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联考...

更新时间:2023-10-07 浏览次数:39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20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兴隆洼遗址,发现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是距今8000多年前的原始村落遗址。这里发掘出170余座房址,最大的房址面积达140平方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遗址属于北方辽河红山文化
    ②该遗址呈现半穴居居住形式

    ③遗址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④该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4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说:“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据此推测,战国时期( )
    A .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上层建筑发生变革 B .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开始被破坏 C . 大的诸侯国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 D . 儒家思想适应了兼并战争的需要:
  • 3. (20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自古以来,我国与周边民族和域外国家保持着密切联系,各朝代都有管理边疆民族和域外宾客的机构。图中①②③④处填写正确的是( )

    A . ①宾②鸿胪寺③大鸿胪④宣政院 B . ①小行人②大鸿胪③礼部④理藩院 C . ①小行人②鸿胪寺③宣政院④礼部 D . ①宾②大鸿胪③礼部④理藩院
  • 4. (2024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表述正确的是( )

    ①商周时出现大量铁农具的范

    ②提花机成为汉朝成都纺织业的重要见证

    ③唐朝通过筒车借助水力灌溉

    ④唐宋时期放置支钉避免烧制过程中粘连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5. (2024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清代乡约仪式中设置“圣谕牌”上面写着“圣谕十六条”,讲乡约时要对圣谕行礼,旁边一个小牌为“和事牌”书写“天地神明纪纲法度”,两旁为听众。由此可知( )
    A . 基层组织成为封建统治的重要补充 B . 乡约开始带有强制力 C . 中央政府强化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力 D . 乡约有助于依法治国
  • 6. (2024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中医在实践中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积累了大量的诊断防治经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为中因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中医药学成果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黄帝内经》②《伤寒杂病论》③针灸铜人④《本草纲目》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③①④
  • 7. (20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批引进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生产的企业。1912 年至1917年期间,荣氏兄弟创办福新面粉公司,范旭东创办天津水利碱厂。这一期向民族企业初步发展的原因是( )

    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②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欧战

    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大力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④反帝爱田斗争此起彼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8. (2024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并策应占领香港、南洋等地的作战,集结重兵约12万人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制定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策略进行防御作战。该战役( )
    A .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 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狂妄企图 C . 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D . 有利于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
  • 9. (20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中共历史上召开的一些重要会议,对中国革命起了极其重要作用。下列会议的重要历史贡献与下图中的位置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①地会议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 . ②地会议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C . ③地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D . ④地会议集中全力丁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 10. (20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下图是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表,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 . 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C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推动中国迎来新建交高潮 D . 中国提出“真实亲诚”理念,深化了与东盟各国关系
  • 11. (2024高三下·黄石模拟) 亚历山大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希腊和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密勒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下列能体现希 腊化时代文化特征的是( )

    ①象形文字的代表性文物那尔迈调色板

    ②托密勒埃及统治者戴上了法老的王冠

    ③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

    ④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成为新的文化中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2023高二上·迁西月考) 蕃柿:“一名六月柿, 茎似离,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二十实,缚作架,最堪观。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米自西蕃,故名。"有关该物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美洲的番茄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种植 B . 明朝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将之引入中国 C . 十八世纪中叶的欧洲开始作食用栽培 D . 清朝光绪年间长期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
  • 13. (20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而这种“违宪”行为却得到了议员们的齐声喝彩。该行为侧面反映了( )
    A . 议会下院不再是英国权力的中心 B . 首相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 C . 首相和内阁对议会有重大影响力 D . 内阁实际上完全掌握了政府权力
  • 14. (2024高三下·黄石模拟) 战后,东亚一些国家在近3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就,因此东亚各国的现代化道路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以新加坡和韩国较为典型,其成功离不开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列属于两国类似儒家文化背景的是( )

    ①重视教育   ②科学技术   ③勤俭节约   ④高效作风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一卢浮 宫博物馆,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是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拥有的艺术收藏品高达40万件,保留了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其至亚洲各国不同时期的艺术品。作为近代博物馆的卢浮宫( )

    ①是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②是进行国民教有的重要场所

    ③向公众全方位提供多个领域知识
    ④担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6. (2024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史记》记载: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院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结合所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秦朝丞相是行政中枢所在,掌管图籍文书 B . 泰朝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实行分类登记 C . 汉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以便征发赋役 D . 秦汉时通过设立什伍组织,管理狱讼赋税
  • 17. (20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独尊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不过是刘歆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新学”,湮没了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他的《孔子改制考》遵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康有为这两本书( )
    A . 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 B . 已经完全从根本上动摇了孔子的神圣地位 C . 提出了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D . 是维新变法理论依据,宣传了变法合理性
  • 18. (20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某一历史时期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刘少奇为主任,井向党内外人士广泛地征询了意见、最终确定的土地政策是:“ 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经过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财产,进行复查和动员生产等步骤”。该时期最可能是( )
    A . 土地革命时期 B . 抗日战争时期 C . 解放战争时期 D . 新中国成立初期
  • 19. (2024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农业革命作为历史演化的重要事件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被公认为--种历史性社会进步。主流观点认为:以栽培和驯化,以及水利灌溉为基本特征的农业革命不仅是原始时期人类采集狩猎形态的进化,而且促使了人口聚集、群体定居、城市雏形乃至国家的生成。关于下图表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地罗马人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葡萄 B . ②地苏美尔人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骆马等家畜 C . ③地印第安人在特斯科科湖排种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D . ④地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的农作物
  • 20. (20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某国际金融组织的宗旨之一是:协助建立会员国问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并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据此推断该国际组织( )
    A . 初期贷款对象是发展中国家 B . 致力于削减关税和贸易壁垒 C . 保证了充分就业和实际收入 D . 利于美因主导战后国际经济
  • 21. (20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马克斯●韦伯等学者认为基督新教的出现是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重要动力,而基督旧教即天主教则阳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有学者对这种观点持质疑和否定态度,认为基督教(这里指天主教)不是反对积累财富,而是倡导取之有道,财富要用于救济需要的人,在基督教教义中明确强调积聚钱财是罪恶的,只有疏财才可得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历史研究只有质疑精神才能还原历史的真相 B . 不同视角研究基督教教义可能得出相反观点 C . 以论带史不可取,只需要参考基督教教义即可 D . 参考多种史料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的历史解释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2题20分,第23题20分,第24题12分,共52分)
  • 22. (20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制度的创立绝不是偶然的。魏晋以来,门阀士族垄断主要任途,九品中正制成为维护其统治特权的工具。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实行了一些政治改革,地主.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更为加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各级官僚机构更加健全,封建官僚队伍迅速扩大。庶族地主尤其是中小地主迫切需要废除九品中正制,代之以一种新的选官制度,以便通过较为公平的竞争,进入仕途,跻身统治者行列。科举制度在隋朝萌发,宋代科举在隋唐朝制度的基础上,有了不少变化。

