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模块专练《哲学与文化》 综合...

更新时间:2023-09-29 浏览次数:24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月24日,证监会网站公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6178号建议的答复称,《关于严厉打击风水盲测股市动向的建议》收悉。证监会一贯重视对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行为的监管,将进一步敦促证券业协会完善自律规则,禁止发布利用玄学预测股市类研究报告。从哲学角度看,利用玄学预测股市( )
    A . 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会导致股价的大幅度波动 B . 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违背股票市场自身的规律 C . 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不能适应社会历史的变迁 D . 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难以把握股票市场的变化
  • 2. (2018高二上·武威期末)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任职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他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节,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

    ①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②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

    ④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全部安全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逐梦星河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航天人的刻苦钻研与持续奋斗,克服重重困难,我国航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航天事业不断进步( )

    ①是正确处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必然结果

    ②说明正确的认识能把航天梦想逐步变成现实

    ③体现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④表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航天事业不断进步的前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在北方地区温度湿度风力风向适当的条件下,山间的枯草或灌木丛内就会出现一层层薄薄的冰片,状如蝴蝶,姿态优雅,故称之为冰蝴蝶。冰蝴蝶喜欢在一年生、枝干又比较细的草本植物上形成。研究人员指出,冰蝴蝶的形成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要在适当的温度、风力、湿度等条件下就会形成千姿百态的冰蝴蝶。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事物的存在依赖于各种条件

    ②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上没有人不可认识之物

    ④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2023·抚松模拟) 早在1999年,为保护生态环境,川、陕、甘3省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由此揭开了我国“退耕还林”的序幕。20年后的今天,全球粮食危机凸显,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央审时度势,在青海、黑龙江等省份建立完善“退耕还林,还草”长效机制的同时,又适时推出“退林还耕”政策。以下对“退耕还林”和“退林还耕”二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退林还耕”与“退耕还林”体现了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②“退林还耕”与“退耕还林”体现了事物发展由曲折性到前进性

    ③“退林还耕”与“退耕还林”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④“退林还耕”与“退耕还林”都要把握维护生态和粮食安全的平衡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Chat 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在搜索、提炼方面效率极高,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文案、代码、写论文等任务。但因其可能带来学术造假、技术滥用等方面的问题,到很多国家教育界、学术界的抵制和禁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Chat GPT能模拟人类智能,是人类某些智能的再现和放大

    ②Chat GPT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 其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

    ③Chat GPT虽能进行创作,但其情感意识和人类仍有差距

    ④Chat GPT的出现所带来的科技伦理问题不容忽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拥有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像人类一样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写论文等任务,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专家预计,ChatGPT不仅是新一代聊天机器人的突破,同时也将为信息产业带来巨大变革,但由此带来的学术造假、技术滥用、舆论安全等风险亦不容忽视。对此,认识正确是( )

    ①新一代认识工具有助于推动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

    ②科技伦理问题将成为科技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障碍

    ③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够替代人类开展创造性劳动

    ④科技创新既要注重其工具性,又要注重其价值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出席2023年全国两会的河北代表委员给出了他们的建议。代表委员们认为,应引导高校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联动推进招生、培养、就业;政府部门应发挥好桥梁作用,搭建多种形式的对接平台,畅通地方企业与高校就业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代表委员们的建议蕴含的哲理是(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出发点

    ②间接联系优于直接联系,要重视联系的中间环节

    ③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要树立全局观念,发挥各个要素的功能作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2023年2月,我国某科研团队通过科学实验,揭示了猕猴桃抗寒的分子机制。该团队在研究中发现,AcePosF21基因的缺失会降低猕猴桃的维生素C浓度,从而增加活性氧的生成。同时,AcePosF21基因还参与激活AceGGP3基因的表达,而AceGGP3基因的高表达能促进维生素C 的合成并清除过量的活性氧,最终减轻猕猴桃遭受的冷损伤。该研究成果为猕猴桃的低温抗性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和重要理论支撑。该分子机制的揭示说明( )

