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9-30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24分)
  • 1. (2023七下·封开期末)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深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
    2. (2)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3) 表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才能欣赏到绝美的风光的意思。请引用杜甫《望岳》诗中哪两诗句来表达:
    4. (4)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 (5) 请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 2. (2023七下·封开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hān rán rù mèng了。
    2. (2)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人的kuì zuò
    3. (3) 我们决定把小茅屋xiū qì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
    4. (4)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rěn jùn bù jīn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 3. (2023七下·封开期末)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 . 希望获得纪律卫生循环红旗的班级继续努力,没有获得红旗的班再接再厉 C . 我们要虚张声势 , 把全班同学参加运动会的热情鼓动起来。 D . 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 4. (2023七下·封开期末)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面振奋人心的流动红旗。(“一面”和“振奋人心”调换位置) B . 两个杂志社的记者采访了《欢乐颂》的五个美女演员。(将“两个”放到“杂志社的”之后) C . 是否拥有努力向上的热情,是一个人年轻的标志之一。(删去“之一”) D .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农民的种地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去掉“部门”)
  • 5. (2023七下·封开期末) “江山代有人才出”,在岁月的苍穹中则是颗颗闪烁的“星星”让人类历史的天空变得那么灵动,令人神往。“见贤思齐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级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题目。
    1. (1) 题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凸显主题,请为此活动题写一则标语。
    2. (2) 设计活动。打开智慧宝匣,为活动再设计两种形式。

      A.名人故事大家讲 B.瑕瑜互见说名人 C. D.

二、阅读。(46分)
  • 6. (2023七下·封开期末) 课内文言文阅读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1) 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去后至/取一葫芦置于地 B . 手熟尔/当涉猎 C . 安敢轻吾射/惟手熟 D . 钱覆其口/蒙辞军中多务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他,但手熟尔。

      ②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作者欧阳修,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 选文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告诉我们熟能生巧以及有长处不能骄傲的道理。 C . 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丰满:陈康肃仗着箭术高超而自负;卖油翁却是一个自命不凡,目空一切的老头儿。 D . 选文故事里暗藏道理,通过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的性格。
  • 7. (2023七下·封开期末) 课外文言文阅读

    屈原①以②五日死楚人以舟楫③拯④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⑤,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

    【注释】①屈原:战国楚国诗人。②以:在。③舟楫:泛指船只。④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⑤角黍:即粽子。

    1. (1) 下列与“楚人以舟楫拯之”中的“以”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屈原以五日死 B . 以钱覆其口 C . 以我酌油知之 D . 自以为大有所益
    2. (2) 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原以五日死楚/人以舟楫拯之/谓之竞渡/又曰 B . 屈原以五日死/楚人以舟楫拯之/谓之竞渡/又曰 C . 屈原以五日死楚/人以舟楫拯之/谓之竞渡/又曰 D . 屈原/以五日死楚/人以舟楫拯之/谓之竞渡又曰
    3. (3) 短文中包含两项传承至今民间习俗,请写出是哪两项习俗?
  • 8. (2023七下·封开期末) 现代文阅读

    驿路梨花(节选)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聋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科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 (1) 下列对选文的记叙顺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选段写“第二天早上”的见闻,联系全文看,是顺叙。 B . 梨花妹妹追忆解放军建造小茅屋、梨花照料小茅屋,是倒叙。 C . 梨花妹妹追忆解放军建造小茅屋、梨花照料小茅屋,是插叙。 D . 从全文、全段看,是在顺叙中插叙。
    2.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解放军建造小茅屋、梨花、梨花妹妹和“我们”照料小茅屋,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小茅屋是雷锋精神的见证,反映了雷锋精神经久不衰,世代相传。 B . 选文先写一个误会,再设一个悬念,然后才引出小茅屋的建造者和照料者,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回环曲折,引人入胜。 C .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谁是小茅屋的主人”。 D . 结尾处又写到“洁白的梨花”,寓情于景,人花相映,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熏陶。
    3. (3) 请分析“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语句中“闪”字的作用?
  • 9. (2023七下·封开期末) 现代文阅读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讨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更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 (1) 为什么“我”会说:“一定是猫,一定是猫!”找出下列最恰当的一个答案( )
      A . 因为“我”亲眼看见了猫咬鸟。 B . 因为“我”不喜欢这只猫。 C . 因为“我”本来就不大喜欢这只猫,加上它常对着鸟笼凝望,发现时嘴里好像还吃着什么。“我”从主观上认定是猫吃了鸟,所以“我”肯定地说:“一定是猫”。 D . 因为猫会吃鸟。
    2. (2) “我”一家人对是谁咬死了鸟的意见如何?他们根据什么来判定的?
    3. (3) 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得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4. (4) 为什么第三只猫在“我”家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5. (5)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三、作文。(50分)
  • 10. (2023七下·封开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学们,丰富多彩的一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了,请回忆你的生活,在这个学期里,你收获了什么?是幸福、坚强、感动,还是……,请以“这个学期,我收获了            ▲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写作此题时,注意运用适当的描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