美是主观的”,否则永远跳不出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定式和理论模式。

    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美在感知中,毕加索曾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这便是美在“意”中。美亦在“情景”中,正如庄子所言:“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人与“情景”互生互存,交融亲和,“情景”并非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实在,而人也非独立于宇宙之外的所谓主体。因此,当人与天、地融为一体时,在恰当的“情景”中,美即闪现出来,这便是美在“象”中。可见,美具有“意”和“象”的双向性,当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闪现,艺术家便进入“物我两忘”的创作之境。

    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而审美价值存在于——人、艺术作品和宇宙——艺术三要素之中,当三者在一个共同的维度,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郑板桥的“三竹说”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人、自然和作品之间的这种审美互动。美的闪现,美的感知,美的捕捉,美的体悟,皆在“物化”的意象中完成,并且通过艺术家之手,以笔墨的形式落实到纸面上。当美在“意”中,美是流动的、不确定的、难以捕捉的,它需要艺术家和宇宙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感应,将抽象之美在意念中不断强化,通过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行为,将无形之“美”落实成“象”,使之成为有形之态。

    判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是错综复杂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有高低之分,有雅俗之别。标准难以统一并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说:“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立足中国文化,以中华美学传统为核心,汲取中西美学精华,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既应和时代的呼唤,也契合国人美好的精神需求。

    (摘编自王可《美在意象》)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意”与“象”融合并被引进文学领域,从根本上实现了语义转换,正因为此意象才具有了美学意义。 B . 作为单纯具体形象的意象是能够广泛应用于文艺创作中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 C .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因不同的标准有高低、雅俗之分,这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 D . 柏拉图对“美”下了多次定义,都被自己推翻,最后才找到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意”与“象”的合成及运用,一定程度上带来文学创作的提升,文学理论更丰富。 B . 在发现美的时候,人不应独立于景之外,景不应独立在人之外,应是情景融为一体。 C . 在艺术创作及欣赏活动中,“意象”成为连接起现实生活、艺术作品和读者之间的桥梁。 D . 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越深,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就越大,审美价值也就越大。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对“意象”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意象可以指自然景物的形象,即取自大自然的景物借以寄托情思。许多诗句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形象。 B . “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落花凋零,给人以悲凉的感觉。透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可感知到一种时光流逝、孤独无依的凄凉之感。 C . 与文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的“眼中之竹”一致,“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句中,急风、高天、哀猿、白沙、飞鸟等意象,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成为审美意象。 D . 融入在“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的意象词,使人与“情景”交融亲和,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4. (4) 请简要概括材料二围绕“美的意象”阐述了哪些观点。
    5. (5) 《周易•系辞》有言,“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请依据材料一这一观点,简要赏析《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中的“落木”这一意象。
  • 2. (2023高三上·鲁山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Ⅱ

    老镜子

    张海洋

    二十年前,我刚走上工作岗位,是县委宣传部一个办事员。有次接到一项任务,陪同一个美国记者去乡下采访,我主要负责联系和协调。

    哈里森在写一部有关中国红军的书籍,专程来中国收集相关写作素材。他这次来我们县,是要采访一位叫伍玉华的老人。我听说过这个老人,她是烈士李才年的遗孀,独自住在偏远的山里,父母公婆都已去世。

    和伍玉华老人所在的乡政府联系好之后,我们驱车前往。山路崎岖,吉普车晃晃悠悠,仿佛喝醉了酒。到了乡里,民政所的老韩早已等在大门口。

    老韩说伍玉华老人居住的村子偏僻,交通不便,于是我们弃车步行。“伍婆婆精神受过刺激,你们采访的时候注意点……”路上,老韩叮嘱道。我扭头望望跟在后面的哈里森,犹豫着要不要把老韩的提醒传达给他。

    哈里森沉醉于山乡野景,不时举起相机拍照。算了,随机应变吧。

    一行人徒步跋涉两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一座低矮篱笆墙小院,安静地蜷伏在小路尽头。老韩上前推开吱吱扭扭的柴门,大声打着招呼:“伍婆婆,在家啊……”率先进去了。

    小院素简,一排三间屋,白墙灰瓦,西侧一间独立灰砖耳房,东侧一树杏花开得正浓。树下,一位老人,躬身坐在矮木凳上,瘦小的一团,头微低,手拿木杭,一下一下梳理着稀疏的白发;二张原木小方几,几上一只小木匣,漆面斑驳,颜色是古旧的暗红,微风乍起,花雨纷飞,有几点粉白落在小方几上。跟在老韩后面的我们蓦地顿步,一瞬屏息。这一方小世界,已定格成一幅老画,带着未褪尽颜色的时光,让人不忍打扰。