    ①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科学研究活动将不断刷新世界的本质

    ③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及其规律 

    ④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在“双减政策”之下,家长与社会该有什么作为?某市引入社区公共力量搭建“15分钟幸福圈”,发挥社区各方资源力量,探索社区教育服务,建设学生活动中心,为学生在课后时间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提供活动场所,进一步推动形成了“学校放学、社区开学”的良好格局。该市的做法得益于其( )

    ①尊重事物联系的多样性,为事物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问题,形成了改革合力

    ③树立创新意识,善于把事物的内部联系转变为外部联系

    ④根据需要创造联系,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2021高三上·岳阳开学考)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这首诗运用虚景与实景相结合的手法,使欢聚时的悦景与想象中离别后的孤寂形成对比,烘托出诗人惜别知音的悲凉心情,也映照了诗人被贬为龙标尉时怀才不遇的心境。对此诗理解正确的有(   )

    ①“忆”虚构的旅夜孤寂的场景,来源于诗人独特的思维和丰富的形象

    ②“人舟凉”是诗人借当时当地的凄凉景观,表达内心怀才不遇的心境

    ③诗人通过想象创造了当下和未来的联系,使该诗更具朦胧美和表现力

    ④从“橘柚香”着手描写欢聚时的悦景,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九次机构改革。改革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针对性比较强,力度比较大,涉及面比较广,触及的利益比较深,着力解决一些事关重大、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从哲学上看,持续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因为( )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合

    ②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可以引起质变

    ④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推动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最鲜明、最厚重的底色,人民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活之美。重视湿地保护和修复是基于( )

    ①上层建筑不断调整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②价值观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④价值选择决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方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4.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标志着注册制改革进入启动实施阶段。经过4年试点,市场各方对注册制的基本架构、制度规则总体认同,向全市场推广的条件已经具备、水到渠成。2023年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统筹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交易、退市等基础制度改革,统筹抓好证监会自身建设。这体现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

    ①遵循了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②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③坚持了从矛盾的特殊性到普遍性,再从普遍性到特殊性的方法

    ④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伟大成就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太空出差”创造历史,“中国饭碗”端稳端牢。“国之重器”砥柱中流,中国建造遍布大地,核心技术加快攻关,生态文明引领潮流,走过万水千山,我们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从中可以体会到( )

    ①坚定的信念可以推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辟出时代的新天地

    ②前人的经验可以指导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美好蓝图只有在奋斗中才能变为现实

    ④认识推动实践发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将扩大内需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 )

    ①看到了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关系,是将人为事物的联系与自在事物的联系相结合

    ②是以自身的稳定发展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看到了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③认识到了扩大内需与经济良性循环的一致性,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结果

    ④体现了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创造性,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建立新的外部联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60年前,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新时代新征程,雷锋,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在岁月长河里永远闪亮;雷锋精神,这座永恒而不朽的丰碑,在时代变迁中永不褪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雷锋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②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

    ③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锋精神也注入了新的内涵 

    ④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基本内容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8. 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于2023年3月25日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举行,没有专业的选手,没有超高难度的动作,也没有精致的啦啦队,但就是这样的业余大战,却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关注。从两万现场球迷的热情到网络粉丝的直播,从少数民族风情的啦啦队到当地的特色小吃……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村BA”。“村BA”火爆的密码是( )

    ①乡土文化承载人们植根于内心的乡愁

    ②新乡村发展带动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

    ③全民健身运动促进文化强国战略实施

    ④乡村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2023·深圳模拟) 围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同学们展示了两则材料。

    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实践的产物,传统文化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底色

    ④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文明观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沉浸式的戏剧演绎传统文化,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展现跨越千年的意韵,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创新运用多元化技术手段,带动文博热潮……近年来,我国文艺园地呈现出繁荣发展景象,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文艺精品。这些文艺精品的成功之处在于( )

    ①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②顺应文化市场的发展要求,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运用新技术新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简答题:本题共6题,共4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建设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三峡大坝……如今,这些都已成为现实,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当初的设想。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从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砥砺前行,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的蓝图已绘就,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需要我们在“新长征”中大胆探索。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状态的相关知识,阐述你对“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的认识。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真理就是力量。这种力量,足以解释长久的追问——20世纪的中国,世界上所有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都被拿来试验过,为什么唯有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

