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更新时间:2023-09-26 浏览次数:3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 “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B . 炎帝总结经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医学著作《本草经》。 C . 扁鹊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 D . 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 2. 对下面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A . 魏校长称赞周恩来是因为周恩来是思考过后回答的。 B . 魏校长称赞周恩来是因为周恩来看到了国家的不振,并决心为中华崛起而努力。 C . 魏校长想告诉大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3. 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jué qū)起 铿(jiàng qiāng) 

     疑(huì huò) 欺(lín líng) 

     褴(lǚ lǒu) (zá yà)死 

  • 4.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直接原因是( ) 
    A . 听伯父说中华不振。 B . 耳闻目睹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决心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 5. 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题目的特点是( )。 
    A . 以人物的名字命题 B . 以文章的主要内容命题 C . 以人物的语言命题
二、填空题 
  • 6. 主题积累把爱国名言补充完整。 
    1. (1) 天下兴亡,。(顾炎武) 
    2. (2) 少年富则,少年强则。(梁启超) 
    3. (3) 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 
  • 7. 把词语补充完整。

    得意    左右盼   

        灯    疑不解

  • 8. .根据要求写句子。 
    1. (1)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缩句) 
    2. (2) 中国人想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要振兴中华。(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 9. 多音字组词。 

     喝 hē hè 兴 xīng xìng

  • 10. 立志原因 
    1. (1) 所听:“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振”在文中是的意思,这句话表现了伯父当时的之情。 

    2. (2) 所见: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①这是个句。我能换种说法,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②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 

三、现代文阅读 
  • 11. 课内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希望 盼望 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zhào)事的洋人,反而(训斥 斥责 批评)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2-1-c-n-j-y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1. (1) 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 (2)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惩处: 劝慰: 

    3. (3) 请概括出选文的主要内容。 
    4. (4)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句中“中华不振”指的是( )21*cnjy*com 
      A . 中华民族正在振奋精神。 B . 中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 C . 中国人穿着破烂,萎靡不振。
  • 12. 课内阅读。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①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②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填空。 

       ①“有志者”的意思是,“效”的意思是,“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 

       ②“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中的“如此的抱负和胸怀”是指。 

    2. (2) 朗读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句子,句①应该( ),句②应该( )。 

       A.读出佩服和赞叹的语气 B.读出惊讶和疑惑的语气 

四、书面表达 
  • 13. 习作演练厅。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这些理想就像天空中的繁星,既看不完,也数不尽。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了理想做过什么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又是怎么做的?请你写一写。记得给文章起一个合适的题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