    “她有些耳背……”老韩解释,凑近又叫了一声“伍婆婆”,回头示意我们进来。

    几个人高马大的男人往里一站,小院立时显得局促。老人这才发现有人来了,慢慢起身,睁大眼挨个儿认真看我们一遍,眼里有一抹微光暗下去,再暗下去,笑意却从脸上的褶子里透出来,嘴里说着:“来了啊……”想来独居日久,少与人说话,语音有些沙哑含混。

    我把目光移到旁边的方几上,才发现那只木匣子里镶着一面镜子,镜子是长方形的,边缘因涂层脱落呈现出一块块不规则的暗纹,像老人脸上的斑。刚才伍婆婆便是对着这面老镜子梳头。木匣子开合的部位被摩挲得很光滑,泛着光泽。伍婆婆合上镜子,依稀能看见外盒上面雕刻的龙凤呈祥图案。

    哈里森也注意到了这个老物件,他举起相机想要拍摄,却忽然停下来,对着翻译说了句话,翻译在挎包里翻了翻,摇摇头。原来哈里森一路频频拍照,相机没电了,却忘带备用电池。哈里森一脸遗憾地看着伍婆婆把老镜子收进屋。

    采访就在院子里进行。老韩跟着伍婆婆一番忙活,院里放了几条长木凳,小方几也收拾干净,摆上了几盏大碗茶,袅袅冒着热气。

    哈里森提了一大串问题,伍婆的回答却不尽如人意,也许是因为年纪太大了,许多事都记不清,再加上耳背严重,间或说上两句话,也带着浓重的方言,还要老韩再转述一遍。说是采访她,还不知说是采访老韩,因为许多问题都是老韩代为回答的。

    “伍婆婆是童养媳,比李才年还大几岁呢。她思想特别开明,新婚三天后就送丈夫离家出去闹革命。几年过去,李才年香无音讯,后来打听到丈夫的消息,她步行近百里到李才年的驻地团聚。分别时,李才年送地一面镜子,叮嘱她,回去照顾好家,等着他。为了这一句话,老人这一等就是六七十年……”

    “没有人告诉您丈夫牺牲的消息吗?”哈里森继续追问,翻译刚译出这句话,老韩摆手示意,岔开了话题。

    伍婆婆一脸平静,大概从头至尾她就没有弄清我们的来意。临走,她拄着一根木杖执意送我们出门,浑浊的眼睛里湿润着。

    回程路上,老韩解释了哈里森最后的提问。他说,“伍婆婆一力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农闲时还组织妇女扩红支前。后来有消息说,李才年可能在红岗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伍婆婆不信,跑遍了红岗,也没有李才年的消息,精神受到刺激,迷糊了一段时间……后来,李才年被确认了烈士,烈士证在民政局放着没敢给她,每年发的抚恤金,也当作是李才年给她寄回来的钱。就是这一份希望,支撑了她这么些年……”

    在当时的我看来,这是一次失败的采访。没有澎湃的战事,没有摧心的哀泣,那些经年累月的困苦孤寂怨嗔不甘,都沉寂在岁月流转中。伍婆婆树下平静梳妆的画面,那种将尽未尽之时的落寞和倔强,我不知道来自美国的哈里森,会不会懂。

    一年后,哈里森和我联系,说他的书马上就要出版了,想要一张伍婆婆那面老镜子的照片,拜托我去照一张,寄给他。我告诉他,伍婆婆去世了。哈里森沉默了一下,说,镜子肯定还在伍婆婆家里。哈里森语气笃定,补充了句感性的话:一人一镜,在两个世界,等待她的爱人……