    此间曾著星星火,到处皆闻殷殷雷。“社会主义”“庶民胜利”的概念,深刻切中近代中国的脉搏微弱,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理想,更与沉沦日久渴望复兴的精神诉求相通。马克思主义火种,在风雨如晦的中华大地一经播撒便形成燎原之势。以100年前的7月为起点,一代代共产党人汇入信仰的洪流,荡涤暗夜、照亮征程、开辟道路,一个政党的成长与一个民族的重生融为一体。

    从那时开始,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国情之“的”,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用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毛泽东同志指出:“每个国家,每个时期,都有新的理论家,提出新的理论”;邓小平同志强调:“马克思有他那个时代的语言,我们有我们时代的语言”;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胡锦涛同志强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

    “这种力量,足以解释长久的追问”。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加以阐明。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再现“一江碧水”,将见“安澜洞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北宋思想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绘了洞庭湖天人合一的景象。从明代、清代至当代,洞庭湖一直在持续地围湖造田,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面积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公里骤减到如今的2600平方公里,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2008年以来,洞庭湖区开始实施“退田还湖”,还地于湖泊。

    2014年,国务院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洞庭湖考察,殷切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湖南牢记嘱托、先后开展洞庭湖区防洪蓄洪治理及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湖区防洪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老百姓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2023年2月,国务院批复《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建设美丽富饶的大湖经济区,新规划明确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安澜洞庭”建设、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等重点任务。

    到2030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人水关系更加和谐,生态安全格局进一步稳固。

    结合情境,运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我国已具备推进“安澜洞庭”建设的自信和能力。

  • 24.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要求。

    2019年7月12日,江苏南通大学一位名叫汤淳渊的退休老教师病逝,把这座城市很多人的记忆拉回到24年前。汤淳渊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莫文隋”。“你要问我是谁,请莫问我是谁,风雨中我是一把伞,干渴时我是一杯水……”1995年,南通一位自称“莫文隋”的人,多次汇款帮助当地贫困学生,感动全城。大家寻找他时才明白,“莫文隋”就是“莫问谁”,因此有人创作了歌曲《莫问我是谁》,一直广为传唱。一个人点亮一座城,南通人发现,原来身边有许多“莫文隋”:社会福利院收到共计4000多元的汇款单,汇款人落款是“魏群”(为群);房产局收到两封给职工“吴铭”(无名)的感谢信,对他寄钱给患病少年表示感谢;一位化名“任友琴”(人有情)的市民,先后两次给孤寡老人捐款……无数凡人善举,让这座城市处处充满温暖,被人称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南通现象”。20多年间,南通市全民学习“莫文隋”,他却从未走到镜头前,他这样解释:“我做的都是平凡小事,人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你有这颗心。”“莫文隋”老人走了,但他的故事还在延续,全市志愿者人数已由当年学习“莫文隋”之初的34人发展到今天的120多万人……他们将“莫文隋”精神传播至全国及世界。

    结合材料并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做的都是平凡小事,人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你有这颗心”这句话的理解。

  • 25. 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精神家园]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在历史演进中各民族形成了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这里,茶马古道、河西走廊……成为民族团结融合之路;长江、黄河、瓷器、丝绸……成为引发强烈共鸣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面对劫难。各族人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华各民族一荣俱荣、休戚相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各族人民洗雪耻辱、扭转自身命运,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迎来了全体中华儿女踔厉奋发、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新时代。

     [精神灯塔]

    雷锋精神源于雷锋一人,又系于无数心怀山海的接棒者。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一个雷锋带动了一代又一代“雷锋”……

    ——摘编自《南方日报》

    习近平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述新时代我们应如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26. 2023年2月3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本文所指公共领域车辆包括公务用车、城市公交、出租(包括巡游出租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机场等领域用车〕,试点期为2023—2025年。试点工作主要目标包括:

    车辆电动化水平大幅提高。试点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

    充换电服务体系保障有力。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形成一批典型的综合能源服务示范站。

    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建立健全适应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绿色能源供给系统、新型信息通信网络体系,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高效互动,与交通、通信等领域融合发展。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快速换电等新技术应用有效扩大,车网融合等新技术得到充分验证。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工信部等八部门的试点工作是如何体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
    2. (2) 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就如何推动试点工作提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