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合川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

更新时间:2023-09-27 浏览次数:3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strong>15</strong>小题,共<strong>15.0</strong>分)
  • 1. (2020九上·梅里斯月考) 神秘古老的埃及文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如果你也是旅游者之一,你可以在埃及考察和参观到(    )

    ①金字塔

    ②楔形文字

    ③象形文字

    ④圆形大剧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2.  下列关于四大文明古国与其历史时期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孔雀王朝——古代印度 B . 唐朝时期——古代中国 C . 克洛维时期——古埃及 D . 汉谟拉比时期——古巴比伦王国
  • 3.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最有可能见到的是(  )
    A . 伯里克利与将军们探讨军事问题 B . 刹帝利与首陀罗因通婚受惩罚 C . 孝德天皇与大臣讨论改革问题 D . 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 4.  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东征建立帝国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  )
    A .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战争 B .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 C .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 .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正义性的战争
  • 5.  公元2世纪,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内湖,下面哪幅图是罗马帝国疆域(  )
    A . B . C . D .
  • 6. (2022九上·紫金期中) 公元前5世纪,雅典雕塑家米隆参加过很多运动会,其雕塑《掷铁饼者》(如图)被誉为“空间中凝固的永恒”。该作品体现了( )

    A . 苦行禁欲的生活哲学 B . 科学理性的主流思潮 C . 漠视民主的专制意识 D . 崇尚人性的运动之美
  • 7.  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方法之一,如图反映中古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是(  )
    A . B . C . D .
  • 8.  某同学编排了一个关于西欧中世纪庄园的舞台剧,剧中有以下几个片段,其中正确的有(  )

    ①11世纪时,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②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每周满四天

    ③自由农民的土地时常被领主没收

    ④庄园内发生纠纷后,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9. (2019九上·凤县期末) 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特征的是(    )

    ①封建庄园制度盛行  ②城市复兴  ③民主制度盛行

    ④大学产生      ⑤基督教主宰精神世界

    A . 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
  • 10.  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的文化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位于亚欧交界的拜占庭帝国文明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上述材料认为(  )
    A . 拜占庭文化具有兼容东西方文化的特点 B . 拜占庭帝国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 C . 拜占庭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保存者 D . 拜占庭是世界存在时间最长的帝国
  • 11.  如图:在沙特阿拉伯国旗上用白色的三一体阿拉伯文写着一句名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该国的国教是(  )
    A . 佛教 B . 基督教 C . 伊斯兰教 D . 道教
  • 12. (2022·荆州)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传入阿拉伯,再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
    A . 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B . 创造灿烂的文学成就 C . 创造辉煌的医学成就 D . 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
  • 13.  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B . 欧洲手工工场中出现的雇佣关系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C . 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开展垦殖运动,大量林地、荒地被开发 D . 富裕农民、骑士、乡绅不断集中土地,逐渐控制乡村行政事务
  • 14. (2021·广安) 下列作品,反映了英国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生活理想的是(   )
    A . 《物种起源》、《向日葵》 B .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C .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D .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 15.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在叙述地理大发现前夕的欧洲与东方的贸易时,一再使用了“竞争”或“竞争者”的字眼,特别是意大利各城市之间的竞争,还有意大利人、法国人、阿拉伯人的竞争。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新航路开辟的(  )
    A . 背景 B . 过程 C . 性质 D . 影响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strong>4</strong>小题,共<strong>35.0</strong>分)
  • 16.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目的

    改革内容

    影响

    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挽救大和朝廷统治。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使日本发展成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填“C”。

    1. (1)  这场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奴隶主贵族的势力,挽救统治。  
    2. (2)  改革将土地分给公民,土地归公民私有。  
    3. (3)  日本大化改新是仿效中国唐朝的封建制度实行的改革。  
    4. (4)  通过这场改革,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  
    5. (5)  大化改新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权力得到了增长。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伯里克利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公民掌握。这样的民主制度对后世民主政治影响深远,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竭的源泉。但实际上在当时每一次公民大会的门口,妇女、奴隶、外邦人皆被拦截在外。 

    材料三:《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屈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材料四:《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据此可见,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完全一致的,他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并运用这个法典来为其挽救奴隶制的统治服务。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该法典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什么地位和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不能照抄原文)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评价民主政治?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十二铜表法》产生的历史背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的制定带来什么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归纳《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查士丁尼编纂的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材料二:马克思指出:“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发生巨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次演出把人从神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人的创造性就像火山一样爆发”。 

    材料三:地理大发现时代新旧大陆的相遇,……最积极的后果之一就是玉米、南瓜、西红柿、马铃薯、番薯、花生等美洲粮食作物输入旧世界。它不但极大地改变了欧洲人的餐桌,也养活了更多人……这是新旧两个世界之间一场宏大的物种交换。……这种交换并不平等:欧洲人在这里收获了大量的粮食、赢得了巨大的利润,而他们携带的天花、麻疹病毒,也造成了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 

    ——《哥伦布大交换》(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

    请回答:

    1. (1)  请将材料一所示思维导图中的数字内容填写完整。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演出”名称和影响?(不能照抄原文)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该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 (3)  写出材料三地理大发现时代中率先到达东方和实现环球航行的人物或船队名称。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欧洲和全球的角度概括该历史事件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4. (4)  材料一、二、三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反映了什么共同主题?
  • 19.  阅读下列表格,完成任务。

    下面是九年级米哈游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

    文明

    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西方文明

    典型代表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古希腊、罗马

    文明类型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请根据表中知识,运用比较的方法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