    我和老韩又来到了那个小山村。那座篱笆墙小院,依然蜷伏在小路尽头,旁边添了一座新坟。

    伍婆婆果然没有把镜子带走。斑驳的老镜子静静地躺在木匣里,似乎所有照耀过的岁月,都收藏在那一小块狭窄的光影里,等着那个人回来翻阅。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边缘因涂层脱落呈现出一块块不规则的暗纹”,这句话说明镜子使用的年限久,同时也暗示了伍婆婆可能时常摩望它,用来睹物思人。 B . 小说写伍婆婆“眼里有一抹微光暗下去”,这是因为她看到的不是她等待的那个人,而后“笑意却从脸上的褶子里透出来”体现了她的有礼好客。 C . 小说中哈里森对这次采访很是失望,尽管他准备了很多问题,但伍婆婆并没有讲述澎湃的战事,也没有摧心的哀泣,哈里森没有得到想要的信息。 D . 小说里的伍婆婆虽然出身贫苦,却思想开明,她和李才年新婚没几天就送丈夫投身革命,表现了伍婆婆舍小家为大家的美好品质。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一行人来到伍婆婆的院子里时,“小院立时显得局促”,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伍婆婆面对众人不知所措的情态。 B . 小说两次提到“篱笆墙小院蜷伏在小路尽头”,前后照应,孤清的环境描写从侧面表现出当下革命烈士遗孀不受关注的现状。 C . 小说巧妙设置哈里森因相机没电没能拍成照片这一情节,引出了下文他委托“我”去给老镜子拍照,使得情节推进合情合理。 D . 小说通过老韩之口叙述伍婆婆的曲折的人生经历,从正面表现出伍婆婆的人物个性,同时也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小说中“老镜子”有何象征意义?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3高三上·鲁山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

    曹操将击乌桓,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郭嘉曰:“胡恃其远,必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操从之。初,袁绍数遣使召田畴于无终,畴皆拒之。畴忿乌桓多杀其本郡冠盖,意欲讨之而力未能。及曹操定冀州,遣使辟畴,畴戒其门下趣治严。遂随使者到军,拜为蓚令,随军次无终。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虏亦遮守蹊要,军不得进。操患之。畴曰:“旧北平郡治在平冈,道出卢龙,达于柳城。自建武以来,陷坏断绝,垂二百载,而尚有微径可从。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嘿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可不战而禽也。”操曰:“善!”乃引军还。虏候骑见之,诚以为大军去也。操令畴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经白檀,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乃知之。尚、熙与蹋顿及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操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操登高,望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与尚、熙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或劝操遂击之,操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公孙康斩尚、熙,并速仆丸首送之。诸将或问操:“公还而康斩尚、熙,何也?”操曰:“彼素畏尚、熙,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既还,科问前谏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嘿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可不战而禽也 B . 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嘿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可不战而禽也 C . 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嘿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可不战而禽也 D . 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嘿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可不战而禽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夷狄,为华夏族以外各族的泛称。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 B . 冠盖,指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或官宦之家。 C . “微径”中的“微”与《石钟山记》“微风鼓浪”中的“微”意思相同。 D . “逆军”中的“逆”与《孔雀东南飞》“逆以煎我怀”中的“逆”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曹操要讨伐乌桓,诸将反对。等到攻打乌桓凯旋,曹操不但没有责备他们,反而厚赏了他们,因为他认为他们所提的意见也是有道理的。 B . 田畴多次拒绝袁绍的征召,却积极接受曹操的征召,并且在曹操进攻乌桓遭遇困难时提出了避实就虚的解决方案,为最终的胜利立下大功。 C . 曹军从卢龙口进军,收到一石二鸟之效:一是引军后退,让敌人误以为曹军撤兵,因而松懈下来;二是出其不意,攻打敌人不设防的区域。 D . 曹操善于听从下属的意见,但有自己的判断,有人劝他攻打公孙康,他没有听从,而是仅派出使者劝说,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

      ②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

    5. (5) 曹操为什么不去攻打公孙康?这反映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 4. (2023高三上·鲁山开学考) 古代诗歌阅读

    金陵怀古(其四)

    王安石

    忆昨天兵下蜀江,将军谈笑士争降。

    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

    破堞自生新草木,废宫谁识旧轩窗。

    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 (1) 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金陵怀古》首联以回顾往事起笔,写赵宋王者之师的摧枯拉朽之势,“将军谈笑士争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 B . 《金陵怀古》颈联笔触从怀古幽思中回到现实,将眼前残破的城楼、废旧的宫殿与新生的草木形成对比,对赵宋王朝的衰败发出无限感慨。 C . 《桂枝香•金陵怀古》开头三句,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词人凭栏远眺,一片磅礴壮美的秋色映入眼帘。这样起笔,让这篇登高怀古之作顿显不凡气势。 D . 《桂枝香•金陵怀古》“彩舟”“云淡”色彩鲜明,“星河”“鹭起”虚实相生。这两句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了诗人和读者的观察视野。
    2. (2) 王安石《金陵怀古(其四)》与《桂枝香•金陵怀古》同为怀古,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不同情感?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诗词简要分析。
    1. (1) 古代诗人面对如画江山时,往往会生发感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古江山,。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 (2) “水”是诗人笔下常见的描写或设喻对象。作者常通过“水”寄托自己的情感,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的比喻感慨世事易逝,人生苦短。
    3. (3) 你所在的班级召开以“学习重在积累”为主题的班会,你可以引用《劝学》中“”这两句话,从正面设喻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三上·鲁山开学考) 语言文字运用Ⅰ

