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

更新时间:2023-09-20 浏览次数:20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 1. (2023九上·资阳开学考)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南京狮子山下的静海寺,是一座饱经沧桑的纪念性建筑,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史耻辱的开端。寺内悬挂一口高1.842米的大铜钟,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的大铜钟与近代哪场战争的失败有关?(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 (2023九上·资阳开学考)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为了挽救国家的预势,以曾国落、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
    A . 扶清灭洋 B . 自强、求富 C . 三民主义 D . 民主、科学
  • 3. (2023九上·资阳开学考)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南昌起义 C .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 新文化运动
  • 4. (2024八上·栾城期末) 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徐中约曾说“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这里的“它”是指(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五四运动
  • 5. (2023九上·资阳开学考) 为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统治,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战役是( )
    A . 孟良崮 B . 挺进大别山 C . 三大战役 D . 渡江战役
  • 6. (2023九上·资阳开学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C .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 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 7. (2023九上·资阳开学考)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 . 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 . 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 . 中共十六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8. (2024八下·恩施月考)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话的意思是(  )

    A . 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 . 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 . 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D . 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 9. (2023九上·资阳开学考)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 . 三大改造完成后 C . “一五”计划完成后 D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0. (2023九上·资阳开学考) 下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的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 中共八大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遵义会议
  • 11. (2024八下·贵港期末)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时对广西各族人民寄语“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广西各族人民能够实现民族团结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政治协商制度 C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 人民代表大会根本制度
  • 12. (2023九上·资阳开学考) 2022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香港政府以“砥砺奋进廿五载,携手再上新征程”为主题,策划25周年众多庆祝活动。25年前,香港能得以顺利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得益于( )
    A . 民族区域自治 B . 一国两制的构想 C . 求同存异方针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3. (2023九上·资阳开学考) 2023年4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习近平强调指出,中法双方要相互尊重对方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互利五惠、共同发展。这说明中国坚持(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社会主义道路 C . “求同存异”方针 D . 四项基本原则
  • 14. (2024八下·凤台期末)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需要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产生、丰富发展起来的理论是(    )
    A . 马克思主义 B . 毛泽东思想 C . 邓小平理论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5. (2023八下·南宁期末)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是指(  )
    A . 现代化的道路 B . 井冈山道路 C . 新民主义道路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综合题(共计30分)
  • 16. (2023九上·资阳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对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摘编自《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増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

    ——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的演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在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政策?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布局,并举一例加以说明。
    3. (3)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大国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17. (2023九上·资阳开学考) 泱泱大国,历史之痛;铭记耻辱,继往开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材料二: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

    ——德国《前进报》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

    材料三:2021年,又是一年辛丑年。120年前,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120年后,杨洁篪强调,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对中国讲话。两个甲子过去,中国早就 “换了人间”。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世纪两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的史实。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1900年在中国发生的民族战争是哪一反帝斗争运动? 
    3. (3) 根据材料三,说说120年前中国与列强签订的哪一不平等条约?其条约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4. (4) 综合以上信息,中国从近代的跪着外交到现在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请谈谈你的感悟。
  • 18. (2023九上·资阳开学考)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为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社会主义建设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53年—1957年

    1956年

    1956年

    中共八大召开

    1958年

    大跃进运动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78年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1979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展开

    1980年

    中央批准建立经济特区

    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②处完整的历史事件。
    2. (2)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材料中哪两个事件是失误的探索?
    3. (3) 从材料中选择一个历史事件(例子除外),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例子:观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中共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结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紧急关头力挽狂澜,是中共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