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上册(2024)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7课 百家争鸣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8课 百家争鸣...

更新时间:2023-09-19 浏览次数:3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司马牛、孟懿子等,也有来自平民家庭的子路、颜回等,这表明孔子的教育原则是( )
    A . 因材施教 B . 有教无类 C . 循序渐进 D . 严慈相济
  • 2.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确定了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体现了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的治国理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代表人物是(  )
    A . 孟子 B . 老子 C . 韩非 D . 孙膑
  • 3.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这一观点出自( )
    A . 儒家 B . 道家 C . 墨家 D . 法家
  • 4. 著名学者弘亿指出:“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为后世两千年打下了两个生存基础——思想基础与制度基础。以后的两千年,中国主要思想皆从这里发源,主要制度皆由此时奠定。”据此可知百家争鸣( )
    A . 推动了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B . 反映了中国处于大变革时期 C . 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D . 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 5.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的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 . 庄子 韩非 B . 墨子 孟子 C . 孔子 荀子 D . 孟子 荀子
  • 6.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当时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 社会制度的大变革 B . 私学兴盛 C . 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D . 士阶层的崛起
  • 7. (2023七上·绵阳期末) 战争是人类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我们提倡“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 )
    A . 墨子 B . 孟子 C . 庄子 D . 韩非
  • 8. 《淮南子》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塞翁,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那里。人们都来宽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塞翁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不久,他的儿子因骑马摔断了腿。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和哪位思想家观点一致( )
    A . 孔子 B . 孙武 C . 老子 D . 孟子
二、填空题
三、材料分析题
  • 12.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效法,学习)  

     ——《老子》 

     材料二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法:法令)……  

     ——《韩非子》 

     材料三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孟子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概括材料的核心观点。  
    2. (2) 材料二指出了怎样的治国策略?概括材料三中孔孟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  
    3. (3) 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其目的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