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

更新时间:2024-02-29 浏览次数:9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 1. (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距离”一词的本义是对时间和空间而言的。“心理距离”中的“距离”,不是指时空相隔的长度,而是指心理的距离。最早把“心理距离”作为一种美学原理理解的是英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他所说的“心理距离”,是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这种距离的插入,是靠自己的心理调整实现的,所以叫做“心理距离”。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人、艺术家之所以能从寻常痛苦甚至丑恶的事物里发现美和诗意,就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将事物摆到一定的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味的缘故。例如竹子,在一般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可以架屋、造纸和当柴烧的寻常之物,但中国古代诗人面对竹子,却以另一种眼光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动人、美丽、清新的世界。“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这些诗人已彻底改变了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所以在他们眼中,普通的竹子已具有生命的颤动和美好的性格。竹子在诗人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下,已进入了艺术世界,获得了美的意味。

    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是存在内在矛盾的。一方面,艺术作品能否感动我们,引起我们的共鸣,这与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跟我们自身独特的生活经验、体会相吻合的程度成正比。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个人经历愈是吻合,我们对艺术作品的领会就愈是深切入微,艺术作品就愈是能打动我们。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愈是贴近,我们就愈容易把作品的艺术世界与自身的生活经历混为一谈,也就愈容易从艺术世界退回到自身经历的现实世界。如此一来,愉快的审美鉴赏就可能变成痛苦的自伤身世了。上述两条规律似乎是不相容的,第一条规律强调欣赏时距离要小,第二条规律则强调欣赏时距离要大,所以称为“距离的内在矛盾”。

    那么如何来解决审美体验中的“距离的内在矛盾”呢?美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的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这种“不即不离”的境界之所以是理想的艺术境界,在于它对“距离的内在矛盾”作了妥当的安排:它既不使因距离过远而无法理解,也不使因距离消失而让实用动机压倒审美享受。这样,就使审美主体在面对审美对象之际,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

    (摘编自童庆炳《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谈审美心理距离》)

    材料二:

    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语说:“家花不比野花香。”人对于现在和过去的态度也有同样的分别。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我说“距离”时总不忘冠上“适当的”三个字,这个道理可以拿一个浅例来说明。王渔洋的《秋柳诗》中有两句说:“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在不知这诗的历史的人看来,这两句诗是漫无意义的,这就是说,它的距离太远,读者不能了解它,所以无法欣赏它。《秋柳诗》原来是悼明亡的,“南雁”是指国亡无所依附的故旧大臣,“西乌”是指有意屈节降清的人物。假使读这两句诗的人自己也是一个“遗老”,他对于这两句诗的情感一定比旁人较能了解。但是他不一定能取欣赏的态度,因为他容易看这两句诗而自伤身世,想到种种实际人生问题上面去,不能把注意力专注在诗的意象上面,这就是说,《秋柳诗》对于他的实际生活距离太近了,容易把他由美感的世界引回到实用的世界。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绝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时绝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第三章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品味诗人笔下的绿竹形象时,要重新定义“竹子”的概念,才能发现其被赋予的生命力和美好品质。 B . 审美主体如果能做到既“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就可以进入到“不即不离”的理想审美境界。 C . 要发现事物本身的美,我们必须摒弃实用的态度,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 D . 朱光潜先生否定艺术创作中写实主义作品,因这些作品妙肖人生和自然,会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有别于时间与空间相隔的“距离”,它是艺术家通过一定的艺术处理而获得的。 B . 艺术作品中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愈贴近就愈能打动我们,同时也可能让我们失去愉快的审美体验。 C . 朱光潜先生举王渔洋《秋柳诗》的例子,意在证明艺术与实际的距离若是太远,容易使人无法了解和欣赏。 D . 蔡琰和杜甫写的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他们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是站在客位上将这种情感客观化。
    3. (3)  结合两则材料,下列语段最不适合用“审美距离”解释的一项是( )
      A . 在《唐·吉诃德》中,看多了游侠小说的唐·吉诃德以为自己就是游侠,于是行侠仗义走天下。 B . 余弱冠时读书杭州,闻有某贾人女明艳工诗,以酷嗜《红楼梦》,致成瘵疾。——陈其元《庸闲斋笔记》 C . 侬家家住西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图画中。——郭六芳《舟还长沙》 D .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姜夔《淡黄柳》
    4. (4)  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 2. (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日三秋

