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祥云祥华中学2023-2024学年...

更新时间:2024-03-21 浏览次数: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 1.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这形容的是( )
    A . 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 B .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 C . 原始社会氏族组织的状况 D . 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
  • 2.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2022 年2月23日,考古人员在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小王遗址发现仰韶文化时期遗存,出土大量陶器及少量石器、骨器等。仰韶村遗址,为5000至7000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下列说法符合这个时期社会状况的是( )

    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生产者

    ②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③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④没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是人们所向往的理想生活状态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3.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用115字提纲挈领,俯察审视,勾画出了人类社会从蛮荒的原始社会到青铜文明,再到封建时代近5000年的历史进程。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

    ①“小儿时节”,喻指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②“人猿相揖别"”,标志人类迈入奴隶社会的门槛

    ③“铜铁炉中翻火焰”,体现社会生产力在不断发展

    ④“不过几千寒热”,说明社会形态自发地由低级向高级更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4.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从“上层建筑"角度看这一阶段( )

    ①生产工具简陋,以石器为主

    ②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③以氏族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④一切大事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5.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有一个村庄叫“六搬村”,这里居住着我国从原始森林走出的少数民族族群苦聪人。苦聪人曾在原始森林里风餐露宿、拿着简单的木石工具刀耕火种。以下可能与当时的苦聪人生活场景一致的是( )

    ①人们要向地主缴纳地租

    ②人们去城市购买生活用品

    ③人们使用打磨的石器捕捉野善

    ④生产资料由氏族部落全体成员共同占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2023年2月22日,“2022 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其中,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入选。遗址内发现:数百万粒炭化稻米、国内最早大范围使用的白灰面装饰建筑实例、年代最早以及布局最严整的“宫城"等,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据此,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②金属工具出现并得到广泛使用

    ③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3高一上·三台月考) 下列对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

    ②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结成原始的平等互助的关系

    ③平均分配消费品

    ④生产资料私有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8.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1959 年,在山东泰安南部的大汶口发掘出的“大汶口墓鷚群”,距今约5000年。其中一座大墓,墓穴宏大,陪葬品种类繁多,有象牙器、绿松石、鳄鱼鳞板等。相比之下,许多小墓穴十分简陋、窄小,没有奢侈品,仅有死者生前使用过的- 些工具和陶器。大汶口墓葬群中的“富墓”与“贫墓"说明( )

    ①原始社会末期贫富分化的加剧

    ②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③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对立

    ④个体劳动取代集体劳动逐渐盛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9.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在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后期,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阶级的产生 B . 一部分首领将氏族财产据为己有 C . 生产力的发展 D . 人们生活的不平等
  • 10.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或方法的出现,直接促进了相对剩余产品的出现,对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关于私有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私有制的产生会加剧社会的贫富分化

    ③不公平理念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②私有制的出现意味着社会的倒退

    ④私有制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卢梭说,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硬说“这块土地是我的”并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相信他所说的话,这个人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的缔造者。在进入社会之前,人类只有自然生理上的不平等,进入社会之后才有了地位、特权、财富等等的不平等。据此,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生产力不断发展是私有观念产生的根本原因

    ②私有观念的出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③原始社会是一个只有自然和生理上不平等的理想社会

    ④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导致贫富分化,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4高一上·武安月考) 原始社会解体,进入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社会,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在经济上深受剥削,生活凄惨。就这一点来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点是( )

    ①剥削的基础、形式、程度相同

    ②强制收入分配,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失去公平

    ③生产力发展,经济危机无法克服

    ④被剥削阶级被迫为剥削阶级无偿提供劳动和产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13.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 《诗经●东方未明》中描述了奴隶们的生活状况: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衣作裤来裤作衣,公家召唤我....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们建造了富丽堂皇的楼阁宫殿,自己住的却是狭窄、潮湿的地穴。奴隶主们过着“以酒为池,以肉为林”的奢侈生活,而奴隶们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由此可见( )

    ①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③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但并不完全占有奴隶

    ④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4.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2022年9月,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面向全球征集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策规划,共计投入1400万元。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出土有青铜神像、青铜神树等珍贵文物,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推断其年代相当于夏代晚期至商周之际。考古学家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发掘,可以推测出三星堆文明时期( )

    ①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②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突出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当时剥削的基础

    ④人类摆脱蒙味野蛮状态,迈入文明时代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5.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恩格斯说:“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 原始社会一一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B . 奴隶社会一一广泛使用大机器生产,出现社会分工 C . 封建社会一一相比奴隶, 农民能够完全自主地劳动 D . 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成为没有人身自由的雇佣工人
  • 16.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貊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据此,下列关于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形态推断不正确的是( )

    ①“君子”可收地租占有“伐木工”全部劳动成果

    ②“伐木工和君子”间形成了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③“伐木工与君子”间的矛盾已成为社会基本矛盾

    ④“伐木工”可能因强制劳动而失去全部人身自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7. (2024高一上·攸县期中) 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实现土地公有的有效途径。井田制乃中国西周时期较为普及的土地制度。字意为:因土地划分为许多方块,且形似“井”字形,故曰井田制。下列对井田制所处的历史时期生产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②人类已经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③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④被奴役的劳动者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在奴隶制的生产方式下,奴隶无所有, 甚至连奴隶本身也成为奴隶主的财产, 奴隶在残酷的剥削下,不断用逃亡、暴动等方式进行反抗。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占人口少数的奴隶主就需要使用有组织的、特别的暴力工具。这个有组织的暴力工具,就是国家。由此可见( )