    犁铧翻开沉睡的泥土、种子播入希望的田野---大江南北依次进入春耕时节。粮食,是国计民生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底线,是民族复兴的砝码;粮食,是安民之本,是稳市之要,是备荒之策,是恤农之法;粮食,是应变局、开新局、稳大局的底气,更是全球博弈的杠杆!站在“十八连丰”的新起点,中国始终怀着这样的清醒;越是连年半稔,越要____;越是身处顺境,越要“____”。中国只有全球不到9%的耕地,气候的复杂多变,土壤类型的错综不一 , 但中国让瘠土变成了沃野,让荒原吐出了新绿,圆了世代农人____的“温饱梦”“致富梦”!

    雨水已过,那春,唱着跳着排闼而来。新绿正拂过塞北江南,新的希望正悄然____ , 新的丰收正在生根发芽,朋友,且潜心耕耘吧!只要在春天里酒下汗水,就会岁稔年丰,仓廪可期!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防微杜渐   无时思有时     孜孜以求    萌发 B . 居安思危    无时思有时    梦寐以求    萌动 C . 防微杜渐    有日思无日    孜孜以求    萌动 D . 居安思危   有日思无日    梦寐以求    萌发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只有不到全球9%的耕地,气候复杂多变,土壤类型错综不一 B . 中国只有不到全球9%的耕地,复杂多变的气候,错综不一的土壤类型 C . 中国只有全球不到9%的耕地,气候复杂多变,土壤类型错综不一 D . 中国只有全球不到9%的耕地,复杂多变的气候,错综不一的土壤类型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下列各项中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段运用两种修辞手法,阐述了粮食的重要性和保障粮食生产的方法。 B . 文段从复句到分句再到短语都运用了排比,紧扣“粮食”这一话题,层层铺开。 C . “压舱石”“底线”“砝码”“底气”“杠杆”等喻体使对粮食特征的阐述真实可感。 D . 排比让文段内容集中,气势充沛,节奏鲜明,将抽象的说理具体化,形象生动。
  • 7. (2023高三上·鲁山开学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在自然界中,海豚的Ⅱ型糖尿病症状最接近人类,但它们比人类厉害 , ①_____ , 只在需要时进入糖尿病状态。当海豚夜间节食时,海豚进入胰岛素抵抗状态,血糖含量升高,有助于向大脑提供足够糖分。此时,海豚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变化与人类糖尿病患者类似。但②_____ , 当海豚日间恢复进食后,则“关闭”胰岛素抵抗,③_____ , 直至血液变得正常。

    胰岛素是帮助身体将糖分转化为能量的一种激素。糖尿病患者或者不能分泌足够胰岛素,或者具有胰岛素抵抗,使体内葡萄糖分解不力,血液中糖分含量过高,容易引起并发症,譬如青光眼、神经损伤、心血管疾病、肾衰竭等。

    1. (1) 下列句子中的“厉害”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厉害”,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张老师很厉害,学生都怕他。 B . 上了九层楼,他的心跳得厉害。 C . 小小年纪就能把《离骚》背下来,太厉害了! D . 这几天气温上升得特别快,天实在热得厉害。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三上·鲁山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传统文化既有饱满的内涵,也有丰富的形式,全方面塑造着中国人。近年来,以品牌为载体、以文化为语言的“国潮”蔚然成风,让国人以一种新的文化表达方式享有传统文化。遵孝悌之道,习儒雅之风,品典籍之美,成为无数代中国人传承文化的最美记忆。而如今,部分人认为传承文化就是沿袭旧服,谨遵旧规,似乎缺了必要的仪式感就不能传承文化。著名学者冯骥才曾指出“我们悠久的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许多文化精华,正被部分无知之人浓妆艳抹,重新包装,甚至拆卸重组,招摇于市。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再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班级计划围绕“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