    刘震云

    老景二十岁起,便跟着人贩卖古董。赚了钱,老景便在汤阴县城古衙边买了一块地,盖起一座院落。院落三进三出。院落盖起,老景想在门头悬一块门匾。他看清朝和民国留下来的大宅,门头上都悬一块匾;匾上镂空雕字,要么是“荣华富贵”,要么是“吉祥如意”等。门匾在外边风吹日晒,雨淋雪打,需要一块好木头,要么是楠木,要么是檀木,要么是枣木。老景从塔铺的木匠老范那里买了一块两百多年的大枣树的树心。安阳林州,有专做木雕生意的木匠;做木雕生意的木匠,工钱比普通木匠贵三倍;在林州木雕木匠里,手艺数一数二的,是一个叫老晋的人。老晋用手指叩了叩树心,又把树心翻来覆去查看半天,点点头:

    “不错,是块好木头。”

    “当得起门头?”

    “当得起是当得起,关键是,想雕个啥?”

    “‘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

    “到底想雕啥?”

    老景:“门头上的字,都是一个意思,你看着办吧。”

    雕一块门匾,需要八到十天的工夫,老晋便在老景家的新院子里住了下来。老景新盖的院子,老景家还没搬进来,老晋一个人先住了进去。当然屋子还是空的,只是在前院一间偏房里,给老晋搭了个床铺。老晋住进来头一天上午,将“荣华富贵”四个字从字帖拓到纸上,又将“吉祥如意”四个字从字帖拓到纸上,将两幅字摊在院子里,衡量该雕哪一款。左右衡量,拿不定主意。拿不定主意不是两幅字在含义上有什么差别,而是在计算二者的笔画;笔画稠的字雕刻起来麻烦,镂空之后,笔画与笔画间连接的木头薄,每下一刀,都要仔细思量;笔画少的,笔画和笔画之间,不用动的木头多,连接的木头厚实,雕刻起来省工省力。两者各四个字,其中都有稠字,笔画计算下来,两者数目差不多,花的工夫也差不多,所以犹豫。正犹豫间,一人踱步到院子来,背着手,打量老景家的院落;从前院踱到中院,又踱到后院,半天工夫,又回到前院。老晋一开始认为是老景的家人或亲戚,也没在意;后来看他打量院落的眼神,像是头一回进这院落,知道是一个生人,便说:

    “客人看看就走吧,我也不是这里的主人,只是被人家雇来干活的,你待的时间长了,主人知道了,面皮上怕不大好看。”

    那客人再打量一眼院落,问:“这院落的结构,是从安阳马家大院套来的吧?”

    “我只是个木匠,不是砖瓦匠,看不透房子的盖法。”

    “可是,结构跟马家大院像,一砖一瓦的盖法,差池又大了。白辜负了这些砖瓦和这个地段。”又说,“看似房子的盖法有差池,区别还在于房子主人胸中有无点墨啊。”

    “听客人话的意思,你是个读书人?”

    “读书谈不上,爱四处走走。”客人又说,“刚去古衙参观,看这边新起一座院落,大门开着,就进来看了看,老人家,打扰了。”

    说完,便向院外走。这时看到地上放着两幅字,一幅是“荣华富贵”,一幅是“吉祥如意”,又停住脚步:

    “这是要干吗?”

    “我是一个木匠,主人要雕一个门匾,让我从中选一幅字。”

    客人笑了:“不是我爱多说话,这两款字,和这房子盖得一样,都太俗。”

    “我刚才犹豫,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两款字,我雕了一辈子,也雕烦了。”老晋又问,“客人,你是读书人,你有什么好主意?”

    “我有主意,你替人家干活,你也做不了主呀。”

    “主人跟我交代,门匾上雕什么,由我做主。”

    客人笑了:“这就是胸无点墨,也有胸无点墨的好处。那我替你想一想。”

    客人低头沉吟半天,仰起头说:“上午在火车上,我读了一本书,其中有一个词,平日也见过,但放到这本书里,就非同一般,叫‘一日三秋’,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意思,这在人和人之间,是一句顶一万句的话呀。”

    “问题是,这话放到门头上合适吗?”

    “这话放到门头上,当然意思就转了,说的就不是人和人的关系,而是人和地方的关系,在这里生活一天,胜过在别处生活三年,你说合适不合适?”