    ①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②生产力越发达,国家的政治职能就会越明显

    ③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④国家采用何种政体形式受阶级利益的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使农业发展到新水平。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和城市也有较大的发展。这表明( )
    A . 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B . 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 . 封建社会的农民比奴隶社会的奴隶的处境有所改善 D . 当时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20.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中描述:“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优炭贱愿天寒”,形象地展示了当时农民恶劣的生存环境。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 . 生产力水平低下 B . 收取地租 C . 封建土地所有制 D . 封建等级制度
  • 21.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17 世纪后半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宣布的“联即国家”,成了波旁王朝的统治格言。18 世纪中叶,路易十五更明确地宣布“最高权力只属于我,立法权完整不可分地由我一人掌握。全部公共秩序都是我定的,国民的权利和利益与我的权益必然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只掌握在我手中”。这印证了封建社会时期( )

    ①具有明显的君主专制色彩

    ②广大国民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③君主掌握全部的生产资料

    ④被统治阶级所受的压迫异常沉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2.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主要方式是(  )
    A . 从事徭役 B . 苛捐杂税 C . 放高利贷 D . 收取地租
  • 23.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以下正确表述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特点的是( )
    A . 地主阶级占有全部的土地 B . 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于地主阶级 C . 地主阶级通过地租、变相地租、高利贷等方式,占有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 D . 使用机器大工业进行生产
  • 24. (2023高三上·慈利月考)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 “中国的男子,普遍要受政权、族权和神权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至于女子,除受上述三种权力的支配以外,还要受男子的支配(夫权)。这四种权力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②农民和封建主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④最底层 的农民背负着整个封建上层等级的重压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5.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唐宋时期有很多“悯农诗”,这些诗歌描述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却依然十分贫困的现象,如诗人张俞在《蚕妇》中写到“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下列对诗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导致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

    ②农民的劳动成果全部需要用来缴纳地租

    ③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工得到了进一步 的发展

    ④封建制生产关系影响了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6.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除“偏灾赈蠲外,凡逋负(拖欠赋税)之在民者,与银谷食种之贷而未收者,遇国家庆典,或巡幸,或军兴,辄止勿责”。据此可知,蠲免政策( )

    ①消除了国家与人民之间的矛盾

    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③动摇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根基

    ④旨在更好地维护自身的统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7. (2023高一上·泸县月考)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迅速让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蔓延。许多国家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推翻封建统治阶级,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与封建社会相比较,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

    ①阶级剥削被民主制度所取代            ②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逐渐增多

    ③等级思想被平等思想所取代            ④专制制度被民主制度所取代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8.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马克思指出,“ 自由劳动者有双重意义:他们本身既不像奴隶、农奴等等那样,直接属于生产 资料之列,也不像自耕农等等那样,有生产资料属于他们,相反地,他们脱离生产资料而自由了,同生产资料分离了,失去了生产资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工人是自由人,能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出卖

    ②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③工人虽拥有部分生产资料,但仍然是受苦最深的阶级

    ④工人除了劳动力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9. (2024高一上·龙马潭期中) 从15世纪开始,英国社会发生了一场被称为“羊吃人”的运动一圈地运动。圈地者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法,有时是直接利用钱赎买,有时则是利用自己的政治与社会权利,强迫贫苦农民去城里工作。由此可见,“圈地运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的作用是( )
    A . 提供了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 B . 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C . 为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提供了大量货币资本 D .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 30.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迅速让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蔓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 )

    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②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需要大量货币资本

    ③出现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新兴资产阶级

    ④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31.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悲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等作品,都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这表明(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③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

    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2.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狄更斯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最好”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 )

    ①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②促进了人类思想的极大解放

    ③实现了人人享有自由和平等
    ④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方式隐蔽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33. (2023高一上·三台月考) 下面是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期一个矿工的儿子和他妈妈的对话:“天这样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炉子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煤。”“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说明(   )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
    ②劳动人民的生活需求越来越少

    ③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购买力相对缩小
    ④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4.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 )
    A . 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 . 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 C . 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D . 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35. (2024高一上·丰城月考) 《共产党宣言》指出:“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由此可见(    )

    ①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③社会形态的更替不一定是历史的进步

    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 36.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39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武官村获得件青铜大方鼎。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80厘米,重875千克。由于鼎腹铸有“司母戊”三个字,于是便称为司母成大方鼎。这是我国己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在世界古代青铜器中也是罕见的。它是由铜、锡、铅的合金铸成,制作技术相当精巧。商代熔化铜液的坩埚,最大的一个只能熔化12.7千克。因此,许多研究者认为,要浇铸司母戊大方鼎,需要80多个坩埚同时作业,每个坩埚如果按3~4人操作计算,那么浇注这一道工序,就需要有二三百名奴隶的密切协作才能进行。如果加上制模、翻范和修饰,再加上采料、运输和配料,所需要的具有专门技能的奴隶就更多了。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并说明为什么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 37.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汉时期,租种地主土地,缴纳地租的佃农和被豪强地主雇佣耕作、领取雇佣值为生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时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任杂务,战乱时则武装为私兵部队,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方免不得脱籍。但他们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制生产关系和奴隶社会相比有什么大的变化。

  • 38. (2023高一上·祥云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一部著作,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崇高理想、国际主义精神;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纲领: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列宁曾说:“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语言描述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肩负着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

    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