    ——摘编自梁程勇《论中国历史上的官员选拔制度》

    材料二
    作为英国皇室私人领地的东印度公司,其官员任命通常尺听命于皇家贵族的安排,公司中的职员大多是皇家贵族安插的人选。随着大英帝国的扩张,这种任命权贵亲信的制度,显然无法支撑日益庞大的“日不落国”的管治。1806年,在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当时几乎垄断印度经济),在论敦附近设立了一所培养行政人员的学院,...是根据该公司驻广州人员推介的科举考试模式,成了一种新的文官产生模式。东印度公司,又在印度实行了有限规模的行政人员选拔制度,当时都觉得行之有效。

    ——摘编自 《上海教育杂志》

    材料三

    公务员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是民主、法制、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观念。这种观念上的更新反映在政府人事管理领域就是迫切要求改革传统的不合时宜的人事制度。...从1984年下半年,中央决定加强干部人事立法,主要经历了调研准备、试点运行、推行实施、健全完善四个阶段。在这一背景之下,在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干部人事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199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摘编自中国网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10年历程》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度创立的背景。结合所学,指出宋代科举制度“有了不少变化”的具体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东印度公司职员任用方面的变化及动因,并指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中国的罪恶行径。
    3. (3) 根据材料三,运用唯物史观,阐述公务员制度推行的必要性。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
  • 23. (20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西文化交流的高峰时期。明末李之藻、徐光启等学者接受西学,与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地理学、数学、农学水利等书籍.清代初年,一些学者自觉不自觉地由中学西学相通相合的看法,转向“西学中源”说,即认为西学出于中国,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源。传救士出于其自身的目的,在利用科学技术作为传教手段之时,也有意迎合中国知识界“西学中源”的说法。“西学中源”说的产生及其流传,其着服点在于接受西学,吸纳西学,它反映了当时的学人士子对以西学为代表的外域文明一种接纳的心态,一种开放的意识, 一种融合的观念。

    ——摘编自黄爱平 《明清之际“西学中源”》

    材料二

    曾国海在奏陈中认为:“盖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译书方法具体地说:“将所欲译者,两人先熟览朐中而书理已明,则与华士同译,乃以西书之义,逐句译成华语,华士以笔述之;若有难言处,则与华士斟酌何法可明;若华士有不明处,则讲明之。译后,华士将稿改正润色,令合于中国文法....洋务派领导的翻译出版活动有意识地介绍科学基础知识,以提高普通民众的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活动为科学启蒙。
    江南制造局翻译出版西方书籍一览表(部分)

    目别 种数 图数(注:插图) 本数 目别 种数 图数(注:插图) 本数
    兵政 43 1660 112 格致 3 160 7
    船政 9 177 21 物理 10 1311 25
    工程 5 169 13 化学 11 717 73
    矿学 10 1383 36 医学 91 958 63
    工艺 36 2856 76 合计 218 9391 426

    ——摘编自李纲、倪波《试论洋务运动中的翻译出版活动》

    材料三

    从国际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轨迹中去把握党的百年历史,《火星报》创办的近三年时间里,共发表了三百多篇论述党的工作的文章。在《火星报》的宣传、引导下,列宁的建党思想深入人心。《火星报》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制定并宣传党纲的任务圆满完成↓.创办《火星报》,列宁行动的核心都是建党,其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立场每时每刻体现于办报活动之中,他创造性地将马克思恩格斯的办报思想与俄国实践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高金萍《照亮新时代的"星星之火“一列宁早期党报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末清初出现“西学中源”说的原因。结合所学,分别列举此时学者与传教士在地图、数学、农学水利等三个领域的合作成就。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派翻译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其积极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列宁创办《火星报》的目的。从社会主义运动史的角度,阐述列宁“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及影响。
  • 24. (20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交通工具 事件
    1519-1522年 马车、帆船 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19世纪末 地铁、汽车、火车 伦敦地铁线问世、城市规模扩大,功能增加柏林、纽的等城市交通网形成
    21世纪 高铁、喷气式飞机、磁悬浮列车 民航客机速度在 800-1050 千米/小时之间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 50 小时

    材料二:中欧班列线路图 (中外历史纲要上图册)

    结合材料一、二,任选某一历史时段相关史实,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