    老晋拊着掌说:“这话有深意,而且不俗,我喜欢,我就雕这个。”

    客人走后,老晋开始在枣木上雕刻“一日三秋”四个字。其实,老晋雕“一日三秋”四个字,并不是看中这四个字的深意和不俗,字意深不深俗不俗老晋并不计较,主要是“一日三秋”四个字,比“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四个字,笔画少一半还多,雕刻起来少费工夫。待雕好,请老景过来看。老景看后,愣在那里:

    “你咋雕了个这,不是说好雕‘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吗?”

    “那两款都太俗,这个不俗。”

    接着,老晋将那客人对“一日三秋”的解释,向老景解释一遍。

    老景:“这个是不俗,得向人解释,‘荣华富贵’和‘吉祥如意’是俗了,但大家一看就明白。现在,等于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了。事先,你咋不告诉我呢?”

    “你不是说,让我做主吗?”

    老景哭笑不得:“我是说让你在‘荣华富贵’和‘吉祥如意’间做主,你咋做到外边了呢?”

    “既然这样,你再找块板子,我重新雕就是了。”

    “罢了罢了,一块门匾,怎么挂不是挂,别再把事情搞复杂了。”老景又说,“‘一日三秋’,说起来也不是坏词。”

    老晋松了一口气:“可不。”

    (选自刘震云《一日三秋》)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景贩卖古董发财后盖了很好的院落,想和清朝、民国的大宅那样挂一块匾,来保佑自己荣华富贵。 B . 文中写老晋观察老景买的树心的动作,意在写他的雕刻技艺高超,为他后面最终的选择作铺垫。 C . 听到客人询问这套房子院落结构,老晋客气地解释自己并不是砖瓦匠,对房子的建筑方法不懂。 D . 结尾写老晋松了一口气,是因为他最初担心擅自做主刻下的“一日三秋”不能被老景满意接受。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你看着办吧”,看似极简的一句话,将老景率性自然的性格特征刻画出来,也为下文老晋雕刻“一日三秋”埋下了伏笔。 B . 小说按时间顺序写老晋为老景雕刻门匾的过程,几处人物对话既鲜明地刻画出人物特征,同时也构成了小说的主体框架。 C . 小说题目“一日三秋”是行文的线索,文中通过客人对“一日三秋”的词义新解,将小说的情节串联起来,结构非常严谨。 D . 这篇小说以较小篇幅讲述了老景请人刻门匾的故事,情节虽不十分曲折,但其叙事灵动,具有很大的文学表现空间。
    3. (3)  文中的“客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有评论说,老晋是一个“褒贬各半”的人物,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诗文阅读(45分)
  • 3. (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上谓裴寂曰:“比多上书言事者,朕皆粘之屋壁,得出入省览,每思治道,或深夜方寝。公辈亦当恪勤职业,副朕此意。”

    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上从之。出,魏征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 , 至于数四。上怒,召而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 , 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今即位未几,失信者数矣!”上愕然曰:“朕何为失信?”对曰:“陛下初即位,下诏云:‘逋负官物,悉令蠲免。’有司以为负秦府国司者,非官物,征督如故。陛下以秦王升为天子,国司之物,非官物而何!又曰:‘关中免二年租调,关外给复一年。’既而继有云:‘已役已输者,以来年为始。’散还之后,方复更征,百姓固已不能无怪。今既征得物,复点为兵,何谓来年为始乎!又,陛下所与共治天下者在于守宰 , 居常简阅,咸以委之;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上悦曰:“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朕过深矣!”乃不点中男,赐征金甕一。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A]号[B]令[C]不[D]信[E]则[F]民[G]不[H]知[I]所[J]从[K]天[L]下[M]何[N]由[O]而[P]治[Q]乎[R]朕[S]过[T]深[U]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敕,在古代一般与皇权相联系,文中三处“敕”意思相同,皆指皇帝下的命令。 B . 让,文中指责备,与《鸿门宴》中“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让”相同。 C . 征役,常用来表示赋税、徭役、行役,文中的“征役”特指朝廷征发百姓服兵役。 D . 宰有“主管、主持”意,文中“守宰”指宰相,是封建社会君主之下最高行政长官。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太宗励精图治,不仅将奏章贴在寝宫的墙壁上,常常思考为政之道,而且希望臣下也都能恪尽职守。 B . 魏征认为,要无敌天下,就要“御之得其道”,不在于士兵人数的多少,不必征用壮实的“中男”入伍。 C . 唐太宗并未立即执行免除租调和徭役命令,魏征认为,百姓对此虽无责怪之意,但也是君王失信的表现。 D . 为政不能失信于民,既然许诺了百姓就当兑现,既然任用官员就应信任,太宗对魏征的这一说法表示赞同。
    4.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

      ②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5. (5)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到“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请结合文本概括唐太宗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一点。
  • 4. (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 古代诗歌阅读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 , 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江夏别宋之悌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注:①虏障:指防御工事。②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③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④宋之悌:为初唐时著名诗人宋之问之弟,李白友人.以事流贬交趾(今越南河内)。李白在江夏(今武汉武昌)与他分别而作这首诗。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高诗首联紧扣标题,写李侍御即将远征。“飞蓬”指“行子”,借代手法写出友人飘泊无依,自伤身世的悲情;“金鞭”一句,则意气振发,有跌宕之势。 B . 高诗颈联意在点明李侍御前往安西,与秦城长安天涯相隔,不直接书事言情而情、事俱含其中。 C . 李诗首联写到眼前清澄的江水,遥遥地与碧海相通。友人宋之悌的贬所靠近海域,故“遥将”一句暗示其将往之处的偏僻。 D . 李诗颈联上句点出送别时天气晴朗,谷鸟吟唱,反衬作者内心的悲凉;下句写晚风中传来江猿的啸声,更是断人肠。
    2. (2)  两首送别诗,都有“一杯中”,作者寄寓其中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 5. (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 名篇名句默写

    ①《黄冈竹楼记》“ ”两句写竹楼所见,一远一近把竹楼与远山、近江的关系写活了。

    ②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表达的意思相似。

    ③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④《季氏将伐颛臾》中谈及国家治理时要处理好贫富悬殊的问题,否则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的句子是:

    ⑤在《<老子>八章》中,老子认为“自我夸耀,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不能长久下去”的句子是: 

    ⑥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 ”两句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

    ⑦《归去来兮辞》中“ ”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

    ⑧《陈情表》用“ ”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 6. (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 语言文字运用Ⅰ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从《登鹳雀楼》这类耳熟能详的唐诗经典,到《乡愁》这样的现代佳作,经典诗词____。当下社会,经典诗词更需要赋予鲜活的新生命,让这些千百年的经典诗词随着优美旋律飞进每个人的心田,飞遍社会的角角落落,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当前,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例如,热播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就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气象万千的文学经典之门,让传统文化重新____出蓬勃生机。

    文学经典必然含情、传情、怡情,它本就是“以情流传”的,无论时光过去多久,( )。它们早已化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千年之后,依然让品读历史的人____。我们将传承诗词的经典精品献给人们,用经典诗词、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希望这些底蕴深厚、魅力无限的艺术经典能够持续____当代文化风尚。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沁人心腑    萌发    心悦诚服    引领 B . 感同身受    焕发    心悦诚服    指引 C . 感同身受    萌发    心驰神往    指引 D . 沁人心腑    焕发    心驰神往    引领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化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B . 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展现了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 C . 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D . 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其中蕴含着永恒不灭的真善美 B . 其中蕴含的真善美永恒不灭 C . 真善美蕴含在其中,永恒不灭 D . 真善美永恒不灭地蕴含在其中
  • 7. (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近段时间,人工智能“续写”名著的现象受到舆论聚焦。面对《聊斋志异》里的经典故事,人工智能竟然创作出了“蒲松龄笔下的狼袭击了多个城市却无人能敌”的现代式情节。一时间围绕着人工智能的“创作能力”,产生了不少讨论。有人大胆预测:人工智能可能会代替人类进行文学创作。其实,____,前几年流行一时的“AI写诗”就曾颇受舆论关注。文学创作是一种饱含作家对生命的审美体验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通过艺术加工创作文学作品的精神生产 , 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深刻的个人思想情感,人工智能的“创作”背后则是严密的逻辑与计算,人工智能仅凭数据计算不足以____,其创作的上限,也只不过是精巧的“模拟创作”——这些成果看起来像文学作品,但本质上并不属于真正的创作。因此从这一点来说,当下人工智能写出来的作品就算再“像样”,____。

    利用人工智能服务我们的生活,这个思路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必过于夸大人工智能的创作能力。即便有一天,科学进步到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开展几乎所有繁重劳动的地步,文学创作仍会是人类精神力量的宝贵园地。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3年3月,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登上热搜,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人物,穷困潦倒依然不舍得脱下象征读书人的长衫。如今,很多大学生自我调侃是当代孔乙己,学历成为思想负担,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从而陷入困顿和苦闷中。

    材料二:

    人生漫漫,你我从不被定义!

    (路遥)

    阅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作为一个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青年学生,请给四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学历与就业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